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杨梅果实采后生物学特性与冷链物流技术

时间:2024-05-28

文 /孙崇德 张 波 徐昌杰 陈昆松

一、杨梅果实采后生物学特性

杨梅是原产我国的特色水果,主要分布在我国长江以南的浙江、江苏、福建和广东等地区,在云南、四川和贵州等地区也有分布。杨梅产业效益高,在促进农民增收和农业增效等方面均具有重要意义。但杨梅果实货架期极短,有“一日色变,两日味变,三日色香味俱变”之说。杨梅果实的不耐贮藏物流特性由其本身的生物学特性及其成熟季节高温多雨的气候条件所致。

杨梅果实外无果皮包被,在采收和贮藏物流过程中极易发生机械损伤,导致杨梅果实果汁流失,同时易受病原微生物侵害而发霉腐烂变质,这就要求其在采收和物流过程中必须避免机械损伤,维持良好品质和商品性;杨梅果实是呼吸跃变型果实,且采收期处于高温多雨的梅雨季节,日平均气温在30℃左右,采收后杨梅果实在高温高湿环境下呼吸代谢旺盛,加速果实成熟衰老进程,果实易产生异味,颜色暗淡,同时因湿度过高导致花青苷流失而出现白斑或霉烂,品质迅速下降而失去商品性。试验表明,杨梅果实无冷害特性,因此可尽量降低贮藏物流温度至0℃左右;杨梅贮藏物流最适相对湿度为80%~90%。

二、杨梅果实冷链物流关键技术

杨梅果实采收 一般在天气干燥、少露水的晴天上午9时前采摘,以便减轻杨梅果实采收期温度和湿度过高的不利影响;不得已在雨天采收的杨梅果实,采收后宜采用强风吹干。果实采收成熟度可根据销售终端距离不同而确定,本地消费果实可在九成熟至完熟采收,中长距离运输则要求在八成熟时采收,以避免因成熟度过高和硬度较低导致的组织衰老和腐烂加重。采收中应戴一次性薄膜卫生手套采摘,要轻拿轻放,全程实行无伤采收,避免囊状体破裂;周转箱(筐)内壁光滑或垫衬海绵、山草等柔软物,容量以15 kg以下为宜,以尽量减少果实采摘过程中机械伤发生和病原微生物的侵害

预冷与包装 采后的杨梅果实在温度为10~18℃的操作间内进行分级和包装;分级后果实装入小筐 (根据要求不同,每筐装1~2 kg不等);小筐再放入塑料周转箱内,在1~3℃条件下预冷过夜(6~12小时,若时间紧迫需马上运走,可以在0℃条件下强预冷2~3小时),同时环境相对湿度维持在80%~90%,以迅速去除杨梅果实田间热,降低果实呼吸代谢速率和表面微生物活力。

贮藏物流环境温度与湿度控制 经分级、包装后的果实置于0~1℃条件下贮藏物流,环境相对湿度可采用干燥剂控制在80%~90%。经预冷的果实可进行短期贮藏或周转,时间以5~7天为宜,也可直接进行运输。运输包装采用泡沫塑料箱密封保温包装,包装大小可按照销售要求,一个包装内通常置2个小筐(1~2 kg/筐);用于运输的泡沫箱,在封口前根据果实数量或泡沫箱容积,在包装箱内的筐之间放入一定量的经-18℃低温预先冰冻的蓄冷冰袋,以维持运输过程的适宜温度。杨梅果实物流过程中湿度控制,可以采用在小包装内夹带干燥剂的方式实现,根据包装大小使用一定量的干燥剂,将物流微环境湿度控制在80%~90%。蓄冷冰袋和干燥剂的具体用量需根据试验确定,考虑包装大小、贮藏物流时间长短以及冰袋和干燥剂性能等因素的影响。包装箱置于保温车或冷藏车中运输至销地,运输距离在500 km以上时,建议采用冷藏车运输。在运输过程中宜综合运用现代无线通信技术,对物流期间的车厢以及包装内的微环境温度与湿度进行实时远程监测,并开启超出设置范围后的自动报警功能。

货架温度控制与货架期 杨梅果实常温销售货架期以1天为宜;采用1~3℃的冷柜销售,或在冷库临时贮藏,每天批量上货架销售,货架期以2~3天为宜。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