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28
李桂贤
(福建省清流县嵩口镇畜牧兽医站 365300)
鸭传染性桨膜炎又称鸭疫里默氏杆菌病,其病原是鸭疫里默氏杆菌,主要引起2~5 周的雏鸭发病,临床主要特征是嗜睡、缩颈、排绿色粪便、眼和鼻有浆液性或黏液性分泌物,运动失调、角弓反张等症状,病理变化主要是纤维素性心包炎、肝周炎、气囊炎和关节炎。该病是近年来危害鸭业养殖的主要传染病之一,发病率可达50%~100%,死亡率20%~50%,一年四季均可发病[1]。笔者现对清流县一起鸭染性桨膜炎病诊治情况如下。
2019 年11 月中旬,清流县嵩口镇某养鸭专业户购进1 日龄鸭苗1000 羽,14d 出现零星不食和死亡,该业主曾注射青链霉素但无法控制病情,16d 到兽医站站求诊,已累计死亡75羽,还有近200 羽鸭发病。
经询问和现场观察,鸭舍四周用塑料布围着,由于管理不到位,地面潮湿,舍内空气浑浊。病鸭表现为精神萎靡,扎堆,嗜睡,缩颈,站立不稳,采食量下降,拉痢,粪便呈白色或淡绿色,肛门周围粪便粘连;鼻孔流出浆液或黏液分泌物,部分出现不停摇头、背脖、转圈等明显的神经症状。
选取刚死亡的病鸭解剖,所有鸭的整个胸腔和腹腔充满淡黄色液体,心包增厚,心包积液、混浊,心外膜有纤维素性渗出物,心脏与周围粘连;肝脏肿大,呈土黄色,质地较脆,肝表面有干酪样渗出物粘连,不易剥离;脾脏稍肿大,质地较脆;气囊炎,气囊增厚;部分鸭在十二指肠或空肠有渗出性出血点。
无菌取病死鸭的渗出液、肝脏组织接种于麦康凯琼脂培养基和血液琼脂培养基,在37℃恒温箱培养48h,发现普通琼脂培养基上没细菌生长,血液琼脂培养基上长生良好,形成直径1~2mm 水滴样菌落,菌落表面光滑、圆形、半透明、不溶血。将挑取单个典型菌落进行革兰氏染色镜检,可见到阴性小杆状菌,两极浓染。
选用多西环素、氟苯尼考、头孢噻呋、恩诺沙星、环丙沙星、阿莫西林、氨苄西林、四环素、青霉素、链霉素等药敏纸片进行药敏试验,测定药物抑菌环直径大小,结合不同药物抑菌判定标准,结果如下,氟苯尼考、多西环素、头孢噻呋为敏感,恩诺沙星、环丙沙星、阿莫西林、氨苄西林为中等敏感,四环素、青霉素、链霉素为耐药。
根据临床症状、病理变化、细菌的培养与染色镜检,药敏试验等综合情况可以诊断为鸭传染性浆膜炎病。
(1) 对发病鸭与健康鸭进行隔离饲养,防止疾病传染,对病死鸭进行深埋无害化处理;及时清理鸭粪及垫料,铺上新鲜干燥的垫料,保持鸭舍干净卫生;加强消毒,每天定时对鸭舍及其料槽、水槽、笼具等进行清洗和5%聚维酮碘溶液消毒,对周围环境用二氯异氰脲酸钠粉按1%浓度消毒。
(2) 全群鸭注射禽病混感康 (成都博大金点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生产,头孢噻呋钠 1g+黄芪多糖注射液 250ml) 0.3ml,1次/d,连用 3d。
(3) 全群鸭用20%氟苯尼考粉饮水,按每升水加药1g 药量混饮,2 次/d,连用 3~5d。
经过综合治疗,到第3 天除病程严重的死亡25 羽外,没有新增死亡病例,基本控制病情,全群采食正常,恢复正常。
(1) 鸭传染性桨膜炎与大肠杆菌病的鉴别诊断。鸭传染性桨膜炎与大肠杆菌病在临床症状、病理变化较为相似,都有拉稀、软脚、腹膜炎等症状和病理变化,且常为混合感染。但传染性桨膜炎病会出现不停摇头、背脖等典型的神经症状,发病日龄在3 周为主,细菌培养基需要血液培养基上才能生长;大肠杆菌病症状无神经症状,当饲养环境突然改变时易发生,发病日龄无明显区别,各阶段均可发生,大肠杆菌可以在普通琼脂培养基上生长。
(2) 鸭传染性桨膜炎病发生与饲养环境、饲料营养关系密切,当饲养环境空气不良、卫生条件差、保温措施不好、饲料蛋白质低等时易发病。因此,做好饲养管理,每天根据天气情况定期通风,保持舍内空气新鲜,减少氨气等有害气体危害;地面或垫料要干燥,保证良好的卫生环境;育雏阶段温度保持相对稳定,随着鸭苗日龄增长逐渐降温,不得忽冷忽热,0~1周温度为 30~33℃,2~3 周 26~30℃,4 周以上 20℃以上,湿度在55%~70%;提供营养全面的全价配合饲料,保证优质的蛋白质和维生素,蛋白质以豆粕、鱼粉为主,粗蛋白质≥20%,蛋氨酸≥0.9%。
(3) 预防该病应以药物预防和免疫接种相结合,药物预防可在饲料或饮水中添加氟苯尼考、多西环素等敏感药物,但在添加药物时应考虑到该病菌极易产生耐药性问题,投喂药物应联合用药或交替使用。有资料表明,用黄连、黄芩、柴胡等中药组方对该病防治有较好的预防效果,且不会产生耐药性,不会损伤肝肾、影响肉鸭后期生长等问题,是今后研究应用方向。疫苗免疫接种是预防本病最为有效的方法,目前常选用鸭传染性浆膜炎、大肠杆菌病二联蜂胶灭活疫苗,一般在3~10龄免疫,每羽0.3ml 颈部皮下注射。需注意的是鸭疫里默氏杆菌血清型众多,在我国已证实至少有21 个血清型存在,还有新的血清型和血清亚型待确认,各血清型间无明显交叉保护力[2],疫苗型号应选择当地流行的血清型菌株。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