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28
王海洲 (山东省日照市畜牧站 276800)孙召福 (山东省五莲县洪凝畜牧兽医站 262300)
日照市蜂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
王海洲 (山东省日照市畜牧站 276800)孙召福 (山东省五莲县洪凝畜牧兽医站 262300)
日照市是蜂产品加工出口大市,年加工量和出口量位居山东省第一、全国第二,蜜蜂养殖位居山东省第八,蜂产业的稳定发展对于促进农民增收、提高农作物产量和维护生态平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发展蜂产业是贫困山区农户精准扶贫的 “助推器”,养蜂投资少,见效快;发展蜂产业是生态环境保护的 “孵化器”。日照市五莲县、莒县部分山区中华蜜蜂和蜜源植物分布广泛,无工业污染。清新的空气、优良的水质、适宜的气候,是生产绿色蜂产品的理想区域。
多年来,日照市蜂业以生态、富民为目标,积极发展蜜蜂养殖业、蜜蜂授粉业、蜂产品加工业和蜜蜂文化旅游观光业等四大产业模式,实现蜂业生产的优质、高产、高效发展,蜂业在 “三农”和生态建设中的作用越来越大,成效明显。
日照市养蜂历史悠久,建国之前饲养中华蜜蜂,1959年从浙江等地引进意大利蜂,到1970年后,全市养蜂数千群,多为意蜂。在80年代发展处于快速上升阶段,1986年全市蜂群数量达到1万群。之后进入20多年的调整-巩固-发展期,2015年全市养蜂户由1986年的家庭副业发展到专业户183家,蜂群数量发展到24232群,其中100~300群蜜蜂的占55.6%,100群以下的占26%,蜂蜜总产量由1986年的80万kg上升到160万kg,蜂王浆2100kg,蜂花粉1600kg;蜂胶2000kg,蜂产业总产值达1.48亿元,在全省位居第8位。
日照市华康蜂业有限公司是山东省最大的蜂产品加工龙头企业,依托该公司成立了日照市蜂业协会,全市发展蜂产品经营业户达到10余家,发展养蜂合作社1家,社员162户,蜂业从业人员500余人,2015年又成立了1家蜜蜂授粉合作社,逐步形成龙头企业+养蜂专业合作社+养蜂基地、企业与蜂农互促共赢的产业化发展格局。
自2000年华康蜂业成立至今,日照市蜂产品加工业逐渐摆脱传统的作坊生产模式,工厂化、标准化加工水平不断提高,市场开拓能力明显增强。蜂蜜、蜂王浆等传统产品加工稳步发展,蜂花粉、蜂胶等新产品不断推出,蜂产品花色品种日益丰富。日照市有蜂产品加工企业2家,其中山东华康蜂业有限公司通过了QS认证,拥有GMP车间,2010年华康蜂业成立了山东省蜂产品深加工工程技术中心,在蜂产品安全生产技术研发方面取得较大突破;2015年蜂蜜年加工1.5万t,年出口1.2万t,占全国蜂蜜出口量的12%,占全省出口量的85%,分别位居全国第二、全省第一,产品出口到日本、欧盟、中东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年出口值3000多万美元。
养蜂具有投资小、见效快、回报率高的特点,按照一个家庭蜂场饲养100群蜂,正常年份养蜂和授粉的纯收入可达5~10万元;另外,通过蜜蜂授粉,使草莓、苹果等农作物产量大幅增加,品质显著改善,增产增收效果明显。
日照市拥有省经信委批复的山东省蜂产品加工企业技术中心,省科技厅批复的山东省蜂产品加工技术工程中心;五征集团与东营市蜜蜂研究所联合研制出全国首款养蜂移动平台,集养蜂生产、蜂群运输、蜂产品初加工等功能于一体,改善养蜂人的生产生活条件,提高养蜂的经济效益;山东华瀚蜂业有限公司2015年通过CNAS认证 (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认证),为全国蜂产品加工企业首家,表明该公司实验室具备按国际认可准则开展校准和检测服务的技术能力,可参与国际实验室认可双边、多边合作。
近年来,日照市政府出台 《日照市蜂业发展规划 (2014-2020年)》 (日政办发 〔2014〕16号)等文件,通过特色产业项目县、财政支持技术推广、蜂产品质量检测、基础设施建设、信息化建设、职业技能培训、科技研发等项目,逐步加大对蜂产业发展的支持力度。
据中国农科院蜜蜂研究所调查,户均养蜂200群效益最高,低于100群多亏损,而日照市户均养蜂123群,且100群以下的占26%。蜂产品质量监管主要依赖蜂农专业合作社和蜂蜜收购企业,市场监管较为薄弱,距离全过程、可追溯差距较大。
蜂业现代化设施设备研发缺失,装备水平较低,产业发展仍处于较低水平、粗放状态,致使蜂业的劳动强度较大,几十年没有根本性改变。尤其是蜂业信息化、智能化处于起步阶段,实现蜂业现代化发展目标仍任重道远。
据调查统计,日照市一线养蜂从业人员的平均年龄已上升到54.8岁,其中50岁以上人员占63.14%,30岁以下的养蜂人员仅占2.35%。蜂农老龄化严重,同时学历水平偏低。蜂农的学历水平多集中在小学、初中和高中,所占比例达96.42%;中专以上学历的蜂农仅占3.58%。知识更新缓慢,年轻、高学历人员比例较低,相对匮乏。
由于成熟蜂蜜的生产周期为7~15d甚至更长的时间,而非成熟蜂蜜 (花蜜)的生产周期仅为2~3d,在花期一定的时间内,两者产量可差数倍,导致生产加工成本的较大差异,据统计,目前我国市场上成熟蜜产品占比不足5%,而在欧美等国的蜂蜜产品基本全为成熟蜜,蜂王浆、蜂胶、蜂花粉的产品种类较少,我国蜂产品结构亟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成熟蜜的结构比例势在必行。
加快培育山东华康蜂业有限公司、山东华翰蜂业有限公司为主的龙头企业、养蜂大户、专业合作社、行业协会、中介组织等新型经营主体和新型经济合作组织,建立 “公司+基地+农户” “公司+合作社”等蜂业产业化经营模式,到2020年力争使85%的养蜂场 (户)纳入产业化经营体系。切实提升产业组织化程度,发展和规范蜂农合作社,提高标准化集约化养蜂水平,全市建设5个养蜂生产示范合作社,在蜜蜂授粉优势区建设2个蜜蜂授粉示范合作社,形成以蜂农为基础、合作社为依托、蜂产品加工企业为龙头的蜂业产业化经营方式。充分发挥行业协会作用,健全市、县级蜂业协会,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熟悉行业、贴近企业的优势,加强和改进行业管理,在联系政府、服务行业、规范生产、培训蜂农、品牌推介、促进行业自律、推动行业交流等方面发挥更大作用。提升蜂农职业化水平,大力发展养蜂大户等新型蜂业经营主体,积极开展从业者职业技能鉴定,加快培育新型职业蜂农队伍,增强蜂业发展活力。
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 “旅游富市”重大战略,建设国内规模最大的以蜜蜂产业为载体的蜂文化主题旅游项目 “嗡嗡乐园”,主要建设蜜蜂养殖主题广场、蜂产品过程体验、蜜蜂科普博物馆、现代化工厂观摩区及主题园林、蜂业生态酒店、蜂疗馆、健康养生体验区为一体的旅游休闲区。增加蜂文化主题旅游对消费、投资的引领作用,使其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 “引擎”和转型升级的 “加速器”。
按照蜜蜂良种化、养殖设施化、生产规范化、防疫制度化的总体要求,规范养蜂场布局,推行养蜂生产各环节的标准化操作,实施蜂产品安全生产规程,提倡饲养强群,加强疫病防控,建立健全养殖档案和养蜂日志。扶持养蜂机械研发与生产,提高养蜂的机械化水平。在养蜂生产优势区和蜜蜂授粉优势区分别建设2个标准化机械化养蜂示范场,发展机械化养蜂户100个,鼓励标准化示范场加强成熟蜜的生产,提高蜂蜜质量,所生产的蜂蜜和蜂王浆全部达到成熟蜜国家标准。
加快推广普及蜜蜂、壁蜂、熊蜂为农作物授粉增产技术,开展授粉增产示范活动,在蜜蜂授粉优势区建设东港区河山镇、莒县夏庄镇草莓授粉示范基地和莒县果庄镇油桃授粉示范基地,加大蜜蜂为农作物授粉提质增产技术的普及推广。
加强日照嗡嗡乐蜜蜂良种繁育有限公司种蜂场建设,在莒县龙山镇建设现代化保种育种基地一处,保障优质蜂王供应,提高蜜蜂良种化水平。加强中华蜜蜂种质资源保护利用,在五莲山、九仙山山区加强对当地中华蜜蜂的保护,逐步增加中华蜜蜂种群数量。
以规模化蜂场建设、养蜂机械设备购置、蜜蜂授粉、蜜蜂良种培育、合作社发展、蜂产品电子商务和蜂业旅游发展等方面为重点,加大资金扶持力度,积极引导社会资本投入,形成多元化投入机制。各级财政部门要重点在蜂业旅游、养蜂及授粉专业合作社、授粉基地、养蜂示范场、标准化养蜂户、蜂业精准扶贫扶持等方面进行扶持,同时在现代农业生产发展、特色产业发展、农业科技发展资金、标准化示范创建、动物疫病防控等相关资金安排上,适当向蜂业倾斜。鼓励蜂业龙头企业改善生产和技术条件,提高精深加工水平,增强市场竞争力。
建立蜂产业发展协调推进机制,研究制定政策措施,统筹协调推动蜂业转型升级。结合区域布局管理,立足各地资源禀赋,因地制宜探索建立健全蜂业发展指标考核体系,并将考核结果纳入各主产区政府现代农业发展考核体系。
各级各有关部门要利用各种形式,大力宣传养蜂对增加农民收入、蜜蜂授粉对农作物增产和促进生态农业发展的重要意义,调动群众养蜂积极性;大力宣传蜂产品对人类健康的作用,使全社会认识、了解蜂产品,从而使蜂业经济、生态和人文效益为社会所认同,营造 “小蜜蜂、大产业”的良好发展氛围。
鼓励和支持保险机构开发适合蜂业生产的保险产品,降低蜂农生产经营风险。完善扶持引导机制,综合运用政府引导基金、先建后补、以奖代补等方式,强化组织实施,促进产业稳步发展。制定完善蜂产品优质优价收购政策,鼓励蜂农从事成熟蜜生产,树立日照市蜂产品良好形象。
山东省蜂产业技术体系专项资金。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