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乡村小学全科教师专业素质现状及提升策略

时间:2024-05-28

鲍 博

(荆楚理工学院 师范学院 湖北荆门 448000)

2010年教育部颁发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 ~ 2020年)》提出“探索教师养成教育同文化基础教育相融合的幼儿园教师和农村小学全科教师培养模式”。2012年教育部强调“为农村学校补充高素质教师,扩充小学全科教师培养规模,确保下得去、留得住、干得好。”因此关乎国民的整体素质的农村小学素质教育应摆在突出位置。切实提高农村小学教师师资队伍建设,是我国乡村义务教育的必然要求,但由于乡村小学教师当前仅在部分省市进行本科层次人才培养,对其专业素养理论与实践研究尚不全面,因此我们有必要对乡村小学全科教师专业素养进行深入研究。

1 乡村小学全科教师的内涵

乡村小学全科教师是指掌握教学管理知识、能够独立教学小学综合学科,从事小班化学生管理、具有一定教研能力、能够熟练运用教育教学基本规律于小学工作的“全能型”老师[1]。这是相对于普遍意义上的单科教师所提出的概念。提供农村所需的优秀乡村小学全科教师需要农村与高校达成紧密合作,以高校教育理论为基础,鼓励未来扎根乡村的教师积极参与乡村小学的支教实习锻炼活动以及校内职前专业素质培训,才能切实将理论与实践相融合,最终实现乡村小学全科教师培养目标。

小学全科教师这一概念并不陌生,百年中师多年来形成的以无明显学科专业壁垒的综合培养办学方针以及培育优秀人才的模式留给教育学界研究的视域[2]。以小学生认知规律角度看,小学阶段正是青少年逐渐形成对这个世界整体认知的阶段,小学生面对的世界是个完整的、统一的整体。新课程改革与教学组织形式改革明确要求,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设置综合课程,尤其在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这表明综合化方向发展全科教师培养是未来趋势。为不断提升教师专业化水平,农村小学全科教师的专业化发展能够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能够满足教师的教书育人的社会层面要求,因此农村小学全科教师在传道授业解惑中充分享受教师职业的幸福感,从而不断促进自身专业素质的发展和加快乡村小学教师队伍专业化建设的进程。在当前乡村振兴的大环境下,乡村小学全科教师的综合能力培养得到高校的重视,这将促进乡村小学教师的专业化教学质量提升。

2 乡村小学全科教师专业素质现状

为探索目前乡村小学全科教师专业素质现状,本研究与乡村小学教师进行了深入访谈。通过访谈笔者发现,就基础能力来说,由于乡村小学学生群体多为留守儿童,学生家长均为长辈,乡村小学全科教师在与家长沟通上还存在沟通经验不足的问题。乡村小学全科教师在基础能力方面总体表现一般,但与学生家长沟通、书写以及写作能力仍有待加强。从教育教学能力现状来说,乡村小学全科教师队伍偏于年轻化,教师能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资源,多元化展现课堂知识、活跃课堂气氛。但同时他们的教学经验有限,没有充分考虑学生的知识接纳程度以及没有把学生兴趣良好衔接。当面对突发问题,身兼数科的全科教师缺乏应变思维。通过访谈,笔者认为乡村全科教师在教学设计能力、教学实施能力以及教学评价能力基本掌握的条件下,还需要进一步提高。

另外,大多数乡村小学全科教师缺乏乡村教育体验,主要是通过在农村教学实践中自我摸索破除在教学方法上长期存在的障碍,因此教师的教学方法使用和管理亟待提高以及与乡村本土教育的衔接。全科教师要求培养出来的教师能够胜任小学各科的教学任务,但是胜任不等于精通。全科教师自身的教学素养没有得到全面的训练和发展就匆忙上阵,势必会影响教学的效果,容易使全科教师培养模式带来新的教育问题。从调查中笔者发现,乡村全科小学教师的学科整合能力是存在严重不足的,融合课程的理论能够掌握,但是具体操作有实际的困难。

再者,从访谈中笔者发现,乡村小学全科教师在师范院校培养过程中有许多科研训练机会,并且学校重视培养其论文撰写能力同时鼓励其积极参与课题项目研究,因此这些教师具备学术创新水平。据访谈了解,虽然乡村小学教师并非擅长所有的教学科目,但他们能够及时适应岗位要求变化,并填补教学岗位空缺。

3 乡村小学全科教师的专业素养提升策略

3.1 突出乡村特征,打造优质职业素养培养方案

从当前乡村小学全科教师具体实践来看,乡村小学的师资职业技能和素养考察要求高校对教师的技能培养应注重实用性,明确人才培养的目标,同时强调突出乡村属性的特征,增强乡村小学全科教师对于岗位的适应力和胜任力。例如在教育教学上适当融入乡村特色文化、渗透农村的教育政策等。同时政府应当积极营造良好的乡村小学全科教师精神素养培养环境,积极宣传塑造正确的乡村教师职业价值观,协同学校、家庭以及社会三个维度的强调乡村小学全科教师的职业操守,并着力提升乡村教师的社会认同感[3]。

3.2 整合专业技能和素养相融合模块化课程体系

针对乡村小学全科教师的职业素养结构化要求,要设计具有高度理论化与可实践性的结构化课程,旨在提高乡村小学全科教师专业水准。对于全科教师的专业技能培训课程,高校要以教育教学理论为基础导向,切实解决“如何教、教的好”的问题,提高教育学科理论课程的辐射范围,促使未来的乡村小学全科教师对多种学科知识有系统化、体系化的掌握。另外,高校应当搭建一个“全程、全面、全员”对综合实践教学的课程平台,除了理论化的学习,要注重结合课堂实践的导入,尤其是对于农村艰苦环境地适应性模拟教学培养,要从板书书写能力、沟通能力、说课能力、互动能力、组织能力以及随机应变能力等方面进行培训,以强化乡村小学全科教师由学生到老师的角色转变。同时针对全科教师缺乏乡村体验经验的问题,在职前教育高校应当安排实地讲习的训练活动,帮助全科教师迅速适应岗位,找准角色定位,尽快融入乡村小学教育中去。比如结合农村小学的教育条件、生活环境,设计具有当地特色的课程内容。

3.3 注重全科教师理论与实践双维度的培养模式创新

为实现全科教师的培养导向目标,提升乡村小学全科教师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需要不断汲取知识。当前小学教育教学课程正经历改革,将教学技能与经验相结合成为教学革新的新模式,以问题为导向、提升认知方法,增强乡村小学全科教师的学习能力;同时在实践教学平台,增加丰富的实践模式如顶岗实习与支教教学,尤其是针对提升乡村小学全科教师的专业化素养上,促进教师的思想观念转变,激发他们不断进取、艰苦奋斗的精神,不断提高其抗压能力。并且充分考虑乡村小学小班化的客观实际,在强调教师技能提升的基础上,积极融入现代的教育技术,利用开放的教学平台资源,拓宽全科教师的视野,促进其综合职业水平提升。

在完善农村小学全科教师专业技能和素养融合机制上,仍需综合考量全科教师的培养考核方式方法,不断健全乡村小学全科教师队伍的质量培养综合体系。例如引入过程监督体系,融入理论与实践技能力相结合的考核模式,来提高乡村小学全科教师的使命与担当。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