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28
谷 丰 蔡 敏
(长沙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 湖南长沙 410114)
近年来, 在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以及其他相关对外贸易政策的支持下, 对外承包工程行业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新时代下,对外承包工程呈现新的面貌。根据2019年美国《工程新闻纪录》 (ENR) 发布的数据显示,全球最大250家国际承包商中,中国内地企业共有75家入围,较上年增加6家,数量再创新高。“250 家国际承包商”根据每个公司在各自国家以外的项目产生的一般建筑承包收入进行排名,3家中国公司进入前十强,10 家进入50 强。然而,相对海外工程承包市场的蓬勃发展,既通晓外语又具备专业知识的人才缺乏问题日益凸显。根据2019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显示,英语专业学生就业不容乐观。然而,另一方面却是市场高级翻译人才的紧缺。由此可见,如何根据实际需要正确定位人才培养目标、优化课程体系、更新教学内容、改变教学手段,为国际工程领域培养和输送紧缺工程翻译人才已成为当务之急[1]。
通过对多所高校的走访和调研可以看出,目前工程翻译人才的有效培养模式大致分为两种:一是翻译专业(方向)+ 理工专业知识,二是翻译专业知识+理工专业。前者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和南昌工程学院最具代表性,依托本校优势学科,明确工程英语翻译专业方向为主攻方向,着力打造面向该行业的工程翻译人才。后者在内地高校中尚不见踪影,值得借鉴的是香港中文大学的3+2或4+1模式,即要求学生用3年或4年时间学习拿到翻译学士学位,再用2年或1年时间学习拿到具体某类工程专业学士学位,以此培养出既精通外语,又具有工程学科优势的复合型翻译人才[2]。
各高校在不断探索符合本校优势学科的特色培养目标,但仍处于初步阶段,输出的工程翻译人才未能完全满足市场的需求[3]。从用人单位的反馈和各高校的培养模式来看,主要存在如下几个问题:
在明确培养目标方面,国外做得很出色,如英国的翻译人才培养理念始终以市场为基础,其教学目标,翻译课程的设置,教学方法都围绕着市场而进行[4]。但国内设有工程翻译方向的高校仍存在培养导向性不明确,课程设置缺乏科学性的问题,学生毕业后对就业方向难以定位,求职缺乏竞争力。
工程翻译译员既要能精通双语转换,又要能理解各类工程原理、工程现象和工程术语。然而,目前多数高校的课堂设置还存在开设的工程类课程占课程总额比例小、教学范围太笼统、课堂内容不深入等问题。教学当中使用的教材也缺乏能够培养学生在工程合同、工程案例、标书、实验报告等方面翻译能力的实用类教材,尤其缺乏此类双语教材。
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引领者,在工程翻译人才的培养过程中至关重要。目前高校在教学中将翻译和工程分开,教授翻译理论知识的教师团队由外国语言文学类老师组成,对人文类或社科类的翻译经验丰富,但不熟悉工程知识。同样,工科专业老师只精通工程知识,从而培养出的学生难以将所学的翻译理论与工程知识融会贯通。
翻译人才培养强调实践性[5]。目前,一些高校的实习大多流于表面,未能充分利用学校的校企合作资源,学生能学到的适用于职业工作的知识有限。工程翻译很多时候接触的都是在工程现场第一线工作的工程技术人员,他们对工程术语有其固定的习惯称呼,这些习惯用语往往在工程理论课堂中难以学到,惟有通过大量的实践,在工作中不断积累。
以结果为基础的教育模式(outcome-based education,简称为OBE)最早出现于美国和澳大利亚的基础教育改革。美国学者Spady. W.D.对此模式进行了深入研究,他把OBE定义为“清晰地聚焦和组织教育系统,使之围绕确保学生获得在未来生活中获得实质性成功的经验。”西澳大利亚教育部门把OBE定义为:“基于学生特定学习产出的教育过程。教育结构和课程被视为手段而非目的。如果它们无法为培养学生特定能力作出贡献,它们就要被重建。学生的产出驱动教育系统的运行。”[6]OBE在教育实践中始终围绕四个原则开展:明确聚焦、扩大机会、较高期待、反向设计。其中,明确聚焦原则意味着课程计划者需要立足于学生的预期产出结果来进一步作出教学计划和评估。通过面向市场的需求预估学生所需得到的发展再来调整课程设计会更加科学合理。扩大机会的原则意味着给予学生更多的学习机会。基于此,笔者在设计新型培养路径时采取“1+1+1+1”模式。阶段式的学习为基础不一的学生在同一起跑线上起跑提供尽可能多的进步空间。较高的期待原则意味着以更高标准培养学生,工程翻译人才既要精通双语转换又要熟悉基础工程知识。反向设计原则意味着高校必须从对学生的“结局”来开始设计培养方案。在“1+1+1+1”模式中,笔者强调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通过校企联合培养来提前培养学生在职场上所需的能力[7]。
借鉴目前现有的培养模式,结合国内高校目前的培养现状,笔者提出“1+1+1+1”工程翻译人才培养模式,即将大学四年分为四个阶段,进行分阶段的培养。
第一学年学生主要学习翻译专业知识,夯实其专业基础。工程翻译与文学翻译不同,它导向性更强,应用性突出。在教授翻译理论时,应严格对照《翻译本科专业教学要求》并根据本校、本地区情况设置独具特色的人才培养方案和专业课程设置。
第二学年学生学习工程专业的基础知识,这有助于今后的实际翻译工作。工程翻译人才某种程度上说是一种复合型人才,既精炼双语转换,又掌握工程知识。这种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具有交叉性,其培养的课程体系也应该与之配套。戴炜栋曾强调:“培养复合型外语人才是高校外语专业改革的方向[8]。”第二学年将翻译专业与工程专业相结合鼓励学生在主修翻译专业的同时辅修工程专业课程,培养自身多元、综合能力。同时,高校利用自身资源、发挥特长优势,进行学院与学院之间的联合培养,整合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更完善、具有导向性的指导。
第三学年结合工程知识与翻译技能,学生学习工程翻译,锻炼其翻译能力。在师资力量强化方面,可以借鉴英国授课型翻译硕士,高校推进师资聘用机制改革,加大高校间、学院间合作往来,鼓励社会专业的从业人士走进课堂。同时,各高校也应加快引进或培养“复合型”教师,提高老师的专业能力。在选取教材时,应充分考虑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需求[9]。有实例和练习的双语版教材会对理工科基础薄弱的学生有所帮助。
第四学年校企联合,学生被安排到工程企业的项目现场进行翻译实习,培养其实际工作能力,同时,创造让工程类企业与学生接触的机会,使学生了解企业的人才需求和要求,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就业率。工科学校具有丰富的工程企业资源,可以充分利用,进行校企联合培养,给学生提供实习和培训的平台,提高学生的实践翻译能力[10]。
根据“1+1+1+1”模式的培养计划,笔者在某理工类高校选取了翻译专业的两个班级进行模拟实验。A班按照传统培养模式,B班采取新型培养模式,在一个学期四个月内按阶段进行培养,得到以下数据:A班除翻译课程测试平均分与B班相近外,在工程课程测试平均分和工程翻译实践平均分上较B 班都有一定差距,A班工程课程测试平均分为84.75分,B班为88.25分;A班工程翻译实践分为86.08 分,B班为93.27分。此外,在学生自我满意度上A班为45 %,B班为71 %;用人单位对A班的满意度为70 %,对B班的满意度为90 %。根据数据可知,学生在新型培养模式下,学习目标更清晰、学习动力更强;同时经过第二学年的辅修课程学习,对第三、四学年的工程翻译实训有很大帮助;B班学生工程翻译水平偏高也表明有针对性的训练能很好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同时,通过校企联合培养的这个平台,学生拓宽了眼界,补充了课堂外知识,对学生今后求职有很大的帮助。因此,对新型工程翻译人才的培养要导向性明确,注重综合性和实践性,借助理工科高校自身在工科教学资源和企业资源丰富的优势,引领选择工程方向的翻译专业学生进行阶段化的学习。
本文分析了目前工程翻译人才的市场需求、高校的工程翻译人才培养现状,从培养目的、培养路径可行性方面描述了“1+1+1+1”新型工程翻译人才培养模式并进行了实践,从而证明只有面向市场、改变高校传统的教学模式、优化整合教学与市场资源才能更好地培养出专业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工程翻译人才。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