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4-24
徐适
(贵州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贵州 贵阳 550002)
略述贵州仫佬族及其春节习俗
徐适
(贵州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贵州 贵阳 550002)
贵州仫佬族是贵州省的世居少数民族,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它逐渐与汉族融合,表现在用汉姓、着汉服等方面。春节的过法习俗是这一民族融合历程的一个重要例证。
贵州;仫佬族;春节;民族融合
贵州仫佬族是贵州省的世居少数民族,但它是在1993年才获得认定的。仫佬族人过去自称为木佬人,元明以来的史志中有许多“木佬”或同音、近音族称的记载。
元代《经世大典·招捕总录》记载:“元贞二年(公元1297年)五月,宋氏复令平浪巡检欧阳濯龙与大洞李巴林、竹笏等率木佬六十余人……”。《元史·地理志·顺元等路军民安抚司》记载:“曾竹等处,大德七年,顺元同知宣抚事阿重尝为曾竹蛮夷长官司,……深入乌撒、乌蒙,至于水东,招谕木娄苗、佬,生擒隆济以献。”《新元史·宋隆济传》说:“六月,隆济构‘木娄’等族作乱。”
明代典籍如弘治《贵州图经新志》记载说:“夷民……其居山野者,曰洞人、曰杨黄、曰仡僚、曰仡头、曰沐僚、曰生苗、曰熟苗。”“都匀诸夷,据险不庭,俗甚凶陋,其曰黑苗、曰仲家、曰木僚者,性皆凶犷,累为边患。”嘉靖《贵州通志·风俗》记载说:“旧志:木佬性恶,科头跣足,颇通汉语,衣褚皮,制同汉人,妇人服短衣。婚姻以牛为聘礼,与人交易,刻木为契。有仇则剁牛,召众以报复之。用竹器盛食,牛角饮酒,亦听官府约束。”在上述这些记载中可以看出,木佬人是表现强悍的土著居民。但与汉族已有相当多的交流融合。体现在“通汉语”、“制同汉人”、“听官府约束”等方面。
随着民族间交流融合的不断深入,木佬人在史籍中的形象也逐渐发生变化。如万历年间成书的《平播全书》记载明王朝的谕示公文称:“仲家苗、黑苗、仡兜、木佬、子姜苗、花苗、蔡家苗、九股苗,你们原是贵州铜仁、镇远等处良民。”
进入清代,经历了改土归流、开辟苗疆等一系列重大政治举措,客观上大大增进了贵州民族大融合的历史进程。各少数民族越来越多地同化于汉族。木佬人在更多方面与汉族表现相类似。如采用汉姓、穿着服饰相同、接受汉族儒学教育等。李宗昉《黔记》说:“木佬苗有王、黎、金、文等姓,散居各县。”罗绕典《黔南职方纪略·苗蛮》中说:“木佬贵定、平越、黄平、瓮安、都匀、麻哈、清平有之。男子服饰与汉人同。……亦有读书入府县者,有王、黎、金、文等姓。”
新中国成立以后,实行一视同仁的民族政策,并开展了大规模民族识别工作。但在早期工作中,木佬人多被认定为布依族或者苗族。1980年,贵州省民委成立民族识别办公室,对此前民族识别工作中不足和错误的方面进行弥补和改正。当年12月开始对贵州木佬人族别问题进行调查研究。次年形成了《木佬人族别问题调查报告》。1989年到1991年,又多次、广泛地进行了座谈、考察,1992年,在凯里召开了木佬人民族成份认定座谈会。其后,由黔南、黔东南州政府向省人民政府呈报了《关于木佬人认定为仫佬族的报告》,经省委省政府研究批准,正式下文认定木佬人为仫佬族。
目前,贵州仫佬族主要居住在省内清水江上游的重安江和龙头河地域范围,据1979年统计,在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的麻江县生活着一万二千多人,凯里县有四千九百多人,黄平县有二千多人;在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的都匀、福泉、瓮安等地有一千多人。共计约两万余人。而在麻江、凯里、黄平、都匀、平塘、福泉、瓮安、龙里、贵定、惠水、石阡、余庆、水城、黔西等许多地方,则存有与木佬相关的地名,如木佬寨、木佬坝、木佬山、木佬坪、木佬塘、木佬坡等。
漫长的历史进程中,贵州仫佬族与汉族逐渐融合,这可以从仫佬族人过春节得到验证。在久远的过去,仫佬族人是不过春节的。但伴随着民族融合的进程,如今,春节已成为贵州仫佬族生活中的一个重要节日。
总体来说,当下贵州仫佬族的春节过法与汉族的过法大同小异。
首先是腊月间就要陆续开始进行各项准备工作。腊月二十三日送灶神,这是相当重要的一项任务。事先要把灶台周围、炒菜锅等打扫干净。传说人家户中大人娃娃平时对灶神菩萨不敬的事情都被记录在在阳尘里面,所以送灶神前要扫阳尘,就可以让灶神记不住不好的事情,就不会上天说人家户的坏话了。到送灶神上天时,在灶台前摆放花生、糖果、酒茶等,在屋外鸣放鞭炮后,来到灶台前祷告,请灶神上天说好话。七天后,即腊月三十日,要同样摆设供品,燃放鞭炮,接灶神回家。
在迎送灶神期间,要特别注意不能让狗上灶台,以免冲撞神灵。如果有狗犯了这个规矩,就要把它杀掉。
腊月三十日,全家团圆,也叫团年。当天中午十二点以后,做完了准备工作,就在家门前鸣放鞭炮,同时在堂屋中祖宗牌位前宰杀公鸡,表示向神灵祖先报告。“报告”完成便开始整治年夜饭菜。做好饭菜,选择傍晚时分,就带上香烛、纸钱、酒水、菜肴,如果杀了年猪的,还要带上猪头、猪尾,到村寨道路口的土地神龛前敬拜土地神灵。随后回家祭拜祖先,鸣放鞭炮。过后全家入席吃团圆饭。
由于三十日这天事务繁杂,所以仫佬族人有句俗语便说“三十晚有三十条路”,表示往复行事的繁多复杂。
吃过年夜饭后,每家每户要相聚等待时间来到午夜12点,新年第一刻到来时,即所谓“交时”的时候(过去,开财门是在早晨鸡叫以后开始),进行一项重要的仪式——“开财门”。
开财门的程序是首先到屋外空地上鸣放鞭炮,用噼啪轰响的声音迎接新年的到来,也含有报告天地神灵和祖先的寓意。然后用备好的糖果、酒、茶、苹果等摆到祖宗牌位前供奉,点燃香烛,虔诚祷告,请求保佑家人健康、四季平安。供苹果即是谐音“平”安的意思。之后,家家户户把事先准备好的柴禾拿进屋,取其谐音“进财”,以此仪式表达祈求生活富足的心愿。
“开财门”做完以后,一般要继续守夜,一家老少团聚一处,娱乐、聊天。主妇们要做些饮食,供大家宵夜。有的家中有客来玩,还要备上酒菜,畅饮漫聊。旧时代木佬人家庭中用坑塘烧柴火,这一晚就要烧得持久旺盛,重要性和正月十五时点灯相似,所以民间将之相提并论,称为“三十的火,十五的灯”。
到第二天,即年初一时,家中不能扫地倒水,否则会有财运丢失的霉运。这一天也不做什么事务,不能抬水、煮新鲜菜、煮新鲜米、洗衣服等。全家休息,只吃做好的蒸、炖、煮的食品,寓意为“整年和气”。这一天也不能出门,要在家里待着。旧社会时还有些习俗,如女人一定不能在初一这天到田地里去,否则会影响一年的农事。不能开衣柜、米柜、钱柜等,意思是把财运好运关在家里。
到初二日,开始正常进行各种生活事务。但开始之前要烧香烧纸祝告一番。比如开箱开柜之前要烧香纸,挑水之前到井边烧香烧纸等。
从初二开始,就可以走访各处亲戚,祝福拜年。但初七这天不能走去别家,初八这天不能由外归来,民间说法是“七不出门,八不归家”。
从初一到初三,家中事情都由男人来做,意味女人辛苦了一年,这三天该得休息。有个爱护照顾家人的含义。到正月第一个戊日,家中老人就会告诫后辈子孙们做什么事情不要耽搁延误,称为“忌戊”。
正月初九这一天称作“上九”,有的传说这天是观音菩萨的生日。过得比较隆重,家中要准备饭席酒菜、茶水香火,供奉菩萨和祖先,祈求保佑。一般说供品要有香火、酒菜、茶水,因为菩萨不吃荤,所以在香火以外,可以享用些清茶。而祖先则享用香火和酒菜。
正月十五时,要在各个房间点燃灯火,象征兴旺发达,前途光明。这个习俗可能是从汉族元宵点灯看灯的习俗变化而来。
从初一到十五,家中供奉祖宗牌位的香火要长燃不熄。不过现在有的做法简化了许多,只在初一到初三一直点燃。但初九“上九”时和十五这两天,也还要郑重地点烛燃香,拜祭祖先。
正月间也如同汉族一样要写对子、贴春联,内容都是吉祥如意,健康平安、风调雨顺、四季祥和一类。有的家族在这时会有自己独特的习惯。比如麻江县复兴乡马蹄村的金姓据说是由清末来到此地的兄弟二人传衍下来,他们的后人写对子、贴春联时,哥哥这一支的都用红纸,弟弟这一支的则用蓝纸,至今仍是。
在正月或腊月间,看黄历选日子,土地神在家时,准备好成年开叫了的公鸡、鸭、猪头、香烛,请道师来做法事。道师要按照师傅传授的经咒科书、备好符纸来做法事。鸡鸭猪头还在生的时候要先敬神灵,煮到半熟时取出放到家中神龛下敬拜祖先,拜完了再放回锅中继续煮熟,俗称“回熟”。谢土的用意是感谢、祈求土地神的护佑。在仫佬族的生活信仰中,土地神是遍布各处的,有保寨土地、拦垭土地、桥梁土地等,涉及生产生活各个方面。所以在所有的庆祝祭祀活动中,都有向土地神供奉祷告的程序。
综合的看,贵州省仫佬族人既有本民族特有的节日如仫佬年、牛王节,也过外部传入的春节、端午、七月半、中秋、清明等,从大趋势看,他们本民族的节日正在逐渐淡化,而多民族共同的节日逐渐受到重视。
[1]《贵州“六山六水”民族调查资料选编 回族 白族 瑶族 壮族 畲族毛南族 仫佬族 满族 羌族卷》,李平凡、颜勇主编,贵州民族出版社2008年出版。
[2]《贵州仫佬族历史文化》,陈正军著,贵州民族出版社2003年出版。
[3]《贵州仫佬族》,罗世庆主编,贵州民族出版社1997年出版。
D633.3
A
1671-864X(2016)10-0052-02
徐适,男,1979年生,贵州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为贵州地方史。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