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对新时期农机化发展的思考

时间:2024-05-28

王 晓

(衡水市农机管理总站,河北 衡水 053000)

当前,农业发展进入新阶段,质量农业、绿色农业、品牌农业成为农业发展主旋律,农机化要适应并引领现代农业发展,需要农机从业人员转变观念,了解农机化发展现状、趋势,推动农机化实现高质量发展,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装备支撑。

1 衡水市农机化发展现状

截至2019年底,衡水市2019年底农机总动力达828.36万kW,全市小型拖拉机拥有量20.20万台,大中型拖拉机3.60万台,小麦联合收割机1.12万台,玉米联合收获机1.08万台。2019年,衡水市主要农作物耕种收机械化水平达到91%,小麦、玉米在耕种收环节实现机械化。

2 农机化发展存在问题

在全市农机化快速发展过程中也暴露了一些不足和问题。主要表现在:

2.1 农机化适应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能力不强

衡水市每667 m2农机总动力达1.09 kW,高出河北省农机总动力0.91 kW 的平均水平,也远远高出全国的平均水平,但在农机总动力的持续增长下,全市设施农业机械化水平、畜牧业机械化水平、林果业机械化水平和农产品初加工为机械化水平较低。这说明当前我市农机化发展中高端农机不足、低端农机过剩等结构性问题非常突出,迫切需要由追求传统的粮食作物转向粮食作物与经济作物、养殖业、加工业协调推进、全领域地加快“机器换人”步伐。

2.2 面对现代农业要求,农机化技术和产品有效供给不足

单项农机化技术比较多,集成配套和系统解决方案研究刚刚起步;农机科技创新不足、成果转化不多,关键作业环节机械适应性仍需继续增强;农机农艺部门间相互协调、科研单位联合攻关、推广机构相互协作的体制机制还存在障碍。可以说,农机化目前没有起到作物品种改良和耕作制度变革的引领作用。

2.3 信息化程度低,服务手段落后

长期存在数据孤立、信息孤岛的现状。受制于科学决策缺乏参考,农机试验鉴定、技术推广、安全监理服务手段弱化;受制于信息不对称,服务质量效益总体不高,市场供需对接、机具调度、服务保障等方面的信息化服务能力差;受制于落后的传统管理模式,农机4S 店、农机电商、远程诊断维修等新型服务方式匮乏。

3 当前农机化发展总体思路

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节本增效促进农民增收为目标,以推动农业生产全程机械化为引领,以发展壮大农机新型经营主体为依托,坚持创新驱动,抓好“三个融合”(农机农艺融合,农业机械化与适度规模经营融合,农业机械化与信息化融合),培育发展新动能,加快推进农机装备结构调整,拓展农机服务领域,促进农业机械化提档升级,为现代农业建设提供坚强的物质装备支撑。

4 当前工作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4.1 在路径选择上,紧紧抓住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线

农机管理部门要围绕全市农业产业结构和品质结构的变化,满足生产端、供给侧改革的需求,调整资源配置和政策倾向,主动做好配套。要围绕两个方面,解决两个问题。第一个方面是围绕优质小麦、玉米等口粮作物坚定不移的推进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通过发挥装备的保障作用,切实提高劳动生产率、土地产出率和粮食商品率,打牢连年丰收、供给充裕这个基础,为结构性改革固本培元。第二个方

4.2 在培育动能上,把握好创新驱动和农机化信息化融合两个关键

要坚持科研、生产、推广相结合,加快现有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推动科技创新;要主动适应和把握经济发展新常态,找准市场需求点和改革切入点,推动工作机制创新;要大力培育农机合作社等新型农机化发展主体,增强农机化发展活力,推动服务创新;要增强管理的精准性、科学性、指导性,运用市场化手段,运用法治方式,推动管理创新。要以“智慧农机平台”建设为抓手,深入谋划研究,将平台管理、技术应用和各级需求有机结合,尽快实现市场供需对接、机具调度、服务保障等农机化全方位应用,全面挖掘企业、生产、管理数据,并依托院校和企业共同开发,实现大数据的有效利用,切实提升农机试验鉴定、技术推广、安全监理信息化建设水平。

4.3 在工作方向上,以促进农民增收为根本目标

要坚持与适度规模经营的融合。充分发挥新型经营主体在引领农机化技术集成示范、人才教育培训、农机服务方式创新等方面的作用,引导农机服务主体向农村二、三产业发展,推动农业机械化向产前、产中、产后延伸,拉长农业产业链,提高农业生产的整体效益,带动农民增收。要继续推进农机节本增效。通过大力推广应用保护性耕作、深松整地、精量播种、化肥深施、高效植保、秸秆还田、节水灌溉等先进适用机械化技术,实现水、种、肥、药等农业投入品的节约利用,降低生产成本,促进农民增加收入。

4.4 在推进方式上,坚持绿色环保可持续原则

大力推动“四低”节约型机械化,实现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低风险农机化发展。要落实好地下水超采项目,建设节约型机械化耕作体系;要大力推广保护性耕作技术,开展保护性耕作技术示范应用;要认真谋划“十节一减”农机化技术,即:节地、节水、节肥、节药、节种、节电、节油、节煤、节粮以及节约型生态养殖农机化技术,减少从事“一产”的农民,转移劳动力。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