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丝香一号水稻高产栽培技术探讨

时间:2024-05-28

陈 莉

丝香一号水稻高产栽培技术探讨

陈莉

(武宣县农业技术推广站广西武宣545900)

随着科技的发展与生产力的提高,我国水稻在品种选育与栽培技术方面都有了较大提升,水稻的质量得到了保障。文章就优质高产籼稻新品种“丝香一号”的栽培现状及高产栽培技术进行探讨,以供相关人员参考。

武宣县;丝香一号;栽培现状;高产;栽培技术

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日新月异,随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大量农村劳动力涌入城市谋发展,种植农作物不再是农民唯一的收入来源,也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在这种情况下,水稻种植新技术难以及时推广应用,水稻增产也就无法实现。

我国水稻种植的历史悠久,全国各地均分布着水稻产区。其中,阳光充足、雨量充沛、平均气温偏高的南方地区是我国水稻集中产区,如江西、湖南、安徽、广西等省区,其有着得天独厚的优越自然条件,水热条件适宜,使得近年来上述省份水稻产量稳步提升。

1 广西水稻栽培现状

1.1 发展现状

水稻高产栽培技术在我国农业生产领域中是一项基于高产技术对优质水稻协调的朝阳产业,配套科学的种植方法,高产栽培技术可以有效优化优质水稻的品种。从客观来看,我国各水稻产区的高产栽培技术在试验与实施中都存在一定的缺陷,导致水稻高产栽培技术成为水稻种植中暂未攻克的难题。

广西地区的水稻栽培产区相对集中,各产区借力地方环境与自然资源努力研究高产栽培技术,通过改善水稻栽培现状发展农业科技。水稻是广西地区的第一粮食作物,从早期的传统高秆水稻到矮秆,从常规水稻到杂交水稻,从传统的移栽方法到直播抛栽和机插穿插。这些改进使得广西的水稻种植面积在几年前就突破2.4万 hm2,播种面积总产量超过13万t,水稻品种的优化过渡经历实现了水稻从非优质种植到优质种植的改革;广西已实现地区水稻种植的机耕机收,大幅节省了本地区农业生产劳动力[1]。

1.2 存在问题

水稻种植中,造成水稻产量不高的原因有4个:(1)密度太小。(2)肥料搭配不合理。频繁使用化学肥会对土壤肥力造成破坏,影响水稻产量。(3)水稻品种选择不当。选择水稻品种时要考虑栽培地区的气候条件与土壤情况等。(4)播种时间不当。只有选种、种子处理、整地、播种、除草、施肥、灌溉、收获等每一个环节都准确控制时间,才能确保水稻增产增收。

2 武宣县基本情况

2.1 地理环境

武宣县地形开阔,中部低平、东西两侧略高,自东向西的海拔逐渐降低,东侧山峰标高在海拔400 m以上,西侧山地标高在海拔200 m~400 m之间;自北向南的海拔逐渐增高,地面标高55 m~110 m海拔。

2.2 地质地貌

武宣县地貌东部多为山区,西部多为岩溶地貌类型,中部相对平坦。全县的整体地貌表现为三盆地与两平原,分别是通挽至桐岭盆地、大琳盆地、东乡至五福盆地等形状为长方形的三盆地;由古禄至甘棠形成的一片岩溶低丘平原和自金鸡圩沿武石公路到武宣至勒马形成的一片冲积和丘陵平原。

2.3 自然气候

武宣县地处北回归线上,东经109°27′~109°46′,北纬23°19′~23°56′,气候条件属于南亚热带气候;光照充足,雨量充沛,温度适宜,水资源丰富,这些优越的自然资源对农业发展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3 “丝香一号”的栽培

“丝香一号”是以从广东省农科院引进的优质稻品种“丝苗香”作母本,与广西玉林市农科所育成的优质材料,即西山香与桂99杂交后代中选育的株系“608号”作父本进行有性杂交选育,由广西玉林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经过多代系发育而成的高产籼稻新品种,审定编号是桂审稻2008022号,品种权号:CNA20080678.5,皆由广西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于2008年审定。据2007—2008年数据统计,“丝香一号”在北流、玉林、贵港等市县的种植面积累计高达3 790.4 hm2,2009年,“丝香一号”在广西的种植面积进一步扩大,表现出优质高产、适应性强、田间抗性较好的特点都说明这是具有较好发展前景的优质稻新品种[2]。

3.1 选育过程

具体育种目标是选育出适合武宣县地区种植、生育期为110 d~125 d的感温型优质水稻;大田栽培高产,米质优抗性强;明确感温型优质水稻品种的高产栽培技术。

引进具有高产稳产、抗寒性好、分蘖力强、米质优、株型适中等特点的优质稻品种“丝苗香”为母本,选择广西玉林市农科所自育的穗部形态好、穗大粒多、茎秆粗壮、长势茂盛等特点的“608号”为父本,进行优势基因融合杂交。

亲本选配后,从第一代植株早造到晚造经过8代株系更迭,最终选定并命名“丝香一号”[3]。

3.2 特征性状

3.2.1 主要特征

“丝香一号”属感温型常规水稻品种,在桂中早稻种植时,从种植到成熟的全生育期约为125 d;如果是晚稻种植,全生育期则比早稻种植短10 d左右。

3.2.2 农艺性状

“丝香一号”的主要农艺性状平均值表现为:植株株高104.60 cm,穗长24.20 cm;种植后每亩有效穗数为18.20万穗,每穗的米粒数有130.40粒,米质上乘,米粒细长,煮熟后饭香味浓烈,食味较好。

千粒重23.2 g,结实率82.00%,精米率72.2%,整精米率60.40%,糙米率79.70%。因其农艺性状极佳,很多种植“丝香一号”的米商都将其当作高档米售卖。

3.3 产量表现

2005年,早造对“丝香一号”进行株系对比试验,比对照组七桂占增产10.80%;2005年,晚造品比试验中,“丝香一号”的产量在优质组中排名第一,比对照组七桂占增产13.20%;2006年,早造参加广西地区试优质组试验,比对照组七桂占增产21.70%;2007年,晚造继续进行区试,比对照组七桂占增产17.09%;2008年,在玉林市各市县布点种植,普遍获得高产稳产。基于此,笔者所在武宣县东乡、桐岭新龙、三里上任进行品种示范,平均亩产425 kg,高产达460 kg。

3.4 高产栽培技术

3.4.1 培育秧苗

提高水稻产量的基础是有茁壮的秧苗,而茁壮的秧苗来源于播种育秧,这就需要在水稻的播种期内合理安排早晚稻的种植。为保证晚稻安全齐穗,需有效避免出现早稻烂秧,同时还要避开高温期。总而言之,适时播种有助于水稻健康生长。

桂中稻作区早造适播期为3月中旬,秧龄20 d~25 d;晚造适播期为7月上旬,秧龄15 d~20 d。早造与晚造种植方法不同,种植量也不相同。若采用水播稀植法,则大田播种量为37.5 kg/hm2;若采用塑盘抛秧方法,则大田播种量为37.5 kg/hm2~45 kg/hm2,该方法的优点是根部带土多,易抛秧、易立苗。

在植株移栽前3 d~5 d,施一次送嫁肥;种植后在植株长到3片~4片叶子时,需要施一次秧肥,可有效帮助植株断奶肥。早造秧苗要注意使用防寒篷布,但遇到高温天气需及时将篷布揭掉,便于稻苗通风呼吸。笔者所在单位培育壮秧为每亩播种量约2 kg。

3.4.2 合理密植

移栽前需做好整地工作:将种植地进行耕作,植沟的深度要控制在15 cm~20 cm;翻耕后在植沟里施农家肥,农家肥有利于增加土壤肥力,为稻苗提供充足的养分。

施肥后按“耕层深厚、上软下松”的原则整平稻田,为水稻健康生长创造良好的土壤条件。

种植方法不同,密植规格也不同。若采用水播移栽方法,在秧龄约25 d时开始移植,每穴插3株~4株苗,插植规格为20 cm×l3 cm;若采用塑盘抛秧方法,则在3片~3.5片叶龄时抛秧。

笔者所在单位抛植秧的秧龄:早造种植时,秧龄需20 d左右;晚造种植时,秧龄则为15 d左右,叶龄3.5片~4片时抛植,每亩抛植量为2.1万~2.5万蔸。

3.4.3 施肥管理

水稻种植中要根据具体情况科学施肥。水稻在生长过程中,需要不断从土壤中吸收营养成分,为满足水稻的生长需求,要科学配比肥料,并进行合理施肥。

笔者所在单位施肥时选择有机肥(45%)与无机肥(55%)配合使用,其中氮肥占15%、磷14%、钾16%;抛秧苗返青后,每亩施用尿素7 kg进行追苗。施肥应按照前重、中控、后补的原则,前期施肥量占总施肥量的80%,中期只需要控制好水分与光照即可,后期施肥量为20%。

施足基肥,早施回青肥,重施攻蘖肥,巧施攻胎肥;前期薄水分蘖,中期露晒田,后期干湿交替到成熟。

3.4.4 害虫防治

在移植“丝香一号”稻苗期间防治三化螟,中期防治卷叶虫,后期防治稻飞虱等。

(1)三化螟广泛分布于长江流域以南稻区,该害虫专食水稻,故在沿江、沿海平原的水稻地区受害严重。三化螟在幼虫时就会啃食水稻植株的茎;待水稻长成至分蘖期时,染虫害水稻会出现枯心现象;到水稻植株生长至抽穗期,在三化螟的危害下,会形成枯孕穗和白穗。

防治方法:防治枯心,每亩有卵块或枯心团超过120个的田块,防治1次;60个以下可挑治枯心团防治1次,应在蚁螟孵化盛期用药;防治2次,在孵化始盛期开始,5 d~7 d再施药1次。防治白穗,在蚁螟盛孵期内,破口期是防治白穗的最好时期,破口5%~10%时,施药1次,若虫量大,再增加2次施药,间隔5 d,药品选择氯虫苯甲酰胺、甲维盐等,按亩使用量兑水50 kg均匀喷雾。

(2)卷叶虫主要危害水稻,大多种植水稻的产区都会出现该虫害,在南方水稻产区的发生率更大,卷叶虫在幼虫吐丝时将叶片卷成管状,在管内啃食水稻植株的叶肉,啃食后叶片表面轻则会产生白色条斑,重则导致整个叶面枯白,影响水稻植株生长,使得水稻产量下降。

防治方法:根据卷叶虫对水稻植株分蘖期和穗期产生危害的具体情况对症下药,药剂防治时期也需根据农药残留时间进行调整,对卷叶虫伤害较大但残留时间较短的农药应在卷叶虫孵化高峰后3 d内进行喷施;对卷叶虫伤害较大且残留时间较长的农药应在卷叶虫孵化高峰前3 d进行喷施。药品可选择虫螨腈、甲维•茚虫威,按亩使用量兑水50 kg均匀喷施稻田。

(3)稻飞虱对水稻植株产生的危害是使水稻植株生长受阻,即直接刺吸汁液,还会使稻丛成团枯萎,严重时会导致全田死秆倒伏。此外,稻飞虱所产的卵也会刺伤水稻植株,破坏其体内输导组织,妨碍营养物质运输并传播病毒。

防治方法:前期给水稻植株做预防时可用噻虫嗪;中后期稻飞虱暴发时,可使用25%吡蚜酮或18%吡•噻嗪酮等对口农药进行二次稀释后兑水在水稻植株根处均匀喷雾。

3.4.5 病害防治

“丝香一号”是常规稻,易感病类型有稻纹枯病、稻瘟病等。

(1)稻纹枯病又称云纹病,是一种可以危害到水稻、大麦、花生、甘薯、玉米、高粱等15科植物的真菌性病害,全国各水稻种植区均有发生,一般发生在早稻种植上的情况重于晚稻,最严重时会导致植株倒伏枯死,所以上升为水稻主要病害。稻纹枯病多发于水稻全生育期中的分蘖期及抽穗期,发病初期,植株叶面会出现暗绿色小斑点,以后斑点会逐渐扩大呈椭圆形纹状褐色病斑,此时水稻植株叶面中央的颜色从淡褐色变为灰白色,雨天过后或潮湿环境病斑会呈现出灰绿色;到中后期,病斑逐渐增多在叶面上形成不规则的云纹,向水稻植株上部发展。

防治方法:使用药剂吡唑醚菌酯进行喷施,一般喷药3次,每间隔10 d喷1次。该药剂是新型广谱抗菌剂,具有保护叶片渗透传导作用、高度选择性、对环境基本无污染、对病原菌有抑制作用等优点,可以用于防治叶斑病、玉米大小斑、霜霉病、黄瓜白粉病、香蕉黑星病及水稻纹枯病等。

(2)稻瘟病是由稻瘟病原菌引起的常发性水稻病害,在水稻的整个生育期中都可能发生,可以危害水稻植株的秧苗、叶片、穗等。秧苗期受害称为苗瘟。苗瘟多由种子带菌引起,通常在秧苗三叶期以前发生,发病后秧苗逐渐变褐直至枯死;水稻植株叶片受害称为叶瘟,常发生于水稻植株分蘖盛期,受害初期叶片呈水溃状褐点,严重时会形成病斑遍布叶片,直至叶片枯焦引发整个植株中毒根腐;穗颈、穗轴、枝梗和谷粒上受害一般称为穗瘟,一般多在出穗后受侵,受害期间病斑从暗褐色逐渐过渡到黑褐色或枯白色,病斑长达3 cm~4 cm。

防治方法:使用浓度为40 r的春雷霉素,用6000 r/g可湿性粉剂,每50 g药粉加水75 kg,喷施1 亩左右,叶瘟达2级时喷药,病情严重时应在第一次施药后7 d左右再喷施一次,防治穗颈瘟在稻田出穗三分之一左右时喷施,穗颈瘟严重时,除在破口期施药外,齐穗期也要喷一次药。0.4%粉剂可直接喷粉施药,每亩用量1.5 kg,最好在早晚有露水时施药,使药粉能沾在水稻植株上。

3.4.6 科技种植

使用无人机进行农药喷施。无人机是近两年随着科技的进步出现的新型植保方式,一经推出就得到很多水稻种植户的认可。采用无人机进行植保效率高、效果好,其高空喷施,喷雾均匀,有利于叶面吸收;作业范围大,对病虫害防治效果更佳;还能有效减少人工施药的危险性,安全性高等。

4 结语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我国农业种植方式也有了新的改进。现阶段,优质水稻“丝香一号”的高产栽培技术仍需进行研究,另外,还要积极引入无人机等先进设备用于水稻种植,以更好地促进水稻的增产增收。

[1]吴凯.水稻栽培现状及高产栽培技术探析[J].南方农业,2018,12(11):50-51.

[2]何俊,莫振勇,莫桂林,等.优质稻“丝香1号”的选育及高产栽培技术[J].广西农业科学,2010,41(2):120-121.

[3]罗群昌,陈毓璋,陈远孟,等.优质籼稻桂华占的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J].广西农业科学,2002(6):321.

10.3969/j.issn.2095-1205.2022.02.24

S511

A

2095-1205(2022)02-76-03

陈莉(1977- ),女,壮族,广西武宣人,大专,助理农艺师,研究方向为农业技术推广与服务。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