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28
张婷
(山东省聊城市茌平区畜牧兽医工作站 252100)
随着我国农业农村事业的不断发展,犊牛养殖逐渐成为广大养殖户增加经济收入的首选,但一些常见的牛类疾病也成为令养殖户头疼的问题。犊牛大肠杆菌病就是养殖户常说的犊牛白痢,病牛主要表现为体温增加、精神低迷,同时还会伴随严重的败血症和严重腹泻,在短时间内就会出现脱水症状,致死率较高。及时发现犊牛在生长过程中的异常,从源头上做好犊牛大肠杆菌病防治工作,成为进一步提升养殖犊牛经济效益的重中之重。
作为一种革兰氏阴性染色的杆菌,大肠杆菌结构非常短小,且广泛分布在大自然中,不论是动物身上还是土地、河流、沼泽地乃至空气中都有这种病菌,但大多数菌株没有致病性。大肠杆菌本身没有芽孢,大多数病菌表面布满鞭毛,且具有良好的运动性,在碱性染料中着色良好,对很多碳水化合物有发酵作用,在发酵过程中不会产生硫化氢,也不会分解尿素,在M.R 实验和吲哚实验中都呈阳性。大肠杆菌在机体中可产生溶血素、肠毒素等来伤害机体。大肠杆菌抵抗外界干扰的能力较差,如这种病菌十分不耐高温,普通巴氏消毒法就可以起到良好的预防作用。
大肠杆菌病在1~2 周龄犊牛中发病率最高,常见于环境卫生相对较差、管理水平相对较低的小型牛场中。这类牛场中有数量众多的大肠杆菌,会随着犊牛舔舐及吮乳进入体内,并在胃肠道中定植,长此以往会形成常在菌。如若犊牛受各类因素的影响而降低了自身免疫力,那么大肠杆菌会抓住机会大量繁殖,进而引发犊牛患上胃肠炎。犊牛大肠杆菌病一般以消化道作为主要传播路径,少部分病例通过脐带或产道感染犊牛[1]。
败血型主要指的是在感染大肠杆菌后进入到犊牛的血液中,由血液循环到达相应组织器官,经过繁殖形成一定的毒素,进而损害犊牛身体机能。犊牛通常表现出体温急速上涨至40℃以上,精神显得过于萎靡,缺乏吮乳欲望,并在患病几小时后产生腹泻现象,粪便呈淡黄色粥状,有明显的恶臭气味,患病牛出现脱水、腹痛现象,且伴有酸中毒症状,若不对其进行及时治疗,犊牛会由于心力衰竭而亡。一般而言,败血型有较短的潜伏期,在患病后的2d 内会死亡,情况严重时甚至会产生无症状死亡。
白痢型主要指犊牛消化道内有一定的大肠杆菌寄生、繁殖与代谢,会形成相应的毒素,对犊牛肠黏膜细胞造成损害,进而引发肠道炎症,一般表现为腹泻,粪便呈灰白色稀释状。犊牛在患白痢型大肠杆菌病后,体温并不会出现较大的变化,如若早期症状较轻一般能自己痊愈,相比之下死亡率远远低于败血型大肠杆菌病。
解剖分析得知,感染大肠杆菌死亡的犊牛黏膜、肝脏及肾脏都较为苍白,尸体较为消瘦,肾脏包膜下及心内膜表面存在出血点,暗绿色胆汁充斥于胆囊中,胃肠道黏膜有血迹,肠系膜淋巴结肿较大。
犊牛在出生之际对初乳有大量需求,其摄入量如不满足身体机能成长标准,就有较大概率患上大肠杆菌病。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初乳中的免疫球蛋白能有效抑制败血型大肠杆菌的增殖。但当前部分小型牛场饲养管理存在一定问题,犊牛的生活环境较差,产房在卫生程度方面不符合标准,且消毒力度不足,导致牛场中的大肠杆菌大量繁殖,为犊牛患上大肠杆菌病提供了温床[2]。
大肠杆菌繁殖速度较快,且对繁殖条件要求不高,牛场中的围栏、饮水、墙壁及饲料都是大肠杆菌的繁殖场所。加之大肠杆菌具备较强的致病性,由于犊牛免疫球蛋白摄入较为匮乏,自身机体抵抗力较弱,很难抵抗来自大肠杆菌的侵袭。针对败血症大肠杆菌而言,犊牛的感染途径主要有脐带、肠道、口咽黏膜及鼻腔等,发病后蔓延速度较快,犊牛一般在1d 或几天后表现出较为显著的临床症状。
为患病犊牛灌服0.3%~0.4%的高锰酸钾液8~10ml,平均每天服用2 次,2~3d 为一个周期。为了防止患病犊牛出现脱水现象,可以将700~1000ml 5%的葡萄糖生理盐水以静脉注射的方式传输给犊牛,平均每天一次,1~2d 为一个周期。为了保护患病犊牛的胃肠黏膜,可以让犊牛口服6~10g 的鞣酸蛋白或1~10g 的碱式硝酸铋,每天服用,2d 为1 个周期。
给予妊娠母牛品质良好的干草,并完成蛋白质及维生素的充足供给,保证适宜的运动量,以此来让新生犊牛具备良好的抵抗力。对产房进行严格消毒,在母牛生产前后应确保自身乳房干净。在母牛分娩前10d 可以采取肌肉注射的方式让其吸收VD3,并添加200~300g 的红糖,连续使用10d。母牛生产过程中,应使用2%的来苏儿清洗与消毒外阴部、助产人员手臂、接产用具等。在距离腹部5cm 处剪短新生犊牛的脐带,并将断端浸泡于10%的碘酊中1min。采取2%的氢氧化钠来冲刷犊牛床,并定期更换干净的褥草[3]。为了保障犊牛能及时获取母源抗体,在出生30min 后吮食母乳,且要确保第一次吮食量满足标准。犊牛舍应保持卫生,有良好的通风及干燥的空气,定期使用2%的氢氧化钠溶液冲刷运动场、牛床及牛栏等。
(1)大肠杆菌病在新生犊牛群体中较为常见,有较高的发病率,若治疗及时能将危害降至最低;若救治疏忽会对病程产生一定的拖延,进而对犊牛正常生长发育产生不利影响。
(2)母牛初乳呈黄色黏稠状,其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矿物质、酶类、维生素及抗体,能有效促进新生犊牛的快速生长,提升其抗病水平,推动胎粪的正常排泄。犊牛在出生后必须要食用初乳,且要保证其中的IgG 等免疫球蛋白能以未经消化的状态通过肠壁进入血液。因为受到肠壁闭锁因素的影响,犊牛出生后随时间的延续,肠壁吸收免疫球蛋白的能力会快速减弱,最终完全丧失。因此,必须保证新生犊牛及时吃足初乳,有效减少犊牛大肠杆菌病的发生概率。
(3)磺胺脒对本病症具有显著疗效,建议搭配使用二甲氧苄啶(DVD)等甲氧苄啶来强化抗菌治疗的效果。
(4)向犊牛注射浓度30%~20%的高浓度氟苯尼考液体治疗大肠杆菌病,建议在染病初期对犊牛给予肌肉或皮下注射,有利于迅速控制病情发展,达到缩短病程的目的。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