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牛羊布病诊断技术要点及防控策略

时间:2024-05-28

乌兰才次格

(甘肃省肃北县盐池湾乡动植物疾病防控和农畜产品质量监管服务中心 736300)

随着畜牧业快速发展,人们对牛羊肉的需求逐渐增加,使得养牛业和养羊业高速发展。但牛羊疫病发生频率增加。布氏杆菌病一般简称为布病(下称),主要发生在牛、羊等动物身上,尤其是牧区高发。因为该病会威胁到动物和人群,危害性很高,需要慎重对待,及时诊断和治疗,并采取一定的防治措施,控制该病的发生。

1 羊布病的流行特点

羊布氏杆菌发病的主要症状有关节炎、流产、腱鞘炎和睾丸炎等。该病对人有很强的感染性,对人的生殖器官有严重损害,因此,要重视对该病的防治和控制。布病主要威胁母羊和身体较弱的成年羊,其传染源为生病的羊。感染原存在于流产母羊分泌物、胎儿及公羊精液中,经过直接接触生病羊流产排出物或交配的方式来感染[1]。健康羊如果接触到病羊排泄物、分泌物、污染的水源、饲草等也会被感染,或吸入带菌的空气,触摸病羊身上的伤口、排泄物、新陈代谢的皮屑等都会导致该病的传染。

2 牛羊布病诊断技术要点

2.1 临床症状

牛羊布病大部分都是隐性感染,主要症状是怀孕牛羊出现流产情况。而且在流产前期表现出精神萎靡、烦躁不安、食欲不振等症状,同时伴发子宫内膜炎,阴道部位有污秽物排出。还可能表现出关节炎、乳腺炎、滑液囊炎等炎症,部分感染布病的公畜可能出现严重的脓性坏死性睾丸炎、附睾炎等病症[2]。

2.2 剖检要点

主要是针对牛羊生殖器进行检测。如出现胎盘绒毛膜下组织出血、糜烂、胎衣增厚,伴随黄色胶样浸润,则被认为是感染布病。或者幼畜剖检出现皮下或肌肉出血浸润,胃内有白色、淡黄色黏液絮状物质,淋巴结和脾、肝脏等部位出现增生、坏死的情况,则被认为是感染布病。或者公牛羊出现化脓坏死性睾丸炎、附睾炎,睾丸肿大,后期睾丸缩小的症状,则被认为是感染布病。

3 牛羊布病防控措施

3.1 强化布病的诊断检测

牛羊布病的发病时间主要在每年的5~10 月份,这个时间段牛羊养殖单位应加强布病监测,对疾病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和早控制。检测期间如果发现阳性病例,要及时进行隔离处理,并对其他非同群的牛羊进行跟踪监测,确定牛羊处理方式。还要及时处理其排泄物、乳制品、胎衣、未吃完的饲料和饮水等,进行深埋或焚烧处理。疫区需要在病症检测的基础上进行免疫、捕杀、隔离等方式,严控疫情蔓延,缩小感染范围。

3.2 坚持科学养殖

选择优质、营养全面的饲料,并注意根据牛羊日龄和生长阶段进行饲料配制;饲喂要定时定量,注意避免饲喂过多;饲喂时间要尽量固定,避免随意更改。要注意定期监测体温,留意体温变化,尤其是在气温突变时。加强对母畜的管理,尤其是怀孕母畜要注意增加巡视频率,安排专门的孕房,保证温湿度适宜,空气质量良好,并注意加强对胎衣及羊水的检测。对容易滋生病菌的牛羊舍、饲养用具、活动场地,包括牛羊本身定期进行消毒处理。

3.3 做好防疫

重视对牛羊的预防接种工作,这是防控布病的主要措施。一般来说是通过病畜捕杀、免疫注射等方式进行预防,在引进种牛羊时严格把关,保证没有携带任何传染源,并在引进后进行病原学检测,保证健康水平。在区域养殖环节可以结合布病蔓延情况,对发生牛羊布病概率较高的区域严抓市场准入制度,进行定期检测,对患病牛羊进行无害化处理,并保证接种动物的安全。另外,按规定在牛羊接种前30d 使用9 号牛羊布病弱毒疫苗或羊5 号弱毒疫苗进行免疫接种,这样可以使牛羊在未来一年时间内具备布氏杆菌抵抗力。

3.4 药物防治

目前针对牛羊布病可以使用部分药物进行控制。对于怀孕母畜,如果胎儿有明显的存活迹象,但母体表现出流产迹象,可以使用黄体酮进行肌注保胎,注射量在30~100mg。同时可以使用中药:当归、砂仁、炒白术、甘草、白芍、炒阿胶、熟地、陈皮、党参、黄芩、生姜,混合磨粉,用开水冲调,冷却至常温后灌注,每天一次,能起减缓症状的效果。已经流产的牛羊可以用高锰酸钾稀释溶液来清洗子宫,在流产后隔1d 进行,每天冲洗1 次,直到阴道内没有明显的污秽。

4 结语

牛羊布病属于传染性较强的动物疫病,对于人群也有很大威胁,因此,在进行防治时要建立完善的防控诊断体系,定期进行布病诊断、饲养环境管理、消毒、免疫、药物防治等,提高牛羊抵抗能力,有效防控牛羊传染性布病的频繁发生。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