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28
彭江龙
(盘州市农业农村局果树蔬菜站,贵州 盘州 553537)
工业辣椒在我国近几年才得到种植,其喜温暖、怕寒冷和霜冻,喜光又怕曝晒,喜潮湿怕水涝,比较耐肥,适宜在通透性好、肥沃、保水保肥的中壤或轻质壤土中种植。在海拔1 600~1 800 m的高度种植,辣度较高。露地条件下,通常采用春季育苗移栽方式种植,于1月中旬育苗,4月中下旬定植,6月中下旬开始分期分批采收。一般每667 m2平均产量1 500 kg,平均产值4 000元以上,均物化投入750元,平均收益3 250元。
辣椒喜温,不耐低温寒害和高温酷暑。种子发芽的起始温度为12℃,适宜温度为25~30℃;开花结果期,授粉结果的适宜温度为20~25℃;果实发育和转色要求温度在25℃以上。辣椒整个生长期间,温度适宜范围12~30℃,低于12℃会停止生长,超过35℃需要通过浇水措施降温。
辣椒是短日照作物,喜光,怕曝晒,对光照时间具有较强的适应性。无论日照长短,只要有适宜的温度和良好的营养条件,辣椒都能顺利进行花芽分化。强光照易诱发和加重辣椒病毒病和日灼病;光照偏弱、行间过于郁闭,易引起落花落果。可见,植株的生长需要良好的光照。
辣椒不耐旱、不耐涝,植株本身需水量不大,但由于根系不发达,需保持水分充足才能使其良好生长。种子发芽需要吸足水分;幼苗期植株需水不多,应保持地面见干见湿,土壤湿度过大,根系会发育不良,造成徒长纤弱;初花期需水量随植株生长量增大而增加,但湿度过太会造成落花;果实膨大期需要充足的水分,若水分供应不足,将影响果实膨大,如果空气过于干燥,还会造成落花落果。因此,供给足够水分和经常保持地面湿润,是获得优质高产的重要措施。
辣椒在不同质地的土壤上均可种植,但以地势高燥、排水良好、土层肥厚、富含有机质的壤土或沙壤土种植最为适宜。在营养需求方面,其对氮、钾需要量大,对磷需求相对较少。氮磷钾较适宜的搭配比例为1∶0.5∶1,所以盛果期一般至少施一次复合肥。如果搭配施叶面肥,效果更好。
选择抗病、着果集中、门椒着果节位低、椒果色泽好、辣度高和产量潜力大的品种。
2.2.1 苗床准备。选定背风向阳、地势平坦、便于灌溉、土层深厚肥沃、通透性好、有机质含量高以及前茬没有种过番茄、茄子、马铃薯和辣椒的肥沃地块。
2.2.2 营养土。辣椒苗期需肥量不大,要求养分均衡全面。1 m3营养土中加入氮磷钾三元素复合肥1 kg、菌敌或多菌灵100 g、敌百虫100 g,充分混合拌匀,以防烧根。
2.2.3 营养土装钵。将配好的营养土,按照上松下实、土面距营养钵上口处2 cm、装至八九成满的技术要求,装入10 cm×8 cm营养钵。把填装好营养土的钵体整齐、贴紧摆放在苗床内,待移植小苗。实际生产中,许多农户嫌大营养钵花钱多、占地多、费用大而采用较小的营养钵育苗,造成育出的苗小、须根少、长势弱,抗旱能力低下,达不到适龄壮苗要求,从而影响产量和上市时间。
2.3.1 晒种。播前选晴天晒种2 d,以提高种子的发芽势和发芽率。
2.3.2 浸种消毒。将晒过的种子放入60℃温水中搅拌,浸泡15 min;再用10%磷酸三钠溶液浸种15 min;后用清水冲洗种皮黏液,加冷水降至35℃,冬季浸种8 h左右,沥干水分,待地播。
2.3.3 催芽。将浸过、消毒的种子摊在干净、湿润的棉布上,卷包后用塑料袋保湿,置于30℃黑暗条件下催芽。催芽过程中每天打开和翻动种子包,使种子透气、受热均匀。一般经四五天,待70%的种子露白后,即可选择晴天进行播种。实际操作中,经常会出现催芽温度过高、烫伤种子或温度低于发芽适温而不出芽的现象;有的种子湿度过大、包布太湿、种子太多、堆积较厚而影响气体交换造成透气不良,从而发生闷种和烂种的现象。因此,催芽时要把握好水分、温度和空气,以提高催芽质量。
2.4.1 播期。采用大棚套小拱棚育苗,一般在1月中旬。棚内最低温度温度稳定通过12℃时,即可播种。
2.4.2 播量。按每667 m2用种8 g的标准进行播种,而考虑补苗可适当增加10%,备足种子。
2.4.3 播种方法与技术要求。将露白出芽的种子人工播于透水的苗床上,播种时用1~2倍于种子体积的营养土或细火灰与种子拌匀,同一苗床多次撒播以达到均匀;再用拌过苗菌敌或多菌灵+敌百虫的营养土做盖种土,覆土厚度0.8~1.0 cm,预防发生猝倒病;播后即刻用2.5 m长拱杆、间隔80~120 cm搭建拱架,扣棚膜增温保湿,预防“戴帽”出土。
2.5.1 温度调控。应按照“三高三低”原则,科学合理开闭棚膜,调控好辣椒各生长阶段的温度。
2.5.2 湿度调控。应把握好“既充足,又不过湿”原则,针对性补水或降湿。播种时,在浇足底水的前提下,一般到分苗时不会缺水。如果湿度过大,可趁苗上无水滴时向床面筛细干土;若床土过干,可适当用喷壶浇水,但不宜过多,以保持土壤湿润为宜。
地播培养苗长出2片子叶至2片真叶期间,将苗移植于营养钵内进行育苗,培养至长出8~14片真叶后移栽大田定植。采用此方法进行茄果类种子育苗,幼苗移栽成活率高,种苗生长势强、根系发达、抗病性强,移栽后适应性强,较抗旱。
2.7.1 施足基肥。辣椒需磷钾肥多于氮肥,起垄时如有条件,可每667 m2施用充分腐熟的优质农家肥2000 kg(视农家肥囤积量灵活掌握)、高磷钾含量辣椒专用氮磷钾复合肥50 kg、硼肥1 kg于垄内。
2.7.2 整地起垄。整地后,在施足基肥的基础上,按垄底宽80 cm、沟底宽50~70 cm、垄高30 cm开沟起垄,并覆盖银灰双色薄膜(结合整地起垄去除杂草、杂物)。
2.7.3 适时定植。露地辣椒尽量安排在4月上旬适时移栽单株定植。垄面覆膜种植辣椒,通常采用株行距80 cm×150 cm的定植模式,每667 m2定植密度为600~660株。定植时,先按行株距配置打孔,再浇定根水于穴中,待水渗下2/3时,将苗从营养钵中取出,舒展苗根,带土置于定植穴内,避免窝根,后覆土掩埋至根茎交界处。
2.7.4 定植后水肥管理。定植时需及时浇定根水,如遇干旱天气需浇缓苗水。门椒着果后,注意保花保果。如果按照“采收一次,追肥一次”的原则,每次追施叶面肥可大大提高每667 m2的产量。辣椒果实膨大期遇大雨而产生积水现象,是造成辣椒大面积死亡的主要原因。因此,若有积水现象,应立即排水,加强管理。
2.7.5 保花保果。开花期叶面喷施叶面肥,补充营养。
2.7.6 挂果管护。原则上,工业辣椒除主枝以外保留三四个侧枝,当侧枝开始挂果时,有2种方法保护侧枝:①在垄的两头、中间等位置钉桩拉绳护枝;②把银灰膜破开培土护枝,培土前在垄面追施一次复合肥,追肥、培土相结合。
①一定有病斑存在于植株的各个部位。病斑形状有圆形、椭圆形、多角形、轮纹形或不定形。
②病斑上一定有不同颜色的霉状物或粉状物,颜色有白、黑、红、灰及褐色等。例如,黄瓜白粉病,叶上病斑处出现白色粉状物;瓜类与番茄灰霉病,受害叶片、残花及果实上出现灰色霉状物。
①叶片病斑无霉状物或粉状物。是否长毛是真菌性病害与细菌性病害的重要区别。例如,黄瓜细菌性角斑病与霜霉病症状相似,叶片都出现多角形病斑,容易混淆。湿时病斑上长有黑色的霉,而角斑病则没有。
②根茎腐烂出现黏液并发出臭味,有臭味为细菌性病害的重要特征,如大白菜软腐病。
③果实溃疡或疮痂,果面有小突起,如番茄溃疡病和辣椒疮痂病。
④根部青枯,根尖端维管束变成褐色,如辣椒青枯病。
病毒侵入植物一般不会立刻杀死植物,主要是改变植物生长发育过程。病毒在侵染寄主后,不仅与寄主争夺生长所必需的营养成分,而且破坏植物的养分输导,改变寄主植物的某些代谢平衡,使植物的光合作用受到抑制,致使植物生长困难,产生畸形、黄化等症状,严重时将造成寄主植物死亡。
辣椒病毒病以预防为主,用病毒快克1 000~2 000倍液或20%病毒A 500~700倍液或20%病毒灵500倍液喷雾防治。
在苗期的时候侵害幼苗的茎基部,直接造成辣椒苗死亡。生长期侵害根系,导致根系病变成红褐色,根系腐烂而造成死亡。叶片受到侵害会腐烂凋零;茎部(多数为茎基部)一样,先出现病斑,然后变黑,后期腐烂。可用77.2%普力克水剂8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喷雾防治,每隔七八天防治一次,连喷两三次。
选用10%吡虫啉或2.5%溴氰菊酯乳油可湿性粉剂2 000~3 000倍液喷雾防治。
选用20%斑潜净1 500~2 000倍液喷雾防治。
采收的鲜椒要熟红,色泽鲜艳,青椒、烂椒不收购。要及时采收,以免影响后期辣椒生长。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