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28
谢 山
对城镇化过程中乡村价值的思考
谢山
(贵州财经大学贵州贵阳550025)
当今,随着城市化的不断发展,乡村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受到了长时间的忽视。文章分析了乡村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指出了乡村振兴战略的困境,并提出了措施建议。
城镇化;乡村振兴;困境;措施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发展,由城乡二元结构带来的社会经济问题日益严重。长期存在的城市优于乡村的观念,导致过度城市化,进而产生了一系列问题。因此,是时候更新发展观念,重新认识乡村价值了。
我国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乡村从来都是不可忽视的重要部分。但随着城市至上的观念盛行,乡村对经济增长的价值遭到轻视。城市化是一个人口、资源等高度集中的过程,其结果就是为经济的增长提供高素质的人才等有利条件。那么,城市化水平越高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越大吗?其实不然,虽然某一地区经济不断增长的标志确实是城镇化率不断提高。但研究表明,城市化水平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呈现为倒U型的发展趋势,城市化水平为59.58 %是其拐点。当超过这一水平时,城市化水平对经济增长开始出现阻碍作用。[1]即城市化的合理边界在于城市化要有利于国民经济可持续增长。[2]换言之,城市化率不能无限制扩大。
改革开放后,我国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国民收入和人均可支配收入也在不断的提高。因此,我们似乎可得出结论: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会提高国民收入水平(经济增长)。但是,影响国民收入水平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城市化水平只是其中一很小部分。甚至,这些其他因素才会真正影响国民收入水平。其他因素包括生产技术、劳动生产率等。在相同劳动力的条件下,生产技术的提高缩短了产品的生产时间,进而提高国民收入。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单位时间内生产的物质产品数量将会增加,进而促使国民收入的增加。提高劳动生产率是决定国民收入增长的重要因素,是增加国民收入的主要途径。也就是说,国民收入的提高主要是靠技术进步所带来的生产效率的提高。由此可以得出结论,城市化水平对经济增长的作用不是一直成正比的。因此,一直信奉通过提高城市化水平来拉动经济增长的想法值得商榷,忽略乡村价值的做法也该反思。总而言之,是时候重新认识乡村的重要价值了。
在“城市化水平越高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越强”这一观念错误长期统治思想的基础上,重新认识乡村在经济增长中重要价值自然显得更为重要。重新认识乡村对整个社会发展的作用,尤其是乡村复兴对经济增长的重要作用也就成了当前国家经济建设的重要指导思想。乡村在经济增长中的价值在于乡村(特别是农业)是经济增长的基础。另外,基于生态观念下的乡村旅游经济等的存在,也是经济增长的一种助力。
早在秦朝,商鞅就提出了“重农抑商”的观点。然而随着时间推移,该理念的主导地位受到了不断的怀疑。虽然在现代市场经济前提下“抑商”的做法不可取,但是“重农”的思想现今仍有合理性。农业是一种劳动密集型、非盈利性产业和消费拉动性产业,这就决定了它在国民经济中处于一种基础地位。[3]农业的基础性地位在于,它是人类社会生存发展、是其他产业兴起和发展、是国民经济发展、也是社会经济稳定的基础。据河南省农业最终使用结构表,居民消费占65.52 %,说明农业最终使用中消费占了绝大多数。这证明处于国民经济基础地位的农业是典型的消费拉动性产业。
乡村的重要性除了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外,也体现在以其为依托的旅游服务业是国民经济增长的重要助力。在“金山银山,不如绿水青山”,这个思想的指引下,基于生态文化基础之上的乡村重要性将会得到极大提升。据中国旅游经济蓝皮书对2017年中国旅游经济运行分析与2018年发展预测,显示2017年旅欧总收入超过5.3万亿元,旅游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就业的综合贡献都将超过10 %。[4]足见旅游业对现在及将来国民经济增长的重要作用。作为一种重要但开发程度较低的旅游形式,乡村旅游的长远发展对国民经济的贡献度将会上升。此前提条件在于实现乡村的振兴,但在现今状况下,乡村振兴面临许多现实性困境,任重而道远。
习总书记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势必将给农村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但,目前乡村振兴面临较多现实困境,大致有以下两个方面:以家庭为单位的农业模式解体导致农业生产的减少和以民宿旅游为代表的服务业艰难起步,以及背后隐藏的乡村经济增长的其他途径不足。
以家庭为单位的农业模式解体大致有三个原因:①现代社会的发展,破坏了传统的以家庭为单位的农业模式。当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特别是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对产业工人的的需求快速增加。加之,人口流动的便利,为人口流向城市提供了良好基础。导致留守农村的劳动力不足,无法满足农业所需,导致农田荒弃。②基于保护生态环境的考量,国家鼓励退耕还林。部分偏远的耕地转化为森林,同样导致了耕地的减少。③自古以来自给自足的农业,农民耕种主要是为满足自家的生活需求。在满足基本生活的前提下,地力较差或较偏远的耕地被放弃,农民转而从事其他副业,也会导致耕地的减少。总而言之,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破坏了以家庭为单位的农业模式,影响了农业生产。却又导致了另一困境,即农民收入绝对增长和相对受损并存。[5]随着农村人口大量流失,粮食产量受到影响,物价上升。农民收入增长速度赶不上物价上升速度,货币购买力下降,农民生活水平得不到较大提升。农民传统的深植于土地的安全感和获得感十分有限,甚至越来越低。
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补齐农村短板和历时欠账既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也是乡村振兴战略本质要求。虽然借助现在统一规划的契机,发展特色民宿旅游,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农村在发展的过程中仍然面临不少困难。一是旅游项目单一,交通等旅游配套设施供给不足,民宿旅游特色难突出。二是旅游服务质量无统一标准,农村处于相对封闭的状态,缺乏服务经济运行知识,影响民宿旅游的可持续发展。三是民宿旅游客流量季节变化量较大,不能保证全年有一个相对稳定的客流量,一定程度导致了旅游基础设施闲置浪费。无论传统家庭农业模式的解体还是民俗旅游为代表的服务业艰难起步,最根本的困境在于人口、资金、技术等的不足,而城市却能满足这些条件,即乡村振兴的最大困难在于资源的不合理分配,具体体现在城乡协同发展的不适应。
要真正的实现乡村振兴,城市的作用不可忽略。当然,乡村不是城市的附属,它们是国民经济增长的两个助力点。为做好乡村振兴的工作,首先应该解决当前乡村振兴面临的最为迫切的现实困境。
首先,针对以家庭为单位的农业模式的解体,引起的基础农业生产的减少。我们应该创建新的农业发展模式,促进农业生产,维护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地位。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口的流动只会越来越便利,即以家庭为单位农业生产模式的破坏是不可阻挡的。因此,在推动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和维护农业的基础性地位,需要重点改善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有效实现形态,最大限度的发挥集体经济的带动作用,[6]即实现农业的现代化。在促进农业现代化的过程中,不仅需要在技术层面进行创新,更需要在经济组织方面有所创新。应遵循的原则是有助于贯彻和落实十九大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应有助于发挥地方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以及全面维护农村的和谐发展。除经济组织方面的创新外,还应该通过发展农村集体经济来推动现代特色农业的发展。建成除满足粮食需求之外,还能够集生态、观光等多功能一体的农业。
其次,之所以存在乡村旅游服务业起步艰难的情况,最主要的还是人才的缺乏。因此,弥补这一短板最重要的引进或培养相关专业人才。但是考虑到周期问题,人才自我培养难以及时弥补短缺。然而,城市却出现了人才相对过剩的情况。因此,人才引进为主,培养为辅的策略将成为重要解决措施。即解决了部分就业问题,又改善了乡村振兴人才缺乏的困境。总而言之,把城乡的发展融合起来,打造城乡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乡村振兴战略是党和国家综合把握我国基本国情,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做出的一项伟大战略决策,是补齐我国农村发展短板,确保我国农村能与全国一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战略举措。这一战略充分肯定了在城镇化过程中乡村地位的重要性。充分认识乡村振兴对国民经济增长的重要价值,实现乡村振兴,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打好基础。
[1]张明斗.城市化水平与经济增长的内生性研究[J].宏观经济研究.2013(10).87-94.
[2]刘明国.对我国“城市化”的反思——基于可持续性经济增长的视角[J].生产力研究.2010(01).
[3]吴玉玺.基于投入产出的河南省农业基础地位分析[J].河南农业大学学报.2010(04).489-494.
[4]http://wemedia.ifeng.com/42579147/wemedia.shtml
[5]张宇.未来五年农村振兴的策略与路径[J].河南社会科学.2018(04).22.
[6]张宇.未来五年农村振兴的策略与路径[J].河南社会科学.2018(04).23.
10.3969/j.issn.2095-1205.2019.05.68
谢山(1995- ),男,四川自贡人,贵州财经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民族地区旅游发展研究。
F291.3
C
2095-1205(2019)05-116-02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