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乡村振兴视角下河南省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现状及对策

时间:2024-05-28

叶小荷 朱坤林

(河南工业大学,河南 郑州 450000)

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为河南省生态文明建设的加快推进提供了必要的资金保障、技术支撑和人才支撑,河南省广大农村地区生态环境得到了极大改善。然而,河南省生态文明建设起步较晚,而且近年来工业化和城镇化快速推进,导致河南省经济快速发展与农业生态环境容量、农业资源承载力之间的矛盾日益加重[1]。因此,将生态文明建设摆在突出位置有利于推动河南省农村进一步发展,为乡村全面振兴打下坚实基础。

1 河南省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现状

1.1 河南省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成果

1.1.1 农村面貌焕然一新。首先,重点加强了农村道路网络建设,改善了交通工具扬尘问题。其次,推进了“农村改水工程”,农民生产生活用水问题得到了保障。最后,扎实推进改厕工作,农村各区域合理选择改厕模式,普及了不同标准的卫生厕所[2],并改变了农民随手倾倒生活污水的习惯,生活污水问题得到了处理。

1.1.2 农民生态行为渐成习惯。随着农民生态意识的逐步提升和对美好生态环境渴望度的日益增强,他们在生产和生活实践中积极践行生态环保行为,表现为自觉清洁生产、参与生态保护活动等。

1.1.3 生态环保建设成效突出。2019 年,河南省生态环保建设成效如表1所示。

1.2 河南省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存在的问题

1.2.1 主体力量缺失。在现代化、工业化快速发展进程中,农村经济发展相对缓慢,从而造成大量青壮年农民远离传统农业,走出农村,走向城市。青壮年农民外出务工使得农业生产主体力量缺失,剩余的农村人口大多是老弱病残,无论在生产方式还是生活方式都相对落后,滞缓了农村生态文明建设速度[3]。

表1 2019年河南省生态环保建设成效

1.2.2 政策保障乏力。政府对生态环境治理的投入主要集中在工业污染和城市污染治理上,缺乏对农村生态环境治理投入的明确规定,导致城乡环境治理有失公平。如何在保障农民利益的前提下加速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相关部门暂时未做出政策方面的具体实施规定。

1.2.3 建设资金缺乏。生态环境治理除了要有健全的管理机制、权威的管理部门以及团结的群众基础之外,大量的资金投入更是必不可少。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政府的资金投入仍有很大缺口,财政支持力度有待加大。对于河南省农村来说,有限的财政资金大多用于垃圾收集、运输等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而无力解决垃圾分类、回收等问题,增加了污染隐患。

1.2.4 生态文明意识有待加强。河南省农民大部分受传统农耕文化影响,小农意识根深蒂固,没有及时将传统农业意识转变为现代农业意识。同时,一些地方政府凸显了不平衡不协调的“重经济、轻环保”意识,普遍存在用环境换取一时经济增长的现象。在生态文明建设中没有有效的政府指导,农民只注重农业生产,不注重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化肥农药使用强度高,使用不可降解的农膜,而且农膜回收率不高现象严重,加剧了生态污染[4]。

2 乡村振兴视角下河南省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对策

2.1 加大资金投入,健全生态文明发展的物质基础

为打造更加生态宜居的环境,需要加大政府财政支持力度,全面推进基层基础设施建设。首先,针对政府财政支出进行详细分类,确保用于环保的资金类别与环保投入相符,禁止将环保资金款项移作他用。其次,完善监督机制。政府应在村容村貌改造工程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上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同时将政府环保投入内容在各级相关部门网站上进行公示,包括环保资金使用情况及相关政务内容,加强政府自查和群众监督,并建立评价机制,不断强化对环保资金的监管[5]。最后,基层政府结合当地生态文明建设发展规划建议及国家相关政策,整合农村生态文明建设财政款项,组织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工作有效开展。同时,延伸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投入资金链。联结政府、银行、农业生产合作社、龙头企业等多渠道,整合农村生态文明建设资金链,针对农村生态环境整治及农业生产清洁化设备配备等进行投资,健全生态文明发展的物质基础。

2.2 完善制度体系,保障农村生态文明建设

建立完善的制度体系,有助于河南省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持续向好[1]。河南省各农村地区要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制定符合当地发展需要的制度,切忌千村一面。另外,在农村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对于已经出现的环境污染问题,应根据生态环境补偿机制,结合当地具体情况制定补偿赔偿制度。还需要制定并贯彻落实管理监督办法,有效控制生态污染行为[6]。最终形成环保源头牢牢把控、发展管理精准有效以及评价机制反馈完善的生态文明建设体系,保障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稳步进行。

2.3 重视生态保护宣传,强化人们的生态文明意识

农民是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对象,对其进行思想教育至关重要。首先,宣发办要配合完成宣传教育工作,村镇干部和党员代表需要以身作则,发挥模范带头作用[7]。其次,创新宣传方式。在互联网快速普及的背景下,不仅要通过宣传栏、宣传标语和广播等传统方式进行生态保护宣传,而且要通过网络公众号等进行生态保护宣传。例如,通过视频学习、课后答题和学习积分兑换生活用品等方式,激发农民群众的学习兴趣,强化农民的生态文明意识,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思想支撑。

2.4 完善配套基础设施,推进生态宜居乡村建设

基础设施建设是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建设农村基础设施需要基层政府部门加强管理和财政投入,而且需要吸纳民间资本。一方面,基础设施建设设计规划必须满足农民生产生活需要,在推进改水、改厕工程的基础上,还应对供热、燃气、绿化等设施做进一步改善。例如,推行燃气供热或电力供热代替农民传统烧煤取暖;加快农村安装天然气进程,减少空气污染,节约劳动成本;增加绿化面积,不断改善村容村貌。另一方面,加强地区文化建设,增加公共娱乐设施建设投入,重点保护传统民俗艺术,建设文化广场,让村民的生活更美好,让村民更有幸福感。

2.5 倡导发展绿色农业,保护生态环境

河南省是一个农业大省,传统的农耕文化和小农意识严重滞后了其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导致农村生态系统遭到了破坏、环境污染现象严重。对此,需大力发展绿色农业,鼓励和创新绿色生产方式,加大高污染生产方式的改革、创新力度[8]。例如,推进沼气池建设,利用沼气池发酵农业生产垃圾、农民生产生活垃圾、秸秆、畜禽粪便等废物生产清洁能源,将利用后的废物残渣加工成有机肥用于农作物种植,由此逐渐形成一套清洁低碳、循环利用、绿色环保的生产方式;推进智慧农业和信息化农业发展,检测农作物生长状态和生长需求并使用滴灌、喷灌设备进行有序灌溉,有效节约水资源;推行农业生产零化肥、零农药,鼓励以生物科技手段代替化学药品投入,为河南省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打下良好基础。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