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芦山县玉米-马蓝高光效间作栽培技术

时间:2024-05-28

敖志华,周良强

(1.四川省芦山县农业农村局,四川 芦山 625600;2.四川省自然资源科学研究院,成都 610015)

国务院在2020年11月印发了《关于防止耕地“非粮化”稳定粮食生产的意见》,部署有力举措防止耕地“非粮化”,切实稳定粮食生产,牢牢守住国家粮食安全的生命线,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对稳定粮食生产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要“确保粮食播种面积稳定”。

雅安市位于四川省中部、四川盆地西缘,属于亚热带季风性山地气候,降水较多,土地自然力生产水平中等偏上,种植规模化机械化水平较低、劳动力成本较高,在当前价格水平下农民净作种粮积极性不高。

雅安市芦山县在2018年引入药用植物马蓝进行种植。该植物为爵床科灌木状草本,全草既可制作蓝色染料,其根、茎、叶均可入药[1]。近年来应用范围已扩展到美容、畜禽疾病防治等方面。当前马蓝在中医药及其他产业的研究开发和拓展应用正快速兴起,其较高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吸引了部分农民和专业户的大量种植。

玉米是雅安山区传统种植的重要粮食作物,其叶片扁平宽大,其光饱和点高,可以大面积接收利用直射强光,而其光补偿点也高的特性,又使大量的反射散射弱光得不到高效利用。马蓝为半喜阴植物,喜欢在林下阴湿地生长,其光饱和点和补偿点均低,能够较充分利用其他植物下方的反射散射光[2]。

笔者经过多年试验观察,证实玉米植株行间的下部空间,适宜马蓝生长。结合雅安山区的自然经济条件,将玉米和马蓝采取间作种植,笔者总结出玉米和马蓝间作的高光效种植模式。这种模式可以较大幅度提高光能利用率,有效提高单位面积土地干物质产量和经济效益,增加农民收入,同时,马蓝所需土壤养分能较充分满足玉米需求,田间管理上较为容易。经过近两年在芦山县实践,总结形成了如下马蓝-玉米高光效间作栽培技术。

1 栽培地块选择

种植地宜选择在海拔400~1000m温暖湿润地区,应选交通方便、不积水、灌水方便、土层深厚、土壤疏松、有机质含量高的地块,土壤以砂质壤土为宜,pH从弱酸性到中性均可。

2 育苗

本栽培模式中玉米推荐直播方式,故仅介绍马蓝的育苗。

2.1 马蓝插条的准备

选择品种纯正,根系发达,生长健壮,芽眼饱满,无病害的健壮两年生马蓝植株作为插条母株。于每年10月上旬最后一次割青时,割取地上部分茎秆,除去茎秆上的叶片、嫩稍,将老茎切成25cm的短节,每节有3~4个芽,即可作为扦插条。

2.2 马蓝育苗

在种植地块附近准备苗床集中育苗,苗床整理前,清除杂草、石块等,撒施腐熟农家肥1000kg/667m2,机械深翻30cm以上。按1.2m开厢,厢沟宽30~40cm,厢沟深20~25cm。11月中旬从健壮无病虫害的插条母株上选取当年生粗壮的枝条,除去叶片和嫩稍,剪成25cm的短节,每节有3~4个芽,在厢面上开浅沟,沟深10cm,宽8cm,行距15cm,将马蓝茎秆成排直立放入沟内,株距1cm,覆细土压实,只留上端剪口芽露出土面。边剪边插,剪好的茎段当天扦插完成,一般不过夜。浇透水后覆盖透明薄膜,薄膜四周压实。出芽后,及时补苗、浇水,补植时注意品种与原种植品种一致,如发现病死植株应及时清理并消毒处理(每穴可用生石灰约10 g)。翌年3月中旬,待平均气温高于15℃后,去掉薄膜等覆盖物,待插条上多数芽萌发至3~5片幼叶时,即可移栽入大田。

3 整地

在前作收获后,及时清除地块内杂草,施腐熟有机农家肥1000~1500kg/667m2,或者45%商品有机肥100~300kg/667m2,将肥料撒施于耕作层表面,采用机械深耕25cm以上,深耕后细耙2遍。如果种植地块较平坦易积水,需整厢起沟,厢宽2.5m,厢沟宽30~40cm,厢沟深20~25cm,在地块四周开好环沟,沟深50~60cm、沟宽50~60cm。厢沟内积水要流至环沟并能及时排出地块。如果种植地块为坡地,可只开浅厢沟,以利雨季排水。

4 玉米直播和马蓝移栽

玉米选择稀植大穗型品种,雅安山区多用“川单99”“绵单1256”等。于3月下旬采用直播,按照2行玉米间隔4行马蓝栽植,保障透射光为自然光的70%左右[3]。2行玉米种植在厢面一侧,行距40cm,离厢沟20cm,玉米行与马蓝行间隔40cm。马蓝按40cm×30cm的行株距挖穴,深度14~17cm,每穴分散移栽5株幼苗,苗木栽后复土压紧,埋土略高余根颈,留出苗芽露出土面。玉米株距30cm,每穴播2~3粒种子,出苗后及时匀苗,保持每穴2株,栽植密度控制在1800 穴/667m2, 即3600株/ 667m2较好。

5 定苗和除草

在马蓝幼苗移栽后和玉米出苗后,应定期田间查看,如发现杂苗和有病害的幼苗要及时拔除,病穴内用生石灰约10g进行消毒。马蓝每穴选留4株健壮苗,玉米每穴选留2株健壮苗。

在4~6月,杂草生长旺盛,要及时除草,厢沟内可用工具锄草,厢面上用人工拔草。玉米生长封行后,可适当减少除草。

6 施肥

马蓝苗期需氮肥较多,苗高15~25cm时,施尿素40kg/667m2,撒入行间,可在降雨前撒施,或结合灌水时施入。生长旺盛期40~60cm(5月中旬至6月初),施 45%N-P-K(15-15-15)配方肥50kg/667m2,撒入行间;采收1次后,施尿素加45%N-P-K(15-15-15)配方肥40kg/667m2,混合撒入行间。在小苗移栽大田 40 d内不施尿素,避免烧根;撒施肥料时,要距离马蓝植株根部10cm 分散施肥。冬季气温低,马蓝停止生长,不必施肥。

玉米苗期可不单独施肥。进入拔节期,施尿素8~10kg/667m2,磷肥10kg/667m2,氯化钾5kg/667m2,施后培土覆盖。抽穗期需要养分量大,施肥应以速效氮、磷为主,施尿素15kg/667m2、过磷酸钙15kg/667m2。

7 排灌

两种作物的生长期如遇干旱需及时浇水。马蓝第1次采收后,需水需肥量较多,应在施肥时注意及时补充水分,避免烧根。马蓝和玉米都是旱地作物,忌积水,7~8月应做好雨季排水防涝工作,特别是在雅安地区,降雨量较大且集中在7~8月,需注意提前疏通排水沟渠,确保地块不积水。

8 病虫害防治

马蓝种植地块常见的病害为根腐病、茎腐病,虫害为蜗牛、蛴螬等。目前这些病虫害在雅安发生较轻,暂未对产量造成较大影响[4],但对病虫害的监测预防不能放松。在生产中通常采用轮作方式减轻马蓝病虫害影响,即在地上部分收割2年后,地下部分一并采收,并另外选择未种植过的地块进行种植。整地时使用的有机肥必须充分腐熟,以减轻各种病虫源。种苗应选用无病害的优质种苗,禁用带病苗。

玉米大斑病可选择50%的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溶液,黑粉病在抽雄之前可选择15%三唑酮750~1000倍液喷雾。在大喇叭口期重点防治螟虫,在玉米抽雄前,可采用1.5%辛硫磷颗粒剂,直接放在玉米植株的喇叭口处。

对于种植地块整体,雨季及时清沟排水,避免积水造成病虫害繁殖滋生。在地块内安装杀虫灯诱杀害虫成虫,避免使用除草剂,不使用禁限用农药。

9 采收

9.1 采收时间

雅安山区种植马蓝生长周期为120~150d左右。一年可采收两茬,第一茬收获期为6~7月,第二茬10~11月。玉米采收在8月上旬左右,恰在马蓝第1、2次收获的间隔期,两种作物收获时间明显错开,减轻了种植户劳动力的季节性压力。

9.2 采收方法

马蓝第1次采收中,可采割大部分叶或茎叶,产量较高,割取离地面5cm以上茎叶,以便重新萌芽生长。弱小植株此季不采割,留待下茬一并收获。

第2次采收时,茎叶一起割回,产量较第1次稍低,采收时可齐地收割。种植两年后,在收获茎叶时可连根采挖,由于马蓝随栽培和采割两年后,发芽能力降低,总体生物产量和药用成分含量也随之有所下降[5],因此需在种植2年后连根收获并重新种植,其根即为南板蓝根。

玉米采收按雅安山区常规方法。也可根据市场和人力调配,于7月中下旬采收嫩玉米供销售。玉米收获后,将秸秆齐地收割,并铺在马蓝种植行间,既可有效防制杂草生长,秸秆腐烂后即成为马蓝生长所需肥料。

10 采后管理

马蓝最后一次收割结束后,未收获根部的地块,及时清除地块内残枝落叶和杂草,在马蓝行间开挖条状浅沟,施入冬肥,按腐熟农家肥1000kg/667m2。冬季霜冻来临前,要覆盖薄膜、稻草或杂草等越冬,以减轻霜冻对马蓝芽的危害,影响第2年出苗率。

1.11 技术优势分析

玉米-马蓝高光效复合栽培中,主作是玉米,间作作物为马蓝。这种间作模式的优势主要表现在以下4个方面。

11.1 减少土壤水分蒸发

在玉米行内间作马蓝,避免了太阳光直射地面,可有效降低地温,减轻土壤水分蒸发,有利于玉米生长。

11.2 光能的互补高效利用

通过种植玉米遮荫,为马蓝提供了适宜的生长环境,减少了太阳的直射。玉米生长过程中需要强光照射才能发育良好,而马蓝是一种喜荫植物,在较强光照下,会产生“午休现象”。玉米间作马蓝,高矮不一,玉米能充分受光,利用玉米给马蓝遮荫,有效地抑制了马蓝的光伤害现象[6]。通过近两年芦山县马蓝种植田间调查,净作马蓝的地块,由于6~8月光线强,马蓝叶片发黄,节间较短,产量和质量均受到影响。而在与玉米间作的情况下,马蓝生长形态正常,叶色浓绿,产量较高。

11.3 降低病虫害的危害

玉米病虫害少,马蓝生长时会分泌一些具有特殊的清香气味,可有效驱走地块内害虫,减轻虫害对玉米的影响。两种作物间作,种植行距加大,通风透光性好,病害也明显减轻。

11.4 增加经济效益

在这种间作模式下,玉米每667m2产量0.4-0.5t,产值 1100~1400元,马蓝每667m2产量2~3t,产值 4000~6000元,总收入为 5100~7400 元。在芦山玉米间作马蓝的实践证明,间作模式下的马蓝产量高于净作;石晓旭等[7]对带状复合种植下玉米的研究发现间作后的玉米产量高于净作。

马蓝除了秋育苗、春移栽外,还可以直接秋季扦插栽培,这就需要在冬季霜冻来临前,及时覆盖薄膜、稻草或杂草等越冬。这种方式虽然简单易行,但其成活率较之移栽法低。在秋育苗、春移栽的模式下,集中育苗易于苗期管理,且成活率高,后期长势好,是近年来主要推广的种植方式。

12 结论

玉米-马蓝间作模式下,在种植2年后马蓝连根收获,第3年种植时将原玉米种植行改为种植马蓝,原马蓝种植行改为种植玉米,实行了轮作,更有利于减轻马蓝和玉米连作产生的障碍,提高其产量和质量。

马蓝栽培一直处于分散种植、零星采集的半自然生产状态,近年来,随着对南板蓝根和青黛需求量增加,其规模化和标准化种植呼声渐高。在玉米行间种植马蓝,既能满足马蓝规模生产的要求,又解决了粮食作物与经济作物争地的矛盾。

这种高光效的粮经复合种植模式,既符合当前粮食安全的生产需要,也提高了土地综合效益,合理利用时间和空间,提高了复种指数,是协调粮经争地矛盾,提高山区种植业经济效益和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显著提高了种植户的生产积极性,值得大力示范推广。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