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滑县小麦产业高质量发展对策

时间:2024-05-28

陈天庆

河南工业大学经济贸易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0

0 引言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1]。2023 年,***总书记在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农业强国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根基,推进农业发展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这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我国高质量发展问题的重视,特别是对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视。小麦是我国重要的口粮之一,小麦产业发展直接关系到国家粮食安全和社会稳定。

滑县地处河南省北部,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光照充足,四季分明,有着得天独厚的资源禀赋优势,是中原经济区粮食生产核心地区,也是河南省第一产粮大县。近年来,滑县积极贯彻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不断扩大优质小麦品种种植面积,推动小麦产业由“产量导向”向“质量导向”转变,全面提升小麦产业发展核心竞争力,推动当地小麦产业高质量发展。然而,通过调查发现,滑县小麦产业在发展过程中仍存在诸多问题,大大制约了其高质量发展。滑县应立足资源禀赋和区位优势,不断提升生产能力和生产水平,大力推动小麦产业高质量发展。

1 滑县小麦产业发展现状

1.1 发展规模

1.1.1 种植规模

近年来,滑县小麦种植面积不断增加,从2014 年的114 400 hm2增长到2023 年的120 800 hm2,增加了6 400 hm2。自2018 年起,滑县小麦种植面积就常年稳定在120 667 hm2以上,且小麦产量稳步增长。

1.1.2 制种规模

2023 年滑县小麦制种面积超过29 333 hm2,是国家级制种大县和区域性小麦良种繁育基地县,在国家小麦现代化农业产业技术体系205 个基地示范县中长期保持全国前三,在省内39 个示范县中长期位列第一。滑县拥有国家级区域小麦良种(小麦)繁育基地,20 多家小麦良种繁育企业,3 家省级重点龙头企业,1 家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滑丰”这一滑县小麦品牌获得了“中国驰名商标”荣誉。河南滑丰种业公司是滑县的龙头企业,自主培育出了适宜当地种植的优质强筋小麦新品种——滑育麦1 号,解决了优质强筋小麦优质但产量不高的问题,具有抗病、抗倒春寒、耐高温等特点,为优质强筋小麦的大面积种植提供了基本保障。

1.2 小麦加工情况

目前,滑县小麦仍以采收后的初级加工为主,即主要对小麦进行清理、烘干、分级和磨粉等简单的加工处理。

滑县有多家小麦加工企业,其中河南滑丰种业科技有限公司是目前滑县规模最大、经济效益最好的一家小麦加工企业。该公司在滑县新区建设了一个超26 667 m2的小麦加工和仓储中心,其中晒场面积15 000 m2,标准化仓库面积超3 500 m2,还包括一系列配套设施,如农机库、检验室、试验室、考种室、挂藏室、低温低湿库和小麦加工车间等。该公司还购买了1 条国内先进的大型小麦加工生产线,完善了小麦加工和仓储的操作规程,有效提高了滑县的小麦加工能力和小麦品质。

在小麦精深加工及综合利用方面,滑县滑丰种业公司与益海嘉里集团等多家面粉加工和粮食收储企业签订合作协议,建立小麦良种繁育、优质专用粮生产基地20 000 hm2;目前,滑县具有一定规模的面粉加工企业有3 家,均是河南省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分别是乾为天食品、河南利生面业有限公司和河南省福乐道口面业有限公司,这些企业主要是把小麦加工成挂面、方便面、饼干及休闲食品等。其中,河南利生面业有限公司日处理小麦550 t,年加工生产16.5 万t面粉;河南省福乐道口面业有限公司日处理小麦500 t,年加工15.0 万t 面粉,并投入9 400 万元建成年处理小麦18.0万t的面粉深加工项目。

1.3 小麦产品销售情况

近年来,滑县积极借助电商平台进行小麦产品销售,真正实现了“一头连接着消费者,一头连接着市场”,拓宽了小麦产品销售渠道,提升了小麦产品美誉度。目前,线上和线下融合的销售模式在滑县各小麦产区都很受欢迎,小麦产品生产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利用拼多多、淘宝等电商平台与消费者直接对接。例如,滑县大功禾食品有限公司主要从事挂面产品的研发生产,其成立以来的销售模式都是以线下为主。农村电商兴起后,该公司紧跟时代,组建了电商专业运营团队,将主要销售业务转移到线上,通过严格把控小麦产品品质,优化线上服务,在电商平台打响了品牌,拓宽了销售渠道,为其他小麦产品加工企业做出了榜样。除此之外,订单销售模式也是滑县小麦销售模式的一种。滑县当地的小麦生产基地与小麦销售或深加工企业签订小麦生产和销售合同,小麦生产基地根据订单生产小麦,小麦销售或深加工企业则根据协议商定的价格收购小麦。采用这种销售模式不仅可以避免小麦生产的盲目性,而且可以实现小麦产品的质量追溯,保证滑县小麦生产基地拥有稳定的销售渠道,解决小麦销售难的问题。近年来,随着滑县小麦生产基地规模不断扩大,益海嘉里、金沙河面业、五得利面业、中粮贸易、濮阳中粮等多家面粉加工企业和粮食收储企业积极与滑县小麦生产基地合作,签订合作协议。

2 制约滑县小麦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主要因素

2.1 优质专用型小麦生产不足

当前,随着国家对食品安全重视程度的逐年提高,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市场对高质量、多元化的面制食品需求日益增大。市场对小麦的需求是多种多样的,尤其是对酿酒专用、富锌等优质专用型小麦的需求越来越大。但是,滑县小麦的生产与供应之间出现了不匹配的问题,无法满足市场的多样化需求。长期以来,滑县小麦在生产上是以产量最大化为目标的,导致普通小麦产量较多而优质专用型小麦品种和产量较少。再加上优质小麦和普通小麦之间的过低差价,难以激励农民生产优质麦[2],“优质不优价”问题导致农户不愿意种植产量低的优质小麦品种,而更愿意选择产量高的普通小麦品种。这就造成普通小麦供应过剩,优质小麦供应短缺。

2.2 小麦品牌影响力不强

滑县是“中国小麦第一县”,滑县小麦也已经获得省级农产品地理标志,这些都是当地小麦品牌建设的宝贵资源。但当地企业品牌建设意识不强,认为只要有好的产品,无须关注品牌建设也可以吸引消费者,没有对小麦产品进行针对性的品牌塑造。一些企业即使意识到了品牌建设的重要性,但也没有将品牌建设与企业核心竞争力挂钩,没有为品牌建设制定相关制度,组建相关内部组织,导致品牌建设缺乏规划和管理,从而使“滑县小麦”有实无名、优质不优价,品牌影响力较弱。还有一部分企业对小麦产品品牌定位不清晰,导致滑县小麦品牌无法突出自身优势,难以和市场中其他同类型小麦产品区分。

目前,滑县对当地小麦品牌的宣传力度还不够。地方政府和相关企业并未加强对滑县小麦品牌的宣传,使人们对滑县小麦品牌的认识不足。在宣传方式上,部分企业依然采用传统的电视广告和纸质出版物宣传等方式,忽视了农村电商等新兴推广平台的作用,导致滑县小麦品牌的宣传推广效果不佳。

此外,部分销售企业直接与农户对接收购小麦,导致大多数小麦没有滑县小麦品牌标志,难以形成规模性的市场影响,使滑县小麦品牌知名度不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低下。

2.3 小麦生产经营主体素质不高

滑县小麦生产经营主体主要为分散的种植户、专业大户和家庭农场。从文化程度来看,大部分种植户的受教育程度偏低,整体素质不高。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显示,滑县常住人口中,城镇人口和农村人口分别占36.38%和63.62%;在农村人口占大多数的情况下,16~59 岁人口的平均受教育年限为9.75 年,拥有小学文化程度的占29.9%,初中文化程度占40.2%,高中(含中专)文化程度占10.9%,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占5.4%。由此可见,滑县大部分小麦生产经营主体素质不高。近年来,滑县农村人口数量总体呈下降趋势,农村劳动力不断流向城市,导致农村劳动力趋于老龄化,且基层干部队伍存在知识过时、年龄结构偏大、专业结构单一等多重不合理问题[3]。

2.4 小麦深加工水平较低

当前,滑县小麦仍以采收后的初级加工为主,即对小麦进行清理、配麦、磨粉、筛理、分级、包装等简单加工处理,较少企业对小麦进行深加工,且小麦深加工企业普遍存在规模较小、深加工水平较低等问题,从而导致产品附加值不高。目前,滑县无大型、有实力的集小麦产品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的企业,无法实现小麦产品的推陈出新,小麦加工利用程度不高。同时,滑县大多数小麦深加工企业存在资金短缺、加工设备老旧等问题,导致小麦深加工规模小、经济效益低。此外,滑县大多数小麦深加工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弱,且未加强与其他企业的协作,导致小麦精深加工科研成果转化能力低,产品附加值小。

3 推动滑县小麦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对策

3.1 加强小麦新品种研发和品质监管

3.1.1 培育优质小麦新品种

滑县应针对小麦种植现状,鼓励当地小麦生产企业与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和河南农业大学等科研机构进行合作,因地制宜地制定符合滑县小麦生产实际的育种目标,并通过分工协作,加速小麦新品种的培育。

3.1.2 建设小麦良种繁育基地

滑县应着眼种子安全,聚焦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稳定大局,积极建设小麦良种繁育示范基地。在建设过程中,应综合考虑土地性质、交通条件和农户意愿,因地制宜选址,科学合理规划。

3.1.3 加强对小麦种子品质的监管

滑县应持续推进种质资源普查、收集、鉴定、保存和研究工作,并形成长效机制[4]。滑县农业农村局和种业主管部门应加强对小麦种子市场的监管,坚持全面检查与随机抽查相结合,组织执法人员对县级种子代理商进行全面检查,对乡镇种子经营门店进行随机抽查,重点检查证照是否齐全、经营档案是否完整、种子来源及去向、包装标签、相关生产和销售合同、经营行为是否规范、种子质量是否合格等。此外,滑县应在全县范围内开展品种信息备案登记工作,要求所有种子生产经营单位和个人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有关规定,认真、如实、规范填报生产经营信息。种子生产经营单位和个人只有在备案材料审核通过并获颁种子备案证后,方可依法从事种子经营活动。

3.2 加快小麦品牌建设

滑县可以“中国小麦第一县”等称号作为金字招牌,引导小麦经营主体强化品牌意识、挖掘文化内涵来塑造滑县小麦品牌形象,带动滑县小麦企业品牌、产品品牌、区域公用品牌共同成长,从而提高滑县小麦产业发展水平与竞争力。

第一,提升滑县小麦品质。滑县应加强小麦生产中新品种、新技术、新装备的引进与示范,推动小麦生产向规模化、绿色化、标准化、机械化方向发展,从硬件、技术等方面提升小麦品质,为打响滑县小麦品牌蓄力。

第二,加强滑县小麦品牌的培育。滑县政府应建立健全相应的扶持政策,充分挖掘和利用当地的小麦文化,推动滑县小麦走出河南省,塑造滑县小麦的品牌形象,提高滑县小麦的市场认可度和知名度。滑县应立足“大运河文化”等优秀传统文化,开发出具有“大运河”特点的小麦文创产品。

第三,滑县还应积极开展小麦主题宣传推介活动,定期举办全国性小麦经济发展论坛,参加中国农交会、豫沪对接优质农产品推介会等,提升滑县小麦的美誉度。

3.3 加快培育新型经营主体

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种植大户等是滑县小麦主要经营主体。滑县要实现小麦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就必须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鼓励小麦加工企业与育种、种植等各类经营主体组建产业化联合体,完善利益联结机制[5],形成以龙头企业为核心,以农民专业合作社为纽带,以家庭农场和农户为基础,多种生产经营主体并存的新型农业经营模式。当地政府应从以下2 方面大力支持农业新型经营主体的发展。

第一,支持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扩大生产规模、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建设一批高标准现代化小麦生产基地,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同时,滑县要建立“农户+合作社+龙头企业”的利益联结机制,把农村和企业牢牢“绑”在一起,共同推动产业发展。此外,滑县要完善小麦生产经营的配套服务,大力培育劳务合作社、农机合作社等产前、产中、产后的专业服务组织,为麦农提供多种形式的服务。

第二,政府应建立健全与滑县小麦产业发展相适应的人才政策,重视引进人才、培养人才,让人才留在农村、扎根农村,助力滑县小麦产业发展。在人才引进方面,政府应积极出台相关人才引进政策,如建设人才社区和高端人才公寓,确保引进的高层次人才可免费拎包入住,或给予其一定的买房补助;在人才培养方面,滑县应积极加强农业人才培养,可与安阳工学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双方约定以人才培养为目标,加强教育和科技资源的有效对接,联合开办专业和联合培养应用型、技能型人才,不断深化产教融合和产学研合作,为当地小麦产业发展、乡村振兴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同时,应加强对农民的培训,开展经营管理型高素质农民培训,培养更多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高素质农民。

3.4 提高小麦深加工水平

一方面,滑县政府应加大对小麦深加工企业的支持力度。首先,应重点培育一批具有市场竞争力的小麦精深加工企业。其次,加大对小麦深加工企业的税收减免和财政补贴力度,支持建设强筋小麦特色产业集群、现代农业产业园等,其中小麦精深加工是重要支持内容。最后,协调人民银行、银保监会等出台支农专项再贷款、降低担保费率等政策措施,建立中小微农业企业名单制、推荐制和信贷落实周调度制度,落实中小微农业企业和新型经营主体贷款优惠政策。

另一方面,高度重视小麦精深加工科技研发及其成果转化。滑县政府应支持各类相关创新主体开展小麦产业关键技术协同攻关,并推进相关科研成果转化。滑县应支持建设小麦加工重点实验室和小麦传统制品加工技术集成科研基地,开展小麦精深加工及综合利用研究和成果转化,加大设备改造、技术创新力度,积极开发新产品,扩大小麦专用系列产品的市场销售份额,提高小麦生产的综合经济效益[6]。同时,鼓励小麦加工企业加强自主创新,提高关键核心技术创新能力,推动滑县小麦产业从初级加工向精深加工转型。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