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4-24
作者丨郭清 福建工程学院
中国红十字会救护总队长林可胜战火仁心
作者丨郭清 福建工程学院
林可胜先生,1897年10月15日生于新加坡,祖籍福建省海澄县(今属福建龙海市)。林可胜先生8岁时就被送往英国爱丁堡上学,中学毕业后考进爱丁堡大学,专攻医科。1919年,留校担任生理学讲师。此后,又先后获得哲学博士学位、生理学博士学位和科学博士学位。为报效祖国,l924年10月,他进入协和医学院,担任生理系教授兼系主任,直到创办中国红十字会抗日救济总队。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日军侵占东北,窥视华北挑战端。林可胜组织协和学生救护队,开赴长城前线实施救护。并且敏锐地预见中日之战的艰巨性、持久性,随后在协和医学院组建军医官救护训练队,开展战地急救和担架搬运操练。并积极制定标准手术器械箱和急救药箱示范。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林可胜先生闻讯后中断出国休假,折返南京,主动请缨,出任中国红十字会总会总干事兼总会救护总队长,受命组织全国性医疗救护体系以纾国难。
救护总队成立之初,林可胜主张以流动医疗队为主的单线组织,各救护队随军队或军医院转移,就地开展各项救护工作。经过林可胜的带头努力,救护总队从初期的37个医疗队,881人,发展到鼎盛时期178个医务队,3420人,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战地救护成绩。当抗日战争从战略防御阶段进入到战略相持阶段后,救护工作又由前期的治疗伤兵为主转移到治疗与转运伤兵并重,并深入战地、辅助军医,协助发展战区防御保健,增强兵力。
在整个抗日战争历史进程中,哪里有抗战战场,哪里就有红十字会救护队员在抢救伤病员与“死神”搏斗。林可胜先生奉行“救死扶伤,博爱恤兵”的宗旨,公开赞同抗日统一战线,倡导救护总队内不分国、共,团结抗日,所领导的救护总队既在国统区、也在敌后解放区工作,并曾多次越过日寇封锁线,奔赴延安、太行、江西、皖南等抗日根据地运送大量药品器材,积极为八路军、新四军伤病员服务,救护总队的舍身忘我精神也受到朱德总司令的高度称赞,为我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做出了独特的贡献。
抗战进程中,林可胜先生还带领救护总队努力加强防疫工作,积极改善环境卫生。在他的倡议和支持下,抗战救护总队成为最早开始开展防疫工作和从事环境卫生工作的单位之一。救护总队各医务队深入民间及军队驻地,为民众及军人治疗,并协助设立各种防疫设施,传播卫生知识。这些措施有效地维持并增强了抗战力量,也为促进基层公共卫生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他曾带领救护小组日行百里,走了70余天,详细考察拟定区域“水与污物管制计划”,并积极推广到各战区,预防传染病、肠胃病,改善官兵健康状况,增强中国军队的抗日战斗力。
在林可胜的领导下,救护总队逐渐发展成为抗战时期整个救护体系的核心,并通过人事渗透、组织互效、业务互补等方式,结合卫生与军医部门的资源,全面贯彻和执行战时三合一政策。以林可胜为主的医界精英还训练了大批医护人员,积极推进其救护理念执行,制定战时急需的简明教程,为后继医护人才培养和救护工作质量的提升奠定了坚实基础。在担任总队长期间,林可胜还利用自身优势,积极为救护总队募集资金、器材。每年一次或两次携带救护总队工作成果、图表、影片、照片飞往美国,作广泛报导,募集救助资金。在其任内共募集捐款达6600多万美元。这一捐款对战时医药卫生工作起到了巨大的辅助作用,大大提高了救护工作质量。
深度
主题聚焦
031 2015年两岸经贸交流全景大扫描
032 科技创新
034 养老产业
036 青年交流
038 农贸交流
040 互联网+交流
042 医疗健康
044 食品产业
046 十大经贸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