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28
刘国杰
(凌源市农产品加工园区管理委员会,辽宁 凌源 122500)
辽西青龙河流域处于暖温带向温带、半湿润向半干旱过渡的地带,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8.3℃,流域内大于10.0℃的有效积温为3 324.5℃,无霜期140 d左右,年平均降水量540.6 mm,7—9月降水量占到全年的60%以上,年平均蒸发量为1 974.3 mm。
辽西青龙河流域总人口14.1万人,总面积1504km2。天然林面积占到2/3,耕地面积为14 134 hm2,流域总森林覆被率为62.3%。地方经济以农民外出打工、农业、畜牧业和林果业为主。林果业以山杏、苹果、大枣为主,收入约占25%。流域内的人均收入约为3889元,属辽宁省欠发达地区。
本区域传统干果类经济林以粗放经营为主,立地条件相对较差,以荒山荒坡和退耕坡地栽植面积较大,品种主要包括山杏、大扁杏、山枣、大枣、文冠果、核桃、板栗和榛子等。近年来,国家实行退耕还林政策后,坡耕地栽植山杏、大扁杏、核桃、板栗等纯林面积较大,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初植密度、后期修剪、管理措施等不尽理想,导致产出与效益差异较大。
以传统经营的纯林为主,品种主要有苹果、梨、葡萄、桃、李等。由于修剪、施肥、浇水、病虫害防治和果品贮存等技术水平参差不齐,果品质量差,经济效益低。
总体来看,一般经济林发展面积较大,生产经营方式传统落后,单位面积产出相对较低。政府相关业务部门应正确引导,从以下方面入手来提高产量及效益。首先,应用嫁接技术,改接山杏、山枣为大扁杏、大枣,进一步优化经济林品种结构,并加强技术管理,加大施肥、灌水、修枝、修树盘和病虫害防治等管理力度,进行集约化经营,提高产量及产值。其次,借助青龙河流域无工业企业的先天优越条件,打造地方特色品牌;培育经济林产品深加工龙头企业,延长产业链条,增加林产品附加值,如生产“开口杏核”、大扁杏“精选杏仁”、“杏仁露”、山楂卷、果脯和罐头等,带动扩大经济林生产规模。再次,加强业务部门技术推广指导,进行果树修剪、病虫害防治、经营管理等技术培训,凭借先进技术提高经济林产出的质量和产量。最后,发挥专业合作社等的辐射带动作用,建设葡萄等鲜果冷库贮存设施等,达到鲜果反季节销售,增加产品附加值。
以辽西青龙河流域原生经济作物为主,利用各种植物固有的生物学特性,基于植物光照、根系发育、生长特性和培育目的等的不同,对主要栽培品种进行优化配置、高效集约经营,实现经济林有机生产或不同品种的间作栽培,减小经营管理等支出,发挥最大经济效益。一是对苹果、葡萄等进行高标准有机生产,包括苹果套袋、防雹网搭建、施肥、病虫害防治等技术的应用,达到果品无公害有机生产目的,并结合开发旅游资源,建设生态采摘园。二是科学设计经济树种栽植密度,如根据薄皮核桃生长特性和当地立地条件,栽植株行距以4 m×4 m为佳,667 m2栽植42株;板栗栽植株行距以2 m×4 m为佳,667 m2栽植83株;苹果栽植株行距一般为3 m×5 m;大扁杏栽植株行距为2 m×3 m。这些经济树种栽植后三四年,主要培育树冠,在林间空地上栽植或种植中性及耐阴的灌木、草本,其有效利用散射光能良好地生长。三是根据树种根系分布情况,合理优化配置不同品种。乔木类经济树种根系分布深,而灌木或草本经济作物根系一般分布在20~30 cm的表土层,可以结合不同树种的生物学特性来达到培育目的。四是根据经济作物生长周期的不同,合理优化间作,乔木类一般到达初果期时间较长,而小灌木或草本一般生产周期相对较短,间作后可达到长期效益和短期效益兼顾,以短养长,综合利用,提高经济林经营效益的稳定性。
5.2.1 生态采摘园应用技术。苹果、葡萄等无公害有机生产需掌握如下环节。一是筛选栽植优良品种,如寒富苹果以及夏黑、提子、巨峰等葡萄。二是施农家肥。农家肥有许多优势,如施肥挖沟后使部分根系断根,次年在断根处更容易萌发出大量不定根,造成植物便于吸收养分、水肥等,植物生长量增大;更利于下一年形成更多花芽,促进结实;便于改良土壤结构,增加腐殖质含量,提高土壤持水性,增加植物抗旱和抗逆性,提高结实效果。三是因本地常年干旱,且降雨量不均衡,使用清洁的水源,安装微喷灌设施,可节省水量,使作物灌溉均匀,提高灌溉效率,保证作物正常生长。四是在病虫害防治上,使用高效低毒的天然除虫菊、波尔多液等有机农药,采取物理措施趋避、覆盖、杀除有害生物,保证产品有机、无公害。五是搭建防雹网,使用引诱剂诱杀害虫,整合地域性旅游资源,建设生态采摘园、生态康养景观园等,对采摘园建设发挥不同的作用。
5.2.2 间作栽培技术。新植经济林初果期以前,科学利用林间光照、水肥状况、植物根系分布等的不同进行立体多层次栽培,达到最大干物质生长量,如进行林药间作、林草间作,可提高产出效益70%~80%。通常,可采取经济树种(落叶乔木或灌木)+草本或灌木间作栽培模式。例如,薄皮核桃栽植四五年后才有初果,大扁杏栽植后三四年间林间均可利用;大枣、桃等栽植后2 a内林间可间作经济作物。间作品种可选择如防风、穿山薯蓣、藿香、柴胡、桔梗、黄耆、苦参、党参、刺五加、金银花和紫花苜蓿等多种药用植物,其中豆科植物具有固氮功能,可改良土壤结构。
间作作物的选择主要考虑其生长周期,如紫花苜蓿、藿香生长周期为1 a或更长,柴胡、桔梗等为两三年,刺五加为灌木,可多年利用,也可以作为主要经济树种栽培。另外,有些作物不耐涝,应避免积水,特别是在雨季7—9月,主要树种的浇灌需参考天气预报,避免连雨天加人工灌溉对植物造成伤害。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