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28
张前卫 吴娟 李华磊 刘运飞 吴高奇
(1.贵州省德江县农业农村局,贵州铜仁 565200;2.贵州省铜仁市农业农村局,贵州铜仁 554300)
德江位于鄂湘渝黔四省结合地带、黔东北区域腹地中心、武陵山脉与娄山山系交汇之地,东沿杭瑞高速出湖广,北顺德沿和德务高速达巴蜀。被誉为“黄金水道” 的乌江,自南而北,流经县域五个乡镇67km,目前乌江航运德江港已建成投用,200t 级的船舶可以直驶长江,区位优势显著。德江县属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阳光充足,雨量充沛,全县有天然草地128.94 万亩、林牧兼用灌木林地32.4 万亩,放牧型人工种地6.25 万亩、改良草地8.35 万亩,每年实施引草入田,实行粮、经、饲(草)三元结构种植3.5 万亩,为发展肉牛产业提供了后续保障[1]。
自2017 年以来,德江县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市有关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发展战略决策,狠抓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将肉牛产业作为全县“一县一业” 重点培育产业,由县委书记任组长亲自抓肉牛产业发展,出台补助政策,制定措施,推进了肉牛产业快速发展。全县已建立黔东北畜禽交易中心1 个、肉牛屠宰场1 家,打造了“赵氏牛肉” “窖水牛肉” “花椒牛肉” 等德江牛肉产品及餐饮品牌。据统计,2021 年底全县发展肉牛养殖户4.2 万户,其中1000 头以上规模场1 个、500 头育肥场7 个,50 头的养殖场548家,11~50 头家庭牧场2250 家,3~10 头基本户1.13 万户,3 头以下养殖户2.79 万户,其中贫困户1.1 万户;全年实现牛存栏16.69 万头、出栏6.13 万头,牛肉产量达1.38 万t,产值达11.05 亿元,实现肉牛产值在畜牧业占比达60%以上。
全县按照“政府推动、企业撬动、大户带动、农户主动” 发展思路,县委书记、县长、分管副书记领衔抓“三线” 建设工作,联系乡镇县级领导和乡镇党委书记、乡镇长各领衔抓1 个示范村,县直40 个部门和乡镇其他班子成员抓重点村或主抓1 个存栏500头以上的规模养殖场,着力推广平原镇坳田村肉牛养殖园区“小规模、大群体、分散养、集中销” 经营管理模式,全力推进“11513” 工程。建成了长丰乡米阳山2000 亩“围栏轮牧、划区分片” 草山草坡繁育基地、煎茶镇牧康养殖专业合作社500 头育肥场,泉口镇天池村4000 亩“围栏轮牧、划区分片” 草山草坡繁育基地、复兴镇贾村、煎茶镇石板塘、合兴镇板坪村、长丰乡洞庭村示范小区,培育肉牛养殖专业合作社293 个,全县规模出栏比重82.3%。
在推进发展过程中,从圈舍及配套设施设备建设、养殖规范、防疫制度、粪污无害化等方面推进标准化养殖,实现产业提质增效和高质量发展。按照畜禽标准化示范创建相关标准,加强完善肉牛养殖场功能设施布局建设与配套设备完善,合理布局肉牛养殖场功能设施,配套相关设备,推进养殖设施设备标准化技术运用,落实动物防疫行政技术“双轨” 责任制,加大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体系建设力度,确保上市肉牛产品符合国家有关标准和规范要求。建成冻精输配点30 个,培育输配技术人员32 人,全年冻精输配能繁母牛2.15 万头以上,围绕本地黄牛、西门塔尔、红安格斯3 个主打品种,划定思南黄牛保种区,建立保种场1 个,着力思南黄牛提纯复壮,加强地方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在养殖场养殖优秀的三元杂交能繁母牛的基础上,引进红安格斯为终端杂交父本,培育具有德江特色的“贵州黄牛” “德江牛” 品系,全县肉牛良种化水平达80%以上,良种化能力得到有效提升。普及推广生产机械化,规模养殖场全面推广应用割草机、铡草机、草料搅拌机,并逐步得到推广自动添料机、自动清粪机等机械化养殖。复兴奶牛场、实行农发行贷款项目牧康牛业牛场标准化建设、全程机械化发展,为牛业现代化发展树立了新的典范。养殖场(户)推行种养结合、循环利用,粪污处理无害化和资源化利用率达80%以上。
全县围绕“联链延链补链强链” 要求,竭力把短板补齐,把长板拉长,把链条铆实。一是做实粮草先行这个根本。全县发展青贮玉米、皇竹草等高产饲草3.8 万亩,其中引进公司订单发展紫色狼尾草3500亩。改良长丰乡米阳山、泉口、高山等放牧型草山草坡1.5 万亩,同时巩固提升饲草加工中心2 个,增强了饲草保障能力。二是做实牛源供销这个关键。改造完善了黔东北畜禽交易中心部分配套功能设施,提升了肉牛交易能力,培育复兴康泰牧业、高山兴丰牧业、共和昱森牧业3 个“牛超市” 及养殖营销公司38个,形成了“国内牛交易市场+‘牛超市’ +农户”稳定的市场购销关系,缓解了群众买牛贵、卖牛难、服务差的问题。三是做实加工这个保障。建设肉牛屠宰场所1 个,创建“德江牛” “牛肉干” “赵氏牛肉”、“窖水牛肉” “花椒牛肉” 等德江牛肉产品及餐饮品牌,发展牛肉餐饮店312 家,其中“赵氏牛肉” 入驻贵阳观山湖、深圳餐饮等市场,年总产值5000 万左右。四是做实配套服务体系这个基础。成立了德江县牛羊产业协会,培育了山地农机服务中心、牛羊兽药服务中心、饲料服务中心、肉牛大数据服务中心,进一步完善了配套服务体系。
德江县委第十二届委员会第十次全会《关于深入推进农村产业革命坚决夺取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的意见(2019—2020 年)》,提出“持之以恒做强生态肉牛产业” 等举措,每年融合5000 多万元,支持肉牛产业发展。推行对母牛繁育场、户的母牛建档立卡,每产活一头犊牛补助1000 元,配套种草,每亩补助100元的“见犊补母” 和饲草种植补助政策,同时为养殖企业和广大农户补贴购置大、中、小型饲草料加工机械,以及对防疫规范化、粪污治理利用、屠宰加工等建设进行补贴;加强“六方合作”,用好用活产业基金,与县农行、贵阳农商银行、德江农商银行共同出台融资政策,争取金融放贷1.2 个亿支持肉牛产业发展,覆盖肉牛养殖合作社293 家和2800 多个养殖场。全县肉牛投保4.3 万头。加强与贵阳农商银行合作投入,推行管理数字化,50%以上的规模牛场实现了网络视频监控,进入了贵州东彩供应链科技有限公司大数据监管平台。
抓住省市“万名专家下基层服务三农” 机遇,组建7 个技术服务组,按照村级培训基本户、乡级培训养殖大户、县级培训致富带头人模式,加强技术培训和指导,每年培训达1 万多人次。同时推行全县畜牧干部和村防疫员实行“分片指导、挂牌服务” 制度,实现养殖主体培训指导全覆盖。编印《德江县肉牛产业服务手册》 《德江县肉牛产业养殖技术手册》 《德江县肉牛产业发展应知应会读本》 《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 各1000 册发放到养殖户。建立肉牛产业微信平台,为经营主体提供技术、信息等服务,并组织到云南寻甸、富民,重庆潼南、遂宁,贵州关岭、平坝、黔西、松桃等地规模牛场参观学习,提高企业科技意识、规范化管理水平,增强了带动能力。
德江县委、政府高度重视肉牛产业发展,成立县委书记任组长的牛羊产业发展工作专班,出台了《关于印发全县发展壮大肉牛产业助推脱贫攻坚实施方案的通知》(德党办发〔2017〕 187 号)、《德江县肉牛产业发展三年行动(2021—2023 年)的实施意见》 和《德江县肉牛产业发展任务目标年终绩效目标考核办法》 等文件,建立考核考评机制,每年围绕发展肉牛“11513” 工程实施开展全县专项督查,组织召开产业项目推进观摩会2 次以上,加强经验和问题总结,不定期开展对扩群增量、安全发展、生态保护等常态化调度督导,确保各项目标任务有序推进。
通过实施“11513” 工程,(即一个村发展1 个以上示范场<50 头以上>;一个组发展1 户以上家庭牧场<11~50 头>,发展5 户以上基本户<3~10 头>;一个大户带动3 户养殖新户),加快推进了德江县肉牛产业发展。但依然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①肉牛品牌不响,市场竞争不强;②产业链条不长,附加产值不高;③牛源储备不足,扩繁增量不快;④保险理赔不优,投保意愿不浓。
3.2.1 紧扣目标促跨越
按照高质量发展要求,抓好《德江县肉牛产业发展三年行动(2021—023 年)的实施意见》 落实,2022 年,全县肉牛存栏18.5 万头以上,出栏7.2 万头,做大增量、扩大总量、提高质量,以黄牛集团为引领,全力推进“11513” 工程,不断扩大基础母牛数量,培育和壮大规模养殖场,扎实推进全县肉牛产业跨越式发展,做大做强肉牛产业。
3.2.2 紧扣项目谋高质
继续实施好肉牛优势特色产业集群项目,进一步提高全县肉牛产业现代化、机械化发展水平。高质量实施好肉牛增量提质行动项目,集中打造成为肉牛增量提质的样板和示范。加强肉牛屠宰场运营管理,实现德江活牛不出县目标。围绕德江肉牛全产业链各环节补短板、强弱项,聚焦牛源、良种繁育、标准化养殖、饲草种植、技术提升,加强项目谋划和项目申报,争取更多资金投入,着力关键技术攻关和推广应用,提高产业发展质量。
3.2.3 紧扣要素强保障
按照“11513” 标准,探索推进黄牛集团德江公司“1311” 能繁母牛控源扩源模式,加强能繁母牛控源扩源目标管理,鼓励家庭牧场、基本户和散养户养殖能繁母牛,推动牛冻精输配全覆盖,实现能繁母牛总量和牛源自给能力提升,到2022 年末,示范村、重点村的规模养殖场、家庭牧场、基本户数量必须达到“11513” 标准。规模养殖场牛存栏达到500 头以上的标准,示范村、重点村牛存栏分别达到1000 头以上、800 头以上的标准,通过扩群、质量等方式狠抓示范户培育,推动全县牛产业发展。推广杂交狼尾草、桂牧一号等高产饲草种植,加强农作物秸秆、酒糟等农副产品开发利用,充分利用冬闲田土、撂荒地种足饲草,利用坝区优势建设优质高产饲草基地,打造饲草和酒糟集群产业链保障草料供给。巩固提升德江黔东北畜禽交易中心及3 个“牛超市” 及养殖营销公司38 个肉牛交易能力,完善“国内牛交易市场+‘牛超市’ +农户” 市场购销机制,解决群众买牛贵、卖牛难的问题。支持德江肉牛屠宰场积极开展肉牛屠宰分割及冷鲜销售,通过东西部对口帮扶协作资源和电商、物流网络等渠道,将德江牛肉及深加工产品打入沿海大中城市。通过“六方合作”(政府、部门、担保、保障、企业、养殖户),深入推进“惠农肉牛e贷” “活体肉牛抵押” 和“易贷通·肉牛贷”、农发行等贷款支持牛产业发展,引入邮政储蓄、村镇银行、工商银行、贵阳银行、贵州银行等金融支持。落实政策保险、探索推进商业保险,降低养殖风险。
3.2.4 紧扣落实强举措
进一步落实好县委书记、县长、分管副书记领衔抓“三线” 建设工作,联系乡镇县级领导和乡镇党委书记、乡镇长各领衔抓1 个示范村,县直部门和乡镇其他班子成员抓重点村或主抓1 个存栏500 头以上的规模养殖场,不是示范村、重点村的攻坚队长领衔抓一般村。打造“德江牛” 品德,致力“德江牛肉干”“德江牛肉汤锅” “赵氏牛肉” “窖水牛肉” 等德江牛肉产品及餐饮品牌巩固提升,创建“德江牛” 地方标志品牌。加大招商引资力度,采取招商引进与改造培育并举的策略,多渠道、多元化吸纳社会资本,加快规模加工企业建设,延伸产业链。严格执行肉牛产业发展成效考核办法,按照重点乡镇、培育乡镇、协同乡镇、县直部门四个方阵,加强对全县乡镇、县直部门完成目标任务情况进行考核,确保肉牛产业整体有效加快推进。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