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28
席占文
(中共镇原县委党校,县行政学校,甘肃 镇原 744500)
美丽乡村建设是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其要求乡村建设发展过程中需努力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和管理民主等多项要求。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一项重要战略工作内容,要求乡村建设发展过程中需坚持乡村全面振兴与城乡融合发展,坚持因地制宜与循序渐进原则,并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等[1]。综合美丽乡村与乡村振兴的建设要求及建设目标来看,双方在内容与目标上既有相似之处,也有差异内容。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将进一步激发和带动美丽乡村建设,而美丽乡村建设将进一步促进乡村振兴发展。现阶段,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西北民族地区的乡村建设已成为我国城乡发展失衡、农村发展受限的主要战场,研究其乡村振兴背景下美丽乡村建设极具现实意义。
西北民族地区是我国范围内少数民族聚居区域的重要典型地区。国家统计局报告结果显示,截至2010 年,我国少数民族人口总数约为11 379万人,其中,农村范围内少数民族人口总数约为7 464万人,占据我国少数民族人口总数的大部分。西北民族地区是农村少数民族居住的重要区域,其涵盖贵州、云南、四川、甘肃、新疆及西藏等多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在我国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加强西北民族地区美丽乡村建设是实现美丽中国建设目标的一项不可或缺且极为关键的工作内容。在西北民族地区少数民族聚居村落数量过万的背景下,实现西北民族地区美丽乡村建设目标不仅具有现实意义,还具有典范意义。
2011 年我国农村贫困监测报告内容显示,截至2011年,我国范围内农村贫困人口总数约为2 688 万人,其中西北民族地区农村贫困人口总数约为1 480万人,占据我国农村贫困人口总数的大部分。因此,西北民族地区乡村发展过程中要想实现美丽乡村建设,则需与乡村振兴战略进行有效结合,通过经济发展为美丽乡村建设提供更加强大的成本助推力,同时通过美丽乡村建设解决以往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综合来说,西北民族地区美丽乡村建设与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应是相互促进、相互补益的重要关系。
目前,西北民族地区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存在着明显的主体性与主导性缺乏有效界定的问题。在西北民族地区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虽然政府部门能够积极采取多种措施制定相应规划,引导乡村朝着美丽乡村建设的目标发展,但在实际建设过程中村民本体的参与积极性始终未能得到有效体现,大部分村民并不了解美丽乡村建设对个人、对乡村发展的重要意义,存在严重的等、靠、要等麻木思想。基层政府部门在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也未能充分发挥引导性作用,不重视村民的主体性地位,以大包大揽的方式参与建设。也有部分基层政府部门片面将山水风景作为美丽乡村建设的主体,而忽视了人的重要性,对美丽乡村建设目标的实现不仅没有助益,反而造成了阻碍。
美丽乡村的建设目标在于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和管理民主等,其建设内容涉及乡村经济产业、生态环境、民族文化、传统习俗和政策治理等多个方面。而西北民族地区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部分基层政府对于美丽乡建设目标存在明显的认知错误,在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单纯地认为这只是一项卫生清扫工作,过于注重乡村的外在美而忽视了乡村的内在发展需求,过于重视乡村的基础设施、居住环境等硬件内容建设而忽视了乡村文化传承、管理治理等软件内容建设。总体来看,西北民族地区在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存在着明显的建设目标理解不透、建设内容不全面、建设推进不系统等问题。
西北民族地区作为我国少数民族聚居村落的一个典型地区,其范围内存在着上万个少数民族村落,不同的民族村落在长久的生活居住过程中必然会拥有自身独特的历史文化与风俗传承。西北民族地区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需充分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确保建设结果能够符合当前区域范围内的实际情况,能够有效彰显独属于当前乡村传承文化的特色内容,以此彰显西北民族地区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的地域性、民族性与个体性。但结合实际情况来看,目前西北民族地区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存在明显的功利化和同质化问题,部分乡村建设过程中未能充分考虑当前乡村的民族传承、文化特色与地域特征,未充分依托当前乡村的地理条件与环境条件挖掘乡村的文化遗产与资源禀赋,由此对西北民族地区美丽乡村建设目标的实现造成了非常不利的影响。
西北民族地区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需充分发挥村民主体、政府主导的双重作用。乡村政府部门在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需明确自身认识,清楚地认识到村民是美丽乡村建设的主体,政府是美丽乡村建设的主导。一方面,西北民族地区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要充分重视村民的主体地位,发挥其主体作用,加强宣传并引导村民认识到自身才是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最大的利益攸关者,同时也是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最主要的建设者。另一方面,政府部门要科学合理地与村民进行协商,共同制定美丽乡村的建设规划、建设内容、建设方法与建设要求,要发挥政府部门的权限作用带领村民且为乡村建设提供相应服务[2]。在此过程中,政府部门要积极加强美丽乡村建设宣传,明确政府与村民在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的职责权限。
西北民族地区乡村建设过程中需科学合理地规划乡村建设内容与目标。结合西北民族地区美丽乡村建设的实际情况来看,村容村貌整洁、基础设施完美、生态环境宜居仅仅是美丽乡村建设的基础目标,要在建设目标中加强对村庄特有习俗文化的传承研究、对乡村道德风貌的文明建设、对乡村管理治理的引导约束,要在乡村建设过程中大力发展乡村经济产业,以实现乡村振兴。西北民族地区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要以生态环境作为建设基础、以经济产业作为建设根本、以乡村文化作为建设灵魂、以人才队伍作为建设关键、以乡村村民作为建设主体及以乡村政府作为建设保障。政府部门要结合乡村实际发展要求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厘清基础建设、过程建设、最终建设之间的发展过程和促进关系,坚持因地制宜和循序渐进的原则,从而达成美丽乡村的建设目标。
西北民族地区美丽乡村建设是一项复杂性和长期性的工作内容,在此过程中涉及大量的不同层次的利益方,例如,乡村政府的治理权限与村民自治的权责要求、生态环境保护与乡村经济发展、村容村貌建设与传统文化习俗等,上述内容之间均存在一定的矛盾,但并不代表双方无法和谐共存。因此,西北民族地区在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务必要厘清不同目标之间存在的矛盾与连接,要以和谐发展的态度坚持国家政策指导与法律规定要求,坚持因地制宜和循序渐进的原则处理不同目标在发展过程中表露出的矛盾,以促进不同目标在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实现和谐发展的共赢态势。在生态环境保护与乡村经济发展的处理过程中,西北民族地区要坚持科学保护生态环境、合理开发环境资源的原则,大力加强环境保护的宣传力度并提升村民的环境保护意识,强化对村内污染的治理强度并规范村民的种植养殖要求,积极引进科学先进的养殖技术并引导村民联合形成经济产业,坚决抵制以破坏环境为代价的高污染、高能耗项目。只有政府部门在此过程中立定决心并采取有效措施,才能在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既能实现美丽乡村的建设目标,又能实现乡村振兴的发展目标。
西北民族地区美丽乡村建设应与乡村振兴发展紧密结合,要通过美丽乡村建设奠定乡村振兴战略的发展基础,要通过乡村振兴发展带动美丽乡村建设目标的推进。西北民族地区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基层政府部门要充分发挥自身主导和引领作用,充分发挥村民的主体性和参与功能,全面认清美丽乡村建设目标并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为美丽中国建设目标的达成奠定优良的区域基础。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