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28
黄楚茹
(南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湖南衡阳 421000)
党的十九大以来,国家高度重视农村道德建设。农村社会既是一个以熟人社会、半熟人社会为特征的生产型社会共同体,又是一个关系到农民生活和道德规范的共同体,它为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和异乡客提供了精神家园。这是探索、剖析农村道德的意义所在。农村节日作为影响农村道德建设的重要因素,对提高农村道德治理水平、促进农村道德建设具有重要作用。
传说在南粤之巅有八百条龙翻腾盘踞。几千年来,衡州当地所有重要的庆典或祭祀活动都要张灯结彩,舞龙舞狮,以此彰显太平盛世的祥瑞。在衡阳当地,舞龙有多个种类分支:布龙、纸龙、草龙、竹壳龙、长凳龙、娃娃龙、滚龙、七巧龙、火香龙等。不同的地方,由于制作材料和演艺特点的区别,名字也不同。在耒阳,有游龙、长龙(100多个舞龙节)和滚龙,衡南有七巧龙。上世纪50年代初,各乡镇的龙灯队和狮子灯队在农会的主持下共同庆祝新年,首次出现了由妇女主任手持灯牌,女教师诵读歌颂及妇女参与舞龙舞狮的灯队,打破了自古以来妇女不能参与这样传统习俗的旧规。随着衡阳城乡富民政策的吹响,舞龙舞狮这一传统节庆民俗活动不仅在全市广泛开展,而且灯队的规模和质量也在不断提升。1983年元宵节,衡南县三塘区举行了以“衡南之春”为主题的百龙汇演。全区共有50 多条舞龙、760头舞狮参与,一时间万人空巷争相观看。年年岁岁,年复一年。现在,无论是春节、元宵节还是端午节,乃至是婚丧嫁娶、乔迁开张等重要日子,舞龙狮都是必不可少的民俗活动。它融入农民生活,加深农民感情,构建和谐的农村社会关系。
道德建设问题不仅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而且在不同的地区也反映出不同的特点。衡阳农村道德建设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农民是农村社会结构的主体要素。农民文化素质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农村文化建设的结果。农村道德建设是在“富口袋”的基础上“富脑袋”,良好的文化素质是农村思想道德建设的基础。在当地,大部分农村缺乏文化精英或技能人才的尴尬状态。在城镇化建设的大潮下,农村文化精英远离农村,走向城市甚至更远的地方,导致农村发展出现“空心化”现象,导致农村文明建设缺乏技能和智力的双层保障。
由于西方文化的入侵,以及工业的的冲击,农民的生活向市场和商业化方向发展,,粗暴而深入地影响了农民个体心理和人格的发展,导致农村社会传统道德观念的一系列变化,从而使传统道德支离破碎、边缘化。人们对人对事的道德评价往往只取决于对个人偏好的主观认识和与当事人的关系远近。当地农民评价的参照体系混乱、缺乏规范,小农意识和封建迷信的找了可乘之机,将使得现代农村生态伦理缺失。精神世界的空虚将刺激农村的赌博恶习愈演愈烈地发展。此外,深深植根于农民思想中礼尚往来的传统,也导致农村人情、礼俗出现沉重的消费负担。
节庆民俗活动的物质基础不能取代文化活动本身,对于当前的农村道德建设,缺乏群众参与民俗文化活动的平台和相应的动员机制。由于城乡文化资源分布不平衡,农民节日活动的需求得不到满足,极大地挫伤了农民参与节日民俗活动和自行组织活动的积极性,使农村娱乐的匮乏更加严重。以前文提到的舞龙舞狮为例,参与者的平均年龄超过40岁,作为民间民俗的历史遗产,承载着老一辈的精神寄托和历史记忆,这样的民俗活动才得以保留下来。但如何为舞龙舞狮这样具有代表性的民俗活动注入新的活力和魅力并使之得以传承和发扬光大,值得引人深思。
在对衡阳市三乡六村近120名受访者中了解到,在大多数的传统节日里,大部分青年人上网、游戏、赌博。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互联网的普及,越来越多的农民将富余资金投入到了网络虚拟消费,用于打赏视频主播、为网游充值、甚至是网络赌博等方面。借此通过舞龙舞狮活动宣传正能量,可以引导农民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舞龙舞狮在农村有着广袤而深厚的群众基础,只要组织得当,很多农民都乐于参加活动。这样,农民之间关系通过共同参与活动愈加密切,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农民的体育健康意识,增强了农民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围绕健康的民俗活动,改善了农民的休闲方式,有效地促进了农民对健康生活的向往。
我国是一个重视人伦亲情的国家。龙腾四海象征着勇往直前的精神。两条龙盘旋呼应,代表团结和主动;龙摇尾巴,金龙点头,代表和平与繁荣的祝福。节日庆典往往是活动所有参与者精神家园的一种艺术体现形式。舞龙舞狮这一民俗,它弘扬健康向上的家国情怀,诠释农村的特有的价值、精神和力量,展示我们时代新农村的精神图景。
在农村,每逢佳节都会有舞龙舞狮的助兴,家家户户只要听到锣鼓声,都会走出家门,聚在一起凑个热闹图个喜庆。舞龙舞狮就像魔术,可以把整个村子不同年龄段的人聚在一起。近年来,一些农村还成立了舞龙舞狮协会,组织相关表演和比赛。舞龙舞狮作为一项传统项目,在团队中的传承,除了技巧与技艺以外,更注重尊师重教的道德传承。当地舞龙舞狮队队长严师傅特别注重年轻队员的培养,他认为,作为体力运动为主的民俗艺术,如果想要取得一定成就,就必须要勤学苦练磨砺自身的精气神。当舞龙舞狮艺人年龄稍大以后,就很难做出高难度的动作,因此需要不断地发掘新生代的年轻人加入,以保障这一传统活动中的技艺得以完整的传承。严师傅说他非常重视这其中的道德教育,因为道德品质是一名合格传承者的基本素质。同时,这一具有趣味性、竞技性和传承意义的民俗活动,需要吃苦耐劳、齐心协力贯穿于活动的始终,潜移默化中对农民形成良好的个人品质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为推进美丽新农村建设提供精神源泉和道德助力。舞龙狮民俗的发展不仅需要政府的支持,更需要社会各界的关注。
学校可以对龙狮文化及其精神进校园进行剖析解构,然后汲取其中的精神财富,并结合其趣味性、竞技性等特点将其校园化,作为一项校园课余文化活动推广。将龙狮精神的传承以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换一种角度教书育人。农村道德建设的教育要从娃娃抓起,农村精神的未来离不开校园教育。农村学校通过校园文化、班级文化、课堂文化等领域,帮助孩子养成吃苦耐劳、拓展兴趣爱好、激发好奇心、建立自信。基于这样的目的,可以从这个角度开展工作:围绕龙狮文化开展一系列德育实践活动,使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在活动中不断升华,丰富对龙狮精神文化内涵的普及。
加强农村道德建设,必须注重文化引导。龙狮文化是一种优秀的传统民俗文化。相对而言,农村道德建设相对薄弱。如果不利用健康文化占领意思形态高地,就会让不健康的成规陋习乘虚而入。建设乡村文化站和舞台,提供舞龙舞狮这一民俗活动有机载体和生存空间,以群众喜闻乐见、全民娱乐、经典民间故事为背景,以寓教于乐的方式,大力开展舞龙舞狮、灯会等节庆民俗活动。
利用舞龙舞狮保护传统民俗文化只是众多传统文化传承保护的一种代表性的方式,充分利用优秀的民俗活动,在新生和传统中有机结合保留乡村魅力。同时,发展创新、协调、生态、科学的新型农村道德,满足农民多样化的精神文明需求。弘扬传统农村节庆民俗秩序的精髓,挖掘不同乡村淳朴道德模范的故事,重建淳朴民俗。引导农村道德建设,结合民间文化的引导作用和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使农民在享受现代城市文明和开拓农民视野的同时,能够继续享受到优秀的传统文化。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