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黄斑星天牛的传播特点与虫情调查

时间:2024-05-28

张玉良

(肃北县林业工作站,甘肃 肃北 736300)

为明确防治对象、预测防治时期、确定防治指标和方法,可以通过虫情调查获取害虫的群落结构、分布、发生时期、发生数量与生态因子的关系以及寄主的受害程度等数据,从而制订切实可行、有效的防治方案。

1 黄斑星天牛的传播特点

黄斑星天牛(Anoplophora nobilis Ganglbauer)属鞘翅目天牛科,主要为害杨、柳、榆、槐、戚等阔叶树种,是我国西北地区防护林的毁灭性蛀干害虫。生活场所隐蔽、生殖能力强、种群存活率高、增殖稳定且迅速是钻蛀性害虫的共性与特点。

生物的生存繁衍需要以空间、食物和觅偶为条件进行扩散,这种扩散包括主动(自力)扩散和被动(借外力)扩散。黄斑星天牛的传播方式主要有自然传播和人为传播2种,不同的传播方式会带来分布区域、种群数量等多方面的变化。

自然传播是昆虫依靠自身的运动能力,借助外部环境如气流、流水等动力不断扩大栖居范围和分布区域、种群分布不断变化的过程。而黄斑星天牛的分布范围和为害部位依靠成虫的活动能力决定,自然传播仅仅依靠成虫来完成,卵、幼虫、蛹是无法选择食物、改变生存场所的,更无法依靠自身能力主动传播。这种自然传播的距离年均仅为1.19 km[1],如果仅以觅偶和择食为前提考虑天牛的自然传播,在寄主树种单一且分布均匀、食物充足的情况下,其飞翔的方向和距离也基本是随机的,那么其分布区应该较为规则且近似于椭圆形。

人类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和种类繁多的交通工具盲目、被动、无意识地携带了天牛成虫;简捷快速的物流方式和仓储、货运能力,使本来没有能动能力的虫卵、幼虫、蛹也凭借人类的力量扩散、传播。人为传播的距离可以是几百米、几千米、几万米、几十万米或者上百万米,从一个行政区域传播到另一个行政区域,这种因人类活动引起的“穿插或穿越”,使天牛发生区以外呈现“点”状分布,在数量上可能仅是万分之一或百万分之一,但在一个世代完成之后将是“百分之百”,分布范围成倍扩展,防控区域成倍增加。

2 黄斑星天牛虫情调查

在实际调查中发现,黄斑星天牛的发生区是极不规则的,发生区和未发生区之间的交合部不再是一条简单的曲线或弧线,甚至有时很难区分发生区和未发生区,人类有目的的活动特别是农事操作中农机具和农用车辆最容易携带天牛成虫,造成疫情扩散,加大了天牛疫情的调查、监测和防控工作难度。

2.1 调查方法

调查时,一般采用线路踏查法,依据当地森林资源分布、水流方向、气流运动规律和成虫羽化期主要农事活动等多种情况选择踏查路线,主要沿道路、林网、村屯,特别是在车站货物集散地、木材加工厂等周围,肉眼观察是否有天牛幼虫排出的木丝、羽化孔、成虫羽化和产卵时飘落的木屑以及新的产卵刻槽等症状,从而判断是否有天牛疫情发生[2]。

2.1.1 概查。以主坡向(水流方向)和成虫发生期主风向(气流运动规律)、天牛寄主树种分布均匀、横穿疫源中心的一两条路线用线路踏查法目测,初步确定疫情的发生范围,分析当地水流和气流运动与天牛扩散蔓延之间的关系。

2.1.2 普查。对已经初步划定的天牛发生区域内所有的寄主树木(杨、柳、榆、槐和沙枣)逐株调查,编号登记、明晰林权、检测材积,凡树上有天牛产卵刻槽、幼虫排粪孔和成虫羽化孔的均记为虫害木。并分类、分区标注,以便在最大限度地保护生态资源的前提下编制可行的实施方案,分类除害。

2.1.3 详查。根据天牛成虫发生期主要农事活动和居民活动范围以及频率在发生区与未发生区的交合区进行逐株逐棵的详查,拔除因人类活动造成天牛成虫的“穿越”而形成的疫点,如某县天牛成虫羽化期和紫花苜蓿的收割、拉运期相一致,故而凡是种植紫花苜蓿的地块必须详查并铲除,以免形成新的疫源。

2.2 调查分析

既然黄斑星天牛的主要传播方式是自然传播和人为传播,那么在调查时就必须根据当地森林资源分布、水流方向、气流运动规律、成虫羽化期人类活动的规律和频率(包括规模农事活动)、货物集散地货物的物流量、物流种类、物流频率以及调查目的等多种因素,确定调查范围、调查路线、调查方法和调查因子,通过调查、统计、回归分析达到调查目的。

3 结语

在进行黄斑星天牛虫情调查时,寄主树种的分布是相对稳定的因素,而气流、水流、人流、物流的运动规律和活动频率会因时因地有着极大的变化,这种变化直接影响调查因子的数值变化。为此,气流、水流、人流、物流的运动规律和活动频率对区域内黄斑星天牛虫情调查有着决定性作用。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