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浅谈猪痢疾病诊断与治疗

时间:2024-05-28

刘传波

(山东省阳谷县农业综合服务中心 252300)

1 猪痢疾及其病原

猪痢疾又称为猪密螺旋体痢疾,也叫作猪血痢或猪黑痢,属于肠道传染性疾病,危害性极其严重。通过消化道进行疾病传染是该病主要的传播方式,应激会促使本病的发生;血便、脱水和贫血是本病的主要表现,大肠部位肠黏膜发炎,肠壁脱落,肠内容物充满血液和黏液是主要病理变化,特征是大肠黏膜出现卡他性出血型炎症反应,并逐步进展为纤维素性的坏死肠炎,发病后会出现黏液或黏膜出血性肠炎,并伴有严重的黏液性出血性下痢,急性型以出血性下痢为主,亚急性和慢性以黏液性腹泻为主。本病于1978 年在美国进口的种猪中发现而传入我国,现已有20 多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都出现过此种病例。猪痢疾可引起病猪死亡、影响生长发育、降低饲料报酬、增加药费等,给养猪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当前,对此病还没有疫苗上市,只能通过加强管理和使用药物进行防治。

猪痢疾的病原体为猪痢疾密螺旋体,是一种革兰氏阴性菌类,以螺旋丝状呈现,可以产出大量的溶血素。猪痢疾具备的密螺形旋体有4~6 个疏螺弯曲,两端尖锐,呈螺旋线状,长6~8μm,能运动。猪大肠内部一般会固定存在一定的厌氧菌,这种菌会帮助螺旋体完成定居,恶化病情。猪痢疾的密螺旋体可以强有力的抵抗外界环境,在25℃的粪内能存活7d,在4℃的土壤中能存活18d,对于消毒药则抵抗力比较弱,只需要使用常规的消毒药就可以很快将其杀死。病猪与带菌猪都可以成为该病的传染源,而治疗康复后的猪具有极高的带菌率,时间可保持几个月,也是该病最重要的传染源。病菌可以从猪粪便中排出体外,使饲料、水源、用具及周围环境受到污染,再经消化道感染。自然情况下,本病只发生于猪,各年龄、品种的猪都可感染,一般断乳后(7~12 周龄) 的架子猪多发,而哺乳猪和成年猪很少发病。本病多散发,传播缓慢,一年四季均可发生,无明显的季节性。饲养管理不良、猪群过分拥挤、气候多变和长途运输等应激均可促使本病发生,部分康复猪经一定时间后可能复发。本病一旦传入猪群很难净化、根治。

2 主要症状

各种年龄猪都可感染发病,本病在爆发之初多为急性经过,死亡较多。病猪排出来的粪便呈现为稀状,且存在大量的黏液与血液,病猪精神比较萎靡,且食欲较差,被毛暗淡,身体营养状况不断降低,体重随着病情加剧持续减轻,如果病猪持续2~3d 脱水便会死亡。一部分猪的肛门与尾根都会存有暗红色粪便,如果得不到彻底的治疗,将逐步转化为慢性疾病,成为僵猪。潜伏期3~60d,自然感染期为1~2 周。临诊以消瘦、腹泻、黏液性或黏膜出血性下痢为特征,以不同程度的腹泻为主要临床表现,通常情况是先拉出软粪,再慢慢变成黄颜色稀粪,如果病情比较严重,排出的粪便呈现为红色糊状,内部含有诸多黏液与出血块,还有大量脓性物质,少部分病猪会排出灰色、褐色及绿色糊状粪便,偶尔可见粪内有少量小气泡,同时存在黏液与纤维伪膜。病猪精神不振、厌食及喜饮水、拱背、脱水、腹部卷缩、行走摇摆、用后肢踢腹,被毛粗乱无光,迅速消瘦,后期排粪失禁。肛门周边与尾根会有一定量的粪玷污,起立困难,身体逐渐衰弱直到死亡。

因病程长短不一,可分为最急性型、急性型、亚急性型和慢性型4 种。

(1)最急性型:多出现在疾病流行初期,部分会在无明显症状时突然死,大部分病猪则出现剧烈的下痢,粪便较软且呈黄灰色,之后开始水泻,并含有大量的黏液与血液。随着病情发展,粪便中会出现脱落下来的黏膜或纤维素性碎片,腥臭,此时猪的肛门松弛,且出现排便失禁,腹围紧缩,弓腰,腹痛,眼球下陷,高度脱水,并于抽搐中死亡,病程12~24h 时。

(2)急性型:多见于流行初、中期,病猪排出软粪或稀粪后开始出现呈半透明状的黏液,导致粪便变成胶冻状。食欲减退、口渴、腹痛迅速消瘦,有的死亡,有的转为慢性,病程7~10d。

(3)亚急性和慢性型:多见于流行中、后期,下痢时轻时重,反复发生,粪中含有黏液和黑红色血液。病猪食欲不振、消瘦、贫血生长迟缓。部分康复病例过一段时间可能复发,甚至死亡,病程一个月以上。

3 剖检特征

病变部位主要是大肠,即结肠与盲肠,急性型的病猪,其大肠以黏膜性或出血性的炎症为主要表现;黏膜明显肿胀、充血及出血,肠内容物稀薄,且存在大量黏液、血液,颜色以酱色或巧克力色为主。若病程比较长,会出现坏死性大肠炎,大肠黏膜表层有点状、片状或弥漫性坏死;肠内混有大量黏液和坏死组织碎片,其他脏器多不会出明显病变。

4 实验室相关诊断

4.1 细菌学方面

提取病猪刚排出的粪便,以带有少量血丝黏液或大肠黏膜便为佳,将标本直接涂片,使用吉姆萨或复红染色液进行染色,并开展镜检;如果每一个高倍视野都可以观察到2~3 个大螺旋体,并呈现为蛇形运动,则可初步判断为猪痢疾。但镜检法对急性后期、慢性、隐性及用药后的病例检出率低。(1)分离鉴定。常用直肠拭子采集大肠黏液或粪便,划线接种于选择性培养基上进行厌氧分离。常用的培养基为大豆酪蛋白胰酶肖化物琼脂,可在其中加5%~10%的马血或牛血及壮观霉素400μg/ml,或多黏菌素200μg/ml,或壮观霉素400μg/ml、多黏菌素100μg/ml 及万古霉素100μg/ml。培养温度为38~42℃,每隔2d 检查一次。当培养基上现无菌落的β 溶血区时,表明可能有猪痢疾蛇形螺旋体生长,应继代分离培养并镜检。(2)动物接种。用疑为猪痢疾的蛇形运动螺旋体结肠本标匀浆液,以腹内注射方式注入健康家兔体内,间隔5~10d 进行睾丸穿刺,查看是否存在螺旋体,或是取10~12 周大小的猪或身体健康的家兔做结扎结肠试验,根据结扎肠段有无特征性变化(肠段内渗出液增多,内含黏液、纤维素或血液,黏膜肿胀、充血、出血) 而予以诊断。

4.2 血清学检查

有显微凝集试验、吸收荧光抗体试验、间接血凝试验等,其中吸收荧光抗体试验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5 防治措施

无本病的猪场应坚持自繁自养,严禁从疫区引进种猪。加强饲养管理和防疫消毒工作,一旦发现病猪,应及时淘汰或隔离治疗,同群未发病的猪只可立即用药物预防。本病当前还研制出菌苗进行预防,但如果饲料中加入适当抗生素,可以降低发病率,减少病猪的死亡,但停止用药物后疾病容易复发,无法将疾病根除。唯有以综合性的措施进行全方位预防,同时进行药物治疗,才可以对该疾病进行有效的控制甚至是消灭。

(1)不得从疫区内将种猪引进,如果必须引进,则要进行隔离检疫,时间不得低于1 个月。

(2)强化饲养管理,搞好清洁卫生,保持圈舍洁净、干燥。

(3)在非疫区如果发现该病,应采取全群淘汰的方式,对整个猪场实施全方位的清扫与消毒处理,并让舍空置2~3 个月。

(4)有本病的猪场可采用药物净化来控制和消灭。用痢菌净1g/kg 拌料,连服10d;哺乳仔猪灌服0.5%痢菌净溶液0.25ml/kg 体重,每日1 次。

6 治疗

(1)中药治疗:①鲜马齿苋250g。用法:煎水取汁,加红糖25g 灌服。②鲜侧柏叶120g,鲜马齿苋、鲜韭菜各150g。用法:捣烂煎汁灌服。③百草霜一把,米醋120ml。用法:混合灌服。④白头翁10g,炒槐米5g,鸦胆子5g,黄连3g,黄芩5g,黄檗3g,苦参5g,罂粟壳3g,马齿苋3g,甘草2g。用法:加温水500g,浸泡24h,煮沸后用纱布过滤。另取大蒜10g,捣烂,加白酒30ml,每次口服25~50ml,每日2 次。⑤乌梅15g,黄连10g,黄檗10g,当归9g,桂枝10g,蜀椒8g,党参8g,附子9g,细辛3g,干姜3g。用法:共研细末开水冲服。

(2)西药治疗:①0.5%痢菌净2~5mg/kg 体重,每日2 次肌注,连续2~3d。治愈率近100%,为首选药物。②林可霉素5g/100kg 饲料,连续饲喂21d。③泰乐菌素55~66mg/kg 水,供病猪饮用3~5d。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