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28
陈倩倩 钟海智 杨志刚
(1.广东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广东 广州 510520;2.广东省林业调查规划院,广东 广州 510000)
《“健康中国2 0 3 0”规划纲要》《林业“十三五”发展规划》及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等,都明确提出大力发展健康产业、康养事业,各地也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发展森林康养产业。基于此,笔者以珠三角范围内具有康养优势的森林资源(如国家级和省级自然保护区,国家级、省级森林公园)为载体,采用问卷调查、文献查询、专家咨询等方法采集24个康养因子数据,通过主成分分析法、层次分析法筛选出森林康养资源的主要指标因子,构建森林康 养评价指标体系,对珠三角地区的70个自然保护地的森林康养资源进行定量评价,在分析森林康养产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不同的森林康养建设策略,为各类森林康养基地的建设提供依据。
珠三角地区位于广东省中南部、珠江下游,濒临南海,是我国南亚热带最大的冲积平原,也是我国人口集聚最多、创新能力最强、综合实力最强的三大城市群之一。2018年末,珠三角地区常住人口6 300.99万人,占广东省常住人口的55.53%。珠三角地区是我国三大城镇密集地区之一,人口要素高度聚集,城镇化水平高,居民生活节奏快,亚健康人群占70%以上。因此,在珠三角地区发展森林康养产业有助于满足当地居民对健康及美好生活的迫切需要。
《广东省林业产业发展“十四五”规划》显示,截至2020年,珠三角地区森林面积为282.81万hm,森林覆盖率为51.72%。其中,林业用地面积256.41万hm,占当地总面积的46.89%;非林业用地面积26.40万hm,占当地总面积的4.83%。
森林生态功能指的是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抵御灾害、吸尘杀菌、净化空气、调节气温、改善气候、保护物种、保存基因和固碳释氧等,等级从高到低依次为I、Ⅱ、Ⅲ。按森林生态功能划分,珠三角地区I级森林面积占4.9%,Ⅱ级森林面积占78.0%,Ⅲ级森林面积占17.1%。总体来看,珠三角区域的森林生态功能等级以中等(Ⅱ级)为主(见表1)。
森林景观等级的划分需综合考虑林木分类、层次、古树和色彩等,等级从高到低依次为I、Ⅱ、Ⅲ、Ⅳ。按森林景观等级划分,珠三角地区I级森林面积占0.85%,Ⅱ级森林面积占9.30%,Ⅲ级森林面积占比31.23%,Ⅳ级森林面积占比58.62%(见表1)。总体来看,珠三角区域内森林的总体景观等级不高,森林群落结构较为简单,林相单一,色叶树种少,缺少季相变化。
表1 珠三角地区森林生态状况统计表
评价范围包括珠三角地区九市,即广州市、深圳市、珠海市、佛山市、惠州市、东莞市、中山市、江门市和肇庆市。以珠三角九市范围内连片森林面积不少于300 hm、交通便利、具有一定森林康养基础设施的优质森林资源为评价对象,筛选出珠三角范围内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省级自然保护区、国家级森林公园、省级森林公园共计70个(见表2)。
表2 珠三角森林康养资源评价综合得分表
一是探究不同康养基地的康养保健功能类型及康养产品,为所需人群进行康养活动提供科学指导。二是测量不同区域空气负氧离子浓度,分析不同区域负离子浓度的差异。三是开展康养因子分析,建立综合评价体系,赋予康养因子权重,对其进行康养分类及等级划分,为需要康养的人群进行康养活动时提供科学指导,为广东省康养基地的规划建设提供重要依据。
3.2.1 文献分析法。通过阅读相关文献,广泛搜集城市区域规划相关理论、景观生态学理论、森林城市所要达到的指标体系等相关文献,了解国内外森林康养评价指标体系等相关理论成果和实践案例,明确与前人研究的异同,并提出森林康养资源评价的初步指标,以供进一步筛选。
3.2.2 主成分分析法。主成分分析是考察多个变量间相关性的一种多元统计方法,研究如何通过少数几个主成分来揭示多个变量间的内部结构,即从原始变量中导出少数几个主成分,使它们尽可能多地保留原始变量的信息,且彼此间互不相关。通常数学上的处理就是将原来个指标做线性组合,作为新的综合指标。
3.2.3 层次分析法。层次分析法由美国学者Saaty提出,是一种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分析方法,主要用于多目标决策问题的分析处理。其基本原理主要包括递接层次结构原理、比较标度原理等。递接层次结构原理指系统由多个因素构成,具有相同属性的因素组成系统的同一层次,不同类型的因素形成系统的不同层次,且上一层次因素对下一层次的因素起支配作用,即形成自上而下的层次支配关系。比较标度原理,针对构建的层次结构中某层的某个因素,将其下一层中的相关因素两两比较,采用专家咨询评分法得到各因素的相对优劣程度,然后将获取的判断结果构成判断矩阵。其中,有关如何有效量化判断矩阵中的每个因素,当前主要采用“1-9”比较标度法。
4.1.1 系统性与独立性。评价指标体系应能全面反映体系里的各种性质与特征,但由于指标体系中指标间信息重叠,不可能把所有指标都纳入指标体系,因而只能选取那些对森林康养评价起重要作用或者起限制因子作用的核心指标组成评价指标体系。这就要求所选的指标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和系统性。
4.1.2 科学性与可操作性。科学性是指评价指标体系要能比较客观、真实地反映森林康养的内涵。可操作性是指数据可测定、可获得、可定量化,使指标便于获取与应用。可操作性是指标体系科学性、完备性及有效性的最大制约因素。
4.1.3 定性化与定量化。评价可以分为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在评价方法日臻完善的趋势下,为了避免主观色彩的出现,必须坚持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力求定量评价为主的原则,既从理论方面进行深入全面的论证分析,又要根据一定的评价标准和评价模型将各种评价因素予以客观量化,进行定量分析比较。
利用主成分分析法根据相关但不同质的原则进行指标筛选,运用SPSS软件对初筛因子进行主成分分析,以方差累计贡献率≥85%为标准确定主成分,并通过评价区实际情况选出影响森林康养资源评价的主要指标。分析可知,第一、二、三主成分的特征值均大于0.8,特征值累计贡献率达到89.2%。第一主成分中森林覆盖率(0.955)、平均每公顷蓄积量(0.909)、天然林面积比例(0.872)的载荷信息较大,与森林资源现状相关,将其定义为森林资源质量;第二主成分中负氧离子浓度(0.736)、大气质量水平(0.669)的载荷信息较大,与环境因素相关,将其定义为自然环境质量;第三主成分中医疗设施(0.640)、森林步道(0.635)、接待食宿设施(0.551)、交通枢纽至基地车程(0.468)的载荷信息较大,与基础设施相关,将其定义为基础设施条件。
峰谷分时电价早在20世纪70代就已经被一些发达国家作为经济调节手段用来引导电力客户将一些高峰时期的电力负荷向低谷时段转移,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也逐步开始推广峰谷分时电价。峰谷分时电价是将一天24h划分为尖峰、高峰、平端、低谷等几种时间段,每一种时间段对应不同的电价。电网公司通常利用峰谷分时电价来引导用电客户合理安排用电时间,以此达到削峰填谷的目的,降低日负荷曲线中的峰谷差,减少系统所需的备用容量,充分利用设备和能源。[1]
以森林康养资源评价为最终目标层(),根据主成分分析中指标载荷信息描述结果,从森林资源质量、自然环境质量、基础设施条件3个方面构建评价体系的准则层(),各主要构成要素的评价因子作为评价因子层()。其中,森林资源质量由森林覆盖率、平均公顷蓄积量、天然林面积比例3个因子组成;自然环境质量由负氧离子浓度、大气质量水平2个评价因子组成;基础设施条件由医疗设施 、接待食宿设施、森林步道、交通枢纽至基地车程4个评价因子组成。
4.3.1 指标权重的确定及检验。设、、分别代表森林资源质量、自然环境质量、基础设施条 件,构 造-、-、-、-的 两两比较判断矩阵;采用yaahp层次分析法软件,采用9级数值标度法,算出各影响因子的权重;再将运算结果进行一致性检验,公式是=/。其中,为一致性比率,为一致性指标(=-/-1);为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标,当<0.1的时候就认为满足一致性校验,否则就需要重新对比矩阵,对其中的评分重新调整。经检验,<0.1,表明通过一次性检验。
4.3.2 指标的无量纲化处理。综合评价无量纲化方法有很多种,各有优劣。经过反复比较分析和试算,笔者最终选择了可能满意度法。
可能满意度法是从各评价指标的可能性及满意程度进行评价的。在评价指标体系中,有些指标用可能性评价或用满意度评价,也有二者兼用的指标。此法包括两个要求:一是要定出指标可能或满意的范围,即可能度的最高与最低点或满意度的最大与最小点;二是评出具体指标在这些指标上能达到的可能度和满意度。如果某项指标肯定能够达到,即其实现的可能度最大,定量记述为=1。反之,某项指标肯定达不到,即没有可能度,可记为=0,这是极端情况。在其他情况下,0<<1。当可能度的变化是线性时,如公式(1),其中表示某种可能性指标。
对于正向指标,如越大越可能实现的指标,即越大,越大(为某种可能性指标,为定量记述,意思为当某项指标肯定能达到时,其定量记述越大,也就是表达越可能实现);对于负向指标,则相反。
4.3.3 目标层计算。为全面反映森林资源的综合康养价值,采用加权综合评分的方式,对各评价指标加权求和,从而得到森林资源康养价值的综合评分。其基本数学模型如下:
式(2)中:表示总得分,即综合评分值;S表示某指标的评分值;Q表示该项指标在其所在准则层的权重;B表示该准则层指标的权重。
根据森林康养价值评价指标体系评价分值,通过对珠三角地区70个自然保护地的9个因子进行赋值,经标准化处理,得出评价结果(见表2)。
分值较低的是广东云乡森林公园、广东东山森林公园、广东彩虹岭森林公园、广东潜龙湾森林公园。以上公园分值较低是因为其面积较小,康养设施较为落后。
5.2.1 森林资源质量。森林资源质量得分较高的是广东江门古兜山省级自然保护区(0.659 1)、广东怀集三岳省级自然保护区(0.545 7)、广东从化陈禾洞省级自然保护区(0.514 9)、广东象头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0.491 6)、广东怀集大稠顶省级自然保护区(0.405 0),分列前5位,分值均高于0.4。这总体上反映了自然保护区森林资源条件优于森林公园,国家级、省级森林公园森林资源条件优于一般森林公园。
5.2.2 自然环境质量。自然环境质量得分较高的是广东鼎湖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0.165 6)、广东南昆山国家森林公园(0.154 5)、广东象头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0.150 8),分列前3位,分值均高于0.15。这总体上反映了自然保护区、国家森林公园的自然环境质量优于一般的森林公园。
5.2.3 基础设施条件。基础设施条件得分较高的是广东龙山森林公园(0.069 8)、广东惠州罗浮山省级自然保护区(0.069 3)、广东封开黑石顶省级自然保护区(0.069 1)、广东台山上川岛猕猴省级自然保护区(0.068 8)、广东石门国家森林公园(0.067 7)。从整体上看,70个评价对象基础设施条件得分最高的是0.069 8,最低的是0.004 2,反映出当前森林康养资源中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存在不足。
通过与当前森林康养资源评价案例的比较,以及广东省森林康养产业的实际发展情况,遵循从定性到定量的评价思路。首先综合采用文献检索法和专家咨询法初拟24个评价因子;其次利用主成分分析法(PCA)从24个初步因子中筛选出9个评价因子;最后利用层次分析法(AHP)构建森林康养资源评价指标体系,包括3个准则层,分别是森林资源质量、自然环境质量、基础设施条件;以及9个评价因子,分别是森林覆盖率、平均公顷蓄积量、天然林面积比例、负氧离子浓度、大气质量水平、医疗设施、森林步道、接待食宿设施、交通枢纽至基地车程。
根据评价结果,提出不同的森林康养建设策略:①优先发展,主要针对森林资源质量和自然环境质量较高,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较好的森林康养资源;②提升发展,主要针对森林资源质量和自然环境质量较高,但基础设施建设亟须加强的森林康养资源; ③巩固基础,主要针对森林资源质量和自然环境质量不高,基础设施建设尚未起步的森林康养资源。
通过森林康养指标体系评价结果,结合文献检索法和专家咨询法,笔者将森林康养划分保健康养型、运动康养型和文化康养型三大类。
保健康养型是指人们挖掘森林景色、森林功能(森林浴)等,通过呼吸森林中的新鲜空气等,促使人们达到自然、放松、愉悦的身心状态,起到保健的效果。在森林康养中,人们紧张、压抑、困惑等情绪能得到缓解,精神得到有效恢复和改善。有关研究表明,保健康养产生的综合效益较多。人们在森林康养过程中,能够使压力得到减轻,缓解焦躁心理,加快患病人员的康复速度。在国外,有较多的实例显示,人经历短期的森林康养之后,情绪状态会明显得到改善。
运动康养型是指在森林环境中,通过散步、慢跑、登山等运动,达到增强体质、促进健康的功效。运动康养型能促进人们的生理健康。在森林中,人们会欣赏周边的生态环境,同时森林环境中的空气负离子能对大脑皮质进行调节、缓解疲劳、降低血压。由此可见,运动康养对于实现神经系统的放松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文化康养型是人们在森林环境中修身养性、开阔视野。文化康养型是从文化的角度,促进人的身体、心理健康。人的康养文化需求包括意识需求、知识需求、娱乐需求、交际需求等方面。
结合文献检索法和专家咨询法将森林康养划分为保健康养型、运动康养型和文化康养型三大类,并根据评价指标因子的得分情况对适宜开展森林康养的自然保护地进行建设类型组合定位,为各类森林康养基地的建设提供依据。此研究成果可满足珠三角地区人们不断增长的森林康养需求,也可充分发挥广东省森林资源的生态服务功能,推动广东省森林康养产业发展,促进广东省林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林业经济转型,为珠三角地区森林康养基地的规划与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