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28
杨娜
(河南省长葛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河南许昌461500)
非洲猪瘟是由非洲猪瘟病毒感染家猪和各种野猪引起的一种急性、出血性、烈性传染病。当前非洲猪瘟尚无有效疫苗或药物。非洲猪瘟属于温病范畴,中医在我国已经发展了上千年,而中医这千百年的发展史也正是病毒病防控的史书,从人的非典型肺炎、流行性感冒,到猪的蓝耳病、乙型脑炎等都已经证明可通过中医进行有效防控。而非洲猪瘟同蓝耳病、乙型脑炎等类似同属于温病范畴。
非洲猪瘟从临床症状表现来看,属于高热并附带一系列生理机能衰退,按照中医理论,认为其属于“温病”范畴。温病是感受温邪所引起的一类以发热为主症,易化燥伤阴为特点的急性外感热性传染病。在历史上我国共发生大的传染病流行500 多次,最近的一次是2019 年的新冠肺炎。中医药在与传染病的斗争中发展、提高,形成了自己的体系,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据钟南山院士团队成员、广州市呼吸健康研究院杨子峰教授介绍,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呼吸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联合广州海关技术中心在P3 实验室分离到活病毒后,迅速也开展了中药的药效筛选。在科技部门组织的对中药的科技紧急攻关任务当中,目前筛选了54 个已上市的中药和化学药品系统地开展了抗新型冠状病毒的体外药效研究,初步发现5 个名优中成药在体外有显著的抑制新型冠状病毒的作用。按照传统中医药理论,可认为非洲猪瘟病毒是中医病因中的“疠气”。疠气为害颇似火热之邪致病,具有一派热盛之象,其毒热较火热为甚,而且常夹有湿毒等秽浊之气,防控“治未病”宜采取清热解毒、补中益气、芳香化湿等法来实现。
在治疗上,可根据温病的发病阶段辨证治疗。在温病的第一阶段,病邪侵犯肌表,卫气功能失常,病浅而轻,病邪在于表,易于驱除,应以补气、清热解毒类中药服之,以补足正气,防止病邪继续侵入,同时驱除病邪。在温病发展的中后期,邪气由卫入气,再转入内营,再入血分,病邪深入肺、心、脾、胃、肝、肾等脏腑,此阶段主要是以攻邪为主,达到“邪去则正安”,可以适当选用清热解毒、凉血消斑、补益类等中药,实现标本兼顾的效果。
中药对肠道细胞的改变,效果非常显著且容易评估。很多研究表明,某些复方中药能够使肠细胞更紧密。检验方法也比较简单,通过猪肠道的组织切片就能够观察出来。另外,通过猪肠道的物理特性检测,我们会发现猪的肠道变得更有弹性和韧性。
非洲猪瘟病毒感染后,出现红细胞粘附在免疫细胞上的细胞聚集现象。病理学上,我们可以看作是血栓与血瘀。中药中很多能活血化瘀的中药,可增强血液的流动性、减少红细胞聚集。
中药对免疫力的调控作用非常确切。很多单味或复方中药能够起到免疫抑制作用,比如常用的雷公藤提取物等。很多单味或复方中药能够起到免疫增强作用,比如说常用的黄芪提取物、参麦饮等。机体在对抗病毒感染的时候,免疫机制的启动速度决定了疾病发展的最终结果。免疫机制启动越快,患病动物的存活机率越高。非洲猪瘟是免疫器官损伤性烈性病毒病,病毒损伤猪的实质器官的速度非常快,因此,需要提前把猪的免疫系统调整到最佳状态。
非洲猪瘟感染猪后,存在免疫系统过度反应的现象。可能是非洲猪瘟病毒侵害免疫系统,使免疫系统功能紊乱,也可能是非洲猪瘟病毒损伤机体的实质器官,受损细胞进一步刺激免疫系统,产生了针对自身细胞的免疫。过度的免疫反应使体温迅速升高,破坏了正常的体内生化反应。中药对免疫系统的调控是双向的,既能抑制免疫,也能增强免疫,能起到免疫平衡作用。从现代药理学的角度,中药对免疫系统的平衡作用主要体现在免疫相关的细胞因子的绝对数量正常及相对值平衡上。
中药中很多成份具有抑制病毒的作用,比如说乌梅黄酮、绿原酸等。中药中有效成份对病毒的抑制作用,其作用病毒的种类是有差异的。任何一种抑制病毒的物质要起效果,必须在体内达到最低抑制浓度。
因此,试图依靠任何一种通过抑制病毒的模式去控制病毒病,必须要满足2 个条件:一是在病毒感染48 小时内,才能起效果。一旦病毒进入细胞,任何抗病毒药都无效;二是必须每天服用,使抑制病毒的物质维持有效浓度。中药中抑制病毒的有效成份,实际上含量很低。要想获得足够量的抑制病毒的有效物质,实践上需要大量的投入。因此,中药的抗病毒机理,往往是体现在对免疫的调控及抗机体损伤上,而不是直接作用于病毒本身。
一是对肠内各种毒素进行清理,修复胃肠粘膜损伤,使胃肠道粘膜上层细胞发挥免疫功能,病原体不能粘附肠壁。有益菌所产生的乳酸、丁酸在肠道内形成有益的酸性环境,可以灭活、弱化病原体,通过清肠排毒功能排出体外。二是通过中药有效成份的刺激,激活机体非特异性免疫功能,产生大量巨噬细胞、自然杀伤细胞、中性粒细胞、溶菌酶、防御素、免疫球蛋白,吞噬、灭活、弱化病原体。三是中药的有效成份激活免疫细胞产生干扰素,转移因子等,阻断病原体颗粒粘附或穿入宿主细胞,从而达到防御非洲猪瘟的效果。四是益气生血、散瘀、扶正祛邪,病原体在非特异性免疫力的作用下,毒力减弱,转为弱毒,有利于淋巴细胞功能发挥,使猪体在感染42 天后,产生特异性免疫抗体,从而达到康复的效果。现代研究证实,中药抗病毒的机制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直接作用,主要通过杀灭病毒,或抑制病毒颗粒的吸附或侵入细胞,抑制病毒核酸或蛋白在宿主细胞的复制和合成,从而保护细胞,减少细胞凋亡来起作用。二是间接作用,主要通过调节机体免疫,增强对病毒的抵抗力,或提高机体诱生干扰素发挥抗病毒功效。同时,中药也具有降低炎症因子,中和内毒素等功效,因此抗病毒的机制是多途径、多靶点的。
中药博大精深,在预防和治疗传染病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积累。相信以“治未病”理念为指导、通过提升免疫、抗病毒、清热解毒、益气补血类的中药的应用,定能对非洲猪瘟的防控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特别是在非洲猪瘟疫苗尚未上市之前,在做好外部生物安全的同时,一定不要忽视对易感动物的保护,这种措施已被证明在非洲猪瘟防控方面是有效的,中药是我国特有的优势医药资源,对中药的筛选可通过对非特异免疫力评价的几大关键指标改善来进行评价,我们坚信中药的作用将在非洲猪瘟防控这场持久战中发挥重要作用。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