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确山县花生病虫害特点及防治技术

时间:2024-05-28

马银华

(确山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河南 驻马店 463200)

1 引言

花生又名落花生,属蝶形花科落花生属,为一年生草本植物。花生作为一种重要的油料作物,在我国各个省(区、直辖市)均有种植。

近几年来,按照河南省政府“四优四化”工作要求,确山县积极开展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调减玉米种植面积,扩大优质花生种植面积。2020年,确山县优质花生种植面积近4.1万hm2。但是随着种植面积的扩大和连年重茬栽培,确山县花生病虫害持续加重[1]。确山县坚持按照预防为主、综合防治方针,积极采取相关措施,努力控制病虫害的蔓延和危害,有效减轻了花生因病虫害造成的损失。

2 花生叶斑病主要症状与防治技术

2.1 花生叶斑病主要症状

目前,确山县花生叶斑病主要包括网斑病、褐斑病和黑斑病三种类型。根据多年生产实践发现,叶斑病以花生生长中后期危害较重,重茬年限越长发病越重,往往不到收获季节叶片就提前脱落,病斑以叶片上发生最多[2]。

2.2 防治技术

2.2.1 及时清除病残体。在花生收获时,用机械或人工尽可能将所有植株病残体收集起来,可用作牲畜粗饲料。播种前,要及时处理堆放的花生秧垛,以消灭病害初次侵染源[3]。

2.2.2 轮作倒茬。花生叶斑病病菌以子座或菌丝团在植株病残体上越冬,也能以子囊腔在病组织中越冬,且病菌只侵染花生。因此,可将花生与甘薯、玉米等秋作物隔年轮作,或与水稻进行水旱轮作,都有很好的预防效果。

2.2.3 药剂防治。在叶斑病发病初期,田间病叶率达到5%以上时,可根据病情选用苯醚甲环唑、吡唑醚菌酯、戊唑醇等药剂,每10~15 d喷1次药,连续喷2~4次,可以有效预防和控制病害发展。

3 花生白绢病主要症状与防治技术

3.1 花生白绢病主要症状

花生白绢病多在花生生长后期发生。发病初期,花生茎基部组织呈软腐状,后期表皮脱落,严重的整株枯死。土壤湿度大时,可见白色绢丝状菌丝覆盖在病部和四周地面。该病菌在高温高湿条件下开始萌动,随后菌丝蔓延至植株中下部茎秆,并在分枝间、植株间蔓延,侵染荚果。该病在沙质土壤、连续重茬、种植密度过大、阴雨天等条件下发生较重。

3.2 防治技术

3.2.1 深翻改土,加强田间管理。在花生收获时,应及时将植株病残体清除到地块以外;收获后深翻土壤,可减少田间越冬菌源。在花生播种后,要配套开挖腰沟、条沟、边沟,做到“三沟”配套。下雨后及时排出田中积水,可以有效减轻病害发生。

3.2.2 药剂防治。在花生结荚初期,可喷施20%三唑酮乳油1 000倍液或扑海因1 000倍液进行防治。也可在该病发病期,用三唑酮、根腐灵、硫菌灵等药剂灌根,防治效果非常明显。

3.2.3 合理轮作。每3年与水稻、小麦、玉米等禾本科作物进行轮作。

4 花生茎腐病主要症状与防治技术

近几年,花生茎腐病在确山县南部花生主产区有不同程度的发生,轻者病株率5%~10%,重者在30%甚至40%以上,造成大量死苗,导致产量和品质下降。

4.1 花生茎腐病主要症状

花生茎腐病多发生在根茎的中上部和花生第一、二对侧枝上。发病初期,花生植株茎基部出现不规则的褐色斑块,然后病斑不断发展,形成绕茎一周的褐色病斑,导致输导组织被破坏,使植株地上部分失水萎蔫,最后死棵。在干燥天气,病部表皮呈琥珀色、凹陷状;在潮湿天气,病株很容易腐烂。

4.2 防治技术

4.2.1 防止种子霉变。在花生成熟后及时收获晒干,科学贮藏,防止种子发生霉变。

4.2.2 合理轮作。进行合理轮作可以有效降低田间菌源数量,防止病害发生危害。轮作周期2年以上。

4.2.3 药剂防治。播种前,可用种子质量0.3%的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进行拌种。发病初期,可选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 500倍液或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2 000倍液进行喷施防治。

5 花生病毒病主要症状与防治技术

花生病毒病在河南省各花生产区均有不同程度发生,且花叶型较多、丛枝型较少。

5.1 花生病毒病主要症状

花生病毒病主要有花叶型和丛枝型良种类型。花叶型病毒病常在花生顶部嫩叶首先发病,表现为叶色斑驳,沿侧脉现绿色条纹;除种传和早发病的植株稍矮外,病株一般不矮化,叶片也不明显变小。丛枝型病毒病通常在花生开始落针时出现:初时,一些小叶从植株基部叶腋处抽出,然后继续向上发展,乃至顶梢;这些小叶密生成丛,茎部节间缩短,植株矮化。

5.2 防治技术

花生病毒病要以防为主,且应采取综合防治措施。注意从无病地留种,选用抗病品种进行栽培。收获是要及时清除田间植株病残体,栽培中注意及时清除豆科杂草。此外,还要及时防治蚜虫、叶蝉、蓟马等传病害虫。

6 蚜虫危害特征与防治技术

近年来,确山县双河、新安店等乡镇的花生栽培中,因蚜虫等虫害造成的减产率一般在10%~20%,严重地块减产30%以上。

6.1 花生蚜虫主要危害症状

蚜虫属同翅目蚜科,目前在河南、河北、山东等地花生栽培中普遍发生。花生蚜虫1年发生20~30代,在干旱少雨、高温年份,有可能大面积发生。花生蚜虫多在植株顶端及嫩叶背面吸取汁液,开花后就聚集于花萼管及果针上为害,使植株矮小、叶片卷缩,严重影响下针。此外,蚜虫能大量排泄密露,引起霉菌寄生,使茎叶发黑甚至整株枯死。

6.2 花生蚜虫防治技术

防治花生蚜虫必须立足“早”字。一般在花生齐苗后,在蚜株率20%~30%、穴蚜量30头左右时,可用10%吡虫啉150 g/hm2或50%抗蚜威75~150 g/hm2,兑水450 kg喷雾;或用10%氯氰菊酯2 000倍液喷施。有条件的地方,也可在蚜虫发生初期使用黄板诱杀。

7 红蜘蛛危害特征与防治技术

7.1 花生红蜘蛛危害主要症状

红蜘蛛俗称火龙,近几年在确山县花生主产区危害较重,一般于6—8月份发生。花生红蜘蛛一般群集在花生叶背面刺吸汁液,受害叶片正面初失绿,出现灰白色小斑点,8~10 d后花生叶片全部干枯脱落整株枯死。红蜘蛛喜高温、干旱环境,繁殖能力很强,1头雌虫日产圆形卵6~8粒,产卵期14~36 d,将卵散产于叶片背面。由于红蜘蛛有吐丝结网习性,通常受害地块可见花生叶片表面有一层白色丝网,且大片的花生叶被粘结在一起,严重影响花生叶片的光合作用,阻碍花生正常生长,造成大量减产。

7.2 花生红蜘蛛防治技术

红蜘蛛寄主广泛,繁殖能力强,且抗药性强,因此,必须及时防治。秋后注意清除田间和田边杂草及枯枝落叶,秋播时进行深耕地整地,将越冬红蜘蛛深埋于地下。春季幼苗出土前,及时铲除田内外杂草,可有效压低虫源。另外,还要注意合理灌溉和施肥,促使植林健壮生长。也可喷施药剂防治红蜘蛛,可每667 m2选用40%氧化乐果乳油40~50 mL或20%灭扫利乳油20~25 mL,兑水50 kg喷施;也可选用0.5%藜芦碱可湿性溶液剂300~500倍液或联苯菊酯乳油500~800倍液进行喷雾防治。

8 结语

做好病虫害防治工作,能够明显提高花生产量和品质。因此,相关人员一定要不断优化花生栽培技术,重视病虫害防治工作,以促进我国花生产业良好发展。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