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28
郭海增
(河南省安阳市农科院,河南 安阳 455000)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杏鲍菇的需求量和栽培量也随之逐年增大,栽培生产中出现的问题亦越来越多,特别是杂菌的发生,若得不到及时有效防治,将导致生物学效率大大降低,更甚者绝产。笔者经过试验、观察、记载、分析,总结出杏鲍菇发菌期主要杂菌的发生原因和防治措施如下。
细菌分布较广,繁殖较快,常造成菌种及栽培料的污染。细菌菌落很小,多数表面光滑、湿润,半透明或不透明,常发出恶臭味。在母种培养基上常表现为黏液状,使得杏鲍菇菌丝难以生长。栽培料受到污染后,多数变黏或者腐烂,有时侯会出现乳白色黏液,打开袋后会散发出难闻的气味。用麦粒制作菌种时,常出现细菌污染,在麦粒周围出现淡黄色的黏液,影响杏鲍菇菌丝生长。
在自然界中,细菌种类繁多,个体形态呈杆状、球状或弧状。细菌个体极小。有些细菌在细胞内能形成圆形或椭圆形的无性休眠体结构,称为芽孢,芽孢的壁很厚,含水量小,化学药物不易渗透,对高温、光线、干燥和化学药品有较强的抵抗力。有些细菌繁殖很快,在温度28℃,相对湿度80%,pH值3~10的适宜条件下,一个细菌在10 h内就可以变成10亿个。
培养料、水、空气中都含有大量的细菌。麦粒或玉米粒中含有30多种不同类型的细菌,所以用谷粒制菌种时常发生细菌污染。灭菌不彻底是细菌发生的主要原因,培养料含水量过大、通风不好、环境温度过高,也是引起细菌污染的原因。
制作母种培养基灭菌时要将锅内冷空气排尽,锅内试管摆放不太紧密,灭菌时间要充足。
用麦粒制作菌种时,首先要选择新鲜、干净、无霉变、无虫蛀的优质小麦做原料,高温期浸泡时间不宜太长,煮麦粒时切忌将麦子煮烂,配料时加入1%的生石灰和0.1%的多菌灵。最好采用高压灭菌,灭菌时间延长到2 h以上。
高温期栽培时,培养料进行发酵处理。培菌期加强培养室通风,防止高温高湿。局部发生污染时,用100倍的甲醛水溶液或200倍的克霉灵溶液涂抹或注射感染部位。
酵母菌是一类细胞真菌,在自然界中分布很广,在培养料上多数不能形成菌丝,喜欢生长在含糖量较高且又带酸性的环境里。酵母菌的菌落与细菌相似,菌落表面光滑、湿润,有黏稠性,菌落大多呈乳白色,少数呈粉红色,比细菌的菌落大而厚。
被酵母菌感染的培养料会发出浓重的酒味,引起培养料酸败,使杏鲍菇菌丝生长受到抑制。
培养料含水量过大,装料时挤压太实,通气不良,环境温度超过25℃,空气湿度过大时易发生。
参照细菌的防治方法。
又称木霉,是杏鲍菇菌丝生长期易发生的主要杂菌之一。受感染的料面上,初期产生灰白色棉絮状的菌丝,然后从菌丝层中心开始向外扩展,最后转为深绿色并出现粉状物的分生孢子。菌落表面颜色为不同程度的绿色,有浅绿、黄绿、蓝绿等,木霉菌丝除与杏鲍菇菌丝争夺培养料营养外,还分泌毒素,能抑制杏鲍菇菌丝的生长,甚至杀死杏鲍菇的菌丝。木霉菌丝繁殖迅速,常在短时间内爆发,造成严重的危害和减产。
木霉在温度4℃~24℃内都能生长,孢子萌发温度为25℃~30℃,空气相对湿度为95%。稍干燥的条件下木霉的孢子不会死亡。木霉的孢子可在空气中传播,培养料和覆土中都会带入,各种操作都可将木霉孢子带入栽培场和培养室。
搞好菇房和培养室的卫生,注意对环境经常进行消毒,做好通风换气,防止高温高湿。
生产菌种过程中,要按照灭菌规程,严格灭菌,无论高压或常压灭菌,都要保证灭菌时间,灭菌必须彻底。栽培料中加入2%的生石灰粉,加入50%的多菌灵可湿性粉剂0.1%,调节培养料的pH值至8~9,装袋时掌握好料的松紧度,不要太紧。控制培养料的含水量,以宁干勿湿为原则。培菌期防止环境温度超过28℃。
对木霉要预防为主,治疗为辅。发菌期勤观察,发现有绿色木霉菌感染,要做到及时处理。局部发生时可在感染部位涂抹或注射5%~10%的甲醛水溶液、200倍的克霉灵水溶液、0.2%的多菌灵水溶液或5%的清石灰水。
又名脉孢霉、串球霉、红色面包霉。链孢霉的菌落初为白色粉粒状,很快变为橘黄色绒毛状,蔓延迅速,在培养料表面形成一层团块状的孢子团,呈橙红色或粉红色。特别是棉塞受潮时,橙红色的霉呈团状或球状长在棉塞外面,轻微震动,其分生孢子即随气流扩散。杏鲍菇培养料发生链孢霉季节主要是秋季,春季发生较少,一旦发生,传播较快。
链孢霉的菌丝白色、疏松、网状、较长。链孢霉的生活力很强,分生孢子耐高温,在湿热下70℃可持续4 min才死亡,干热可耐121℃的高温。在湿度25℃以上,空气相对湿度在85%~90%,繁殖极快,2 d~3 d就可完成一代。传播方式主要为粉状孢子随气流扩散飞扬传播。
制菌种时易发生,培养料灭菌不彻底,接种箱消毒不严,接种操作带菌,培养室消毒不好,都可引起链孢霉的发生。
在制种和栽培中应先用新鲜无霉变的原料,陈年原料在用前要进行曝晒。
在培养料配制过程中添加2%的生石灰,0.1%的多菌灵粉剂。生料栽培时培养料要经高温发酵5 d~7 d。
制作菌种时要灭菌彻底,用瓶制菌种时应防止棉塞受潮。夏秋季接种时,接种箱和接种室应消毒,适当加大用药量,保证接种无菌操作。
加强培养室消毒和管理,夏秋季每隔7 d~15 d培养室用甲醛或硫磺熏蒸消毒一次,每天通风1~2次,保持室内干燥,室内潮湿时及时撒生石灰粉排湿消毒。
菌丝生长期勤观察、多检查,发现有链孢霉发生要及时处理。有少量发生时,要用废纸将感染的菌袋或菌瓶包严,迅速移出室外掩埋或焚烧,防止进一步蔓延。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