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28
徐雪冬
(广西鹿寨县中渡镇水产畜牧兽医站 545609)
在规模养殖场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如何有效防治在养殖过程中出现的各种污染问题是养殖业必须考虑的一个重要内容。生猪养殖业是养殖业的重要部分,相关人员应科学分析污染问题,提出合理的意见和解决策略,从而有效防治在生猪养殖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环境污染问题,保护我国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有效目标。
在进行规模化养殖过程中,传统的养殖场地不符合现代的养殖理念[1]。在传统养猪场地建设中,主要是为了方便养殖者的管理,所以,处理生猪粪便时采用就近原则,对附近的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影响,而在现代化养殖场地选在交通便利且远离市区和居民区的区域内,能避免一些疾病的传播。
在现代规模养殖过程中,处理废水是重要的处理事项,而一套先进科学的废水处理系统相对较贵,设备本身就是一笔较大的资金投入,在后续运行和维护中还需要投入更多的财力和物力,是一些规模养殖企业的经济负担,并且在我国部分地区降水量较大,容易将生猪粪便和养殖废水冲入河流中,形成水污染,并破坏土壤结构,使我国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
尽管我国政府认识到治理生猪规模养殖场环境污染问题的重要性,但由于还没有完善的处理粪便的技术水平和鉴定标准,也就没有形成科学、合理、规范的管理体系,环保部门在进行检查过程中不能做到全面检验工作,导致一些生猪养殖企业存在侥幸心理,直接将生猪粪便使用旧方法风干,让空气受到严重污染,并且废水没有经过任何处理就直接排到水中或农田中,从而破坏了土壤和河水的结构,让土壤和水中掺杂许多化学物质,使环境受到严重危害。
首先,需要在建设相关规模养殖场前对当地进行深入考察,严格、合理划分每个部门的位置[2],结合农牧、林木和鱼牧多种方式进行养殖,促进我国农业和畜牧业的协调发展,不断提高工作人员和工作人员的环保意识,让粪便实现二次利用,减少粪便污染。
有关部门应不断加强对生猪规模养殖场的监管力度,构建出科学、合理、完善的管理制度。根据目前存在的环境污染问题,制定出具有针对性的、可行的环境质量标准,成立相关监管部门,明确监管部门工作人员的工作职责,从生猪规模养殖场新建开始就进行有效监督,不断提高生猪养殖质量,减少生猪规模养殖对我国环境的污染。并且有关部门还要不断加强对从业人员的宣传教育,培养并加强工作人员的环保意识,严格规范养殖企业在日常养殖过程中的养殖行为,避免出现不当举动,造成环境污染问题。
生猪规模养殖场一定要做好相关疫病控制工作,如果生猪出现疫病而没有及时进行控制治疗,可能会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因此,在生猪规模养殖场的疫病防控中需要做到以下3点:第一,严格接种疫苗工作; 第二,对生猪规模养殖场进行消毒管理工作; 第三,加强对生猪的驱虫工作。规模养殖场应按照相关防疫要求对生猪进行免疫接种,接种的疫苗必须要有明确的生产厂家,符合有关规定,使用后的疫苗瓶要进行无害化处理,科学回收,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在养殖过程中,相关养殖户还要进行消毒管理工作,工作人员及相关设备在进入养殖场时都需要进行消毒处理,还要使用消毒剂对猪舍进行消毒工作。在生猪养殖过程中,由于公猪、母猪、仔猪等体质不同,注射的疫苗也不同,规模养殖场的养殖户应严格按照相关标准选择合适的疫苗进行注射,并且还要科学认识生猪驱虫工作,不断提高生猪品质。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生猪规模化养殖场的出现是必然趋势,其对我国环境造成很大污染,因此,有关部门需要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方法,解决目前存在的环境污染问题,保护我国生态环境,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严格防控生猪发生疫病的概率,保证我国生猪产品的品质,促进我国生猪养殖产业实现长远发展的目标。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