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乡村休闲旅游发展对策

时间:2024-05-28

王 倩

乡村休闲旅游发展对策

王倩

(山西应用科技学院山西太原030000)

文章阐述了在全域旅游视角下乡村休闲旅游发展的现状,分析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优化策略。

全域旅游;乡村休闲旅游;意义;发展策略;分析

在全域旅游大背景下,全域旅游发展可以作为推动乡村休闲旅游发展的重要抓手,促进乡村产业结构优化,更好地推进乡村生态环境的优化、打造生态宜居新农村,带动农村经济与城市经济的协同发展。

1 全域旅游与乡村休闲旅游

1.1 全域旅游内涵

全域旅游指的是在特定区域将旅游全力发展成为整个区域的优势产业,优化提升整个区域内跟旅游、经济、社会相关的一切资源,如公共服务、旅游服务、文明素质、生态环境、政策法规等资源,从而实现专业化和整合化的产业发展,实现共建共享的区域发展。

1.2 乡村休闲旅游内涵

乡村休闲旅游指的是以乡村为区域而发展起来的具有当地风格特色的自然美景休闲景区,旨在为游客提供乡村自然与人文环境的体验,感受远离城市的休闲自得的乡村风光。

1.3 全域旅游与乡村休闲旅游发展关系

针对于发展能力与发展条件较差的农村地区来讲,旅游是促进其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式。在全域旅游背景下,其可以借助乡村资源来给予游客更加全面的产品体验,进而满足游客的实际需求。这是一种全新的发展观念,全域旅游观念为乡村休闲旅游发展提供了发展与前进方向。全域旅游可以借助乡村资源进一步整合其产业结构,在提升资源利用率方面有着一定的优势,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同时全域旅游还要对当地乡村的历史文化资源、自然地域条件、民俗文化特色、农民农耕文化传承等资源的深度挖掘,将其有机地整合和融入乡村休闲旅游活动中来,丰富乡村休闲旅游产品,加速当地的文明民风的建设。

2 全域旅游背景下乡村休闲旅游发展现状

针对于资源禀赋较高的地区来讲,其休闲旅游资源丰富,种类多样,在此基础上可以开发出多元化的休闲产品,如观光休闲旅游产品、绿色食品旅游产品以及山地特色休闲旅游产品等。在休闲旅游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带动了乡村休闲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乡村基础设施得到了全面改善,同时旅游资源也得到了开发,管理水平与服务水平均得到了提升[1]。

但由于我国乡村休闲旅游起步相对较晚,加之发展快速,在管理过程中还存在诸多问题,由于资源状况与经济状况以及交通等因素的不同,导致各个区域的发展存在极大的差异,发展并不相同,配套设施不够完善,导致乡村休闲旅游资源未能得到有效开发[2]。另外,村民意识观念也没有完全改变,在乡村休闲旅游发展进程中,村民存在主体意识不强且经营不规范等现象。

3 全域旅游背景下乡村休闲旅游存在的问题

3.1 人文环境特色弱化严重

在乡村休闲旅游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旅游对当地人文环境的影响逐渐凸显。(1)乡村文化会被游客所带来的文化同化。参与到乡村休闲旅游的游客基本上都是来自城市,城市与乡村文化的某些差异性对乡村休闲旅游地文化有着较强的吸引力,这样就会导致乡村休闲旅游地的文化逐渐向着城市文化方向发展,最后逐渐被同化,使乡村休闲旅游失去了本该有的特色;(2)传统文化会被舞台化、商品化。乡村休闲旅游背景下的人文生态开发需要借助特定的方式来向游客进行展示,然后以此来换取收益。但这样的展示就会变为重复工作,人的情感会呈现出麻木状,这样乡村文化演示就会失去情感特色,随之成了舞台化的表演;(3)乡村民风与生活也会受到一定的破坏。因为城市游客消费较高,在这种引导下,会对村民的思想观念产生一定的影响,部分村民会对自己的生活感到不满意,开始是在装束打扮和娱乐方式上进行模仿,随之就会发展到意识追求,甚至导致一些地区不良社会现象增多,这样不仅会影响乡村休闲旅游秩序,同时也会阻碍乡村休闲旅游的发展进程[3]。

3.2 基础设施不完善

乡村休闲旅游建设基本上都是在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农村,在投入使用时候,很多设施都难以满足游客的实际需求,如停车场、卫生间以及道路等公共设施十分简陋,甚至是露天卫生间,这样会使游客的满意度降低[4]。另外,餐厅与客房的住宿设施较差,卫生情况难以让人接受,这样很难留住游客。

4 全域旅游视角下乡村休闲旅游发展对策

4.1 健全旅游设施,开展规模化经营

在全域旅游视角下发展乡村休闲旅游需要全面加强公共设施与住宿设施,同时进一步解决交通与通信以及卫生间等基础设施问题。可以与交通部门进行合作,然后在此基础上开设旅游专线,以便为游客提供方便;针对食宿设施来讲,应重视旅游与游玩环境以及接待设施的卫生标准;在全面开发乡村休闲旅游项目的过程中,应大力发展与食、住、行、游、购、娱等要素相互匹配的项目,在“农家饭”项目中可以渗透民间娱乐艺术,如舞狮、花鼓等等,形成这种规模不仅可以延长游客的观赏时间,同时还可以提升经济效益[6]。将乡村休闲旅游融入旅游业系统规划和建设中,就可以使其实现规模化经营。

4.2 加强乡村休闲旅游的宣传力度

首先,可以创办旅游展览与推荐会等多项活动,让更多的人了解乡村休闲旅游,这种方式不仅可以吸引更多的游客,对响应旅游品牌的建立也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其次,可以与国内外的旅行社进行合作,然后与其共同推出更加优惠的政策,创新改革旅游营销方式,拓展海外市场,寻找精准客源挖掘方式;再次,在科技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可以借助各大平台来进行宣传,抓住互联网时代的发展机遇,积极开通公众号或App,以便为游客展示有关于景区的各大美景和旅游优惠政策等,以此来吸引游客到此旅游[7]。最后,公众号还可以收集游客信息,与游客进行及时互动,这对于乡村休闲旅游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帮助,针对游客的反馈信息对旅游活动进行全方位优化。

4.3 统一规划,强化产业集群效应,实现乡村旅游融合发展

首先可以将农村旅游模式与其他旅游模式相融合。在开展乡村休闲旅游发展中,应当充分展现当地乡村的特色自然风光,保留住自然特色,即使是修建酒店、娱乐设施都要在设计的时候和自然风光融为一体,提升整体风光的自然协调性和美观性,同时还应当多发展多样化的旅游体验活动,如山谷蹦极、漂流、划船、艺术照留念、古风服装拍照、体验民宿文化、开展多项当地民俗文化遗产的展示活动,吸引游客积极参与和购买。比如,刺绣、竹编、酿酒、剪纸等,让游客能够真正从乡村旅游中感受到别样的风情和特色的留念,这样才能形成独特的口碑,提高当地旅游的经济效益。

其次要深度整合乡村旅游资源,丰富当地旅游产品,延伸旅游产业链,提高旅游产业的附加值,增强游客来此游玩参观的体验性和趣味性。但是因为乡村也需要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发展、改建,还有诸多旅游资源不能完全工具,因此游客也不能充分投入乡村休闲旅游中来,因此会丧失掉对乡村旅游大部分的期待。因此乡村旅游当局应当在整合乡村特色资源上下功夫,可以给自己的旅游风格定一个主题,如苗族风格,整个乡村的建设就应当以苗族风格为主,包括出行工具、饮食、住宿、旅游体验活动等,都需要与苗族风格进行深度融合,让游客一来就可以感受到浓厚的苗族特色风格,以此来提高游客的融入性和体验感。

4.4 整合旅游要素,走可持续化发展道路

乡村休闲旅游的可持续发展主要包含经济、文化、生态环境以及旅游安全等。针对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来讲,需要依照城市游客对乡村旅游的实际需要来开发乡村旅游项目,做到科学掌握,将可持续发展思想渗透到乡村休闲旅游的经济发展与管理中,科学指导乡村休闲旅游活动,以便解决乡村休闲旅游的供需矛盾;针对社会与文化的可持续发展来讲,乡村休闲旅游建设应将传统文化与民族精神渗透其中,全面提升农村素质,激发其对传统文化的自豪感。另外,对游客应加强尊重接待地的文化与习俗宣传教育,保障乡村休闲旅游在社会文化方面的可持续发展;针对强化环境保护与生态环境教育来讲,应该提升管理人员的环保意识,这是保障乡村休闲旅游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重点[9]。另外,还应构建以生态促旅游、以旅游养生态的经营方式,对旅游区域内进行环境影响评价与审计,以此来确定旅游区域的承载量和客容量,然后在此基础上运用行之有效的措施来开展环保,以此来促进乡村休闲旅游走向健康发展、可持续发展道路。

5 小结

在全域旅游视角下,乡村休闲旅游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另外,在旅游业快速发展的当下,乡村休闲旅游也是一种新的发展方式。在建设与发展过程中,需要掌握乡村旅游的本质特征,积极开发独特的产品,丰富休闲旅游资源,重点突出地方特色。同时还需要增加游客体验项目活动和传统文化体验,使乡村休闲旅游可以走向多元化的发展道路,实现乡村振兴。

[1]牛垠皓.全域旅游视角下的乡村片区空间布局优化探讨——以南郑县苇池—陈村—弥陀村片区为例[J].建筑与文化,2019,178(1):179-180.

[2]葛建军.全域旅游视角下的山西乡村旅游发展研究——以武乡县李峪村为例[J].旅游纵览:下半月,2018,275(7):157.

[3]王敏.全域旅游导向下乡村产业融合研究——以巴南区一品镇云燕花海为例[J].产业创新研究,2019,17(3):28-29.

[4]孙爱民.全域旅游视阈下乡村旅游目的地品牌建设研究——以南京江宁区为例[J].全国流通经济,2018(34):91-93.

[5]田俊才.全域旅游视角下旅游客源市场分析及对策——以王莽岭景区为例[J].晋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11(1):34-36.

[6]李红.全域旅游视角下旅游的创新式发展探究——以袁家村为例[J].明日风尚,2019(3):175.

[7]张保伟.全域旅游时代下常州乡村旅游发展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知识经济,2018(17):29-30.

[8]王一茜,张艺.基于全域旅游视角的乡村旅游发展模式研究——以溧阳市为例[J].旅游纵览:下半月,2018,269(4):110-111,113.

[9]石斌.全域旅游视角下乡村旅游转型升级的动因及路径——以陕西省为例[J].企业经济,2018,37;455(7):79-84.

王倩(1990- ),女,汉族,山西太原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乡村旅游。

F592.7

A

2095-1205(2020)04-131-02

10.3969/j.issn.2095-1205.2020.04.64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