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28
张钦洋
(四川省宣汉县农业技术服务中心,四川 宣汉 636150)
农业科技创新是科技创新的主要内容之一,是实现从农业大国向农业强国转变,解决我国粮食安全、食品安全和“三农”问题的坚实保障。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实施方案》,为构建创新型国家,构建我国科技创新体系,实现科技与经济的紧密联合和改变我国经济发展方式提供行动指南和新动力[1]。农业科技人员是实施农业科技创新过程的核心主体,但近年来,我国农业科技人员的创新能力有限,创新动力和科技成果转化动力明显不足,制约着我国农业科技的发展[2-3]。 按照农业部办公厅《关于开展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创新试点的通知》文件精神,省委、省政府把激励科技人员创新创业专项改革作为深化科技创新体制改革、推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一项核心任务。宣汉县大胆探索,先行先试,从打破身份地域限制、强化政策资金扶持、严格监督奖惩管理3方面入手,初步形成了6种创新创业模式,农业科技人员创新创业取得了较好成效。
宣汉县作为四川省首批试点单位中唯一的一个县级区域试点。2014年12月,宣汉县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了《宣汉县奖励农业科技人员创新创业专项改革试点方案》和《宣汉县激励农业科技人员创新创业实施细则的通知》,就农业科技人员创新创业改革试点进行大胆探索。经过几年来的工作推动,积累了县域农业科技体制改革丰富的政策和实践经验。目前,宣汉县参与创新创业的农业科技人员达到280人,共有61名个人和63个团队申报创新创业项目124个,以技术服务和技术入股参与创业项目20个,实施产业科技课题研发及创新推广项目56个,创办产业实体88个,服务专业合作社45个。
一是打破身份限制。鼓励在职农业科技人员以带薪离岗、兼职兼薪等方式,承包、领办创办经济实体或开展技术服务等创新创业活动,保留原身份不变,让他们无后顾之忧、专注创新创业。二是打破地域限制。凡具有中高级职称、大学以上学历和高职院校毕业的县内在职农业科技人员,均可申请到一线创新创业;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农业科技人员、在校大学生,通过申请审批后,即可在宣汉从事科技服务或创新创业。
一是出台优惠政策。创新扶持政策,做到“四个优先”,即创新产业优先规划,创办领办项目优先立项,重大科技创新项目优先投入,农业科技项目基础设施优先配套。积极探索农业科技人员科技成果作价入股办法,明确股权收益和薪金报酬归个人所有,科技成果在县内转化推广的,县财政给予一次性奖励。二是强化资金扶持。设立专项扶持资金,对一次性较大的农业科技经济实体一次性给予资金扶持,并信贷贴息。对开展科技研发、成果转化的人员或团队,支付服务费;对公益性创新、转化、推广贡献突出的专家或团队,给予奖励。
一是从严动态监管。制定创新创业管理细则,定期督促检查,开展成果评价,指出存在问题、帮助解决困难,确保农业科技人员真创新、真创业。二是逗硬考核奖惩。建立年终测评制度,成立验收考核小组,结合日常监管和成果评价情况,对农业科技人员进行综合考核、据实奖惩。确保农业科技人员放得出、管得住、用得好。
农业科技人员以掌握的农业技术折合成股份,入股项目或企业,根据协议约定,实现盈利分红。
坚持科技成果与产业发展相结合,请农业专家将科技成果实验室搬到产业基地,实现产学研一体化,就地解决产业发展技术难题,形成一系列技术体系和规范,实现科技成果就近就地转化,推动产业提档升级。
紧紧抓住省农科院、畜科院等科研院校同步开展创新创业试点这一契机,与省农科院、畜科院等科研院所合作,吸引院校科研人员与县内科技人员,合办研究院所,启动实施课题研发及创新推广项目,创办经济实体。
兴办实体、自主创业是创新创业主力军。农业科技人员运用自身技术优势,发挥勤于实践的优秀品质,带头开展自主创业,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
支持和鼓励农业科技人员和农业龙头企业开展技术服务,与企业联合申报创新课题及推广项目,努力提高企业科技生产含量,解决产业链中的关键技术,提升产业链整体技术水平,全力协助企业做大产业、做强基地,最大限度地带领农民增收。
科技人员以兼职兼薪模式,围绕园区、基地、企业主动开展技术服务,重点服务一批科技创新型、辐射带动型示范园区、农民专业合作社。
探索提炼出的6种创新创业模式,得到了省委农工委、省科技厅、省农业厅等领导的充分认可,成功通过省第三方验收评估并在全省范围内推广。
农业科技人员利用自身优势、加强与省农科院等院校技术合作,建基地、解决技术瓶颈,实现了科研成果就地转化,带动蜀宣花牛产业、食用菌产业、青脆李产业的大发展。
农业科技人员带头开展自主创业,干给群众看,激发群众创业脱贫信心;以技术入股或技术服务等方式,牵头组建或服务专合社,带着农民干,实现盈利分红增收脱贫;深化院县合作、科企联合发展,支持和鼓励科企联合申报创新课题及推广项目,吸引省市院校多名科研人员与县内科技人员联合,启动实施课题研发及创新推广项目,着力解决技术凭颈难题,促进产业发展,带动农户增收。
《人民日报》2016年8月7日第10版以《专家农民面对面》为题对宣汉农业科技人员创新创业改革先进经验进行了刊发;2017年2月,宣汉县农业科技人员创新创业改革被新华社·中国经济信息社四川经济研究中心作为四川基层农业供给侧改革典型案例编入了《政务智库》第21期,为省级领导决策改革方向提供参谋依据;迎来了成都市、广元市、巴中市和武胜县、蒲江县、西充县等地来宣考察学习。
宣汉县打破思维定势,开展制度创新,有效集聚了人才队伍、释放了发展活力、拓宽了创业渠道。打破地域限制,设立专项扶持资金,鼓励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农业科技人员、在校大学生及研究生来宣创业,为体制外科技人员开了门,引进了一批思想理念先进、专业技术扎实的高素质人才;打破身份限制,出台扶持政策,鼓励在职农业科技人员以带薪离岗、兼职兼薪等方式,承包、领办创办经济实体或开展技术服务等创新创业活动,为体制内农业科技人员松了绑,调动了农业科技人员创新创业激情。
宣汉县最大限度解放思想,牢固树立科技创新的理念。以政策扶持、表彰奖励、严格管理等措施,促进农业科技人员成功创办一批科技含量高、示范带动作用好的示范典型,提高了群众科学技术水平,为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提供了科技条件和人才支撑,促进宣汉农业走品牌化道路,转变农业生产方式,推动农业现代化水平,增加农业效益。
推动农业科技人员创新创业必须牢牢把握助农增收这一根本目的,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以群众的利益为出发点制定了政策措施和实施方案,群众在经济收入、就近就业、自主创业等方面得到了实惠,激发了群众参与创新创业的激情,就达到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的。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