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28
黄立
(河南省鹤壁市动物卫生监督所,河南鹤壁 458000)
猪伪狂犬病是由伪狂犬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动物传染病,可导致种公猪不育、妊娠母猪繁殖机能下降、仔猪出现神经症状或腹泻等临床症状,对于仔猪而言,存在高感染率和高死亡率的特点,给我国养猪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1-3]。近年来,我国养殖业使用最广泛的伪狂犬病毒疫苗为gE基因缺失疫苗,因此采用伪狂犬病毒gE-ELISA检测法可以有效区分野毒和疫苗毒感染,为相关防制措施的制定提供数据支持[4]。为了对鹤壁市猪伪狂犬病进行有效防制,本次研究对该地区部分猪场共600份血清样品进行检测,其检测结果如下。
本次研究开展于2017年4—11月,对河南省鹤壁市5个地区10个猪场共600头猪进行猪伪狂犬病毒血清学调查,每个猪场均采用伪狂犬病毒gE缺失疫苗对猪群进行免疫接种,通过前腔静脉采血方式采集600份全血,每头猪采血3~5 mL,于室温静置3~4 h,吸取上清,并低速2 500 rpm离心3 min,取上清进行检测或保存于-20℃待检。
伪狂犬病毒gE-ELISA检测试剂盒购自于北京爱得士元亨生物有限公司。
检测方法及判定标准均严格按照试剂盒提供说明书进行。
本次研究于2017年4—11月对鹤壁市5个地区共600份猪血清样品进行伪狂犬病毒gE抗体检测,每个地区检测血清样品120份。结果表明,600份猪血清样品中有117份检测为伪狂犬病毒gE抗体阳性,平均阳性率为19.5%,不同地区猪伪狂犬病毒阳性率存在一定差异,A、B、C、D和E区血清阳性率分别为20.0%、10.83%、21.67%、25.0%和20.0%。由于被调查猪场均采用伪狂犬病毒gE缺失疫苗对猪群进行免疫接种,检测伪狂犬病毒gE抗体阳性率可直接体现该地区猪群伪狂犬病毒野毒流行情况,结果表明伪狂犬病毒野毒在该地区流行较为广泛。
为了分析不同发育阶段猪群伪狂犬病流行情况差异,此次研究所调查的600份血清样品中分别含有种公猪(30份)、经产母猪(140份)、后备母猪(130份)、育肥猪(100份)、保育猪(100份)和仔猪(100份)血清样品,调查结果如表1所示。仔猪、保育猪和经产母猪伪狂犬病毒gE抗体阳性率最高,分别为30.0%、28.0%和25.71%;后备母猪和育肥猪阳性率稍低,分别为13.85%和13.0%;种公猪阳性率最低,为6.67%。
如表2所示,此次研究所检测的600份血清样品中来自于散养猪场和集约化猪场分别为200份和400份,检测伪狂犬病毒gE抗体阳性样品数分别为72份和45份,平均阳性率分别为36.0%和11.25%。
作为一类重要的传染性疾病,伪狂犬病的防控一直是困扰我国养猪业的重大难题。本次研究通过对鹤壁市部分猪场共600份样品进行伪狂犬病毒gE抗体血清学调查,结果显示:197份血清样品检测为阳性,平均阳性率为19.5%,由于被调查猪场对猪群所免疫的伪狂犬病疫苗均为gE缺失苗,故而可以判定该地区伪狂犬病野毒流行率为19.5%,低于2015年河南省伪狂犬病流行情况调查结果(血清阳性率46.2%)[5],其原因可能是此次研究仅调查鹤壁地区部分猪场,而伪狂犬病的流行情况与地理差异具有一定的关系。
对不同发育阶段猪群伪狂犬病流行情况进行分析,仔猪、保育猪和经产母猪伪狂犬病毒gE抗体阳性率较高,可能需要加强对经产母猪和仔猪的免疫接种,以提高其疫苗抗体水平,继而对伪狂犬病进行有效的防控;此外,散养猪场较集约化猪场阳性率高,分别为36.0%和11.25%,笔者认为可能与散养猪场饲养水平较低、疫苗接种效果不佳等原因有关。
表1 不同发育阶段猪群伪狂犬病流行情况调查结果
表2 不同养殖模式猪伪狂犬病流行情况调查结果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