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28
聂文
(重庆市长寿区菩提街道畜牧兽医站 500115)
规模化养猪场的出现极大提高了养猪生产效益和商品率,为畜牧业的优质化、高效化发展提供了一个良好的促进作用,同时极大地提高了农村从业人员的收入水平。但给规模化养殖场的发展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如生产规模大,动物饲养密度高、畜禽种源复杂、动物疾病流行风险过高。部分养殖户只追求经济效益,对养猪场的卫生和防疫工作不加重视,致使众多动物传染性疾病在规模化养殖场内暴发流行,造成一系列的经济损失。因此,加强对规模化养猪场的卫生与防疫工作管理对提高养猪经济效益和保障养猪饲养产业的健康发展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卫生消毒是有效切断动物疾病传播途径的重要措施,它在控制动物疫病,消灭病原传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在规模饲养过程中,应强化卫生消毒工作,把卫生消毒工作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来抓,通过规范合理的卫生消毒工作来有效预防疾病传播,最大限度地提高养猪经济效益。养猪场在日常工作应及时清除猪舍内的粪便、废料及垫料垃圾,为猪群生长提供一个干净、干燥的生长环境。同时还要加强舍内通风换气,夏天做好防暑降温,冬天做好保温通风。通过实施相关措施确保养猪场是一个封闭的环境,严格管理人员进出,做好相关出入人员和车辆的卫生消毒工作,猪舍、用具及设备应定期消毒,做好灭鼠灭蝇工作,切断病原传播媒介。
规模猪场内外必须实施严格的“禁足” 管理,严禁与本场无关的人员、车辆、用具、其他动物等随意进出,必须进入时要抓好“衣物、足底、车辆、用具” 等消毒灭源处置,从“控制病原体(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猪群” 的关键环节把好关,有效降低健康猪群的发病率。
高度重视猪场内小环境的保洁与防疫消毒管理,及时清除规模猪场每天产生大量粪尿,避免堆积过多、过久产生有害气体,滋生各种病原微生物,加大外源性感染风险; 猪场首选“漂白粉、来苏水、福尔马林、烧碱液” 等刺激性较轻、效果确切的消毒剂进行消毒灭源,建议上述几种消毒剂交替应用,以达到广谱灭源、增强消毒实效的目的; 初春、盛夏、秋冬季发生疫情动态流行期间,应坚持每周至少消毒1~2 次,尤其是发生个别发病及病死状况时,应迅速撤离原发病舍,做隔离治疗及无害化处置,以防疫情在本场进一步扩散蔓延。
适宜的生猪发育环境是猪群健康生长的首要条件,猪舍的基础建设应符合防疫条件,并远离污染场地和居民区。同时保障猪舍的朝向、通风、温湿度、饮水、饲养密度,让猪群感到适宜。在生猪饲养各阶段应提供不同营养的饲料,确保猪群营养供给。加强猪群饲养档案工作,根据生猪生长情况做详细记录,记录用料用药及免疫情况,及时发现饲养中存在的问题并加以调整,以确保猪群健康生长。
科学严谨的保健预防程序是现代规模猪场必备,实用经验处方包括:(1)黄芪多糖注射液(抗病毒、强免疫,0.2ml/kg)+柴胡注射液(0.1ml/kg)+头孢噻呋钠(0.1g/kg),混合肌注,视具体情况,1~2 剂/d,连用2~3d。若检查发现病猪发热明显,宜再添加安乃近或氨基比林注射5~10ml。本方具有普适性,广谱且高效,适用于四季任何不明原因引起的常见病。(2)针对“呼吸+消化” 多元混感的重症不食病猪,笔者推荐实用处方为:泰乐菌素(10mg/kg)+柴胡注射液(0.1ml/kg)+麻杏石甘注射液(含石膏、麻黄素、苦杏仁、干草等,0.1ml/kg),混合肌注,1~2 剂/d,连用2~3d; 治疗期间应投喂易于消化的高营养食物,适量补喂复合氨基酸、能量剂(葡萄糖/其他糖类)、电解质调节剂(补液盐/电解多维)等,辅以支持疗法,总体效果更佳,总有效率可达85%以上。
对养猪场进行免疫抗体检测是有效掌握动物疫病重要措施,通过检测数据可有效分析辖区内某种疾病的流行情况,为上级部门制定相关的疾病防控措施提供可靠的参考数据。免疫抗体检测工作也是考核当地免疫工作的一个重要凭据,可督促动物防疫工作。相关部门应根据当地实际制定合理的监测方案,督促养猪业主根据当地动物疾病做好防疫免疫工作,使防疫质量和水平更上一个台阶,打造动物疫病防疫屏障。
重大动物疫病是影响养猪业经济效益的重要因素,日常养猪生产中应重点加强该项工作,疫情处置应坚持“早、快、严、小”,如有疫情发生,应向畜牧兽医相关部门报告,并及时有效的采取消毒和控制措施,将疫情控制在最小范围内。相关部门接到疫情报告后应立刻派人前往,并根据疫情应急处置方案进行快速果断的处理,确保动物疫病的有效控制。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