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高效组合技术防治猪高致病性蓝耳病

时间:2024-05-28

黎滨燕,肖金明,李建海

(湖南省茶陵县畜牧水产局防检站,湖南茶陵412400)

我国牲猪高致病性蓝耳病大面积流行始于2006年,当时由于病因不明,传播流行快,治愈率低,死亡率高,各地称之为“高热病”“栏栏空”等。2007年4月,该病得到国家确诊,是由猪蓝耳病病毒的变异株引起的。不同于普通猪蓝耳病,故农业部命名为“高致病性蓝耳病”。2007年5月,该病开始在我县流行。短短三个月时间,便席卷我县18个乡镇。受侵害的大小猪场达126家,占总数的70%,死亡大小牲猪达34 900多头,一时造成养猪户恐慌。针对牲猪高致病性蓝耳病,我们迅即组成了技术攻关小组,大胆探索,敢于创新,终于研究出了一套由防与治、中与西、标与本相结合的组合防治技术,当年疫情就得到有效控制。现介绍如下,供同行参考。

1 临床诊断

1.1 临床症状:猪群感染后,个体间传染快,潜伏期一般为1~3天;仔猪发病率可达100%,死亡率可达50%以上,母猪流产率可达30%以上;育肥猪单纯感染该病,有一定数量耐过,但若继发其他疫病,死亡率可高达50%~80%。临床症状因继发或并发病不同呈现多样性。但基本症状主要表现为发烧明显,体温一般在41℃以上,高的可达42℃以上,厌食或不食,耳部、口鼻部、身躯及股内侧皮肤发红、淤血、出血斑、丘疹;眼结膜潮红,眼睑水肿,有咳嗽、喘气等呼吸道症状;身躯无力,不能站立或行走摇摆,有的出现作圆圈运动、抽搐等神经症状。部分呈现顽固性腹泻。用青霉素、链霉素、磺胺类药物治疗基本无效。

1.2 解剖病变:病猪解剖肉眼可见脾脏边缘或表面有黑褐色梗死灶、白色渗出物;肾脏呈土黄色,表面可见针尖至小米粒大出血斑点;皮下、扁桃体、心脏、膀胱、肝脏和肠道均可见出血点和出血斑;肺脏有出血、淤血,有的气肿或水肿,以心叶、尖叶为主的灶性暗红色病变。部分病例还可见胃肠道出血、溃疡、坏死。

1.3 符合上述1.1和1.2,即可诊断为疑似高致病性蓝耳病。

2 组合防治技术

2.1 治疗

2.1.1 治疗原则:抗菌杀毒,控制继发感染;保肝护肾,维护新陈代谢;补充营养,改善生理机能,加强护理,提高抵抗能力。

2.1.2 基本处方

2.1.2.1 注射用药(用量根据病猪体重而定)

头孢噻呋钠注射剂,0.5~1克/头次,肌注或静注;黄芪多糖注射液,5~10毫升/头次,肌注或静注;聚肌胞注射液(人用),4~10毫升/头次,肌注或静注;草胆牛磺酸注射液,5~10毫升/头次肌注;10%氨基比林注射液,10~20毫升/头次,肌注;VB1注射液(人用),4~8毫升 /头次,肌注;VB6注射液 ,2~4毫升 /头次,肌注,1日 1次,连用 3~5天。

2.1.2.2 饮水用药(以50kg饮水计算)

口服葡萄糖粉(人用),1500~2500克;电解多维10~30克;80%黄芪多糖水溶粉 ,5~10克;98%强力霉素水溶粉,5~10克;92%阿斯匹林原粉,6~12克。自制单栏饮水器(由水桶、水管、水嘴组成),任病猪自由饮用,连用5~7天。

2.1.2.3 饲料用药(以500kg饲料计算)

金银花250克、鱼腥草500克、板蓝根500克、柴 胡500克、连 翘250克、黄 芪250克、桔梗250克 、陈 皮250克、车前草250克、泽 泻250克、猪 苓500克、薄 荷100克、甘 草50克。粉碎成粉,湿拌料,连用5~7天。

2.1.3 护理注意要点

2.1.3.1 治疗期间,坚持每日栏舍消毒,保持栏舍干净和适宜温度;

2.1.3.2 根据猪群并发或继发病情况,在基本处方基础上,适当调整用药。但临床经验表明,严禁使用磺胺类、安乃近、氟苯尼考等药物,否则,越用药死亡率越高。

2.1.3.3 该病多见病猪厌食或不食。因此给药途径应以注射、饮水给药为主。为减轻胃、肠负担,饲料应改为大米稀粥最佳,其次用乳猪膨化料调制稀粥也可。

2.1.3.4 治疗该病重在控制感染、调理机能、提高抵抗力,因此,用药期不能太长,一般一个疗程即可,最多2个疗程,且中间要间隔2~3天,否则,损及肝肾,死亡率大增。实践证明,一般感染猪群经过综合调理20~30天即可恢复痊愈。

2.2 预防

2.2.1 封闭管理

猪场生产区与生活区严格分开。禁止外来人员、车辆和外购牲猪及肉品进入场内。场内人员控制外出,生活物资由专人负责。牲猪出栏实行全进全出、场外装车。尽可能切断猪场与外界的不必要联系。

2.2.2 免疫注射

2.2.2.1 疫苗选择。本病由病毒变异株引起。因此疫苗应选用国产高致病性蓝耳病专用疫苗。传统经典蓝耳病疫苗即使是进口的,临床证明,对本病的实际效果也并不理想。

2.2.2.2 同法用量。初防猪场首次实行全场普注(除不宜注射的猪外)。以后,种公猪每年3月,9月各注射一次4毫升;种母猪配种前注射一次4毫升;商品猪35日龄首免一次2毫升,65日龄二免一次2毫升。

2.2.2.3 注意要点。已染疫猪群和病猪严禁免疫注射。只能按本文治疗方案处理。

2.2.3 适时保健

主要用于受威胁猪群。目的在于提高基础抵抗力。①营养保健。保证饲料营养均衡全面,无霉变。适当延长前一阶段饲料的使用时间,如保育舍仔猪进栏后继续使用乳猪料(仔猪前期料)10~15天,以此类推。②药物保健。根据猪群当前基本健康状况,选用清瘟败毒散、荆防败毒散、黄芪多糖预混料、头孢噻呋钠预混剂,以及葡萄糖口服粉、电解多维等拌料或饮水。五天一疗程,疗程之间间歇2~3天。威胁解除后,应随即停止。

2.2.4 优化环境。目的在于消除各种不利因素和应激反应。①保持栏舍内外清洁卫生,注意灭蝇灭鼠;②坚持全场定期消毒,包括人员、车辆出入场消毒和栏舍、用具以及道路、排污沟等消毒;③保持舍内通风和适宜温度,夏防暑、冬防寒;④保持猪群合理密度和强弱分群;⑤植草种树,提高场内绿化率,营造适宜小气候;⑥完善污水处理设施,实现达标排放。

3 效果与结论

3.1 本文所述猪高致病性蓝耳病组合防治技术,通过近三年来在我县推广实施,收到了显著效果。2007年5月开始暴发的疫情,当年8月即得到有效遏制。2008~2009年连续两年除个别引购外源仔猪的猪场发生本病外,全县整体均保持安静。发病猪平均治愈率由技术实施前不足20%,提高到80%以上,最高达到97%。三年累计共治愈病猪11 280头,总治愈率达84.57%,挽回损失600万元以上,赢得了养殖户的信赖和感激。

表1 茶陵县2007~2009年高致病性蓝耳病防治效果统计表

3.2 本病属于一种免疫抑制病。本组合防治技术重在病前防疫保健,病后抗继发感染,改善机体机能,提高抵抗力,思路明确,措施合理,效果显著,值得同行借鉴推广。 □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