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兽医临床诊断的基本方法探析

时间:2024-05-28

尹华丁 谢峰 席立朋

(1,河北省石家庄市畜产品质量监测中心 050041;2,河北省石家庄市畜牧兽医技术开发中心 050000)

1 兽医临床诊断方法

1.1 论证诊断

论证是指利用证据来判断某种客观事物真实性。论证诊断法就是详细观察患病动物实际症状,并收集相关信息,分清主次症状,然后以主要症状为依据设想某种疾病,最后比较分析设想疾病类型与主要症状。如果设想出来的疾病能对主要症状进行解释,并且无矛盾关系,那么就能建立相应的兽医临床诊断。通常情况下,临床工作经验比较丰富的兽医会运用这种诊断方法,尤其是在动物患病症状有明显表现时,论证诊断是最佳方法。但若兽医并不具备丰富临床诊断经验,并且病症表现不突出、疾病暴露不充分,在实际诊断过程中就极易导致生搬硬套情况的出现。兽医仅仅是机械对照患畜和书本内容,并没有对疾病进行针对性分析,会大大降低临床诊断效果。这主要是因为发展阶段、动物个体不同,疾病临床表现也存在较大差异。因此,在实际临床诊断过程中必须结合实际情况,详细分析病畜疾病的发展规律与本质,不能完全凭自身想象作判断。

1.2 鉴别诊断

在疾病发展初期,临床表现并不具备代表性,疾病复杂性较高,这使得论证诊断缺乏明确诊断依据。在这种情况下,兽医应采取鉴别诊断法。这一方法就是先以几个关键症状或主要症状为依据,推论各种可能的疾病,并通过鉴别逐渐缩小范围,最终获得一种或几种有较高可能性的病症。在运用这一诊断方法时,兽医必须综合考虑可能性疾病类型,并通过对实际临床资料的分析,以主要矛盾为依据提出病名。在这一过程中,应先对传染病、多发病及常见疾病类型进行考虑。同时,兽医还需分析稀有病与少见病,并加强对多发病、常见病临床工作经验与一般规律间矛盾的重视。

在具体鉴别诊断过程中,兽医要做好可能性疾病临床病症的解释工作,分析这一类疾病的示病症状或是固病症状是否出现过。如果患病动物表现出来的临床症状与兽医提出的疾病不相符就要筛选可能疾病,找出一种或几种有较大可能性的疾病。如果单一病症无法对全部症状进行解释,还应深入探究,判断患病动物是否出现了伴发症或并发症[1]。

2 兽医临床诊断步骤

2.1 初步诊断

诊断会受到症状特征、变化及发生等情况的影响,要先整合搜集到的症状,并对其进行详细分析与判断,这也是抽象思维认识本质的一个过程。症状不同,临床诊断结果存在差异;即使是症状相同,但程度不同、时机不同,临床诊断结果也不一样。由此看来,在实际临床诊断中,兽医必须结合自身临床经验与医学知识,仔细思考患病动物呈现出来的症状,保证自身诊断的正确性。

2.2 症状区分

对主次进行明确区分,并以畜体组织结构的量变与质变为依据,做好疾病判断。在疾病演变下,病症会呈现出一定规律,有些病症的表现比较明显,并且是突然出现的;而有些病症则十分隐蔽,只有仔细观察,并依照一定步骤才能检查出来。症状分类方法是多样化的,如功能症状和解剖症状、偶然症状和故有症状等。具体分类如下:第一,示病症状。特有的并且其他疾病没有出现过的症状,如在对心脏进行听诊时,若存在拍水音,则可以判断动物患有创伤性心囊炎。第二,局部症状。在病畜局部组织或器官出现明显的反应就是局部症状。如在采食时,如果患畜经常把嚼过的食物吐出来,那么就能判定其患有牙齿病。第三,全身症状。在中枢神经系统作用下,家畜属于统一体,并和环境之间是相对平衡的关系,若出现病变,整个机体都会出现反应。需要注意的是,无论是何种病症,患畜都会出现体温升高、精神萎顿、脉搏变换、全身倦怠及食欲减少等现象,兽医不能将上述现象当作诊断的主要依据,而病症轻重变化则能为种类性质与病程愈后提供判断依据。

2.3 有机结合

中医学术中存在整体观念说,机体属于有机结合整体,内部的脏腑器官等都是互相对应、互相协调的,若某器官发生病变,不但能通过另一方面呈现出来,还会给另一个脏腑功能带来影响。推理判断法、论证诊断法及鉴别诊断法是主要的临床诊断方法。同时,还应加强对预后诊断的重视,这也是病畜治疗的主要内容。保证预后诊断的正确性,对做好诊断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3 结论

做好临床诊断是兽医的一项重要工作。因此,其必须掌握论证诊断与鉴别诊断两种基本方法,并严格依照初步诊断、症状区分以及有机结合等步骤,做好患病动物临床诊断工作,提高诊断正确率,从而促进我国兽医行业更好发展。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