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青海省食用菌产业现状和发展路径*

时间:2024-05-28

徐鸿雁,鲍大鹏

(1.青海省农林科学院,青海 西宁 810016;2.上海市农业科学院 食用菌研究所,上海 201403)

食用菌产业因具有投入少、收益高、风险低等特点,已成为现代农业市场中潜力大、发展前景广阔的高效优势产业之一。近年来,随着资源利用变化和产业结构调整,我国食用菌生产区域从沿海城市逐渐扩展到北方地区。北方食用菌产业由此进入快速发展期,尤其在西北偏远地区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新农村建设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青海省食用菌产业发展取得了初步成效,在提升农民经济收入以及带动区域经济发展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与国内食用菌主产区相比,青海省食用菌产业发展仍然处于起步阶段,发展规模小、发展速度慢、技术水平较低等问题日益凸显。尤其是食用菌栽培户整体素质不高、未能形成规模化产业链、产品加工生产环节仍然薄弱,严重制约了产业发展。通过对青海省食用菌产业当前发展状况进行调查,总结分析制约产业发展的关键因素,提出青海省食用菌产业下一步发展方向以及在发展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可为推广高寒冷凉区域食用菌生产提供参考,对促进食用菌产业良性发展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1 青海省发展食用菌产业的优势

青海省的气候以高寒干旱为主,年平均气温为-5.7℃~8.5℃,年降水量在50 mm~450 mm之间。依据海拔差异而产生的地形、气候及农业生产特点的不同,可将青海省分为川水区(海拔小于2 200 m)、浅山区(海拔为2 400 m~2 600 m) 和脑山区(海拔为2 800 m~3 000 m)[1]。其中川水区主要覆盖了黄河和湟水两岸地区,年平均气温为7.4℃~9.6℃,年降水量为230 mm~360 mm;浅山区主要为西宁市和海东市大部分地区,年平均气温为3.4℃~5.0℃,年降水量为250 mm~500 mm;脑山区则主要包括多山多林的互助县、大通县、湟源县等地区,年平均气温为0℃~3℃,年降水量为500 mm~600 mm[2]。全省气温日差较大,冬季漫长,海拔为2 000 m~4 000 m的农业区冷期为4个月~6个月;海拔为4 000 m以上地区的冷期长达6个月以上;绝大部分地区长冬无夏、春秋相连。多样的气候类型和生态环境,为不同种类食用菌的生长提供了条件,可利用不同栽培设施实现食用菌的周年生产。

青海省可用于食用菌栽培的原材料丰富多样、随处可取。农业方面,2020年青海省农作物种植面积为57.42×104hm2;小麦秸秆产量为66.89×104t,油菜秸秆产量为61.39×104t,豆类秸秆为5.82×104t,青稞秸秆为92.43×104t,薯类秸秆为8.91×104t。这些农业秸秆可作为草腐型食用菌生产的优质原料。畜牧方面,2020年青海省养殖草食畜共201.08×104头、家禽17.56×104只。养殖过程中产生大量畜禽粪便,可被添加到栽培代料中进行食用菌生产。林业方面,2020年青海省共有营造林46.01×104hm2,林木间伐枝条、苗木废渣废材、枯草等资源,以及加工业产生的木屑、油粕、麸皮、槽渣都可用于木腐型食用菌的栽培中。

青海高寒冷凉的环境,为食用菌提供了独特的生长条件,因此野生食用菌资源十分丰富,仅三江源玛可河林区就有大型食(药) 用真菌40种,其中包括著名的羊肚菌(Morchella spp.)、黑虎掌菌 (Saarcodon imbricatum)、梭柄松苞菇(Catathelasma ventricosum)、牛肝菌(Boletus spp.)等[3-4]。此外,海西州干旱盐碱地区的中国美味蘑菇 (Agaricus sinodeliciosus)、鸡腿菇 (Coprinus comatus) 等食用菌,也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和驯化价值[5-6]。这为青海省开发高原特色食用菌产品提供了丰富的生物资源。

通常食用菌栽培需要大量的劳动力,即使在大规模工厂化栽培条件下,也需要人工进行催菇、采摘、修菇等。而青海省地域相对偏远,工业化程度低,是典型的高寒一季农作物生产地区,农忙季节只有4个月~6个月,农村中有大量且廉价的剩余劳动力可利用,劳动力资源丰富。

2 青海省发展食用菌产业现状

近年来,青海省食用菌产业发展呈稳步增长态势,食用菌栽培逐步从个体散户发展为工厂化栽培,栽培规模逐年扩大,食用菌产量也在逐年提升[7]。据青海省2021年年鉴统计,青海省食用菌总产值变化情况见图1。

图1 青海省食用菌2015年~2020年总产值Fig.1 Total output value of edible fungi in Qinghai Province from 2015 to 2020

如图1所示,2016年青海省食用菌产值最高,为8 153.10万元;2017年~2019年产值保持稳定,2020年因受疫情影响产值有所降低。当前,全省共有15个县(区)开展食用菌栽培,其中仅门源县、湟中县、民和县、互助县和贵德县5个县区实现了食用菌工厂化栽培。门源瑞辉高原现代农业种植养殖有限公司、湟中县召荣食用菌专业合作社、西宁农盛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青海卓辰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西宁铭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等食用菌生产企业,形成了以黄绿卷毛菇(Floccularia luteovirens)、冬虫夏草 (Ophiocordyceps sinensis)、草原白蘑(Tricholoma mongolicum)、柴达木大肥菇(Agarius bitorguis)、黑虎掌菌等为主的野生食用菌采摘;以香菇(Lentinula edodes)、双孢蘑菇(Agar-icus bisporus)、鸡腿菇、羊肚菌、杏鲍菇(Pleurotus eryngi)i为主的食用菌错季节栽培;以姬松茸(A-garicus blaze)i、大球盖菇 (Stropharia rugosoannulata)、猴头菇(Hericium erinaceu)s、鸡菌 (Termitormyces albuminosus)等特色食用菌共同发展的产业格局。随着食用菌栽培技术的不断革新,立体层架、生料仿野生、林下栽培、层架堆料、菜菌混栽等栽培模式呈多样化发展。

此外,随着知名度的扩大和食用菌产量的提高,青海省生产的绿色、高蛋白食用菌产品得到不同地区收购者的青睐。野生食用菌主要以销售干品为主;人工栽培的食用菌干品有70%销往福建、厦门、广东、北京、上海、江苏等地,剩余的30%则在本地市场销售。随着青海省旅游爱好者的带动及传播,海北黄绿卷毛菇、门源香菇、共和羊肚菌等高原特色食用菌产品逐渐走向了全国。这种食用菌“供销+旅游”的高原特色发展模式,不仅大大地增加了青海省食用菌产业的供销发展,也不同程度地促进了旅游业的发展。

3 制约青海食用菌产业发展的关键因素

3.1 菌种研发不足导致资源优势未有效转化

目前,青海省对外省食用菌菌种依赖度极高。小规模家庭型食用菌栽培户大多知识结构和技术水平有限,栽培所用菌种需要从外省机构或企业购入。由于菌种生产者资质参差不齐,菇农无法辨别菌种质量,往往导致栽培的食用菌减产甚至绝收。近年来,科研单位及农业技术推广单位申报的项目主要集中于羊肚菌、大球盖菇等栽培技术的示范推广研究,均为外省研发成熟的食用菌品种,而对于本地食用菌种质资源的调查、保护和培育才刚刚起步,品种开发利用水平多处于初级阶段。高寒冷凉区域的菌物资源未能得到有效开发,资源优势尚未有效转化为产业优势。种源的依赖性以及本地特色食用菌资源开发的滞后性,导致食用菌产品缺乏竞争优势,这是制约青海省食用菌产业发展的关键因素。

3.2 生产经营粗放且整体经济效益偏低

青海省食用菌属于分散型经营模式,地区间发展规模和发展程度不一致,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在食用菌栽培过程中,菇农常依靠个人经验进行栽培和管理,对栽培品种的产量、品质、生长条件、施药状况、管理操作规程等方面的认知还很欠缺,导致菌包易污染、出菇时间不一致、引进新品种后绝收等。

2)由于青海处于内陆地区,菇农对食用菌市场信息了解不够及时和全面,信息闭塞和脱离市场导致盲目生产,常造成某些品种过剩、滞销,而有的品种短缺。

3)常年栽培食用菌的区域,因废料随意丢弃、污染包未被科学管理,使栽培暖棚周边的环境污染较严重,导致病虫害多发。

4)因温棚内高湿的环境需求,加速了钢架设施的腐化,温棚墙体亦多出现剥落的现象,降低了温棚设施的使用年限。区域分散型、管理粗放型的家庭经营模式,不仅无法保证食用菌从业者整体的经济利益,而且严重制约着我省食用菌产业发展的脚步。

3.3 精深加工匮乏且产业化水平低

青海省人工栽培食用菌绝大部分以鲜品供应市场,野生采挖食用菌则以干品进入市场,食用菌在营养、保健和药用方面的价值并未充分开发。目前,我省暂未有注册的食用菌加工企业,食用菌产品深加工还处于项目研发阶段,仅青海春天药用资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加工冬虫夏草含片及菌粉等产品,其余公司多以干制品、罐头等粗加工为主,产品的档次和附加值较低。

产业化引导方面,以家庭式、区域式小规模粗放型栽培方式为主。这种产业结构虽然符合青海省目前农村食用菌栽培的实际需求,但存在着产品质量参差不齐、生产效益低、生产不规范、抵御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能力差等问题。散户式的经营模式无法扩大为市场主体而只能以生产主体的形式存在,“企业-基地-农户”三者之间结合不紧密,产业链不明晰,未能形成食用菌产业利益共同体。

4 青海省食用菌产业发展方向

随着科技进步和政策支持,青海省食用菌产业形成了初步的发展模式,在挖掘农业潜力、增加农民收入、发展区域经济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要想在国际和国内市场上提升竞争力,需要明确产业发展的方向和定位,从种质资源调查及特色品种开发、栽培原料本地化及质量安全检测、规范产品储运流程及提升产品附加值等方面着手,争取把青海省食用菌培育成具有高原特色、绿色环保、品质高、市场竞争力强的特色优势产业。

4.1 种质资源调查及特色品种开发

在青海省全省气候冷凉且紫外线强的条件下,培育食用菌周期较长(5个月~6个月),但栽培的食用菌具有蛋白质含量高和脂肪含量低等特点。调查中,以青海省海拔近3 000 m处栽培的香菇子实体和全国9个香菇生产区(河南南阳、湖北襄阳、湖北荆州、云南昆明、安徽大别山、浙江嘉兴、辽宁、福建、陕西商洛) 栽培的香菇(香菇808) 为研究对象,进行品质差异分析,结果显示青海香菇粗蛋白含量最高(25.4 g·100-1g-1),是辽宁香菇粗蛋白含量的1.76倍;粗脂肪含量(0.81 g·100-1g-1)仅为云南昆明香菇的50.6%,是适合出口的优质食品。因此,只有不断加强科技投入,不断加强对食用菌生产的标准化管理,以提升改善食用菌产品品质为抓手,这样才能打造主打品牌,创出青海省地域特色精品,增强市场核心竞争力。

此外,青海省野生菌资源丰富,应该大力组织开展食用菌种质资源调查,加强野生菌资源保护,建立青海食(药)用菌种质资源库,进一步驯化和开发新品种。同时也要加强菌种市场管理,在稳定发展香菇、杏鲍菇、鸡腿菇等本地传统品种的同时,适度规模下开展柴达木大肥菇、熊掌菇(Pleurotus sp.)、羊肚菌、黄绿卷毛菇等珍稀菌类的驯化栽培。加强菌物种业知识产权的保护,孵育一批现代化食用菌菌种企业,为适应国际和国内食用菌市场需求奠定坚实基础。

4.2 栽培原料本地化及质量安全检测

食用菌产业对于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农业、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作用重大,该产业在确保农民增收和农业增效环节具有重要意义。根据青海省委“一优两高”战略部署及部省共建有机农畜产品示范省要求,香菇、羊肚菌等高原特色食用菌栽培产业在我省发展态势强劲。然而我省食用菌栽培利用的果木木屑、棉籽壳等原料几乎都是外地购买,使栽培成本大大增加,且外购的果木、棉籽等的重金属含量及农残无法控制,给食用菌产品安全及品质都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因此,青海食用菌发展要坚持资源保护、开发利用及生态优先的原则,研发并推广以本地经济苗木(枸杞、沙棘、柠条)、生态苗木、林副残余枝条(由残次林平茬复壮产生)以及农副残余(麦秸、豆饼、油菜秸、青稞秸等)为主的菌包代料栽培模式;拓展林下栽培食用菌、蔬菜大棚(空闲期)套种食用菌、菌类混合栽培等不同栽培方式;积极将废弃日光棚、废弃牲畜养殖棚等用于食用菌栽培;探索集约式、立体式栽培设施以扩展利用空间。为发展青海食用菌和打造高原特色产业奠定基础。

青海省全年平均温度为10℃,此条件下栽培食用菌虫害、病害和菌害较少,栽培时全程不施用农药,这使得生产原料的品质成为食用菌产品安全的关键点。因此,必须进一步加强食用菌栽培环境的管理,包括空气、水质以及温棚设施的监测和管控。同时,制定一套含水质监测、食用菌栽培原材料质量标准、重金属及农残浓度阈值以及食用菌产品质量安全评价于一体的方法体系,加强对培养料污染物及农药残毒的监测。此外,加大对食用菌从业者在质量安全方面的培训及宣传。从而确保食用菌产品的质量安全,打造真正的高原绿色无污染食用菌产品。

4.3 规范产品储运流程及提升产品附加值

目前,青海省绝大多数食用菌产品都不注重包装,随意用蔬菜筐和泡沫盒装箱后就进入农贸市场。装货、搬运及运输过程易导致产品变形、变色、破碎甚至变质。因此,科研及农技推广部门要积极争取食用菌研发项目资金,开展食用菌鲜品保鲜、速冻、冻干、干品烘制等方面的技术研究。食用菌研发企业要着力改善食用菌产品包装及运输方法,确保食用菌产品符合绿色食品标准,提高食用菌产品整体技术含量。

针对青海省食用菌多为初加工产品的现状,需进一步组建“产学研”梯级团队,深入挖掘食用菌药用成分,开发食用菌菌丝、孢子及子实体各类保健品,提升食用菌产品的附加值。

5 青海省食用菌产业发展对策

5.1 推进食用菌生产基地建设及标准化生产

建立一批食用菌示范基地,着力提高菌种生产、栽培、技术培训等能力。按照“分区划分,适度经营”原则,增加现有食用菌栽培基地的财政支持力度,吸引外地企业在青海建厂和投资,孵化可进行规模化、标准化栽培食用菌的小微企业。加大对食用菌从业者知识培训的力度,加强基地、小微企业和农户之间的联合,形成食用菌生产产业链,总体提升青海省食用菌基地建设及产业化水平。

5.2 加强食用菌栽培环节的监测和质控

以绿色无污染和安全优质为目标,结合食用菌生物学特性及绿色食品生产要求,对食用菌生产全过程进行监测和质控。围绕产前、产中和产后3个环节,开展原料质量检测、菌种安全检测、病虫害生物防治、储藏保鲜及包装等技术研究。加强不同食用菌品种在栽培方式、栽培环境、发菌管理、栽培料配比、出菇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的技术培训。集成示范推广食用菌绿色高效栽培技术,提高食用菌产品生产全过程的技术水平,确保食用菌产品的质量。

5.3 加强科技支撑体系

积极开展野生特色食用菌菌种、生长环境、栽培技术、保健和药用功能方面的研究,深入挖掘食用菌药用价值,开发保健产品。加强国内外食用菌优良品种的引进及示范,促进产品的更新换代,推广集成绿色高效食用菌栽培技术体系。鼓励相关企业引进技术人员,积极培育本土专业技术人才,组织本土人才到知名食用菌科研机构进修深造,以提高专业水平。加强和国家食用菌产业技术研发机构、国家食用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专业机构的合作交流,邀请国内外专家和团队来青海授课指导,设立专家工作站,定期举办相关讲座,定期深入生产一线进行专题培训和实践指导,不断更新技术,提高食用菌栽培管理水平,提升食用菌生产综合效益。

5.4 加快市场体系建设

加强食用菌绿色食品或有机农产品的认证力度,促进食用菌企业及优势区域培育打造特色品牌。加大青海特色食用菌产品宣传力度,提高青海食用菌产品的市场知名度。积极鼓励食用菌栽培户和农民专业合作社通过电商、直播、微信等平台销售各类食用菌产品。扶持食用菌相关组织开拓市场,进一步加快高原特色食用菌市场营销体系建设。不断增强青海省食用菌产品市场竞争力,为打造高原特色食用菌品牌奠定坚实的基础。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