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28
据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网消息近期,为贯彻***总书记视察广西时提出的“立足广西林果蔬畜糖等特色资源,打造一批特色优势农业产业集群”的重要指示精神,落实农业农村部与广西人民政府签署的合作框架协议,推进水果产业高质量发展,《广西推进水果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桂政办发〔2022〕41 号)发布。
方案提出,到2025 年,全区水果种植面积适度压缩,产量稳定增长,质量效益明显提高,全产业链发展实现良性循环,高质量发展取得实质性进展的发展目标。一是园林水果产量保持全国前列。推进规模果园向宜果土地集中,全区水果种植面积调减到133.33 万hm2左右,水果产量达到3 200 万t。二是质量效益取得新突破。水果产业总产值在全国率先突破2 000 亿元,其中,加工与观光业产值突破200 亿元,实现流通增值600 亿元,优质果品率突破80%。全区水果产值占种植业产值比例超过25%。三是品牌建设迈出新步伐。在全区培育10 个价值20亿元以上的水果区域公用品牌,打造一批具有市场竞争力、国际影响力的企业品牌和产品品牌,水果品牌营销占比超过60%。四是果农收入实现新提高。全区果农人均水果年收入突破1 万元,年均增长8%以上。
同时,方案提出五个主攻方向:一是突出市场导向,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优化产业结构。二是突出优势发展,坚持以优势区域为基础优化产能布局。三是突出科技创新,坚持以标准为核心构建绿色生产体系。四是突出品牌打造,坚持以品质为核心提升广西水果美誉度。五是突出三产融合,坚持以效益为中心打造现代果业集群。
方案提出了优化果业结构、建设优势产区、推进标准化建设、发展设施果业、加强市场营销、延伸果业链条、打响“桂字号”品牌、建强新型主体、强化科技攻关与推广和强化人才引领等十大措施,以及加强组织领导、强化政策支持、构建联农益农机制、持续加大宣传推广力度和强化考核评估等五大保障措施。
本刊讯(特约通讯员钱开胜)据《广西日报》韦鹏雁消息,田东县在杧果产业发展中,探索产业链、供应链和价值链的“三链”融合,以产业链为基础,供应链为保障,价值链为核心,实现杧果深加工、物流、销售、休闲旅游融合发展,助推杧果特色产业提质增效。今年该县杧果产量预计达29 万t,产值16 亿元,涉及5 万多户农户23 万多名果农,成为乡村振兴的支柱产业。
据悉,田东县为了做大做强杧果产业,采取了产前产中产后全方位服务的“三链”模式。一是做大第一产业,完善第二产业,融入第三产业,建强产业链。瞄准百色杧果产业存在的共性问题,开展杧果选育种、栽培与先进技术集成,优质高效安全标准化技术研究与示范等方面的科技创新研究及产业化应用,推动产业实现可持续发展。二是完善流通设施,大力发展电子商务,贯通供应链。田东县目前有从事杧果线上营销的电商、微商3 500 多家,每年通过网络销售全县近30%的杧果。同时,加快供应链项目实施,建成了杧果专业交易市场2 个,冷链中心1个、库容2.4 万m3,冷库21 个、库容1.5 万m3。实施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项目,建成集产品展示、电商培训、仓储物流、创业孵化为一体的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引进电商企业41 家。三是塑造品牌,发展新产业新业态,提升价值链。日前,来自30 多个国家(地区)的140 份杧果种质资源入库田东国家杧果种质资源圃。该县还与中国热带科学院合作,组建中国杧果产业联盟和中国杧果研究院,在祥周镇建设杧果特色小镇,进一步强化产业技术支撑,提升品牌影响力。
据人民网-海南频道李学山消息海南省一向有“海南椰子半文昌,文昌椰子甲海南”的说法。文昌市现有椰子面积约1.85 万hm2,是海南省椰子种植面积最大的地区,年产椰果约1.7 亿个,从业人员达1.5 万人,椰子年产值达15 亿元。
据文昌市林业局副局长莫景瑜介绍,长期以来,椰子产业在文昌市社会经济发展、生态保护、旅游观光以及增加农民收入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是文昌市的特色农产品优势产业。文昌市种植椰子历史悠久,遍布全市每一个村落周围和房前屋后,其中约有一半在东郊镇、会文镇沿海成片自然分布,在冯家湾、高隆湾等沿海区域也有小规模的自然群落分布,其他区域主要以零星种植为主。
近年来,文昌市通过政策扶持,积极培育龙头企业、合作社和种植大户示范带动,农户共同参与的种植模式,加大对椰子种植和深加工的科技扶持和投入力度,加强本地优质高种和矮种的研究与开发,加快品种收集、评价与筛选,以及种苗繁育技术与基地建设,让椰子产业充分发挥景观效益、经济效益、生产效益和社会效益,走出了一条椰子加工、生态旅游、森林康养的融合发展之路。
同时,文昌市大力推进“文昌椰子”品牌建设,开展椰林工程大行动,把椰子产业作为经济引擎、生态屏障、旅游亮点,编制规划,出台政策措施,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实现经济、生态等多种效益。以产地区域品牌赋能,推动文昌椰子产业提质升级。
2017 年“文昌椰子”获农业农村部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认证、海南农产品十佳区域公用品牌;2018 年获国家商标局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获海南省农产品区域公共品牌创建大赛三等奖;2019 年,“文昌椰子”被“海南省第一批重点商标保护名录”收录,并入选《2019 中国绿色农业发展报告》;2020 年获得海南省十大农产品地理标志。
有数据显示,截至2021 年11 月19 日,海南省共有椰子加工企业1 139 家,其中,文昌市东郊镇386 家,约占全省1/3。东郊镇生产的椰子食品、椰子油、椰棕床垫、椰子壳活性炭等30多个系列产品销往全国各地,并出口东南亚和欧美等国家和地区。
据介绍,“十四五”期间,文昌市计划种植椰子2 500 hm2,截至目前已种植720 hm2。文昌市下一步将继续在滨海旅游公路两旁和木兰湾新区种植椰子,打造椰子绿色长廊;在村镇整合闲置土地种植椰子,扩大种植规模,着力解决撂荒地、乡村振兴、农民增收、海防林建设等问题。文昌还将加强椰子优良品种的培育与推广应用,通过龙头企业发起、农业合作社加盟、个体种植户入股等模式,扩大高品质椰子的种植范围,提高良种覆盖率;通过加大扶持,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让文昌椰子充分发挥景观效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据黄河新闻网消息位于晋西吕梁山南麓的隰县,因地理、气候条件得天独厚,所产杏具有绵甜、皮厚、仁香等特点,被誉为“砂糖杏”,由此制成的杏干更是远近闻名,自古就流传着“庞村的杏皮壳壳”民谣。以往,杏农都是零星加工,自给自足。
近年来,隰县持续加大对家庭小作坊的扶持力度,大力推广杏干加工,开展深加工、促增值,推广果实采后商品化处理技术,引进技术和设备,增加加工品种,提高加工质量,推动杏干走向市场,杏干价格不断攀升,成为增加农民收入的又一大新产业。(赵玉山)
本刊讯(特约通讯员钱开胜)6 月20 日,由农业农村部农村社会事业促进司指导,中国农村杂志社联合相关单位共同组织发起的2022年度“农遗良品”优选计划遴选产生的“农遗良品”十佳品牌、“农遗良品”十佳旅游线路与“农遗良品”十佳传承团体名单出炉公示。其中,广西恭城月柿栽培系统的“恭城月柿”列入“农遗良品”十佳品牌首位。
此次入选的品牌中,果树类除恭城月柿外,山西稷山板枣生产系统的“稷山板枣”也列入“农遗良品”。而辽宁鞍山南果梨栽培系统的鞍山南果梨协会和河北宣化传统葡萄园的河北省张家口市宣化区葡萄研究所则入选为“农遗良品”十佳传承团体。据悉,自2012 年以来,农业农村部启动了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发掘认定工作,相继认定了100 多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2019年以来,《中国农村》杂志社组织发起“农遗良品优选计划”,目的就是宣传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价值和意义,促进乡村振兴,带动乡村产业持续富民强村,不断挖掘农业文化遗产的价值,传承和保护好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本刊讯(特约通讯员钱开胜)近日,广西印发了《关于2021 年度广西农牧渔业丰收奖获奖情况的通报》,26 项水果科技项目获得广西农牧渔业丰收奖中的农业技术推广成果奖。
此次获奖的成果项目包括:优质特色柑桔系列新品种选育及提质增效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火龙果产业提质增效关键技术集成研究与示范推广、广西南亚热带特色水果品种结构调整技术研究与应用、沃柑优质高效生产技术集成创新及产业化应用等4 项成果获得一等奖;广西柑桔品种结构调整技术研究与应用、优质多抗哈密瓜类型甜瓜品种选育及高效栽培技术集成与推广、阳光玫瑰葡萄高效生产技术体系创建与应用、优质柚类高效栽培技术研究与示范推广、优质杧果新品种示范与推广应用、广西落叶果树品种结构调整技术研究与应用、柿产业提质增效关键技术开发与示范推广、杧果采后保鲜及精深加工技术应用与示范推广、早熟砂梨新品种选育及配套技术研究与应用、火龙果补光诱导产期调节技术研究与推广、猕猴桃生产技术规程的推广应用、中低需冷量桃新品种选育及绿色高效栽培技术研究与应用、菠萝产业提质增效技术研究与应用、耐寒广适“桂热1 号”火龙果新品种的推广应用、容县沙田柚绿色优质增效技术集成与应用等15 项成果获得二等奖;低效益荔枝园改造技术集成与推广、热带水果番荔枝品种引进与配套技术研发及产业化推广应用、“热农1 号”杧果新品种示范推广、百色杧果轻简高效标准化栽培技术研究与应用、荔枝产业技术集成应用与示范推广、天峨珍珠李提质增效技术研究示范、田东县杧果绿色标准化生产技术集成与推广应用等7 项成果获得三等奖。
本刊讯(特约通讯员钱开胜)据广西农业科学院网站黄穗萍消息,2022 年广西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由广西农科院牵头完成的“杧果主要病虫害防治基础及防控技术创新与应用”项目荣获2021 年度广西科技进步二等奖,这是广西农业科学院相关团队,联合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环境与植物保护研究所及广西相关单位科技人员,躬耕杧果产区果园,潜心调研,因题施策,创新防控技术,破解防治难题,历时10 多年,取得了一系列重要创新性成果之一。多年来,广西农业科学院一直致力于破解杧果主要病虫害防控难题,为保障杧果产业健康持续发展提供了坚实技术支撑。
据悉,广西是我国杧果第一大产区,种植面积超过10 万hm2。随着杧果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和气候变化,杧果病虫害问题日益严重,尤其是杧果炭疽病、蒂腐病和瘿蚊已成为制约杧果产业发展的主要病虫害。为此,广西农业科学院相关团队深入生产第一线,并在全国杧果主产区进行广泛调查和采集样品,对我国杧果主产区主要病虫害种群特征开展详细研究,系统鉴定了主要病虫害种类及优势种群,明确其在各个产区的分布情况,并揭示其发生为害规律,为研究杧果病虫害绿色防控新策略、新方法和新药剂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广西农业科学院相关团队在国际上首次发现杧果危险性新物种——杧小果普瘿蚊,创建了切实有效的“上防下阻”的杧小果普瘿蚊全程防控技术,有效地阻止了该虫的扩散为害。研究团队还系统鉴定了我国杧果炭疽病和蒂腐病等病害病原种类,首次发现杧果新病原菌27 种,其中,国际上首次报道16 种,属国内首次报道11 种,在国际上首次公布杧果果生炭疽菌全基因组序列。该团队还开发出病虫害智能AI 识别技术,建立杧果瘿蚊类害虫监测技术,发明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生防菌剂,制订了《杧果炭疽病综合防治技术规程》《杧果蓟马综合防治技术规程》《杧果叶瘿蚊综合防治技术规程》《杧果扁喙叶蝉综合防治技术规程》《杧果白粉病综合防治技术规程》《杧果成龄果树管理技术规程》 和《杧果采后热水处理》等7 项地方标准。
本刊讯(特约通讯员葛德光)近期,安徽省农业农村厅出台果树夏季管理技术指导意见,指导广大果农做好果树夏季田间管理,主要包括因地因时实施夏季果树补剪,加强果树土肥水管控和病虫害防治,及时采取排涝措施防范夏季暴雨引发的涝害等。果树夏季修剪为冬季整形修剪后的补充性修剪,指导意见建议各地依据果树生长状况和冬季修剪程度,疏除多余枝、萌蘖枝,适当拉枝和摘心。夏季果树土肥水管控直接影响当年果树花芽分化和稳产丰收。要及时除草,实施覆草保熵,可以利用小麦、玉米秸秆,在树冠下覆盖,减少地面水分蒸发,可增强果树的抗旱能力,有效改善土壤结构,增强土壤有机质含量。果实进入膨大期,适时追施肥料,保持土壤适宜的湿度,灵活管控肥水条件。夏季是果实病虫害多发期,要定期排查果园病虫害发生情况,及时摘除并销毁病虫果,减少病虫基数;加强果园管理,增强树势,改善果园通透条件。提倡果园合理应用杀虫灯、黄板等物理防控措施,保护利用天敌。准确判断病虫害类别,积极利用绿色防控技术,减少化学农药使用量。严格按照农药管理条例使用农药,遵守农药使用间隔期,杜绝使用违禁农药,确保果树用药安全。
本刊讯(特约通讯员钱开胜)6 月30日,2022 年广西“好种好品”擂台赛——“好吃荔枝”鉴品推荐会在南宁市召开,会上发布了本次荔枝品鉴擂台赛获奖名单,其中,金奖荔枝7个、银奖荔枝13 个。本次推介会旨在提高广西荔枝品牌化进程,增强品牌意识,提高优质荔枝生产技术水平,助推广西荔枝产业高质量发展。
据悉,2022 年广西“好种好品”擂台赛“好吃荔枝” 鉴品推荐会赛前从广西全区征集荔枝样品39 个,包括“桂味”品种参赛样品21 个,“鸡嘴荔”品种样品15 个,其他荔枝品种3 个。本次擂台赛组委会办公室专门组织专家对参赛样品进行评选,通过对单穗重、单果重、可食率、焦核率、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果皮颜色、病虫斑、污染物、口感风味等果实外观和内在品质进行综合评价,得出排名。据悉,广西是我国荔枝主产区,种植面积约16 万hm2,面积和产量位居全国第二位。广西荔枝种类丰富,早中晚熟品种兼备,主要包括桂味、鸡嘴荔、糯米糍、冰荔、无核荔、三月红、妃子笑、黑叶和灵山香荔等优良品种。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