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28
陈新瑶
(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区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福建南平 353000)
猪丹毒属于我国农业农村部公布的二类动物传染病,是由猪丹毒杆菌(E.rhusiopathiae)引起的一种急性、发热性的人畜共患病。猪丹毒病非国家强制免疫的猪病,在现代养殖业向着集约化和规模化的方向发展的前提下,养殖户为利润最大化,则不断提高生猪饲养密度,从而增加感染机会。近年来,该病的发生率在养殖场中明显有上升趋势,应当引起重视[1]。
猪丹毒病病程有多种,其中较为普遍的为急性败血型,或亚急性疹块型(俗称打火印),并可转为慢性的多发性关节炎。该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以夏季雨季最为多见。尚待育肥的猪比较常见,同时,母猪和哺乳仔猪也有发生的概率[2]。
猪丹毒病在各种年龄的猪都有发生,但多见于3~6 月龄的猪。该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夏、秋季节多发。但在北方,以炎热多雨的夏季多发,南方地区不仅夏季多发,春、冬季节也有可能性。其他如营养缺乏、突然改变饲料、长途运输、受寒等都可增加易感性。
受感染猪的心、肾、脾和肝均存在猪丹毒杆菌,其中心、肾最多。病猪、带菌猪或其他受感染的动物通过粪便、尿液、唾液等分泌物排出体外,易感猪接触受污染的饲料、猪舍、器械等,经过消化道传染。病猪场或未发生过猪丹毒病的养殖场都有可能存在带菌猪。猪丹毒可通过多种途径传播,通过直接或间接接触病原菌,也可通过损伤皮肤及蚊、蝇、虱等吸血昆虫传播。环境中的猪丹毒杆菌普遍存在,其可以存在于受污染的猪舍、活动场所,以及慢性感染的猪,并在一个地方可存活多年[3]。
猪丹毒发病后出现的临床症状可分为最急性型、急性败血症型、亚急性疹块型、慢性型[3]。
此类型的病猪,还未表现出临床症状,就突然死亡,所以此类型又称为无色型或闪电型[4]。
病猪会突然高烧,体温升至40~42℃,同时出现精神不振、食欲不振、便秘、呼吸急促、躺着发抖等症状。该类型的潜伏期最长为7d,也有1~2d 后猝死的可能性,猪只尸体上可以见到青紫色斑点。发病率为20%~50%,甚至会超过80%。妊娠母猪一旦发病,往往流产[5]。
该类型的相对于急性型,临床症状较缓和。病猪最明显的特征表现为皮肤上有规则的红色疹块。受感染的猪表现为体温升高,可达42℃以上,不食、精神萎靡;生病1~2d 后,猪背、颈部、胸部、四肢等出现形状规则的红色疹块,随着病程,疹块颜色由红变紫色或紫黑色。严重的猪疹块会连成片。发病后期,病猪体温逐渐下降,身上的疹块颜色也消退。病情轻的猪可以脱痂自愈,严重的在疹块表面会形成浆液性疱疹,疱疹液干后会形成硬痂,脱落后会有疤痕。该类型的多数转为慢性型,部分转为败血症,病程为7~14d[4]。
慢性型多由急性、亚急性型转化而来,慢性猪丹毒能引发心内膜炎和关节炎,与链球菌等感染症状相似,要注意区别[5]。
心内膜炎型多见于养猪场无症状死亡的尸检。在许多此类病例中,二尖瓣上可见花椰菜样疣状肿瘤[5]。
关节炎型症状表现在病猪的肩、肘、手、腿、膝盖和足关节,患病的关节肿胀,摸起来又热又痛,跛足不愿走路。随着疾病时间延长,病猪关节周围会肿胀,进一步影响四肢的屈伸,引起病猪运动障碍[5]。
该起典型案例发生在福建宁德古田某猪场,猪场的设备、规划、建筑布局尚属规范,猪场员工25 人,其中配备有1 名负责人、3 名技术人员。该养殖场自配有饲料加工房,使用自配料饲喂;猪舍定期消毒,且该场及周边地区未暴发过猪丹毒病情。
2020 年8 月中旬,后备母猪群中部分猪出现精神不佳,食欲不振。其中几头发病的母猪体温明显升高,达到42℃,甚至42℃以上,卧地不愿动,步态僵硬,结膜充血,呼吸困难。皮肤表面变红并带有明显的红斑,其中两只后备母猪相继急性死亡。在随后的一段时间里,猪群呈弥漫性病态,病猪数量增加,死亡数增加。
病猪均表现为突然发病,体温持续升高,最高可达41℃左右,头、颈、背、腹及四肢皮肤呈紫红色。皮肤上有大小不等的菱形疹块。疹块扁平凸起,表现为清晰的红色或深红色斑块,边缘较暗,中心较浅,指压时会褪色并有坚实感。多数病猪会突然死亡;部分出现呼吸困难、嗜睡、身体虚弱、食欲不振甚至绝食等症状。病死猪出现耳朵紫色、皮肤发红及全身水肿症状;口腔黏膜、眼结膜有充血现象,排球状硬便,可见少量黏膜或血块。怀孕母猪出现流产。
选择3 头患有典型的急性猪丹毒的病死猪进行剖检可见,全身淋巴结肿大、呈暗红色,切面多汁。脾大,呈樱桃红色,切面隆起。肺脏充血,胸腹腔积液增多。心脏肿大,心肌浑浊,呈暗红色,二尖瓣和主动脉瓣出现菜花样增生物,出现心包炎等症状变化[6]。胃肠黏膜呈现出血性炎症症状。
图1 死猪剖检见肺脏充血现象
3.5.1 显微镜镜检
在无菌条件下,取死猪的心、肝、脾、肺、淋巴结等病灶材料,制作病样涂片。经过Wright 染色和显微镜检查后,可以在细胞之间观察到少量的杆菌(0.2~0.4μm×0.8~2μm),初步诊断为猪丹毒杆菌感染。
图2 猪心病样涂片染色(200×)
3.5.2 细菌分离培养
将从病死猪内脏分离得到的菌,在血琼脂平板上划线分离,置于培养箱(37℃)培养24h 后,在无菌环境下,取培养平板中针尖大小露滴状不溶血的菌落,将菌落进行染色及镜检,可观察到细菌形态为直的或微弯曲的杆菌,大小与剖检镜检相同。另外,取该菌落接种于加有血清的普通肉汤试管中,置于恒温培养摇床(37℃)中培养24h,观察到肉汤试管底部出现絮状物质。取肉汤培养物进行染色及镜检,镜检可见一些稍弯曲的小杆菌和一些长丝状的细菌。因此,细菌分离培养的特点与猪丹毒杆菌一致。
图3 细菌培养染色结果(100×)
根据诊断结果,制定了以下治疗和预防措施。
3.6.1 环境卫生
严格清洗猪舍和猪只,使用戊二醛等醛类制剂、次氯酸等氯类制剂,两类药物交替使用,对猪舍、猪只及环境进行每天2 次的冲洗消毒。
3.6.2 治疗措施
立即采取隔离治疗。对同猪群使用抗生素进行紧急注射,起到预防作用,每天2 次,连用3~5d。病猪发病后的24~36h 内,对急性型病例首先按体重计1 万IU/kg 静脉注射青霉素,同时,按照体重1~20kg,肌注20 万IU 青霉素、20~50kg 肌注40 万~100 万IU 青霉素,50kg 以上的体重根据实际加量,每天2 次,直到体温和食欲恢复正常。饲料方面,添加青霉素200g/t 或四环素500g/t,连续饲喂10~14d。
3.6.3 预防措施
首先对全场的猪进行紧急接种疫苗,然后做好日常的消毒卫生工作,对有问题的猪要及时隔离治疗。
根据上述实验室诊断结果,结合该病流行病学、典型临床症状及病猪尸检病变,可确定该病为亚急性猪丹毒。整个发病过程近一个半月,发病迅速,死亡率高。在确诊后的两个月内,虽采取紧急治疗措施,有效控制疫情蔓延,但发病后死亡数超50 余头,造成相当大的经济损失。
猪丹毒是国家二类传染病,不是国家强制规定的重大动物疫病,许多养殖户疏于预防。该养殖场经营多年,从未发生过猪丹毒病,也没有打过疫苗,猪群处于易感状态,是诱发猪丹毒的原因之一。
该养殖场属中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冬少严寒,夏少酷暑;气候湿润,雨量充沛;夏季最长,秋季最短。发病期间,正处夏季,炎热多雨,气候变化异常,提高猪丹毒病的发生概率。
猪丹毒病的传播方式多种多样,可通过蚊虫传播,也可通过环境传播,尤其在夏季炎热、多雨的季节,一旦猪舍环境消毒不彻底、不严格,粪便清理不及时、蚊蝇滋生等都有可能导致猪丹毒病暴发。同时,从外购买母猪、仔猪一定要做好隔离措施,避免外界引入病毒。
除做好环境卫生外,禁止给饲喂泔水等。同时,进行疫苗接种,猪丹毒疫苗主要为丹毒冻干苗和猪丹毒氢氧化铝灭活苗。皮注或肌注猪丹毒冻干苗1mL 每头次,注射后7d 产生免疫力,免疫期保护为6 个月;皮注或肌注猪丹毒氢氧化铝灭活苗,体重10kg 以下的猪3mL 每头次,10kg 以上的5mL 每头次,注射后21d 产生免疫力,免疫保护期为6 个月。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