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鸡传染性鼻炎的临床症状及防治措施

时间:2024-05-28

韩丹

(山东省枣庄市市中区农业综合行政执法大队 277100)

鸡传染性鼻炎是一种养鸡业常见的细菌性传染病,主要引起上呼吸道症状。具有较高的发病率,且发病后病程较长,给养殖场造成严重的困扰。因此,要及时进行预防,减少本病的发生,可降低经济损失。

1 病原简介

该病病原体是副鸡嗜血杆菌,是一种多形性的革兰氏阴性杆菌,在培养皿中多为球杆状或杆状[1]。但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副鸡嗜血杆菌外观呈现出不规则的形状。病原不形成芽孢,也不长有鞭毛,不能运动。在培养时需要在普通琼脂平板上添加V 因子才能生长。也可以使用绵羊血琼脂或巧克力琼脂进行培养,病原通常有3 种血清型,分别是A、B、C 型,在我国主要的流行A 型[2]。副鸡嗜血杆菌在环境中的抵抗力不强,对消毒剂敏感,应用普通的消毒剂均可将其杀灭。其对高温环境抵抗力较差,在50℃的环境温度下数分钟失活,但在低温中耐受性较强,一般在冷冻条件下能存活数年。

2 流行病学

本病病原体多为受到隐性感染或已经发生疾病的鸡。在这些鸡的呼吸道内存在大量病原体。这些不健康的鸡往往通过打喷嚏或咳嗽的形式把病原体排出体外,这样空气中的飞沫和尘埃均带有病毒,病原体往往会污染周围的环境,尤其是对空气、水源及饲料等形成污染,造成疾病传播,病原会对接触的健康鸡群产生感染,多通过消化道或呼吸道传播。本病容易感染的主要为鸡及其他禽类,包括麻雀、鹌鹑等。各年龄阶段的鸡对本病均有易感性。但通常易感性最高的为1 月龄以上至3岁以内的鸡群。

本病在发生时通常有一定的季节性,一般春冬季节本病发生率会明显上升,但本病在一年四季均可发生。饲养管理不当与该病的发生有密切联系,当鸡群密度过大,鸡舍通风不良时,发病率会明显上升。此外,当鸡群受到寒冷或潮湿的应激时,饲料营养搭配不均或营养不全也会使发病率升高。尤其是当饲料中缺乏VA时,鸡群免疫力下降,导致鸡群容易感染而发病。

3 临床症状

当鸡发生本病时会出现食欲减退,垂头呆立,呼吸急促甚至呼吸困难。被毛杂乱,失去光泽。有时可见病鸡发热、嗜睡和面部肿胀,严重时会出现失明。通常在病鸡鼻腔内不断流出清澈的鼻液,而后鼻液会逐渐凝固,在鼻腔四周形成堵塞物,导致病鸡呼吸不畅,这些鼻液凝固后外观呈现出黄色,具有刺鼻的恶臭味。而后病鸡开始出现不同程度的呼吸道症状,如咳嗽、打喷嚏、呼噜等。眼睛分泌物增多,出现流泪症状。发病严重时,因眼眶肿胀导致眼睛不能睁开,甚至失明。产蛋期的鸡表现为产蛋量下降,而且蛋品质下降,多见于蛋壳变薄、有裂纹或蛋壳不光滑,出现沙壳蛋。发病严重的鸡由于不能呼吸,导致病鸡窒息而亡。

4 病理变化

本病鸡剖检后主要病变表现在上呼吸道,尤其是鼻腔、气管及咽喉部位,这些部位的黏膜出现不同程度的肿胀和充血。剖开后可见内有干酪样坏死物或组织渗出物堵塞腔道。有的病鸡在面部和皮下组织出现不同程度的水肿。病鸡分泌物凝固后会形成堵塞,并随着散发出具有浓烈的恶臭气味。病程较长会影响卵巢和输卵管功能,导致卵巢出现萎缩,输卵管内充斥有干燥的分泌物,最终引发病鸡腹膜炎。公鸡发病后多表现为睾丸萎缩。

5 诊断方法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通过临床观察和剖检病理变化,只能做初步判断,准确的方法还需要进行实验室诊断。通常有血清学和病原分离鉴定这两种常用的实验室确诊方法。

5.1 病原的分离鉴定

由于本病病原为副鸡嗜血杆菌,是一种细菌性疾病。将无菌采集的病鸡分泌物接种于绵羊血琼脂平板中,经过37℃恒温培养48h 后可见在血琼脂平板上出现半透明状灰色菌落,菌落呈圆形,边缘整齐。挑取单个菌落接种于巧克力琼脂上,可生长出直径为0.5~0.8mm 的无色透明呈水滴样的菌落。由此可以确诊本病,取单个菌落进行涂片镜检,可以在视野中见到有杆状或短杆状,两极浓染的菌体,由此可确诊本病。

5.2 血清学方法

血清学方法主要包括平板凝集试验和试管凝集试验,在临床上应用较多的是平板凝集试验。进行平板凝集时先将菌液滴于平板上,而后滴血清,将两者混匀后轻摇载玻片,如果在3min 之内出现凝集现象,即可判定结果为阳性,可以确诊。

6 防治措施

本病预防需要加强饲养管理,进行合理的免疫接种。

6.1 预防措施

由于本病与饲养管理具有明显的相关性。因此,可以通过加强饲养管理来减少本病的发生。在养殖过程中要对鸡舍进行通风换气,合理控制鸡群密度,使氨气浓度始终保持较低的水平[3],这样可以显著减少本病的发生。鸡舍内应具有良好的温湿度,确保鸡群不受高温和低温刺激。应勤打扫鸡舍,清除各种污染物。定期对鸡舍进行消毒,消毒时不能留有死角,消毒不仅要对鸡舍环境、器械等消毒,还要对饮水用的工具进行严格消毒,对进入养殖区的车辆、人员及物品等也要经过严格消毒。在养殖过程中避免将不同日龄的鸡进行混养。

还可通过接种疫苗预防本病。通常当鸡生长至20 日龄时进行接种,使用鸡传染性鼻炎油苗进行免疫,鸡群能产生较高的保护力。

6.2 治疗措施

一旦鸡场出现疑似病例,一般要立即隔离,并及时治疗发病鸡。确诊后要及时投放药物进行治疗。普通的抗菌药物可对该病有很好的作用。通常治疗本病的药物有环丙沙星、恩诺沙星、土霉素、链霉素及磺胺类药物。将这些药物拌入饲料或饮水中供鸡采食或饮用,即可起到治疗效果。此外,本病治疗还可应用中草药治疗。将中草药放入饲料中进行饲喂,可以起到较好的效果。在治疗中常见的中草药有甘草、金银花、白芷、黄芩、板蓝根及防风等。

7 结语

鸡传染性鼻炎造成的危害虽然不高,但其具有较高的发病率,给养鸡场造成严重困扰。应注重防控,尤其是在天气寒冷的季节要加强饲养管理工作,合理免疫接种可有效避免本病的发生,一旦鸡场发生本病,应及时进行隔离治疗,尽早治疗可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