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不同食用菌遗传育种方式对食用菌产业影响

时间:2024-05-28

刘文华,孙艳霞

(辽阳市食用菌研究所,辽宁 辽阳 111000)

1 食用菌产业发展前景

在农业生产结构战略性调整的新形势下,食用菌作为新兴的产业异军突起,现已成为调整农业生产结构,促进农民增收的一个新的增长点。辽宁省十分重视食用菌产业发展,已将其列为全省农业主抓项目之一,并确定了发展战略和措施。

根据当前辽宁省食用菌产业的发展现状,辽宁省农业厅提出了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优化品种结构、调整生产布局、改良品种质量为重点,以提高科技含量、强化体系建设、改善生产条件为手段,稳步扩大生产规模,逐步提高产量,努力提高加工、包装水平的战略指导思想,并加快全省食用菌产业化生产基地及其龙头企业建设,推动食用菌产业化发展。

食用菌产业作为“百业之母”,是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自然界有较强的依赖性。而自然界是变化的,这使得食用菌生产客观上较其它产业面临更多的不确定性因素,表现出明显的弱质性。

2 现阶段食用菌产业面临的主要风险

2.1 自然风险

气象灾害风险:温度、湿度、降雨、冰雹、大风等;食用菌病虫害风险、环境污染风险等。

2.2 市场风险

供求不平衡风险、小规模生产经营风险、食用菌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等。

2.3 技术风险

菌种风险、生产技术水平风险、技术素质风险。

2.4 资金风险

生产资金不足、生产设施简陋等。

3 解决技术风险的重要性

在制约食用菌产业发展的风险中,技术风险尤为突出。造成的危害表现主要为产品质量下降和产量下降。消除技术风险对食用菌产业的影响可有效地抵制风险的制约作用,如菌株优良性状体现为粗壮、生长有力、分解有机物能力较强。调节好温度、湿度也会减少风险。

4 遗传育种在食用菌科研和生产工作中的重要地位

降低食用菌产业的技术风险,需要科研人员和生产者来加大科研力度,从根本上解决食用菌产业发展的难题。结合目前食用菌产业发展的现状和科研情况食用菌科研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食用菌菌种的选育研究;新材料的应用 (指栽培原料);新模式的开发 (指栽培场所和栽培技术方式)。

在以上几个方面中,食用菌的遗传育种工作显得尤为重要,也是发展食用菌产业的基础条件。一个好的菌株、好的栽培品种可能带动一方食用菌产业的蓬勃发展。因此可在食用菌遗传育种研制的方向上,进行优化现有的已规模化生产的品种性状,如个体重量、产量、质量、生产周期、抗病虫害能力。在分解有机物能力方面进行珍稀品种开发,这方面有着非常广阔的发展空间,一些已发现但未付诸人工栽培的品种,如羊肚菌、铆钉菇 (松伞蘑),这些品种的野生资源日益枯竭,急待寻求一种合理化的人工栽培模式,也可为食用菌产业的发展注入新鲜血液。

5 食用菌遗传育种科研方式的一些新思路

5.1 孢子分离

孢子是食用菌的基本繁殖单位。孢子分离法,是利用成熟子实体的孢子能自动从子实体层中弹射出来的特性、在无菌条件下和适宜的培养基上、使孢子萌发成菌丝、获得纯种的一种方法。分为孢子采集和孢子分离两个过程。

5.2 组织分离

组织分离法,是利用子实体组织分离获得纯菌丝的方法。食用菌子实体组织,实际上就是菌丝体的扭结物,组织化的纯菌丝,具有很强的再生和保持种性能力。因此,只需切取一小块组织,移植到培养基上,便能促使其进入营养生长阶段,获得纯菌丝体。采用组织分离培养操作简便、取材广泛;无论是幼子实体或成熟子实体,只要新鲜,即使取其菌柄也能分离培养成菌种。

5.3 基内菌丝分离

在进行食用菌资源调查中,常会遇到某些希望得到的子实体,但却已经腐烂。在这种情况下,可采用基内菌丝分离法。有些子实体,由于个体小而薄或有胶质,采用组织分离和孢子分离均较困难,就可采用基内菌丝分离法;还有一些菌类,如银耳菌丝,只有与香灰菌丝生长在一起才能产生子实体,如果要同时得到这两种菌丝的混合种,也只能采用基内菌丝分离法。

上述方法切实可行,但存在一些缺点。育种进度缓慢,新性状出现机率较小在珍稀品种驯化方面应用效果较差。

5.4 其他新思路

利用物化手段来刺激食用菌菌株,如紫外线、生物激素等;利用细胞核移植技术;基因转移技术;原生质体融合技术。

利用这些技术手段,食用菌菌株可能出现更好的性状表现,达到理想的商品性状,有助于生产实践,在野生珍稀品种驯化、开发方面可能会有很好地应用效果。如果前期工作开展良好,继而组建珍稀品种遗传育种基地,集科研、育种、教学为一体,可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和巨大的社会效益。

[1]常明昌.食用菌栽培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8.

[2]郭美英.杏鲍菇的特性与栽培技术研究 [J].食用菌,1998(5):11-12.

[3]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队.横断山区真菌[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6.

[4]蔡爱群,肖剑光.温度和pH值对杏鲍菇3、528菌丝生长的影响[J].湖北农业科学,2009(7):1670-1673.

[5]曲明清,邢增涛.培养料中重金属元素对杏鲍菇子实体产量和质量的影响 [J].食用菌学报,2006(2):53-56.

[6]熊彪,曹洋.硒对杏鲍菇菌丝生长的影响 [J].食品工业科技,2008(2):164-166.

[7]王振河,武忠伟.杏鲍菇菌丝营养生理特性研究[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2007(4):139-143.

[8]暴增海,马桂珍.杏鲍菇生理生化特性的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7(10):2870,2876.

[9]吕作舟.食用菌栽培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10]刘慧铭.不同配方培养基对杏鲍菇菌丝生长的影响 [J].中国瓜菜,2007(3):10-12.

[11]刘涛,刁治民,祁永青.碳源和氮源对杏鲍菇菌丝生长的影响[J].北方园艺,2009(6):222-224.

[12]徐彦军,安华明.梨枝屑栽培对杏鲍菇子实体产量及营养成分的影响 [J].食用菌,2009(2):26,33.

[13]苏启苞.木薯秆屑、木薯渣栽培杏鲍菇的研究 [J].中国食用菌,2007(3):22-23.

[14]白兴荣,廖鹏飞.桑枝蚕沙栽培杏鲍菇的研究 [J].中国食用菌,2007(5):61-62.

[15]张丕奇,张介驰.利用亚麻屑栽培杏鲍菇的研究[J].食用菌,2008(3):29-30.

[16]佘红,刘炳禄.中药药渣在杏鲍菇生产中的应用 [J].山东农业科学,2009(6):51-52.

[17]魏峰,侯祥保.杏鲍菇不同出菇方式的比较试验[J].江苏农业科学,2008(4):168-169.

[18]关跃辉,张树槐.杏鲍菇栽培工艺的研究 [J].中国食用菌,2008(2):25-26,36.

[19]李民法.杏鲍菇栽培技术初探 [J].中国农学通报,2008(11):255-358.

[20]姜宁,刘晓鹏.杏鲍菇深层发酵培养基的优化[J].中国酿造,2008(17):36-38.

[21]梅跃明.杏鲍菇工厂化生产关键技术 [J].食用菌,2002(1):32.

[22] 臧春荣.台湾杏鲍菇自动化生产 [J].北京农业,2005(7):17.

[23]廖志敏,郭倩.杏鲍菇工厂化栽培基质的研究 [J].上海农业学报,2009(2):62-65.

[24]胡中娥,钟国祥.工厂化栽培杏鲍菇优良菌株筛选及菌包后熟培养研究 [J].江西农业学报,2009(1):87-88.

[25]胡清秀.杏鲍菇栽培 [M].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

[26]王凤芳.杏鲍菇中营养成分的分析测定[J].食品科学,2002(4):132-135.

[27] Yaoita Y,Yoshihara Y,Kakuda,et al.New sterols from two edible mushrooms Pleurotus eryngii and Panellus serotinus[J].Tokyo:Chem Pharm Bull,2002(4):1902-1905.

[28]迟桂荣,徐琳.杏鲍菇多糖的抗病毒、抗肿瘤研究[J].莱阳农学院学报,2006(3):174-176.

[29]迟桂荣.杏鲍菇多糖对鸡群免疫功能调节的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7(15):4536,566.

[30]史亚丽,杨立红.杏鲍菇多糖对力竭小鼠抗氧化、抗损伤的作用 [J].体育学刊,2005(1):11-13.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