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28
刘本洲
(利川市红椿林场,湖北 利川 445400)
湖北省利川市红椿林场位于元堡乡、毛坝镇、沙溪乡交界处,距市中心23 km,平均海拔1 350 m。林场始建于1981年,总面积15 692.42 hm,其中有林地面积 14 614.31 hm。林 场 人 工 林 面 积6 933.33 hm,其中杉木1 586.2 hm,柳杉2 608.27 hm,日本落叶松 2 201.33 hm,其他树种537.53 hm。林场是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内唯一由国家、集体和农户三者联营的速生丰产用材林基地。该林场所有造林活动均由国家提供资金及管理技术,由村、组或林农提供土地(荒山、荒地和部分退耕地),实行联合经营、合同承包管理,有的补助粮食,有的按收益比例分成。林场现有国家级生态公益林4 452 hm、省级公益林1 400 hm,为公益一类事业单位。
该林场除人工林外还有很大面积的天然林,野生动植物资源十分丰富。其中,林场内的国家一级保护野生植物有珙桐、光叶珙桐、银杏、红豆杉、南方红豆杉、水杉和秃杉,国家二级保护野生植物有马褂木、红豆树、黄杉、篦子三尖杉、楠木、闽南、红椿、香果、兰草、天麻、黄连、厚朴、凹叶厚朴、金毛狗及崖白菜等,常见野生动物有野猪、野山羊、蛇、香獐、果子狸、红嘴相思、白胸苦恶鸟、红脚苦恶鸟、山斑鸠、火斑鸠、大杜鹃、四声杜鹃、棕腹啄木鸟、大拟啄木鸟、寿带鸟、红嘴蓝鹊、大嘴乌鸦、山麻雀、灰林鸮及红腹锦鸡等50余种,仅爬行类野生动物就有尖吻蝮、乌梢蛇、银环蛇、短尾蝮及王锦蛇等30余种。由于林场管辖面积大,边界长,管理人员少,加之周边社会情况复杂,挖天麻、挖兰草、盗伐红豆杉、打猎及捉蛇等破坏野生动植物资源的情况时有发生,保护难度大。鉴于此,林场资源保护与利用问题是摆在管理者面前的最大难题。
林场人工林面积高达6 933.33 hm,部分为20世纪80年代营造的。受当时各种条件限制,设计者更多考虑速生丰产,所以大部分人工林为纯林,且密度大,加之林场处于高海拔地段,降雪量大,林木雪折、倒伏现象严重,2 201.33 hm日本落叶松纯林雪折、倒伏现象最为突出,林相破败。杉木林密度大,自然整枝太高,影响树木生长。总体而言,该林场林分结构不合理,森林不健康。
红椿林场森林密度大,枯死枝、病死枝清理不及时,森林病虫害时有发生。日本落叶松叶蜂病、日本落叶松根腐病、杉天牛等有一定程度的发生。林场暂未建立疫源疫病监测系统,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有待加强。由此可知,该林场有害生物防治相对薄弱。
红椿林场大部分地带为高山坡地,部分地带地势陡峭且为有林地,仅利用少部分缓坡地带种植大黄、黄连、山胡椒、高山蔬菜等,在复兴、黄泥等少数高山地区发展蔬菜种植业和养殖业,在相对低海拔地区种植茶叶,但因体制、机制、市场等方面原因导致发展滞后。实际上,红椿林场可依托良好的自然资源和气候条件发展森林康养、生态旅游业,但受政策、资金等因素影响,暂处于探索起步阶段。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劳动力工资及物价上涨,生产成本大幅提高,而林业生产及项目工程建设资金预算标准却跟不上生产成本上涨速度,如防火线维修工程预算标准还停留在几年前等,这给林业生产及项目工程的实施带来了一定的难度。红椿林场的经营方式也发生了转变,生态公益林占比越来越大,单靠国家对生态公益林和天然林停伐的补偿,无法保障农民收入,更无法满足生态项目建设的资金需求。此外,林场现有在职职工13人,其中大专及以上学历3人、中专及高中学历10人,平均年龄52岁,最小的46岁,中级职称3人,党员7人。由于林场职工长期与林为伴,生活工作环境单一,与外界交往少,除了在工作实践中积累了一些经验外,其专业知识亟待更新,工作能力有待提高。森林防火是一项系统的长期性工程,必须时刻保持极高的警惕。林区的部分防火工作人员防火意识薄弱,工作态度相对懈怠,且受设备不足的影响,在突发火情时不能及时给予有效反应,给防火工作的开展埋下了隐患。
林场面积大,交通发达,居民复杂,森林资源管理、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森林防火难度较大。同时,林场海拔高,冬季雪大,部分日本落叶松倒伏较严重,加之近几年大黄价格好,部分农民偷偷开荒种大黄。由于国家对林地的补助标准明显低于耕地的补助标准,很多农民把林地变为耕地。部分地块既办理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林权证》,又办理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经营权证》,增加了矛盾纠纷和管理难度。
保护林场、丰富森林资源须从以下4方面抓起。一是抓宣传,通过电视、广播、微信或请专家进社区、进林场等多种形式对新版《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等进行宣讲,让广大居民认识重点保护的动植物类型,严禁采挖、破坏。二是抓巡查,在重点季节全员出动对重点区域进行巡查,可将林场划分为14个区域,分派人员进行巡查管理,杜绝出现采挖现象。三是抓办案,林场应积极配合利川市公安局森林警察大队和市林业局野保股,办好破坏野生动植物资源的典型案例,起到震慑作用。四是抓发展利用,对珙桐、红豆杉、巴东木莲等观赏性强的珍稀树种进行人工培育,扩大种植面积,建设观花园和彩叶林园。红椿林场可与湖北民族大学、湖北恩施学院、恩施职业技术学院等高校联建实训基地,寻求有力科技支撑。此外,林场应全力推进耀邦公园建设,发挥红色党建基地的引领作用。
对场内日本落叶松纯林及其他不健康林分加强抚育,清除雪折木、病死树,清理枯枝落叶;对针叶纯林加种适宜高海拔生长的马褂木、檫木等阔叶树,将其改造成混交林;在林缘种植红枫、鸡爪槭、红麸杨等彩叶林;在公路沿线种植珙桐、红豆杉、巴东木莲等珍稀观赏树种;对不适宜当地环境的林分制订长期改造计划。红椿林场应通过实行以上多种措施,提高森林整体质量。
红椿林场应坚持预防为主、防重于治的原则,把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纳入森林经营的重点。林场可通过加强监测、预测预报和检疫等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监测、检疫和防治能力,确保林业有害生物成灾率控制在3‰以内,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率达到90%,林木病虫测报准确率达到95%,确保森林健康。
近几十年来,红椿林场并未发生大面积的森林病虫害危害情况,但对森林病虫害的监测防治不能放松,每年应有一定资金投入疫源疫病监测。在具体的防治措施上,一方面林场应规范各林区营林生产作业,对林木采伐枝丫和迹地认真清理,集中销毁灾害木及其枝丫;另一方面林场应不断加强对病虫害林木的监测,各片区森林管护员一旦在巡查过程中发现可疑迹象,应立即向森林病虫害防治小组报告,由森林病虫害防治小组对其取样鉴定,对不能鉴定的病样送至利川市林业局森防站做进一步鉴定核实,以便及时采取措施,将病虫害消灭在初发阶段。
2.4.1 利用自然资源发展旅游业。红椿林场可在不破坏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发展生态旅游业,利用森林资源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红椿林场可利用耀邦公园和周边水杉网红道、大茅坡云海等大力发展旅游业,争取发展成为旅游康养胜地和优质碳库。
2.4.2 适当发展林下种植业、养殖业。红椿林场可利用当地的森林资源和地理、气候条件,在不影响林木正常生长的情况下适当发展林下种植和林下养殖业,以林药结合、林菌结合、林牧结合等方式,增加林农的经济收入。例如,在高海拔地区大力发展黄连、竹节参、蔬菜等产业;在低海拔地区发展蜂产业;借用“利川红”的品牌效应,在毛坝镇的双河、联兴、桃花、咸池、竹园、和平、池坪等村大力发展茶叶产业。当地可通过奖补推动、现场带动、大户领动相结合,技术培训、林下指导、观摩交流并举,打造林下经济示范带、立体苗圃、美丽庭院;通过专家请进来、大户走出去、信息聊起来、林下动起来等,加快林下经济的发展步伐。
红椿林场可利用林场资源、特殊的地理位置及“耀邦马褂木”的影响力积极争取项目资金,开展低产林改造,把“耀邦马褂木”党建基地建设好。林场可利用碳汇工程、国家储备林项目、退耕还林等项目争取国家资金,发展彩叶林,种植厚朴、山胡椒、方竹、茶叶等经济作物。红椿林场可利用国有林场改革的契机,做好林场增编定岗工作,增加职工人数,让职工队伍年轻化、知识化,彻底改变职工队伍结构不合理的局面。同时,林场要加强培训,提高工作人员素质,确保其能胜任相关工作。林场应要求全体人员在重点防火期和高火险天气必须坚守岗位,保持手机24 h畅通,一旦发现火情,要快速有序启动应急预案,争取做到“打早、打小、打了”,提高火灾防范效率。林场可利用先进可行的监测系统对全场范围进行全天候监测,配备宣传、预防、应急队伍及先进优良的灭火装备,真正做到监测无死角、扑救及时有效。在每年重点森林防火期到来前,林场应组织现有森林扑救队队员集中学习,并在重点森林防火期每周组织一次防火演练,提高森林防火扑救队人员的能力。同时,林场应不定期与周边村、林场、林站、企业、学校等单位就防火队伍建设进行交流学习,不断提高防火队伍专业素质。
红椿林场应创建全员护林模式,多渠道宣传保护森林资源的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及其经济效益的长效性,激发场内林农爱林、护林的内生动力,确保不因矛盾纠纷而破坏森林资源。现阶段,林场所辖范围已实行生态公益林补偿和天然林停伐补助。全辖区内林木禁止商业性采伐,但可将部分生态公益林范围外的山林折价还给农民,这样既可解决合同无法兑现的问题,又可保护绿水青山。
近些年,红椿林场依靠科技进步和集约经营,实现森林资源总量增长;依托耀邦公园景点的开发建设,已形成稳定盈利的森林康养生态旅游产业。今后,林场要抓好碳汇林业,做好森林防火和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合理保护和开发利用森林资源,建成林木生长旺盛、生物多样性丰富、生态稳定的优质健康森林,打造以生态公益为主导的高山森林生态循环系统。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