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28
尚霄丽
(濮阳职业技术学院生物与食品工程学院,河南濮阳 457000)
枣(ZiziphusjujubaMill.)为鼠李科(Rhamnaceae)枣属(ZiziphusMill)植物,原产中国,种质资源丰富,栽培历史悠久,是重要的经济林树种和特色果树。国外的枣树多引自中国,现已在韩国、日本、英国、俄罗斯、德国等30个国家和地区栽培。其中韩国栽培历史已达2000多年,收集保存了254个优良株系;日本有l000多年的栽培历史,大多为农村庭院栽植;美国通过引种,目前拥有225份种质材料。
鲜食枣风味独特,脆甜味美,营养极为丰富,每100g鲜枣维生素C含量高达300~600mg。《中国果树志·枣卷》中记载枣品种700个,鲜食枣品种261个,占所有枣品种的37.29%。鲜食枣优良品种很多,如中早熟的宁阳六月鲜、新郑六月鲜、到口酥、蜜罐、疙瘩脆;中熟和中晚熟的大瓜枣、临猗梨枣、辣椒枣;晚熟的冬枣、邢台九月青等。
河南省地处黄河中下游、淮河中下游冲积平原,是枣的重要起源地和栽培区,枣种质资源丰富,分布广泛,栽培历史悠久。品种繁多,资源调查有97个。其中,优良鲜食品种桐柏大枣,其适应性、丰产性和果实品质等方面的表现均好于临猗梨枣;灵宝大枣、广洋大枣也属枣中精品;新郑的九月青、淇县的大叶无核、胎里红等更是稀有珍贵品种。但有关河南省鲜食枣种质资源的调查、收集以及开发利用的相关研究未见报道。笔者对河南省及周边地区的枣种质资源进行了调查,结合查阅资料,综合了鲜食枣的优良品种性状,并针对鲜食枣生产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枣产业发展对策,为河南省鲜食枣产业的发展奠定基础。
桐柏大枣产于河南省桐柏县,1983年被命名。桐柏大枣近圆形,平均纵径5.0cm,横径4.5cm,单果重46g左右,最大80g,堪称“枣中之王”,又称大王枣。果皮色泽鲜亮,果点大而稀,不明显。果肉厚,黄白色,质地较松,脆而甜,汁少,鲜枣含糖量32.26%,口感好,可食率97.2%,为特大型名贵鲜食枣良种。9月下旬果实成熟,果实发育期110天左右。树势中等,发枝力强,结果性好,产量高,稳产。适应性强,抗旱抗涝,耐瘠薄耐盐碱。该品种极具发展前景,但由于宣传推广力度不够,目前河南省的栽培面积不大。
大叶无核枣产于河南省内黄县、浚县,数量极少。果实近圆形,果大,纵径3.5cm.横径3.4cm,平均单果重28g,最大31.3g。果面浅红色,光亮,果点圆形小而密。果肉厚、绿白色,质脆,汁多,味甜酸。果核退化成一层纸质膜,果心为一个无核的空腔,与现有的无核枣品种相比,无核化程度高,可食率高。在产地4月中旬萌芽,6月初开花,9月上旬果实成熟,果实发育期95~110天。树姿开张,叶大而厚,阔卵形,深绿色。适应性较差,树势较弱。该品种是很有研究价值的稀有鲜食品种资源。
别名团枣、圆红、大纹枣。栽培历史悠久,分布在山东省西南部和河南省北部地区。果实圆球形,纵径3.47cm、横径3.19cm,平均单果重18.65g。果面光滑平整,具光泽。果皮白熟期浅绿黄色,阳面有黄褐色晕,着色后呈深红褐色(图1)。果点较大,肩部较稀。果肉绿白色,致密,较细稍脆,汁液中多,略有酸味。可溶性固形物含量33%左右,维生素C每100g鲜果332.2mg,可食率96.6%,品质优良。在产地4月中旬萌芽,5月下旬开花,9月中旬果实成熟,果实发育期95~110天。树体强壮,树姿开张,适应性强,较耐瘠薄,较丰产。该品种可鲜食、制干、加工兼用。
图1 核桃纹枣果实
产于河南省南乐县,零星栽培,数量较少,为当地原产的农家品种。果实长圆形,中等偏小。平均单果重12.51g,大小整齐。果肩平圆。梗洼较浅,果顶平。果面光滑,暗红色,果皮薄(图2)。果点小。果肉绿白色,质脆多汁味甜,可食率94.9%,鲜食品质上等。果核纺锤形,平均纵径4.01cm,横径2.58cm。树势中等,适应性强。在南乐4月10日前后萌芽,5月20日前后开花,9月上旬果实成熟采收。果实发育期95天左右,成熟期裂果轻,落果少。该品种适应性强,是很有研究价值的稀有鲜食品种资源。
图2 南乐糖枣果实
河南省现有枣树栽培面积5万hm2,年产鲜枣20万t,居全国第3位,主要枣产区有内黄、新郑、灵宝、镇平等。每千克平均销售价格鲜枣5~10元,干枣10~20元。红枣年出口量2000t左右,创汇2000多万元,出口市场主要是东南亚及日本、韩国等国家。受保鲜技术的限制,中国鲜食枣一直处于零星栽植状况。至20世纪90年代,随着保鲜贮藏技术的进步,鲜食枣产业得到发展,经品种引种和选育,丰富了新品种。但在河南省鲜食枣生产中还存在一些问题。
河南省的鲜食枣主栽品种为冬枣,中晚熟。其他如金丝小枣、辣椒枣、大白玲、薛城冬枣、桐柏大枣等品种也有一定量的发展,但规模都较小,整体上是品种单一,上市集中,销售难,效益低的状况。为满足大市场对鲜食枣的多样化需求,需尽快培育引进适宜河南省栽培生产的鲜食枣品种。
鲜食枣的外观品质、口感品质十分重要。冬枣和临猗梨枣都存在品质下降的的严重问题,特别是临猗梨枣大规模发展之后,由于品质的下降,目前已退出鲜食枣市场,转为加工蜜枣; 冬枣果实品质较好,由于品种退化和管理粗放,果实品质也在逐渐下降。
目前,鲜食枣生产中多采用传统生产模式,土壤管理、病虫害防治、整形修剪、设施栽培等技术未能及时更新,对地下管理重视程度不够,滥用农药、化肥、激素等现象较普遍;无公害标准或绿色果品标准生产困难,降低了产品市场竞争力,经济效益较低。
河南省是枣的主产区之一,拥有优良品种资源,特别是南乐糖枣、大叶无核枣具有早熟、无核、适应性强等优良特性。根据枣的成熟期、果形、口感、果实大小等方面的差异,通过传统育种与分子育种相结合,加快育种速度,从而选育出个大、优质、早产、丰产、抗逆性强、早熟和中早熟新品种。鲜食枣育种特别要重视芽变选种,发挥广大枣农的积极性,通过培训和宣传提高枣农的科学素质,提高鉴别芽变的水平。对栽培较多的冬枣进行优中选优,提高品质。
优良品种必须配套相应的栽培技术,才能发挥出优良品种的特性。要推广整形修剪、营养诊断施肥技术、病虫害生物防治技术、节水灌溉技术以及地下水肥一体化、地下管道喷药技术等先进的管理技术,实现鲜食枣栽培的简易化、标准化、无害化、优质化、高效化的目标。
冬枣的市场需求量大,而其成熟期集中在9月下旬~10月中旬,鲜果上市仅30天左右,时间较短。经过贮藏的冬枣其外观品质及口感风味都较鲜果稍差。通过设施栽培,可延迟或提早冬枣成熟,成熟期可从7月中旬开始至春节前后,大大加长鲜果的上市时间,满足市场需求。
河南省枣生产管理水平一直比较低,管理粗放。果农文化素质不高,对新技术接受能力较差,对提高果实品质的技术认识不到位,多追求产量而少关注品质,致枣果品质低、价格低。政府应大力支持农民培训,采取田间指导、多媒体辅助教学等实用、直观、通俗易懂的培训方法;农业科技人员要定点、定时下乡指导生产,特别注重现场技术指导,推广枣栽培的新技术和新理念。
河南省鲜食枣资源丰富,桐柏大枣、大叶无核枣、核桃纹枣、南乐糖枣为优良鲜食枣品种。目前鲜食枣生产品种单一,主要为冬枣;管理粗放,品种退化,品质下降,投入多但经济效益低,枣生产管理处于消极状态,生产技术较落后,有滥用农药、激素、化肥的现象。针对这些问题,应充分利用丰富的品种资源加快新品种选育速度,科学栽培管理,提高果实品质;适当发展设施冬枣并进行品种优中选优;建立高标准枣生产基地;政府相关部门应加强技术培训和指导,为河南省鲜食枣产业的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