时间:2024-05-28
梁立芬
大农业背景下乡村旅游发展的文化路径
梁立芬
(衡水学院文传学院河北衡水053000)
大农业是朝着多功能、开放式、综合性方向发展的立体农业,致力于通过三产融合来解决农业产业附加值过低的问题。乡村旅游正是在倡导大农业背景之下呈现出井喷式增长,其样态也由早期的赏农家景、吃农家饭、住农家屋这种比较单一的模式向休闲农庄、特色民俗村等多样化旅游模式转变。而在这一转变过程中,文化元素的嫁接、开发、利用、转化是显著的特征,也是卓有成效的举措。文章拟从传承文化的角度对乡村旅游的发展路径进行阐述。
大农业;乡村旅游;文化传承;发展路径
随着国家经济实力的增强,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增加,旅游热一浪高似一浪。无论是上班族,还是中考生、高考生,甚至花甲老人,往往首选的休闲娱乐方式就是旅游。旅游业已经逐渐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而乡村旅游业也已成为旅游业中一个令人瞩目的分支。数据显示,2012—2017年我国乡村旅游人数增长迅速,从2012年的7.2亿人次增长至2017年的28 亿人次,毫无悬念地超过了发改委等部门提出的,到2017年乡村旅游接待人数达25 亿人次的发展目标。农业农村部数据显示,2019年乡村休闲旅游接待游客32 亿人次,营业收入超过8 500 亿元。乡村旅游如此火爆,从表层来分析有这样几个原因:一是越来越多的老百姓享受国家政策红利,手头富裕了,更加注重追求精神生活;二是在城市化进程中,到处是钢筋混凝土的高楼大厦、车水马龙,引起人们视觉上的审美疲劳;三是在互联网时代,信息传播迅速,层出不穷的网红旅游景点吸引人们去“打卡”,而高铁、高速等便捷的交通网络也为人们出行提供了便利。但是,当我们把乡村旅游的迅猛发展置于大农业背景下,会发现乡村旅游的崛起不是孤立的事件,而是中共中央关于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要保持乡村旅游的强劲发展势头,必须把它置于大农业背景下通盘考虑。
早在1990年,***同志就明确提出“走一条发展大农业的路子”。“大农业是朝着多功能、开放式、综合性方向发展的立体农业。它区别于传统的、主要集中在耕地经营的、单一的、平面的小农业”,意在寻求农业的多层次开发,追求尽可能高的经济效益。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出现了“立体式复合型现代农业经营体系”的说法。由此可见,“大农业”不仅包括农、林、牧、副、渔等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还包括农业示范园、农业产业园、田园综合体、农业特色小镇等现代农业生产方式,而且包括农业的产前和产后等生产环节。比如,产前的农药、化肥等的生产,产后的加工、销售等。也就是说,“大农业”贯穿了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致力于通过三产融合来解决农业产业附加值过低的问题,大大延伸了农业产业链和价值链。乡村旅游正是在倡导大农业的背景之下呈现出井喷式增长,其样态也由早期的赏农家景、吃农家饭、住农家屋这种比较单一的模式向休闲农庄、特色民俗村等多样化旅游模式转变。而在这一转变过程中,文化元素的嫁接、开发、利用、转化是显著的特征,也是卓有成效的举措。
学界关于乡村旅游的概念做过深入探讨,但很难形成完整统一的文字表述。2004年在贵州举行的乡村旅游国际论坛上,专家们达成了比较一致的意见,认为我国的乡村旅游至少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以独具特色的乡村民俗民族文化为灵魂,以此提高乡村旅游的品位和丰富性;以农民为经营主体,充分体现“住农家屋、吃农家饭、干农家活、享农家乐”的民俗特色;乡村旅游的目标市场定位主要为城市居民,满足都市人享受乡野风光,回归淳朴田园生活的愿望。据此,姑且可以把乡村旅游阐述为:以农民为经营主体,以城市居民为目标市场的主要对象,以村寨民俗文化和乡野农村风光为吸引物,满足旅游者回归自然和娱乐休闲等目的的一种旅游方式[1]。
从我国乡村旅游的发展历程来看,“农家乐”“渔家乐”是最先出现也是发展最广泛,成长最迅速的旅游形式。到乡村吃吃农家饭、喝喝农家茶、住住农家屋,甚至干干农家活,都会带给都市人不一样的生活体验,让人觉得新奇新鲜有趣。城里人到乡下旅游观光所带来的经济效益让乡民尝到甜头,催生了大批的家庭农家乐、渔家乐[2]。而就在农家乐、渔家乐大面积地被复制、被效仿的同时,这种单一的乡村旅游形式开始呈现出后劲儿不足的现象。据调查,游客再次造访同一农家乐的概率很低,千家一面的农家乐、渔家乐让游客觉得不过如此、不去也罢。“农”味不足,乡村特色不明显,城市化、现代化印记显著,缺乏足够的吸引力,甚至环境卫生差、缺乏配套设施等,都成了乡村旅游令人无法忽视的弊病。2017年12 月召开的“三农”会议再次谈到,要让农业成为有希望的行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人民愿意居住的美丽地方,“繁荣兴盛农村文化,焕发乡风文明新气象”,强调要从文化传承的角度推动乡村旅游健康茁壮发展。而在此之前,随着城市居民旅游需求的增长,国内乡村旅游市场的逐渐成熟、壮大,也催生出新一代乡村旅游产品——民俗村、特色古镇。在这里,地域文化、建筑文化、民族文化、养生文化、餐饮文化等被隆重推出,成为当地特色,备受众多游客青睐。重视乡村传统文化的开发、利用、整合,这是正确的路子。但是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由于急功近利,再次出现了“大规模扩张,低水平发展”的问题,一些民俗村和所谓的特色古镇雷同现象严重,商业化严重,这与广大来乡村的游客出行的初衷背道而驰,常常发生乘兴而来、败兴而归的事情[3]。
旅游文化是旅游资源形成的基础,传统文化则是乡村旅游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无论是乡村旅游者还是乡村旅游业界人士,关注的都是旅游资源中的传统文化因素。乡村游客在富有文化色彩的旅游产品消费过程中实现过剩体能和精力的释放,满足个人的精神需求;而旅游经营管理者则通过打造富有文化色彩的旅游产品吸引游客和留住游客。可以说,传统文化在旅游者和旅游经营管理者的双边关系中处于核心地位。要提高旅游地的吸引力,就必须在文化上大做文章,狠下功夫。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只有地方的,才是永久的。旅游产品开发表现出来的最大弊端就是一味复制、效仿,这是旅游业发展中的大忌。事实上,乡村的各种民俗节庆、地方建筑、戏曲方言、民间工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甚至传说趣闻,往往富有深厚的文化底蕴,这是很值得挖掘的文化元素,而现实中常常对此重视不够,开发不足。其内在原因在于当地农民尤其是青年农民缺乏足够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在很多地方,传统民俗文化的表演者常常是上了年纪的老人,年轻人对传统民俗文化很少认同,更谈不上热爱。一方面,在当前城市化进程中,众多的农村青年选择离开家乡,走进城市,农村人口老龄化严重,乡村文化的传承后继乏人,乡民对乡村的发展信心不足,乡村文化自信缺失;另一方面,在互联网时代的地球村,农村青年更多地接触到多种多样的城市文化、外来文化,从思想到行动上都越来越与家乡的地方文化产生隔膜,他们对家乡缺乏足够的认识和了解,文化认同感弱化,乡情变得淡漠。“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党的十九大报告突出强调青年在国家发展、民族复兴进程中的重要价值和作用。同时,文化的重要作用也被进一步凸显,“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未来是永远属于青年人的,青年农民只有对这类文化非常熟悉,并且能有很强的认同感,才能够更加主动地保护、传承和传播这类文化,从而真正发挥文化的主体作用,才能够把具有地方特色的传统文化融入旅游产品中去,使当地乡村旅游业有旺盛的生机和不竭活力。这就需要强化乡村文化认同教育,而农村学校教育是乡土文化传授的重要阵地,应当为青少年提供切实有效的本土文化教育,增进他们对这类文化的认知和理解,从而使其在潜移默化的熏陶中增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坚定对自身文化的自信[4]。
通过紧紧把握当地的乡土文化资源、民族文化资源,确定文化主题,发挥文化创意,打造相应的人文景观、实景演出,推出具有地方乡土特色、民族特色的文化精品,吸引五湖四海的游客。例如:广西桂林阳朔的《印象刘三姐》,就是由张艺谋、王潮歌等人共同打造的大型实景演出,取材于当地广为流传的刘三姐的故事,以一片方圆两公里的漓江水域为舞台,以附近的十二座山峰为背景,将经典的山歌、民族风情和漓江渔火用艺术形式表现出来,参演的600余名演员就是当地的渔民和少数民族姑娘,游客由此就欣赏到了原汁原味的漓江生活,在宏大的实景山水背景和灯光、音乐、舞蹈的配合下,场面非常震撼。由此,《印象刘三姐》成为当地旅游的文化精品,吸引着八方游客。
总之,大农业背景下的乡村旅游,游客赏的是地方特色、地方文化,只有紧紧把握住乡村旅游的文化特征,从文化路径去思考如何为广大游客量身定做文化产品,乡村旅游才能永葆生机和活力。
[1]宁夏.大农业:乡村振兴背景下的农业转型[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36(6):5-12.
[2]何丽芳.乡村旅游与传统文化[M].地震出版社,2006.
[3]曾书林.乡村振兴战略下增强农村青年文化自信的对策研究——以温州市S村为例[J].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19(1):101-104.
[4]杨云峰.德国慕尼黑“绿腰带”项目对中国南京城郊发展创意农业的启示[J].世界农业,2017(6):36-41.
梁立芬(1973- ),女,汉族,河北景县人,本科,讲师,研究方向:传统文化。
10.3969/j.issn.2095-1205.2020.08.57
F327
A
2095-1205(2020)08-117-02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