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吉县苹果产业发展现状及措施

时间:2024-05-28

赵玉山

山西省吉县现有苹果面积1.8万hm2,占总耕地面积的75.6%,年产苹果15万t,产值3亿元,果农人均果品收入6000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80%以上。苹果已成为吉县农业经济主导产业,成为全县8万农民的富民产业。

一、产业发展现状

吉县地处山西省西南部,属黄土高原残垣沟壑区。海拔780~1200 mm,年均无霜期172天,年均日温差11.5℃,年均日照2653小时,年均降雨量579mm。海拔高、温差大、光照足、无霜期长,节令分明,加之土层深厚、无污染,非常适宜苹果生长和果品糖分、营养物质积累,是全国苹果最佳优生区,被国家农业部确定为全国无公害苹果生产示范县、名优特苹果生产基地和山西省优势农产品苹果生产基地。

全县果园分布呈中间多、两头少格局,以吉昌镇为中心,包括周边中垛、柏山寺、东城、文城和车城等为全县果业生产六大乡镇,果园面积占全县的90%以上;东西两边屯里、壶口约占10%。全县苹果栽培面积分品种看,红富士约占70%,红星约占10%,秦冠占10%,金冠占5%,其他早熟品种占5%。其中,中、晚熟品种所占比例大,约占95%;中早熟品种少,占5%~8%。

吉县苹果果形端正、色泽红润、皮薄质脆、香甜爽口、绿色安全,经农业部质量安全中心果品品质检测,吉县苹果多种营养成分指标均高于国家标准。吉县苹果曾荣获首届全国农业博览会苹果类唯一金奖、第三届中国农业博览会“名牌产品”称号、北京果品鉴评会头名金奖和国家农业部绿色食品认证、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证、中国食品市场名优品牌认证、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基地产品等国家级8项认证、12项奖项,被指定为中南海、人民大会堂招待特供果品。2009年9月,吉县被中国果蔬产业品牌论坛组委会命名为 “中国苹果之乡”,荣获“中华名果”称号。吉县苹果畅销国内各大中城市,并出口东南亚、俄罗斯等地区和国家。

二、发展规划

围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总体目标,以转型发展为主题,以增加果农收入为根本出发点,以提升苹果品质和效益为目标,按照规模化栽植、产业化开发、无害化栽培、精细化管理、标准化生产、商品化处理、精品化包装、品牌化营销的思路,稳步扩张规模,强力提升品质,多方开拓市场,大力发展深加工,不断提升吉县苹果产业市场竞争力和综合效益。

扩张规模:在现有1.8万hm2果园面积的基础上,重点对优生区域补栽“填空”,封闭垣区。在沿黄热性地带,发展嘎拉、美国八号、红将军和新红星等早、中熟品种;在县城周边优生区域,大力发展红富士等晚熟品种;开发利用川地和屯里南北山地,发展澳洲青苹、秦冠和粉红女士等加工品种,实现早、中、晚熟品种结构优化。全县苹果面积稳定在2万hm2以上,实现农民人均拥有0.2hm2苹果,全县苹果总产量由现在的15万t逐步发展到30万t。

提升品质:强力推行苹果转型发展“八改十配套”操作规程,全面推广标准化生产关键技术,使全县苹果优质果率达到70%以上,一级果率达85%以上,绿色果品种植面积达到0.14万hm2以上,有机苹果生产基地不断扩大。

开拓市场:依托冷藏库群兴建2~3个大型产地中心交易市场,结合乡村集散市场和外销档口网点,形成功能齐全、服务便捷、覆盖广泛、信息通畅的果品营销网络,逐步开拓国际市场。

发展深加工:多渠道立项引资,兴建苹果冷藏库群和深加工基地,贮藏容量由现有的3万t增加到10万t以上;同时兴建1~2个具有规模带动效益的果汁、果脯、果酱等龙头加工企业。

三、对策措施

一是实施“八改十配套”转型发展工程,建设以标准化生产为主题的生产体系。“八改”即改变经营理念、改良品种结构、改造老园密度、改善土壤肥力、改进树形结构、改建果园围栏、改革营销模式和改优果品加工;“十配套”即土肥水管理配套工程、花果精细管理配套工程、“畜沼果”生态模式配套工程、无公害病虫害防治配套工程、果园种草覆盖配套工程、铺设反光膜配套工程、果实分批采收及采后处理配套工程、果品包装贮藏及销售配套工程、技术服务网络建设配套工程、专业合作社和品牌建设配套工程。对此,全县将完善苹果标准化生产技术标准,制订并发布适合当地生产实际的 《苹果转型发展 “八改十配套”实施规程》和《绿色食品苹果生产技术规程》,采取培训指导、样板示范、观摩推动、检查督促等方式,全力推动苹果生产标准化。

二是实施“十百万”标准化生产示范工程,建设以精细化管理为核心的服务体系。确定城北垣、勒马垣、三堠—柏房垣、中垛垣、永固—大庄—匣院梁、社堤—太和垣、谢悉—桑村垣、赵村垣、文城—圪塔—克难坡垣以及中市垣等10个垣区为吉县苹果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参照甘肃省 《标准化果园建设技术规程》重点加强建设;创建100座标准化生产示范园,发挥示范辐射作用;培训1万名标准化生产技术标兵,带动标准化生产、精细化管理整体推进。为了推动苹果标准化生产,争取县委、县政府给予优惠支持政策,健全县、乡、村三级技术服务网络,县上在机构编制、人员待遇、经费投入等方面给予倾斜,加大苹果科技推广经费投入;县财政把县乡苹果科技推广经费列入年度预算,足额及时下拨,同时,统筹农业科技培训、科技推广经费,捆绑用于苹果技术研发和示范推广补助;组建吉县苹果科技研究所,与科研单位、大专院校合作,走“产学研”开发之路,针对性地研究解决吉县苹果生产中的重大技术课题;搭建“果讯通”手机信息服务平台,为全县果农及时提供苹果标准化生产中不同物候期的关键技术、防灾救灾措施、果市行情及劳务供需信息等产前、产中、产后系列化信息服务。

三是实施“绿色苹果”基地开发工程,建设以无公害为标准的安全检测监督体系。推广无公害生产技术,提高苹果质量,开展测土配方施肥,积极发展“畜—沼—果”生态模式果园,扩大节水灌溉面积,开发生产SOD、富锌、富硒、富钙等功能型保健苹果,提升吉县苹果品位和生产效益;加强产销环节检测监管,确保上市果品安全;积极开展无公害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地理标志等“三品一标”认证;建立苹果产地准出、市场准入制度,推行建立无公害生产果园档案;积极筹建大型苹果中心交易市场,以苹果分级现货交易,市场信息采集、发布、咨询,苹果交易中介、苹果代购代销和贮运配送业务为重点,组织全县苹果通过现代电子商务开展营销;组织企业积极参加各种展示展销会,打造吉县苹果名牌,推动苹果安全快捷上市。

四是实施 “产业龙头”带动工程,建设以精品化包装为重点的贮藏加工体系。利用县政府对新建苹果冷藏库每1000 t奖补10万元的优惠政策,在三堠、大田窝和十里河兴建3个果库群,2011年果库贮藏能力在现有3万t基础上增加到6万t,基本上可以保证全县苹果季产年销,均衡上市;积极引进东湖醋业等2个大型苹果加工企业,开发果胶、苹果香精、果醋、果脯等系列苹果深加工产品,延伸产业链条,提高产业效益;重点培育和建设一批规模大、实力强、以鲜果营销为主的苹果贮运物流龙头企业,推进苹果产业化进程;引导企业走“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的生产经营模式,产销分工,订单生产,互利共赢。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