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丹江口市柑桔产业优势资源调查与发展对策探讨

时间:2024-05-28

◆赵顺卿

为了充分挖掘丹江口市柑桔产业优势资源,围绕“特色、规模、品牌、效益”,不断壮大柑桔产业,加快推进柑桔产业现代化步伐,按照湖北省农业厅经作站工作安排,丹江口市农业局柑桔产业办公室对全市柑桔产业优势资源进行了调研。

一、产业发展现状

丹江口市位于鄂西北汉江中上游,是国家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调水源头。全市总人口50万,国土面积3121 km2,柑桔栽培面积2.20万hm2,年产量31万t,是我国最大的鲜食柑桔北缘产区和湖北省重要的无公害柑桔生产基地。全市19个乡镇、232个村中有13个乡镇、168个村种植柑桔,栽培面积在66.67 hm2以上的村(场)有66个,年产量在100万kg以上的村(场)有72个,栽培面积0.13万hm2以上的乡镇有5个;全市农民人均柑桔收入625元,桔农年人均种桔收入1300元以上,柑桔产值占全市农业产值的30%,惠及5万多农户、16万农民,基本形成了“水中有机鱼,库周武当桔,江南菜林特,江北粮油畜”的农业产业格局。2005年,丹江口市被国家质检总局和湖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确定为全国第五批和湖北省第二批柑桔标准化生产示范区;2009年被省人民政府授予“水果大县”称号,同年被纳入国家柑桔优势区域特色产区。通过近几年的快速发展,丹江口市柑桔产业发展取得显著成就:

产业化水平明显提高一是柑桔产后商品化处理发展迅猛,目前全市已拥有柑桔采后商品化处理生产线33条,年处理能力达15万t。二是柑桔深加工稳步推进。成功引进了浙江丰华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年可加工消化柑桔5万~10万t。三是市场销售网络健全。全市已兴建柑桔专业批发市场6处,柑桔产地交易市场30多处,基本形成了专业批发市场、产地交易市场、路边简易市场合理布局的产地销售市场网络,有力地促进了柑桔销售,为农民增收作出了积极贡献。

服务体系日趋完善一是结合乡镇机构改革,完善“以钱养事”机制,成立了6个专注于柑桔产业的柑桔区域服务中心。二是基本建成了“三电合一”工程,即电视(金色田野或垄上行农业节目)、电话(科技群发短信平台和农技110)、电脑(丹江口市农业信息网)整合服务于柑桔产业。三是社会化专业服务作用逐渐显现。目前全市已有各种柑桔专业合作组织8个,柑桔协会6家,在柑桔产业各个环节开展不同的服务,保障了产业的健康发展。四是市校合作成效显著。相关部门和基地加强了与华中农业大学和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的技术合作,先后引进了柑桔避雨栽培和完熟采收等新技术,为产业发展提供了强劲的技术支持。

品牌创建成绩显著由于气候条件优越,生态环境适宜,丹江口市所产柑桔色鲜味浓、高糖高酸,先后荣获“中华名果”、“湖北省十大名果”、“湖北省名牌产品”、“湖北省优质产品”等荣誉称号;2001年丹江口市被国家林业局授予“全国柑桔之乡”的美誉,“武当”牌柑桔商标被评为湖北省著名商标,产品畅销西北、华北、东北等地12个省(区、市)100多个大中城市;并先后于2003年、2005年成功出口俄罗斯、加拿大等国。目前全市柑桔生产基地通过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证的达7个,绿色食品认证的达2个。2010年丹江口市柑桔又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认证。

尽管如此,目前丹江口市柑桔产业发展仍然面临着一些制约产业持续发展的限制因子。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基地建设标准较低,基础设施不完善、不配套,品种结构不佳,果实品质不优。二是产业化经营组织程度低,柑桔专业合作组织发展缓慢,结构不合理,作用不突出,行为不规范,农民在市场交易中的地位难以提升,农民增收难以持续。三是技术推广体系薄弱,工作无经费,服务手段落后(基本上还是“一张嘴、两条腿”、“望、闻、问、切”的中医式服务方式),服务效能较低,服务网络不健全。四是农业环境及食品安全监测体系建设滞后。五是加工环节薄弱,鲜销压力大。丹江口市柑桔全是温州蜜柑,上市较集中,运销压力很大,而柑桔深加工一直没得到很好解决,严重制约了产业的发展。

二、产业优势资源调查分析

气候资源优势丹江口市地处鄂西北丘陵山区,北有秦岭余脉,南有武当雄峙,对低温寒潮具有天然的屏障作用;地形西高东低,冷空气难进易出,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较同纬度邻近地区高出1℃以上;丹江口水库大水体的“湖泊效应”明显,特别是丹江大坝加高后其效应更加明显,对减轻冻害十分有利;丹江口市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光照充足,年日照1950小时,雨量丰沛,年降雨量900 mm左右,年均气温16℃,适宜发展柑桔,尤其受丹江水库大水体的调节,气候资源优势叠加,为优质柑桔发展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地理资源优势丹江口市位于湖北省西北部,汉江中上游,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调水源头。汉(口)十(堰)高速、汉(口)丹(江口)高速、襄渝铁路横贯全境,境内通村连组公路四通八达,交通十分便利。地处秦巴山脉东南缘,东与老河口市接壤,南与谷城、房县毗邻,西界郧县、十堰市城区,北靠河南淅川县,距河南等北方市场最近,不仅运销成本低,朝发夕至,让消费者能够吃到最新鲜的柑桔,而且可以迅速捕捉市场供求信息。此外,北缘柑桔产区病虫害较少,既容易生产绿色食品,生产成本又相对较低。

物种资源优势丹江口市海拔87~1672 m,垂直气候特征造就了生物的多样性,植物品种多达数百种,是天然的植物宝库,加之地处我国中部,南北果树品种均有,落叶果树包括苹果、李、梨、桃、樱桃、梅、核桃、杏等,常绿果树有枇杷、柑桔等,其中柑桔包括温州蜜柑、香橼、草桔、柚、脐橙和椪柑等。

品牌资源优势独特的气候生态优势使丹江口市柑桔果实着色好,色泽鲜艳,果面光滑,风味独特,酸甜适口,桔香味浓,多次荣获省优、部优产品称号。1989年,丹江口市早熟龟井、中熟尾张温州蜜柑双双荣获农业部优质产品奖;2006年在湖北省优质水果评比中,丹江口市8个乡镇和4个柑桔专业场选送的样品获优质奖;2000年丹江口市柑桔先后被授予“湖北省十大名果”和“中华名果”称号;2001年丹江口市被国家林业局授予“中国柑桔之乡”称号;“武当”牌柑桔连续荣获“湖北省名牌产品”称号,在我国北方市场具有较高的知名度,一直俏销东北、华北、西北市场的100多个大中城市,并分别于2003年、2005年成功出口到俄罗斯和加拿大。

产品资源优势丹江口市地处柑桔北缘产区,气候冷凉,空气干燥,病虫害较南方高温高湿区发生轻,特别是柑桔成熟期昼夜温差大有利于提高果实品质;常年日照在1950小时左右,较其他柑桔产区光照充足,果实着色好。独特的气候条件造就了“武当”蜜桔独特的品质。2004年以来,结合柑桔标准化示范区建设,围绕建设优质、高产、高效、生态、安全产业,丹江口市制订了无公害柑桔生产技术规程,并在全市推广。目前蔡家渡、玉皇顶等7个柑桔场已通过省级无公害柑桔产地环境认定和产品认证,其中,蔡家渡、玉皇顶两个果园场获得绿色食品认证,2010年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认证。

三、发展思路、重点和目标

发展思路丹江口市作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源头,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全面发展都是客观现实要求。因此,必须统筹经济与生态的协调发展,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建设库区现代农业为导向,着力发展生态农业,培育现代农民,建设现代农村;突出政策稳农、项目扶农、科技兴农、产业富民四大重点,大力培优特色产业,培植专业合作组织,扶持壮大龙头企业,加快推进柑桔产业化经营,依靠科技,确保农民持续增收。

发展原则一是坚持统筹发展的原则。充分利用山区资源优势,既搞好生态果园开发建设,又搞好水土保持,实现经济与生态的协调发展,达到既要“绿水青山”,又要“金山银山”的根本目的。二是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大力发展高效生态农业,促进产业与环境的和谐发展,使经济与生态、农业与非农产业相互促进,协调发展。三是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的原则。强化市场观念,完善市场机制,建立市场网络,根据市场的发展变化和产业自身发展规律完善、巩固和提升产业的整体优势,增加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从而提高产业的经济效益,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的。四是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有效保护和利用资源,转变农业增长方式,加强农业生态环境建设,发展生态农业和循环经济,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五是坚持科技兴农的原则。牢固树立依靠科技和教育振兴农业的思路,构建新型农技服务网络,创建新型农技推广机制,强化农民科技培训,提高农业科技贡献率。

发展重点(1)龙头企业:目前全市已有市级龙头企业2家,县级龙头企业1家,在柑桔生产等方面起到了一定的示范引导带动作用,但龙头不“壮”,带动能力不强。因此,今后应大力培育龙头企业,在基地建设、标准化生产、品牌创建、产品营销等方面给予政策、资金支持,培育1~2家省级龙头企业。(2)基地建设:稳定规模,注重质量,突出生态,创建精品,提高效益。以创建国家标准示范园为契机,重点抓好库区习家店镇蔡家渡核心生态示范园、玉皇顶生态示范园、凉水河镇杨家湾生态示范园、丹赵路柑桔试验站羊山园艺场生态示范园、土台乡彭家河生态示范园、六里坪镇五指山生态示范园、均县镇关门岩生态示范园等七大万亩生态示范园建设。示范园推广无公害生产技术,严格按无公害生产技术规程操作,进一步凸显示范园的资源优势、品质优势、品牌优势。品种以温州蜜柑系列为主,适当发展少量其他适宜品种。通过改植、改种,淘汰气候不适、比较效益不高的基地,减“肥”增效。(3)配套服务体系建设:依托国家北缘柑桔试验站为丹江口市引进、推广柑桔新品种、新技术提供技术支撑,每年引进3~5个柑桔新品种,推广1~2个,快速提升全市柑桔产业科技含量。完善技术服务体系,稳定技术队伍,配备必要推广经费,建设推广服务网络,提升服务手段,改善服务方式,增强服务能力。扶持专业合作组织建设,支持引导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发展,不断完善政策支持体系,力争全市专业合作组织达到20家,合作社社员达到1万人;规范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组织和行为,加强对其业务的指导,保障社员的合法权益,力争3年内每个合作社都能走上规范化管理轨道;保障农民合作社的合法权益,努力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成为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主导力量和生力军,重点扶持发展1~2家湖北省模范农民专业合作社。(4)标准化体系建设:建设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和设农产品环境监测检测站,完善武当蜜桔质量标准体系,包括生产技术规程、果品质量标准和包装标准等。

发展目标建设666.67 hm2(万亩)标准化柑桔示范园7个,集中展示“果园小区划分、树体独立矮化、道路网络硬化、园间挂杀虫灯、树上挂黏虫板、地头修蓄水池、地边立档案牌、路边建收集池、精准配方施肥、循环模式种养、覆膜控水提质、完熟设施栽培、品牌包装营销”等先进生产技术,使每667 m2产量增加1000 kg,达到3000 kg;优质果率提高20个百分点,达到75%;平均每667 m2增加效益650元,整个示范园增加收入4620万元;扶持培育省级龙头企业1~2家,省级示范专业合作组织1~2家,带动农户2万户,辐射柑桔面积1万hm2,平均每667 m2增收150元,增加收入2250万元;建设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1个,完善技术服务体系建设,指导农民科学种桔,减少农药化肥使用量,平均每667 m2节本40元,有效辐射1.67万hm2,降低成本1000万元。

四、措施及政策建议

积极推进以标准化生产为核心的绿色、有机农产品基地建设基地建设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基础,标准化生产是农产品品质的保证。一是加快农产品生产标准化体系建设,建立健全从基础设施、良种良法、技术措施、质量监测到产品质量的一整套标准化生产体系。二是加强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的宣传培训,市级新闻媒体要开辟专题专栏,重点宣传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对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和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性,广泛宣传先进地区和本市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典型,积极引导农民和产业化龙头组织按照标准化从事农产品生产。三是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体系,建立完备的农产品监测中心,主产乡镇要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站,各生产基地和各级市场要建立速测站,形成三级监测网络,实行生产过程的全程跟踪。积极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龙头企业要全面推行质量认证制度,建立产品标志标注等质量管理体系,全面提高丹江口市农产品品质和市场竞争力。四是抓好产地认定和农产品认证,高度重视并认真抓好产地认定和农产品认证工作以及续认证工作,拨出专项资金,合理解决一家一户小规模经营无法承担的认证费用等问题,力争到2012年全面完成柑桔、茶叶、水产品等主要农产品的生产基地认定工作,做到主要农产品标志、品牌、档案齐备。

构筑完善的农产品市场营销体系市场是农业产业化的依托为适应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需要,必须完善农产品市场营销体系,重点抓好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农产品市场信息体系建设和农产品市场秩序规范。(1)建立完善的农产品流通体系,重点在习家店、六里坪、凉水河、土台和均县镇培育5家特色鲜明、功能完备、辐射力强、现代化水平高的农产品批发市场,配套相应的仓储设施,提升其农产品物流配送能力,完善产地交易市场建设;在重点目标市场建立农产品市场营销网络及销售窗口。(2)完善农产品市场信息体系,建设丹江口市农业信息网,创办丹江口市农产品网上综合交易市场、电子结算网络,抓好丹江口市农产品市场预测预报体系建设,将各龙头企业、批发市场、农村专业生产大户与市农业、经贸、工商、气象、统计、电视、广播、报社等部门有机联系起来,以满足广大生产经营者对市场供求、气象预报等信息的需求。(3)规范农产品市场秩序。首先,加强对农业投入品的市场监管,按照农业部有关农业投入品的一系列禁用、限用规定,加强对农业投入品的市场监管,严厉打击各种假冒伪劣产品,保持良好的市场秩序。其次,加强农产品质量监督,加强对农产品的检验检测,严厉查处在农产品生产、加工过程中违规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及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的行为。再次,净化市场环境,严厉打击强卖强买、恶意串通压低物价等不法行为。

加强农业科技推广,提高农民科技生产能力一是切实加强农业科技研究、引进和推广工作。进一步深化市校、市院合作,加快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全面推进标准化果园建设,加大丹江口右岸农产品加工园区建设。二是提高农民科技素质,大力推进科技入户工程,重点培养农村科技示范户的综合能力,建立科技入户的长效机制,每年建好1~2个科技示范样板,培养500个科技示范户,辐射带动1万个农户,使农业科技入户率达到85%,到田率达到80%,单位面积产量提高10%。三是进一步抓好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建设。不断加强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配备必要的农技服务设备,提高服务能力。加快农技推广人才队伍建设,加大基层农技人员的知识更新培训和基础理论学习,增强他们再创造能力。加强农村实用人才队伍的培训,市农村培训基地每年举办3期农村拔尖人才技术培训,建设一支懂技术、善创业、会经营的农业经营人才队伍。要加强对科技人才的引进、培养,并对真正能发挥服务作用的科技人员和群体给予鼓励和扶持。采用市场化办法,鼓励机制创新,扶持科技人员创办民营科技组织,培养农民用市场化的办法解决农技应用问题的意识和习惯。四是充分发挥龙头企业推广先进适用技术的主力军作用。鼓励龙头企业与科研单位、高等院校、技术推广部门建立长期协作关系,实行产学研结合;支持龙头企业建立内部研发中心,加快农产品的加工、保鲜、贮运技术和设备的引进、开发,提高龙头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延长产业链,实现农产品综合利用和多层次增值,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

大力扶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建立农业产业化发展基金。专门对龙头企业的技改贷款给予贴息,对龙头企业为农户提供培训、营销服务、引进新品种新技术、开展基地建设和污染治理等给予补贴。(2)落实国家对龙头企业的各项税收优惠政策。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从事种植业、养殖业和农林产品初加工的所得,暂免征收企业所得税。龙头企业外购农产品,加工后属于财政部、税务总局《农业产品征税范围》所列农业产品范围内的,按照13%的税率征收增值税,销售自产农产品免征增值税。(3)对向龙头企业提供的每一笔用于农业产业化的贷款收益给予一定的税费减免,激励农业银行和信用合作社贷款向龙头企业倾斜,满足龙头企业对资金的需求。(4)在用地、用电、用水、用路上给予扶持。龙头企业建设项目用地视同重点项目建设用地,土地管理部门在安排年度用地计划时,要优先保证龙头企业建设项目,对龙头企业用地可提前介入实行预审,要实行最低限的收费标准。龙头企业兴办畜禽养殖场、水产养殖场及在农业用地范围内的农具房、化粪池、水池等视同农业用地。(5)龙头企业的厂房、车间、仓库用地,免收土地出让金的留存部分和城市建设配套费。

培育农业产业化中介组织

(1)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在改造传统农户和坚持家庭承包经营的基础上,鼓励农民以资金、技术、实物等入股,依法自愿成立各类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引导农民专业经济合作组织引入新的发展机制,在功能上向综合服务转变,在横向组织结构上通过与其他企事业单位和合作经济组织的经济联合向实体化方面发展,在管理上引入股份合作制,形成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运行机制,提高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经营管理水平。(2)引导成立农产品行业协会。坚持“民管、民用、民受益”的原则,引导农民和农业产业化组织依法成立各种行业协会,充分发挥协会自我管理和协调服务功能,为成员提供生产、营销、信息、技术、培训等服务。(3)大力扶持农村专业生产大户。进一步完善土地承包、流转制度,为农村专业生产大户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创造条件。鼓励农业银行和信用合作社多向农业专业生产大户提供贷款,满足其资金需求。加大对农村专业生产大户的培训。

完善农业产业化风险保障体系受自然和生物生长机理因素的影响,农户和农业企业除要面对市场风险外,还要面对自然风险。因此,进入农业产业比进入其他产业所面临的风险要大得多。要吸引投资者投资于农业产业,就必须降低农业产业的经营风险。(1)加强基础设施建设。通过政策的支持、龙头企业的扶持和农户的投入,加强柑桔生产基地的山、水、田、林、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增强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2)加强农业保险。对柑桔等重要农畜产品,由龙头企业扶持并出面组织农户参加农业保险,争取把自然风险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限度。(3)建立风险基金保障制度。一旦发生不测,以丰补歉或进行价格补贴。风险基金提取的办法,按农产品收购价格与增加值的比例由农户和龙头企业共同负担或由龙头企业从盈利中单独提取,政府给予适当补贴。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