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畜禽养殖粪污资源化利用情况调查与分析

时间:2024-05-28

刘守梅

(山东省新泰市畜牧兽医事业发展服务中心 271200)

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畜牧业由传统的粗放式养殖向现在的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方式发展,畜禽养殖业作为山东省农村经济的重要产业之一,促进了经济增长、农民增收,满足了人民物质生活需要,但在养殖过程中产生的畜禽粪污也影响着农村环境和群众的生活。严格意义上讲,畜禽粪污并不等同于污染物,经过资源化处理,变成绿色资源,能有效改善农村环境,推动生态农业持续健康发展。

1 新泰畜牧业概况

新泰是农业大市,畜牧业作为现代农业的重要产业发展势头迅猛,突出发展生猪,加快发展肉禽,提升发展奶牛,培育发展肉牛羊,膨胀生猪、肉禽、饲料 “三大加工龙头”,逐步构建了区域布局合理、特色优势明显、产品生态安全、比较效益显著、自然环境和谐的现代畜牧产业体系。2020年,全市生猪、牛、羊、禽存栏分别达28、1.5、28、1700万头 (只),出栏分别达49.3、1.2、36、6500万头 (只)。肉、蛋、奶产量分别达到16.21、2.7、10.78万t。全市现有各类规模场302个,拥有规模以上龙头企业42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3家,其中国家级1家,省级1家,泰安市级21家。全市禽类加工企业6家,宰杀线8条,日宰杀能力80万只;饲料生产企业18家,年生产能力180万t。

2 新泰市畜禽养殖粪污资源化利用情况

畜禽养殖是农村居民的传统习惯,畜禽粪便一直是良好的肥料资源。造成养殖污染主要是养殖量超过载畜量、粪污处理设施配建不达标等多方面的原因。畜禽养殖粪污经过资源化处理或加工成有机肥料,不仅不污染环境,还可变废为宝。

在畜禽养殖粪污资源化利用工作中,新泰市立足实际,借助2018年中央财政部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项目,指导全部规模养殖场采用干湿分离、分级沉淀的粪污处理模式,建设与其生产规模相适应的防雨防渗防溢流三级沉淀池、储粪池等粪污处理设施,全部采用干清粪、暗道排污、固液分离、雨污分流技术,严禁水冲清粪方式。所有肉禽场全部采用发酵床等环保垫料养殖模式,有污水排放的必须建立 “三防三级”沉淀池、储粪池,实现清洁养殖。2020年底,全市302家规模场已全部配建粪污处理利用设施,设施配建率达到100%,全年农村畜禽粪污约106.73万t,其中畜禽粪便60.28万t,处理利用56.13万t,粪便处理利用率达93.11%;共产污水46.45万t,处理用42.55万t,污水处理利用率达91.61%;全市畜禽粪便、污水综合利用率达92.45%。

3 当前养殖场粪污设施配建情况及存在的问题

3.1 设施配建情况

随机对18个规模场畜禽养殖设施及资源化利用情况现场调查发现,目前新泰市养殖场对畜禽粪污的处理模式主要有3种: (1)干湿分离、分级沉淀排污法。18个规模场有14个建有沉淀池及储粪池等粪污处理设施。养殖户通过这些设施对粪污进行无害化处理后,作为农家肥集中用于农业种植,达到治污及资源化利用的目的。此法造价低,不受气候影响,可广泛推广。 (2)干湿分离、沼气厌氧发酵法。目前,18个规模场有3个规模场通过干捡粪清理固体粪污,把液体粪污导入沼气池厌氧发酵,通过发酵生产沼气优质能源,沼液、沼渣用作优质肥料。此法因沼气池建设技术不成熟,受气温影响较大,在冬季气温低时不能发酵,影响了粪污处理能力。 (3)发酵床生态养殖模式。目前,18个规模场有1个养殖场中采用此法,通过发酵床对粪污进行完全发酵分解,除臭环保,节能省粮,节水省力,解决了水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的问题。这是当前肉禽场处理粪污的最好方式。但存在的问题是微生物菌料及相关辅助材料投资大,需专人进行日常维护,技术要求高。

3.2 存在的问题

3.2.1 养殖场户环保意识差

畜牧业是一个传统产业,大量小微养殖场从业人员多是年老体弱、文化水平低的农村剩余劳力,环保意识差,对粪污处理设施改造及后期维护的积极性不高。

3.2.2 科技支撑不到位

县、乡两级基层畜牧部门有关畜禽废弃物无害化处理、资源化利用专业的技术人员稀缺,专业知识匮乏。在畜禽养殖污染防治方面是一个最大的短板。

3.2.3 人员队伍不足

基层畜牧兽医工作人员少,开展粪污资源化利用指导服务工作的精力有限,工作起来力不从心。

3.2.4 设施配建不达标

部分养殖场粪污处理利用设施建设标准低,无害化处理能力差,达不到相应标准。

3.2.5 粪污资源化利用不彻底

随着规模养殖发展,养殖业和种植业自成体系,缺乏有效引导,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种养结合生态循环农业发展。

4 对畜禽养殖粪污资源化利用工作的建议

新泰市要以实施美丽农村、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指导,继续按照各级政府对环境保护、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工作的要求,坚持 “源头减量、过程控制、末端利用”[1]原则,进一步提升巩固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成果,在已取得实效的畜禽资源化利用模式基础上总结经验,积极探索种养殖业的融合发展,实现生态农业,加快推动畜牧产业转型升级。

4.1 源头减量,科学规划畜牧业

第一,科学划定 “禁养区”。当前,农村人口密度大,村村相连。另外,在近年土地规划中,许多适宜畜牧养殖的荒山野岭被划为基本农田,禁止发展畜牧养殖。现有养殖场多是农民按照方便、就近的原则建设,离村近。建议对 “禁养区”划定要严格按照环保部 《畜禽养殖禁养区划定技术指南》[2]规定,严禁超范围划定,尽量保证养殖户利益。第二,邀请专家教授,对畜牧业发展进行科学规划,进一步优化畜牧业产业结构,并根据农业农村部 《畜禽粪污土地承载力测算技术指南》[3]规定,根据本地粪污消纳土地面积,科学测算畜禽承载能力,最终确定畜禽饲养量,确保畜禽粪污全量资源化利用、零排放。

4.2 过程控制,高标准建设畜禽养殖场及其配套设施

新建养殖场的选址、规划和建造要严格按照国家规范进行,确保高标准建设,从过程控制,杜绝畜禽养殖污染的产生。 (1)养殖场选址要遵守新泰市人民政府出台的 《新泰市畜禽养殖禁养区划定调整方案》[4]规定,场址在适养区内,且不占用基本农田、生态红线、城镇开发边界、城镇村建成区、公益林地、水库河流及县级以上现状道路等国家法律规定的不宜用作设施农用地的区域,并符合山东省 《动物防疫条件审查场所距离确认评估实施办法 (试行)》[5]规定的卫生防疫要求。 (2)养殖场区建设要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 《畜禽场场区设计技术规范》 (NY/T 682-2003)[6]及上级畜牧部门要求,场址周围应具备就地无害化处理粪污的足够场地和排污条件,并通过畜禽场建设环境影响评价,满足卫生防疫要求,场区占地面积严格按照推荐值建设,场区要做到布局合理;养殖场大门、围墙、畜禽舍、道路及防疫室、消毒室等配套设施严格按照标准建设。 (3)养殖场粪污处理利用设施建设要严格按照农业农村部 《畜禽规模场粪污资源化利用设施建设规范 (试行)》[7]规定,建设防雨、防渗、防溢流的粪污处理设施。其中,固体粪便暂存池的设计按照 《畜禽粪便贮存设施设计要求》 (GBT27622)[8]执行,以猪场为例,其设施容积不小于0.002m3×发酵周期 (d)×设计存栏量 (头),其他畜禽按GB18596折算成猪的存栏量计算。污水沉淀池的设计按照 《畜禽养殖污水贮存设施设计要求》 (GB/T26624)[9]执行。容积要不小于单位畜禽日粪污产生量 (m3)×贮存周期(d)×设计存栏量 (头),单位畜禽日粪污产生量推荐值为生猪0.01m3, 奶牛 0.045m3, 肉牛 0.017m3, 家禽 0.0002m3。 养殖场所产粪污经粪污设施无害化处理、达到 《畜禽粪便还田技术规范》 (GBT25246)[10]后, 方可还田利用。

4.3 末端利用,强化科技支撑

(1)加大污染防治技术推广。建议农业农村部、省级畜牧、科技部门联合大专院校,组织有关专家、教授对畜禽养殖污染防治技术开展专题研究,并通过培训班、印制宣传材料等多种措施,加快畜禽养殖粪污资源化利用、粪污设施建设的技术的普及力度,有效提升县、乡两级基层畜牧部门专业技术能力。 (2)推广清洁养殖。督促、指导养殖场户根据畜禽不同生理阶段饲喂适合日粮;生产中如非必要不使用抗生素类药物,选择替抗产品如微生态制剂,加强动物保健,实行粪污干、湿分离,雨水和污水分流,畜禽粪便干清发酵后就地消纳。 (3)推广自然堆积发酵、发酵床养殖、有机肥生产、沼气工程、种养结合、清洁回用、生态养殖、达标排放等多种粪污资源化处理用模式,依托合作社、龙头企业和粪污集中处理中心,实现畜禽养殖粪污统一收集、运输和处理利用。建立畜禽养殖废弃物综合利用体系,使之成为支撑生态农业的新产业。

4.4 加大扶持力度

按照国务院 《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11]明确规定,积极争取上级资金补助,特别是把农业沼气项目、环保污染治理项目直接与畜牧养殖业结合,明确用于养殖污染治理,由畜牧部门安排项目资金,加大对畜牧污染治理的力度,确保畜牧业生产规范、健康、有序发展。

综上所述,畜禽养殖粪污资源化利用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科学规划畜牧业,高标准建设畜禽养殖场及其配套设施,强化科技支撑,推广高效粪污资源化利用模式,加大政策扶持力度,进一步提升畜禽养殖粪污资源化利用效率,从而推动种养产业融合,畜牧业和环境保护协调发展。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