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28
王艺颖
(云南省普洱市思茅区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665000)
随着我国生猪养殖行业快速发展,猪链球菌病对生猪养殖的规模造成非常大的影响。如果没有做好早期防治工作,非常容易导致巨大的经济损失,猪链球菌病作为一种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传染类疾病,大多数都集中在夏秋季节爆发,致死率非常高。
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通常情况下,猪链球菌病主要集中在夏秋炎热潮湿季节普遍爆发。一般为地方性流行,来势凶猛,病程短,死亡率高,属于急性传染性疾病。
猪链球菌病主要的传染源为病猪和带菌猪的排泄物、分泌物,经过呼吸道、消化道和伤口感染。如果没有做到及时管理,很容易导致生猪死亡。猪链球菌病也会造成牛、马、羊等牲畜感染[1]。
通常情况下,猪链球菌病的潜伏期为1~5d,主要表现为脑膜炎、败血症、淋巴结脓肿等类型。由于该病的病理变化不相同,表现型也各不相同。在对生猪进行检查时,一定要根据不同的类型进行判断。如败血型生猪可以分为最急性、急性和慢性3 种不同情况,其中最急性发病更短、呼吸急促、病程较短,通常在1d 内就会立即死亡,体温升高至41~43℃,而急性型则表现为体温突然升高至40~43℃,呼吸急促,鼻腔流出脓性、浆液性分泌物、跛行和不能站立。慢性则表现为关节肿胀、跛行或瘫痪,患肢或体表出现枣核大小不等的圆形隆起。仔猪最常见的猪链球菌病主要以脑膜类型,在感染后病猪会呈现转圈、抽搐等异常反应,还会出现口吐白沫、衰竭而死。
从目前来看,该病的诱发因素非常多。主要包括人为因素、环境因素、管理因素、配种因素等。其中,人为因素是由于在生猪引种时,没有做好运输前检疫管理工作,从疫区引种造成疾病爆发与流行。人作为该病毒的中间宿主,也有可能造成该病的传染。在养殖过程中,如果没有做好猪舍粪尿清除、走道污秽、生产工具不清洁、圈舍不平整或过于光滑易引起猪只跌倒、形成外伤、猪舍内通风不良、过度拥挤、温差幅度过大等问题而促使本病的发生。
由于该病的易感动物非常多,如果生猪养殖场周围有其他动物饲养,也有可能导致该病。
3.1.1 合理利用圈舍
在生猪养殖过程中,如果养殖空间非常拥挤,很容易导致猪只打架、撕咬,而引发猪群感染疾病,为此必须要科学管理,合理利用圈舍,最大限度防止生猪疫病的发生。
3.1.2 圈舍卫生
俗话说得好:“养猪不用巧,只要圈干食饱”。定期对猪舍进行及时清洁,对猪粪进行集中处理,改善室内的通风环境,确保整个猪舍内部的环境干燥,从而有效避免细菌滋生。
3.1.3 消毒
做到定期对饲料槽、饮水器、用具、饲料运输车、猪舍、过道,周围环境等其他设备设施进行消毒。
在容易发生猪链球菌病的地方或养殖场可在饲料中加入硫酸新霉素、土霉素等抗菌药物,以预防该病的发生。此外,还可适时按照生猪免疫流程进行免疫工作,加强对猪链球弱毒活菌苗的接种,要确保整体的防疫效果得到增强,通常来说,仔猪在30 日龄和45 日龄需要分别注射一次疫苗;怀孕母猪在产前2~3 周必须要接种猪链球弱毒活菌苗一次,防疫的有效期能维持180d 左右。值得注意的是,在接种猪链球弱毒活菌苗前后3d,严禁饲料中添加抗菌类药物和注射抗菌类药物,否则会导致防疫效果受到影响。
在夏季如果天气炎热,要及时补充青绿饲料,做好防暑降温工作,建立严格的饲养管理制度,避免非饲养人员随意进出饲养区域。确保饲养人员的身体健康,生猪养殖场要距离居民区500m 以上,避免出现人为传播的可能。
养殖人员在每天饲养管理过程中要多留意猪的健康情况,一旦发现可疑病猪,要及时诊断,若确定为病猪要立即隔离。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以防病情恶化或延及其他猪。对有伤口的猪及时治疗,以免伤口感染链球菌。另外,引种要严格,不去有病的地方或猪场引种。
确保环境卫生工作,定期对圈舍车辆工具进行全面消毒,只有做到完善的管理制度,科学的管理方式,定期的全方位消毒,这样才可以有效控制生猪链球菌病的流行与发生,减少死亡率,提高整个生猪养殖的效益。
猪链球菌病作为常见病,传染能力强,对生猪健康威胁巨大。只有加强日常管理防护工作,保持圈舍干净卫生,才能有效切断传染源,减少生猪发病概率。通过本文对猪链球菌病的常见症状、发病原因进行分析,并且提出相应的防治策略,能为广大生猪养殖户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确保我国生猪养殖稳定发展。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