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洮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林业可持续发展对策探究

时间:2024-05-28

刘晓兵

甘肃洮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护中心,甘肃 卓尼 747600

1 洮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林业可持续发展的意义

洮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处洮河中上游,是黄河和长江两大水系的分水岭,其林业资源是指黄河上游重要的水源涵养林,特殊的区位使其具有生态屏障作用。依据可持续发展理念对自然保护区进行建设,能够维护和恢复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稳定性,保护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和生态景观,防止生态系统退化和生物灭绝,有助于维护生态平衡。基于丰富的林业资源,开展生态旅游、生态观光、生态农家乐等活动,吸引更多游客到访,带动旅游业的发展[1]。在自然保护区周边,可以培育经济发展与自然保护相适应的绿色产业,如生态农业、有机农业、绿色农业,生产特色农产品。绿色产业的发展有助于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减少农村劳动力外流,提高自然保护区周边居民的收入水平,为当地居民提供更多增收致富的途径。因此,在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坚持采用可持续发展理念开发林业资源,将有助于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三方面的良性互动和统一。

2 洮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林业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

2.1 管理制度不够完善

洮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林业资源管理涉及多个部门,管理制度的协调性和完善性对林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现阶段,保护区针对危害森林的行为的监督、问责机制尚不健全。由于管理制度不够完善,不同部门对林业资源管理的职责和权责划分不够清晰,工作内容存在重叠或遗漏的情况,并未严格按照明确规定开展林业资源管护工作,无法实现对林业资源的高效管理。管理制度的不协调和不完善使自然保护区内的林业资源管理难以高效运转,从而导致了一系列不良现象的频繁发生,对自然保护区的生态系统造成了损害[2]。同时,由于缺乏健全的监督与问责机制,导致危害森林资源的不良行为不能被及时发现和处理,违法行为得不到有效制止。

2.2 专业人才不足

在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洮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林业可持续发展面临诸多挑战,其中一个重要问题是专业人才不足。在现代社会,人们更加关注经济发展、科技进步、娱乐等领域,对于自然保护和生态环境问题关注程度相对较低,对自然保护区的工作和贡献关注相对较少,减少了专业人才前往自然保护区工作的动力。洮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部分区域位于边远山区、高海拔地带,交通较为不便,基础设施相对薄弱,生活条件相对艰苦,限制了外来专业人才的加入,而自然保护区内的岗位和技术培训较少,使工作人员的科研工作水平相对较低,导致自然保护区的林业资源管理水平受到桎梏。

2.3 监测力度不足

目前,受技术设备及人力投入不足的限制,洮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并未建立全面的林业资源监测系统,保护区的监测数据采集工作开展受阻。自然保护区的监测范围仅限于特定区域或样本监测地点,且只能监测森林覆盖率和物种多样性等少数几个关键指标,无法全面监测整个自然保护区的林业资源情况,较难全面反映森林生态系统的长期演变趋势。由于缺乏长期连续的监测数据,保护区内的林业资源管理者难以全面准确地了解林业资源现状,导致管理者制订森林资源规划和保护策略时缺乏充分的依据,从而较难及时遏制非法砍伐、滥伐木材等破坏生态平衡的行为。

2.4 资源利用与保护存在冲突

自然保护区是为了维护生态平衡、保护自然生态系统而设立的特殊区域。然而,保护区内的林业资源,如木材和药材,往往被视为潜在的经济资源,极易出现资源利用与保护之间的冲突,对动植物等生态资源管护造成不良影响。此类冲突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过度的林木采伐和非法砍伐破坏了野生动植物的生存地,破坏了食物链和生态平衡,进而影响整个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第二,部分珍稀濒危物种仅在自然保护区能够生存,资源利用过度导致其生存地消失,加大了物种灭绝的风险。甚至自然保护区内的部分林业活动阻碍了野生动植物的迁徙和生态连通性,影响物种之间的基因流动,进而削弱了生物多样性[3]。此种现象对林业生态环境造成较为明显的不良影响,对自然保护区生态系统产生了一定威胁。

3 洮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林业可持续发展对策

3.1 健全林业资源管理机制

为确保自然保护区内林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持续改进林业资源管理机制。为此,洮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各部门应紧密合作,明确自身在林业资源管理中的职责和任务,建立高效的执行机制,确保各项工作有序推进;编制切实可行的执行方案和政策,确保资源管理措施能够得到有效执行;建立明确的责任体系,确保相关部门和个人对自然保护区内林业资源的管理负责;制定合理的资源利用政策,保障林业可持续发展。

洮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可设置由专业管护人员组成的林业资源管护站,采用保护站、林班、作业小班的三级区划;以下发图斑为基本单元,依据地类、地形、海拔、土壤、植被、水文、自然灾害等因子对作业小班进行区划;建立一个政治素质良好、业务技术精湛的保护管理队伍,并从巡护、生态监测、资源保护、公众教育等方面,对管护人员的职能进行细致的划分,确保每个岗位职责明确,避免职责重叠和遗漏。

同时,洮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应对已完成的建设项目、管理制度和科研成果进行建档管理,明确需要纳入档案管理的内容,如建设项目的规划、实施和评估报告,管理制度的制定和修订过程,科研成果研究报告和数据等,并利用数字化技术将不同档案进行分类与存储,以便于档案的长期保存和检索。在每年的年中、年末均进行档案复查审核,做好区域植物资源生存状态和资源动态变化的记录,剔除过时无效的信息,并及时更新管理成果[4]。

此外,洮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可利用网格化智能管理模式,在保护区范围内实行网格化管理,成立各辖区内的管理小组。管理小组成员由村主任和由居民推荐的组长组成,组长担任网格长的职务。网格长负责转达、执行、监督居民工作,并向居民宣传生态移民和保护区其他保护措施与政策,鼓励周边居民共同参与保护区的生态文明建设工作,以提高管理精度和管理效率,使生态保护工作更加具有可持续性。

3.2 加大人才培养力度

为了加大对人才的培养力度,自然保护区应制订人才培养计划。洮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部门可与相关高校、科研院所、环保部门合作启动人才培养计划,开展岗位培训和技能培训,并鼓励保护区管理人员外出学习,提高工作人员的林业资源管理和保护水平;或者外请林业专家入驻保护区,开展科研宣教活动,为人才队伍建设方案的建立提出指导性建议,以提高人才的综合素质和技术能力。同时,可设立洮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科研专项基金,鼓励保护区工作人员参与科研项目,并与国内外相关研究机构建立合作关系,吸引专家学者来保护区从事科研工作。

洮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可为专业人才提供具有竞争力的薪酬、丰厚的绩效奖金、培训补贴等福利,激励员工,并建立表彰制度,对在技术创新、环保宣传等方面取得优秀成绩的人才给予奖励和荣誉,以吸引更多人才投身于自然保护区林业事业。自然保护区管理部门也可与社会组织、相关企业逐步开展相关合作,为专业人才提供广阔的职业发展空间和机会,使其在保护区工作中成长和进步,激励其在自然保护区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3.3 加强科学监测

洮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林区位于甘肃省甘南高原,面积广阔,护林员严重不足。充分运用信息技术等现代技术加强林业资源监测是发现和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因此,洮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可充分利用高分遥感卫星、中分辨率成像光谱仪(Moderate-resolution Imaging Spectroradiometer,MODIS)、Landsat 系列卫星、哨兵2A卫星等光谱稳定、覆盖范围广、时效性强的优势,通过高分辨率的图像处理和解译,实现对林区植被、森林类型和覆盖度的监测,实时发现林区内存在的问题和林区内的植被变化,从而周期性地获取数据,为林业资源监测提供及时的信息支持。

洮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可充分利用现有的监测系统建设成果,利用运营商建设的专用网络,通过无线、3G/4G 通信和卫星通信,构成整体的流域区域网,覆盖保护区全流域,从而提高监测效率和准确度。同时,建立完整的林业资源监测数据库,接入保护区“天空地”一体化监测感知体系的监测数据,为保护区管理部门和相关研究机构的管理与科研提供数据支持,促进信息交流和资源共享。

洮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还可利用计算机数据技术建立林业资源监测预警系统,通过数据分析和模型预测,计算温度和湿度的变化,对森林火灾、病虫害的高发期等进行预警,实时监控灾害应急物资、人员空间位置和监测设备的运行情况,联动指挥中心和各级管理人员,以减少灾害对生态系统造成的影响。同时,采取卡口监测、周界防范、卫星遥感监测、视频监控等多样化监测手段,为自然保护区构建点线面结合的立体化防护体系,对非法砍伐、盗猎、采矿等违法活动进行严格的防范和打击[5]。

3.4 开展可持续的林业经营活动

在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为保护森林资源,确保其在长期内能够持续提供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洮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应大力开展可持续的林业经营活动。

第一,开展森林恢复和植树造林工程。洮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可根据“按需开发”原则,在保护区内持续推进用材林、经济林的培育工作。例如,针对已经退化或受损的森林,进行植被修复、土壤改良、濒危植物保护等生态修复工作,并通过选择性砍伐、间伐等方式优化种植和砍伐的树木比例,促进林木自然再生,扩大林业资源覆盖面积,从而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恢复能力。

第二,加快林业产业的创新与转型。洮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可通过技术创新,加大对传统产业的改造与新兴产业的培育力度,并不断推出绿色建材、生物质能源、药用植物等符合市场需求和环保要求的新产品,以拓展林业产业链条,提升林产品的附加值,增加保护区林业经济效益。

第三,大力发展森林旅游业和种植业。洮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可设计和开发生态旅游线路,提供观鸟、野生动植物观察、森林探险等生态体验活动,并在适宜的地点建设生态旅馆、观景平台、生态教育基地等生态旅游基础设施,提升游客的旅游体验。同时,可提供种植、生产、销售等综合服务,促进产业集聚发展,满足林业资源循环发展的客观需要。

4 结束语

自然保护区林业的可持续发展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坚定地站在生态文明建设的立场上,全面落实可持续发展理念,才能够切实保护好自然保护区的林业资源,实现自然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和谐共赢。笔者针对洮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现状,全面分析了保护区林业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以期为自然保护区的环境保护和林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