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28
刘炳福,崔刚,段振国,李刚,房毅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科技信息研究所,山东济南 250100)
本技术规程适用于山东省草莓的促成栽培。内容包括草莓促成栽培的常用术语,母株种苗培育、生产苗栽培、假植、低温短日照处理、温室生产管理、病虫害防治、果实采收等。
促成栽培,是通过设施改变环境,调控地温及空气温度、湿度,适合于草莓的生长发育,促进草莓早开花结实的栽培模式。
绿色生产,严格执行国家规定的绿色食品的标准,减量施用化肥和化学农药,生产的果品达到绿色果品的标准。
花芽分化,是指植物茎生长点由分生出叶片、腋芽,继续分化出花芽的过程。是由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转变的生理和形态标志。这一全过程由花芽分化前的诱导阶段及之后的花序或花分化的进程所组成。一般可分为生理分化、形态分化两个阶段。
要求母株培育园地势平坦,光照良好,排灌水方便,土壤pH值6.5~7.5,有机质含量1.5%以上,前茬非茄果作物或非根块作物。
可分为3种:①避雨育苗,在育苗地上架设南北向半圆拱形避雨棚,高1.5~2.5m。2月上旬完成整地筑畦后棚面覆盖PE或PO薄膜提高地温,2月中旬定植母苗,6~8月晴朗高温天气在棚面上加盖遮阳网降温。②露天育苗,指在海拔500m以下的陆地裸露地育苗,无保护设施。③高山育苗,在海拔500m以上的陆地育苗,高山育苗的草莓花芽分化比普通育苗能提早15天左右完成。
母株种苗选择休眠期短、抗性好、品质佳、产量高的品种,品种纯正,植株健壮,无病虫害,脱毒组培种苗使用不超过4代。
每666.7m2撒施腐熟好的有机肥4000kg左右、腐熟好的饼肥200~300kg、复合微生物菌肥400kg。清除所有植物残体,撒施好后,深耕土壤25cm以上,整平耙细,筑苗床宽120cm或180cm、高20~25cm,苗床之间的沟宽20~25cm。
母苗定植时间,避雨棚育苗于2月下旬,露天育苗于3月下旬;高山露天育苗于4月上旬;高山避雨育苗于3月中旬。定植方法,宽120cm的育苗床,中间定植1行,株距35cm左右;宽180cm的育苗床,中间定植2行,行距50cm,株距50cm,2行植株成“品”字形排列。栽植深度为深不露根,浅不埋芯。
安装滴灌设施,小水勤浇,每次冲水均加入益生菌。母苗成活后,每隔15天加施水溶肥(平衡肥)。萌生2片以上新叶时,喷施75%的赤霉素50mg/L,间隔25天左右喷施第2次。移苗前1个月停止氮肥施用,叶面追施磷酸二氢钾1次、硅酸钾1次。
病虫害以预防为主、治疗为辅,注意涝天防病,旱天防虫。病害主要防治炭疽病、黄萎病、病毒病等,用消毒益生菌每隔7天喷施1次。雨天过后先冲1遍水,然后喷施预防类药剂如百菌清1次,隔5天再喷施消毒益生菌,连喷2次。
及时摘除母苗的花序和病残老叶,促进母苗匍匐茎发生子苗,子苗摆布有序均匀,相距11cm左右,并在子苗节位前1cm处用固定卡进行固定,使子苗落地扎根,长成符合标准的生产用苗。
要求植株健壮,无病虫害,株高15~20cm,茎直径0.7cm以上,完整叶5片以上,根系发达,无黑根(图1)。
图1 草莓生产用苗
对生产用苗进行促花处理一般采用以下方法。
假植。7月下旬开始,将草莓生产用苗进行带土坨起苗假植,切断了根系,也切断了氮肥供应,能促进植株花芽分化,争取早现蕾、开花结果,且能促发新根。生产苗断根起苗前浇1次透水,备好假植地块,架设遮阴网,假植的株距7~10cm,1周时间左右撤掉遮阳网,至8月中旬定植。
低温短日照处理。草莓在花芽分化期要求每天10~12小时的短日照和较低温,能诱导腋芽转化为花芽。当日照时数超过15小时以上时,花芽分化不好,甚至不能开花结果。进行低温短日照处理促花的方法:①对假植的生产用苗进行冷凉棚低温短日照处理。7月25日前后,搭建拱棚,拱棚外面全部用两层草苫围蔽,使棚内温度在10~17℃。开始每天早上8点~下午4点开苫,其它时间关闭。持续时间10~15天。②对起苗后假植前的生产用苗进行深井下低温短日照处理。下午4时~翌日上午8时,将草莓苗悬于离水面30cm的深井内12~15天。③对营养钵生产苗进行冷库低温短日照处理。每天接受8小时的光照时间,其余时间置于冷库中。冷库温度开始第1天控制在15~20℃,次日12~15℃,从第3天以后一直控制在12℃左右,持续时间15~20天。
冬暖式温室大棚一般东西长60~90m,南北宽10~12m,可较好地控制温度和湿度。东西北三面环墙,开口朝阳。后墙高3.5~4.5m,后墙上部1m处的太阳角(α角)35°左右。棚面为弦梁,棚内无立柱。棚肩高1.8m左右,东西山墙前张角5°。三面墙壁可用砌砖墙,厚度30cm以上。棚面覆盖的保温棉被,棉被规格0.75kg/m2。三面墙也覆盖保温棉被5层或8~10cm厚的泡沫板。
土壤消毒,6月中旬清理棚室,整平地面,在地面上均匀铺设5~10cm厚的作物秸秆,秸秆短截长5~10cm,在秸秆上面撒施土杂肥每666.7m24000~5000kg,碳酸氢铵200kg,硼砂2kg,深耕25~30cm,进行大水漫灌后,用旧棚膜全部密封。棚面用无滴膜密封,关闭所有通风口,进行高温闷棚20~35天。7月中旬施入消毒益生菌进行重复消毒。
8月上旬,撤掉地膜和棚膜,打开所有通风口,土壤风晒5天以上。地面每666.7m2撒施饼肥300kg,旋耕耙细,打线起垄,垄底宽100cm,垄面宽50~55cm,垄高45cm左右,垄沟底宽20cm左右。
立秋1周后开始,进行生产用苗定植,最晚不超过9月中旬。垄面定植双行,株距13~15cm,行距20~25cm。带土坨或基质移栽,新茎弓背朝向垄沟,要求深不埋芯,浅不露根。定植后即安装滴灌设施,浇透定植水。
①定植后5天内保持棚内空气相对湿度90%以上,棚面加盖遮阳网。②覆棚膜。9月下旬,草莓进入现蕾期,覆盖无滴棚膜。③覆地膜。10月上旬,结合除草、中耕、剪老叶,覆盖黑色地膜或银灰色地膜。选择比垄面宽度宽20cm左右,厚度为0.008~0.015mm的地膜,将地膜宽度中间线与垄面中间线相对应,放卷地膜至畦面上,用土固定地膜一端,然后根据草莓棵顶起的凸部用单面刀片轻划8~9cm长的口,将膜下的草莓的茎叶全部掏出,最大限度地减少植株周围露土面积,以减少土壤水汽蒸发和杂草的生长。覆盖地膜后,在垄沟底覆盖的薄膜上面铺盖5~10cm厚的玉米秸秆或稻壳。④温度管控。苗期白天25℃左右,晚上10℃左右;花期白天20~28℃,晚上11℃左右;幼果、果实膨大期,白天27℃左右,晚上9℃左右;果实转色期,白天18~25℃,晚上8℃左右。⑤水肥管理:进行水肥一体化灌溉施肥,掌握小水勤浇,小肥勤施,滴灌肥料按NY/T496-2002规定执行。现蕾期滴灌冲施1次以氮为主的多元素水溶肥+益生菌;始花期滴灌冲施1次以磷为主的多元素水溶肥+益生菌;从坐果期开始,每10~15天滴灌冲施以钾为主的多元素水溶肥+益生菌1次,每次不超过1小时。翌年4月上旬停施化肥,5月中旬果实采收后清除所有草莓植株。
①及时摘除植株下部呈水平状的老叶、黄化叶、病叶、不完整的叶片及匍匐茎。②疏花定果,草莓现蕾后根据花量和植株长势疏花定果,留大疏小,每花序留果6个左右。③蜜蜂授粉。传粉蜂种主要有熊蜂、中华蜜蜂、意大利蜜蜂3种,建议选择中华蜜蜂。放蜂数量按棚中栽培草莓株数确定。中华蜜蜂和意大利蜜蜂按每株草莓1只配备,熊蜂按3株1只配备;放蜂时间于草莓开花前1周左右,蜂箱置于棚中间处,离地面40cm高,蜂箱进出口朝向东北方向。
草莓常见病害主要有白粉病、炭疽病、根腐病、黄枯病、蛇眼病(黑斑病)、病毒病。害虫主要有蚜虫、红蜘蛛、蓟马、白粉虱、蛞蝓、斜纹夜蛾等。病虫害以预防为主,进行综合防治,主要进行物理防治,生物农药或植物制剂防治。
物理防治,在所有通风口处架设60目的防虫网。于植株上方50cm处,每4m2吊挂黄色粘虫板诱杀蚜虫和粉虱,蓝色粘虫板诱杀蓟马。每666.7m2黄、蓝粘虫板相间排挂各83张,诱杀板规格20cm×30cm,也可加挂诱杀灯6盏,距离地面高度1.5~1.8m。在棚的进出口处铺设消毒池,池中加入石灰水或巴氏消毒液,液体深度1cm左右。
化学防治,去除大棚周围所有杂草,每隔1周在棚外周围5m范围内喷施1次杀虫剂或杀菌剂。
采收标准,果实表面着色达70%以上时即可采收;采摘时间,在晴朗天气的上午7~10时,下午4~6时采摘;采摘方法,戴橡胶手套,用手轻轻握住草莓果,与果柄反向对折,折断果柄,或在果与柄的连接处剪断。按果实大小分级,轻轻摆放入容器内。要求萼片完整,果面干净无伤害,无病虫害。
应符合NY/T658的要求。草莓随采收随分级。特等果,果实完整,新鲜洁净,无畸形果,无硬软伤,单果重不低于20g;一等果,果形正常,新鲜洁净,无硬软伤,单果重15g以上。二等品,果形稍不整齐,无畸形果,单果重8g以上。采用符合国标标准的瓦楞纸箱包装,箱侧面有通气孔,箱规格可分为2.5kg、5.0kg、7.5kg和10kg包装。草莓小包装可用透明PVC盒,规格为0.1kg、0.25kg、0.5kg包装。系好标签并注明产地、品种、等级和重量,实行品牌上市。
应符合NY/T1056的要求。草莓运输中轻装轻放,防止碰撞和挤压,运输工具必须整洁,并有防日晒、防冻和防雨淋的设施。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