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28
周良平,陆 新
(1.常州市金坛区金城镇农业综合服务站;2.常州市金坛区农机学校,江苏 常州 213200)
金坛区地处长江中下游,水稻、小麦一年两熟生产方式,是传统的稻麦粮食产区,属于稻麦轮作。麦秸秆机械化还田是稻麦轮作区保护性耕作技术的重要内容,针对麦秸秆机械化还田技术存在的技术整合不够、操作性不强等问题,金坛区加大对麦秸秆机械化还田技术的研究,解决了麦秸秆机械还田质量的技术瓶颈,提高技术的可操作性和指导性。
1.1.1 技术路线
机械收割小麦、麦秸秆切碎均匀抛撒→浅水泡田→施基肥→水(旱)埋茬耕整机作业→大田沉实→机插秧→田间管理。
1.1.2 操作要点
适当留高茬(30~40cm)、秸秆切碎匀撒、浅水泡田、撒施基肥(浅水层施肥,防止流失)、秸秆还田埋茬(埋茬、起浆平整横竖两遍作业)、大田沉实、机械插秧、露田排毒、浅水活棵、促早发。
1.1.3 机具配置
联合收割机配备秸秆切碎抛撒装置、55.125kW以上大中拖配套水(旱)埋茬耕整机、撒肥机、乘坐式插秧机等。
1.1.4 技术优点
①对收割、秸秆切碎、匀抛撒等工序要求低;②还田较深,容易实现秸秆与土壤均匀地混合;③动力要求低,一般55.125kW 以上拖拉机配套水(旱)埋茬耕整机即可;④能缓解稻麦轮作茬口紧的矛盾;⑤能一次进田,横竖两遍作业,实现埋茬和起浆平整,满足机插秧对大田的要求;⑥可减少机具进出田的次数,实现省工节本。
1.1.5 技术缺点
①需统一收割进度,统一时间上水;②作业机具必须使用水(旱)埋茬耕整机等秸秆还田机,传统的旋耕机须与起浆平整板配合使用。
1.2.1 技术路线
机械收割小麦、麦秸秆切碎匀抛撒→秸秆粉碎还田机作业→旋耕还田机作业→浅水泡田→施基肥→起浆平整(浅水层)→大田沉实→机插秧→田间管理。
1.2.2 机具配置
联合收割机配备秸秆切碎抛撒装置、55.125kW以上大中拖、秸秆粉碎还田机、秸秆还田机或旋耕机、水田耙、撒肥机、乘坐式插秧机等。
1.2.3 操作要点
适当留高茬(30~40cm)、秸秆粉碎、旋耕埋茬、浅水泡田、撒施基肥(浅水层施肥,防止流失)、起浆平整、大田沉实、机械插秧,浅水活棵,露田排毒,促早发。
1.2.4 技术优点
①留高茬、低茬均可;②还田质量高,秸秆粉碎后易于土壤充分混合,旋耕后田面基本无残茬,对水稻影响小;③能加速秸秆腐烂。
1.2.5 技术缺点
①配套动力要求高;②比常规旱耕水整技术路线增加了一道作业工序。
1.3.1 技术路线
机械收获小麦、麦秸秆切碎匀抛撒→犁翻旋耕复式作业机作业→浅水泡田→施基肥→起浆平整→大田沉实→机插秧→田间管理。
1.3.2 机具配置
联合收割机配备秸秆切碎抛撒装置、58.8kW 以上大中拖、犁翻旋耕复式作业机、水田耙、撒肥机、乘坐式插秧机等。
1.3.3 操作要点
适当留高茬(30~40cm)、犁翻旋复式作业、上水泡田、撒施基肥(浅水层施肥,防止流失)、起浆平整(浅水层)、大田沉实、机械插秧,浅水活棵,露田排毒,促早发。
1.3.4 技术优点
①加深耕作层,疏松土壤,解决土壤板结;②实现了秸秆深埋还田,满足后茬作物种植的农艺要求;③翻转后,可减轻杂草、病虫害的发生;④耕翻、埋茬、覆盖、平整等多道工序一次完成,实现高效率、低能耗。
1.3.5 技术缺点
①动力要求高;②机具长度不适宜小田块作业。
1.4.1 技术路线
机械收割小麦、麦秸秆切碎匀抛撒→秸秆还田机旱扎埋茬还田→浅水泡田→施基肥→起浆平整→大田沉实→机插秧→田间管理。
1.4.2 机具配置
联合收割机配备秸秆切碎抛撒装置、55.125kW以上大中拖、秸秆还田机、水田耙、撒肥机、乘坐式插秧机等。
1.4.3 操作要点
留茬要低(≤15cm),切得要碎、撒得要匀、埋得要深,浅水泡田,撒施基肥,起浆平整(浅水层),大田沉实,机械插秧,浅水活棵,露田排毒,促早发。
1.4.4 技术优点
腾茬后就可直接作业,做到“随收随扎”,能抢点农时。
1.4.5 技术缺点
①对收割环节(留茬、切碎、匀撒)要求高;②还田效果差、深度浅、对水稻秧苗的影响较大;③水层控制难把握,须浅水层还田。
以上技术路线中,选用插秧施肥一体机作业时,起浆平田前可不施基肥;犁翻旋耕水整技术路线,建议2~3年选用一次。
根据所采取的技术路线,前期收获时需采取不同的留茬高度(水耕水整、粉碎还田、犁翻旋耕还田应适当留高茬即30cm 左右;旱耕水整时需要适当低留茬即15cm 以下)并将秸秆切碎后均匀抛撒于田面。
注意收割留茬不是越低越好,应在30cm 左右(旱耕水整技术路线除外)。因为留茬越低,田面留草量就越多,预埋性越差;留茬越高,田面留草量越少,预埋性越好。
秸秆处理的应遵行的原则:“早、深、足、勤”。“早”即还田作业是越早越好;“深”即秸秆埋得越深越好,埋得越深对后茬机插秧的影响就越小;“足”即施足基肥,满足秸秆腐烂与秧苗返青活棵氮素需求。“勤”即适时露田,通气排毒,促进秧苗根系生长。
要严格控制水层和泡田时间,以田面高处见墩、低处有水、泡透耕层、泡软秸秆、作业不起浪为准,水深1~3cm,泡田时间一般不少于48h。水层过深,浮草增多,影响秸秆掩埋效果;水层过浅,耕作层泡不透,秸秆泡不软,作业不起浆。
基肥应在上水泡田之后、起浆平整之前施用(若采用插秧施肥一体机作业,插秧时施基肥)。基肥氮肥占总氮量的30%~40%。
2.4.1 机型选择
采用55.125kW 以上大中型拖拉机,配套秸秆粉碎还田机、水(旱)埋茬耕整机、犁翻旋耕复式作业机等机具。
2.4.2 还田作业
耕作深度:水(旱)埋茬耕整作业不低于12cm,犁翻旋耕复式作业不低于16cm。
水耕水整作业:选用水(旱)埋茬耕整机横竖两遍作业,完成埋草和起浆平整。第一遍埋茬作业,适当重耕,避免漏耕,确保埋草效果;第二遍平整作业时,采用“绕行法”找平,可适当提高作业速度。
犁翻旋耕复式作业:一次完成秸秆深埋、旋耕碎土。再浅水泡田,起浆平整、沉实后机插秧。翻耕作业时应从田块中间开始,向两侧作业,实现无死角。
沉实时间应根据土质而定,一般沙、壤土沉实1~2d,粘土2~3d,水清后及早插秧。
根据试验得知,首先,作业环节最少、动力配置最低、油料消耗最少的是水耕水整技术路线;其次是犁翻旋耕技术路线,其技术不仅作业效率高、动力配置适中,油料消耗也比粉碎、旱扎环节要略高些,但秸秆埋茬深,还田效果好,改良土壤作用明显,是复垦田块以及板结严重的田块理想选择。第三,粉碎还田技术路线,其作业次数最多达到了5次,是所有技术路线中最多的一条,但其增加了一道工序,将秸秆进行了粉碎,后再旋耕还田的效果较好,对后茬作物的影响也较小。第四,旱耕水整技术路线,是所有技术路线中,要求最高的,其还田前的每一道工序不能错。尤其是留茬要低、撒得要匀、浅水泡田以及浅水起浆平整等环节不能出错,很容易造成还田质量差,影响后茬作物的生产和管理。
表1 不同技术模式作业情况对比
目前,金坛区的秸秆机械化还田技术还处于不断试验、完善阶段,但是其重要作用和意义以及带来的客观经济效益已得到专家、农户的广泛认可。金坛地区将做好相关技术下一步的研究、试验和示范以及宣传、推广力度,不断完善金坛地区的稻田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模式,促进金坛地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和水稻产业可持续健康发展。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