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28
吴本华
(山东省滨州市无棣县西小王镇兽医站 251903)
牛胃肠炎是一种与牛群养殖过程较为常见且多发的疾病类型,而诱发该疾病的原因往往与饲养管理水平、饲料质量及喂养规律之间有着较为密切的关联。虽此疾病并不具较高的致死率,但却会对牛的生产性能造成严重影响[1]。不仅如此,因该疾病还具有感染性质,故一旦感染此病例,其将在所处牛群中迅速扩散,以致更多正常牛出现腹泻及脱水状况,严重者会引发死亡,可谓是一种危害性质较为严重的疾病类型。至于对该疾病的诊断,就现阶段而言,大多数是基于对临床表现的观察及对牛粪便的检测。一旦确诊需养殖者及时采取治疗措施,并在疾病预防方面予以强化,以此方能避免对养殖户的经济收益造成影响。
牛胃肠炎的发病机制主要可归结到以下5 部分,(1)因肠壁表皮细胞受损而影响到牛的胃肠道功能,以致食物在肠胃中不易被消化;(2)基于大肠内中堆积了过多无法吸收的食物液体,继而引发腹泻现象;(3)病牛在出现腹泻状况后未能得到及时治疗而出现的脱水情况;(4)随着病牛体内有毒物质的不断累积而对血液及体液造成严重影响,继而导致酸中毒等违纪情况发生;(5)因肠黏膜受损或坏死而导致病牛体内的机体屏障无法发挥任何作用,继而使得各类病毒病菌大量渗透到血液中,从而引发败血症。
患胃肠炎的病牛最明显的表现是腹泻,而所排的粪便不仅含水量极高,其气味也极其难闻。此外,粪便中通常还会有部分血液及黏液掺杂,至于排便过程则会发出明显的声响。到患病后期,此声响会逐渐降低直至毫无声响,但其肛门会变得十分松弛,继而出现排便失禁现象。倘若在小肠或胃部发生炎症,病牛大多在患病后期出现腹泻现象,而此腹泻现象一旦加重,病牛在极短时间内便会出现脱水,且毒性也会变得愈发猛烈。除此之外,在其排出的尿液中亦会掺杂部分血水,而一旦尿液中出现血水,则代表病牛肾脏功能已遭到病毒侵蚀,严重者便会引发尿毒症[2]。
牛群除了要饲喂粗纤维的野草、牧草及秸秆外,尚需辅以部分精细料。当然,有关精细料的具体量亦当予以合理管控。通常,精细料的添加量为粗纤维饲料的40%,而每天的精细料喂养次数为3 次,分别是早、中、晚。倘若需在较短时间内为其增重,则每天最多可加喂2 次,而加喂与正常喂食之间也必须间隔3h 以上,以此方能让牛肠胃得到充分休息,促进食物消化。
作为反刍动物,其胃的数量与普通动物有所差异。众所周知,牛共计有4 个胃,分别为瘤胃、蜂巢胃、重瓣胃和皱胃。其中发病率最高的当属皱胃,故有关牛肠胃炎的预防,皱胃亦当作为重点监管对象。至于日常管理的具体过程,除了需尽量避免牛群吞食难以消化的异物外,尚需切忌使用过期、变质的饲料,倘若草料质量不明也应优先遵循少喂的原则,尽可能避免病菌感染。同时,为增强牛胃抵御病菌的能力,可适当选用一些豆制品来搭配粗纤维饲料共同食用。
科学的选址与布局是营造良好饲养环境必须关注的重点。对此,养殖者需务必对牛生产区域予以合理划分。同时,为促进牛群肠胃消化,还需在饲养区域设置运动场。当然,任何区域均需确保其干净、清洁,并定期开展相应消毒工作,以此阻止病原体扩散与传播。
治疗牛肠胃炎需秉持好的治疗原则,而所谓的好治疗原则,即一旦发现此病例,除了要对病牛肠胃予以彻底清理,尚要对与之合群饲养的牛予以全面检查,以免病菌进一步扩散。至于具体的治疗方法则需分如下几步进行:首先需在确诊病牛日常饮用水中添加250g 的硫酸钠或500ml 的植物油,待其粪便不再有刺激性气味且无便秘情况发生时,便可改以添加0.1%的高锰酸钾;其次需在患病已有一段时日的病牛饮水中添加150g的活性炭或40g 的酸氢钠,控制牛肠胃炎症的进一步发展,随后为其服用抗菌性药物。当然,在此期间尚需测试病牛是否对药物过敏,如若过敏便可改服30g 的磺胺脒。而若要巩固治疗效果,可每2 日注射一支小檗碱,待其痊愈即可停止注射。
总之,我国畜牧业目前的发展形势较为乐观,但也不应对各类疾病防治有丝毫松懈。且养殖者需务必做好圈舍日常管理,如此方能最大限度避免各种疾病的发生,在保证理想的养殖收益同时维护我国畜牧业的稳定发展。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