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28
郭 岁
浅析三农问题与民生经济
郭岁
(山西大同大学山西大同037009)
由于国内城市经济水平快速攀升,从而导致“三农”问题变得越发尖锐。中国属于世界上最大的农业国家,要想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则必须将发展民生经济提上日程。“三农”问题是二十一世纪国内社会发展的核心问题,直接影响农村居民人均收入。文章阐述了解决“三农”问题以及发展民生经济的策略。
“三农”问题;民生经济;管理机制;人才培养;可持续发展
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农业国家,根据国家统计局发表的相关报告可知,农业生产在国民生产总值中大约占据九成,由此可知农村经济地位如何。目前,即便我国属于最大发展中国家,但是要想真正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就必须清楚认识到“三农”问题与民生经济的内在关系,并采用科学手段加以解决,从而推动社会可持续发展。
众所周知,无论城市发展速度如何,如果农业、农村以及农民问题得不到解决,势必导致我国整体发展受到限制,而且随着国家经济水平快速攀升,“三农”问题已然成为国家重点关注对象。我国农业历史悠久,传统男耕女织的生产方式不仅养活千万儿女,而且堆砌出灿烂的中华文明。但是,随着工业化时代来临,农业生产方式已不再满足人民需求,滞后性突出,贫富差距快速扩张,“三农”问题应运而生。由此,农村改革成为我国发展的第一步骤,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出台,但是这类分散式经营手段同样不完美,相比城市发展速度,农村发展依然较为落后。
通过调查发现,国内农村地区经济发展方式逐渐变革,绝大多数农村居民不再仅仅以生产粮食为生存方法,不再以土地为唯一依靠。在农村经济转型阶段,各式各样的合作经济组织显露头角,无形中推动农村经济结构转型以及发展。然而,传统生产观念根深蒂固,部分农村居民未能清楚了解合作经济组织的作用,加之政府部门对有关知识普及不到位,从而导致农村居民不愿积极面对这类制度。此外,由于针对合作经济组织以及生产方式的法律制度缺失,导致改革过程中出现的法律问题得不到快速解决,各种阻碍导致“三农”问题愈发尖锐。
目前,“三农”问题存在严重监管问题,各部门权利以及责任划分不清晰,从而导致解决问题以及追责主体不明确。合作经济组织受制于各个组织部门管辖,但是由于部门管理制度不一致,导致部门间产生不可协调的矛盾,加之大量区域得不到统一规划,最终局势分化异常明显,各自为政已成为常态,这也是导致“三农”问题无法解决的关键点之一。
如今,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缺少相关法律调控,大量管理岗位在办公过程中得不到法律支撑,导致落实难度加大。同时,由于法律地位模糊不清,行政管理任务无法顺利开展,鉴于合作经济组织是凭借政府部门而得以建立,为此,管理过程中不可避免地遭到行政因素困扰。此外,部分农民合作组织负责人是政府直接任命或者委派官员任职,从而导致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彻底被政府部门所牵制。为此,政府部门的服务作用开始转化为绝对作用,服务工作质量下降也成为必然。
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地方经济管理部门应竭尽全力付出农村经济组织,尽可能保证所有项目资金按时按量落实至专项。针对地方农村经济发展要求,相关党委应保证补助政策落实到位,补助金额不发生缺漏问题,同时应要求审计、纪委部门不定期抽查财政资金流向,避免违法乱纪现象。同时应制定相应激励政策,针对表现优异的地方管理单位以及为社会贡献较大的企业提供物质奖励,同时给予部分具有相应资质的中小企业信贷担保,并积极为企业与银行关系进行协调,从而帮助企业获得更多的贷款支持,进而在日后为社会做出更多贡献,推动地方经济可持续发展。
地方政府应切实了解自身服务职能,并根据实际需求进行适当转变,从而顺应全新的社会发展趋势。首先,地方政府应当以解决“三农”问题为己任,尽可能提供支持以及引导,引领农村经济步入正轨。通过下层机构推广以促使农村居民更深层地了解合作经济组织,从而扩张组织发展覆盖面以及深度,为解决“三农”问题提供坚实基础。由于政府职能存在一定局限性,因此相关政府部门应认真审视市场经济发展规律,针对性制定调整策略,从而强化对中介机构、社会群体、民间团体等经济组织的管理。同时,政府部门调控合作经济组织的过程中应当把握尺度,了解推广、引导与命令的差异。政府部门可选拔优秀人才并给予相应的主体地位,促使其带领合作经济组织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只有良性培养环境、优秀领导者、科学管理制度等因素有机结合,方可将市场经济制度的最大优势展现出来。
法律作为最强后盾,是帮助一切事物正常有序运行的法宝。为此,立法部门应根据当前“三农”问题制定完善的法律体系,针对农业、农村以及农民问题进行科学划分,争取为发展过程中一切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法律制定,强化对有关法律法规的完善工作。同时,立法部门以及执法部门应通力合作,保证一切执法行为有法可依、有法可循。针对部门可能对地方经济发展造成负面影响的法律法规应进行科学调查后加以修整,甚至针对不符合当前社会发展规律的法律法规可加以废除,积极配合“三农”发展,通过法律手段保护所有群体的经济利益。在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愈发深入的过程中,政府部门可根据当地产业发展状况来构建产学研合作制度,协调高校、企业、农民等团体的关系,建立一条龙服务模式,从而为广大农村居民提供多样化发展道路。
人才是保证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优秀人才应具备强大的专业能力,为此,各级政府部门可积极会同高校以及科研单位进行合作交流,例如研发全新农作物等,促进地区经济发展。此外,政府部门可建设优秀人才培养平台,从基层到机关的晋升渠道,吸引相关人才扎根于农村,激励人才贡献全部力量。
随着社会发展速度加快,“三农”问题日益凸显,当前存在管理模式不科学、管理体系杂乱无章以及相关支持及服务不到位等问题,基于上述问题,本文提出如下建议:扩大财政投入规模,推行相关积极政策,政府部门应积极转变自身职能,完善法律体系,强化农业经济人才培养,以此推动农业经济发展,解决“三农”问题。
[1]王怡靓.提高农民收入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核心[J].金融经济,2019,500(02):38-39.
[2]王暾.矛盾与意志:哲学视域下毛泽东对“三农”问题的探索论析[J].兰州工业学院学报,2019,26(01):108-112.
10.3969/j.issn.2095-1205.2019.05.69
F320
C
2095-1205(2019)05-118-02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